道长去哪了(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561

  顾佐摇头不允:“不必再说,我相信十位祖师当年发现节点,肯定不是走这种偏门。”
  沉寂多时的顾佑忽道:“刚才听了诸位前辈所言,我受到点启发。”
  顾佑在恒翊众仙里的话语权不经意间越来越重,东华帝君等人都催促他快说。
  于是顾佑道:“我想起了以前神君说过的一句话,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绿袍和如意同时拉下脸来:“此言何意?”
  顾佑忙道:“两位不要误会……”
  顾佐道:“这是你自己说的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好的,但也没必要每次都把事往我身上扯,懂了么?”
  顾佑连忙点头:“懂了懂了,是我太过于在意形式,违背了神君说的不要搞形式主义这一精神,以后一定改。”
  东华帝君问:“你要解决什么人?”
  顾佑道:“也不是要解决什么人,就是打个比方,追根溯源,要从创立无量道兵术的田谷十祖身上找问题,想一想他们是怎么做的?刚才大家说起,玄牝珠是恒翊三界的一部分,又说让小草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于是我就在想,十位祖师当年为何同修无量道兵术?修为不足、合力同修或许是一个方面,但其中会不会与我们今天遇到的难题有关?比如,十位祖师每人都是通道玄都世界的一部分?”
第二十二章
贡献
  顾佑解释了一番,东华帝君有点明白了:“你是说,把恒翊三界视为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每个人带一部分过去,恒翊世界就过去了?”
  顾佑道:“并非视为一个整体,它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一个神识整体,但这个整体可以说是化零为整共同建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神君当年邀请诸位时,一直说共建恒翊三界,此句言犹在耳,不是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就不能化整为零呢?”
  这是一次思维上的重大突破,将量与无量的对应关系,从人身上延伸到了万物——在这里是恒翊三界这个神识世界。
  东华帝君击掌赞叹:“好思路,值得一试,田谷十真人共建通道玄都世界,极有可能就是为此!”
  魔礼海当即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起来:“绿袍贡献了玄牝珠,构建了酆都世界的十二宫,算一个;我魔家兄弟贡献了四仙山,这是四个;东华帝君有扶桑树、东乌和紫炁,也是一个;如意的炼丹炉和落胎泉,又是一个。还有谁?”
  这是要算贡献了,在将来的恒翊三界中是什么地位,就看今天了。
  树妖姥姥举手:“老身幻化了奈何桥!”
  白起举手:“酆都世界最初的根基是我和王龁、司马错建的。”
  李十二不知何时又回来了,拉着屠夫一起斥道:“胡说八道,酆都世界根基早有,若非我和屠长老,当时你们在铁城上就是吱吱叫的阴神耗子!”
  白起反驳:“我们三将令酆都世界大幅度扩张!”
  司马错举手:“末将举报,十二宫不是绿袍建的,是神君弄来了十二元辰白骨幡……”
  梅鹿子瞪眼道:“那幡本就是我老师炼制的,将幡变化成十二宫,也是我师尊的手段!”
  绿袍捋须,在旁阴笑,两只眼睛直冒绿光。
  成山虎也窜了出来:“末将是为洞府世界立过功的!”
  涉及大道之争,屠夫也不甘示弱:“若论贡献,洞府世界的李雨最大,请问他是谁的儿子?”
  尚长老道:“是李僾的儿子。”
  屠夫气道:“生孩子的是刘亦非!亦非是谁的弟子?我老屠亲手教岀来的!就算李僾,也是我半个徒弟!”
  齐漱溟和朱梅召集峨眉众仙紧急议事,最后罗列出一个贡献列表,长长的列表里面,都是他们为恒翊三界所做的贡献,排在最上的第一条就是:论两仪微尘阵对解构无量道兵术终极秘奥的启示。
  最紧张的是乾闼婆王和八金刚,乾闼婆王急得抱着筝跺脚:“完了完了,咱们干了什么能算贡献的事吗?”
  一边着急一边“铮铮铮”拨动琴弦,将气氛渲染得更加紧张。
  在她的琴音渲染中,赤身火金刚急得直冒白头汗:“天哪,这么多年,我们都干了什么?弹曲儿吗?跳舞吗?喊口号助威鼓劲吗?”
  辟毒金刚捶胸顿足:“我早说过,哪怕多造些小人,也比现在强啊,可你们总说要让孩子认清谁是爹,其实八个爹又有哪里不好?”
  青除灾金刚喃喃道:“这是算总账了啊……”
  黄随求金刚道:“管他个逑,弹琴跳舞怎么了?挺好,就报这个!这个世界缺不了弹琴跳舞!”
  种秀秀、何小扇伸指点赞:“说得好!演舞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无穷的乐趣,其贡献不可或缺!”
  李十二自矜道:“姐妹们,低调,低调些。”
  这么争吵肯定不行,若论功过评价,自然还是酆都世界那套判决体系相对严谨,通过百年运转,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
  恒翊众仙聚在一起,一共四十二位,挨个过堂走上一遭。
  最终的排序出来了,并且按照顾佐的要求进行了百分比量化。
  排在第一位的是东华帝君,他虽然加入较晚,但是除了带来扶桑树、东乌和紫炁外,还有生生不息之道,对仙界的改造,对整个恒翊三界发展的方向,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判决量化的贡献值是百分之十四。
  第二位无疑是魔礼海,他在恒翊三界中扮演的角色有点类似于东华帝君,带来了碧玉琵琶、地火水风之道,建立了仙界。同时,他还带来了很多仙神,包括他的三位兄弟几乎都可以算是他杀的。他的占比几乎赶上了东华帝君,百分之十二点五。
  第三位却有些令人出乎意料,竟是李十二。她的贡献来自对洞府世界的改造,她常年打理洞府世界,是洞府世界道兵们的管理者,包括芝马、蟠桃、人参果、朱果等等对洞府世界的改造,都有她一份功劳。由此再次印证,三界之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界。因此,她的贡献值达到了百分之九。
  第四到第八分别是绿袍老祖、如意帝君、魔礼青、魔礼寿和魔礼红。分别占比百分之七、五、四、四、四。
  如意帝君比魔家三兄弟强的地方在于他贡献的相生相克之道,那三兄弟同样贡献了地火水风大道规则,但只是对魔礼海地火水风规则的完善补充,并不是新规则。
  第九是白起,他除了改造酆都世界,还在对付峨眉众仙时发挥了关键作用,占比百分之三。
  顾佑挤进了前十名,他带来的就是脑子和嘴皮子,占比百分之二点五。
  接下来是三仙二老,果然如他们所报,两仪微尘阵的确对恒翊三界的建立及无量道兵术的演化有很重要的意义,总值其实不低,但分给五个人就拉低了,各占百分之二。
  再往下排,是树妖姥姥、屠夫、成山虎等等,都有不到百分之一点五的贡献。
  再然后是金姥姥、尚长老、李英琼等等,每人百分之一。
  乾闼婆和八大金刚、种秀秀、何小扇等到最后,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全部榜上有名,原因还真就是弹琴跳舞,十一人加起来占比百分之二点五。
  没有计算顾佐的贡献,他们所有人的贡献,都可以算成顾佐的。而且计算顾佐的贡献没有意义,现在需要的是他们出力,根据量与无量的对应关系,各自依据本人的贡献,将恒翊三界化整为零,带入时间之壁的对面。
第二十三章
互助小组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领会无量道兵术中的量与无量的关系,也就是大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
  这个是可以作弊的,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透彻掌握,并且熟练运用,只要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就成——因为要穿越到时间之壁对面的,是恒翊三界,是众仙按照贡献值对应的部分神识世界这个量“二”,要寻找的也是世界本体对应的无量之“三”,而不是众仙本人。
  换句话说,众仙只是个引子,运用原理的是恒翊三界这个神识世界。
  所以,顾佐要做的,就是将量与无量大道规则直接引入恒翊三界,将其覆盖,就如生死轮回之道、地火水风之道、岁月枯荣之道、生生不息之道一样,让量与无量大道规则在恒翊三界展现出来,发挥作用。
  规则引入不过是片刻光景,引入之后,众仙开始体悟规则的要义,尽量学习理解。
  在这一点上,东华帝君、如意帝君和魔礼海都堪称学习典范,他们本来就会无量道兵术,对这一规则理解起来可谓一点就透。
  其他仙神则分出了层次,学过搜灵诀的,学习速度要快很多,理解程度也要深很多。
  最惨的是乾闼婆王和八大金刚,真是叫苦连天。
  “我就会弹琴跳舞,怎么要学这个啊?妾身实在不会啊……”
  “赤身火兄弟,别揪头发了,你本来就没有,看,把头皮都揪破了……”
  “辟毒大哥,这怎么搞?你别撸了行吗……”
  “滚他个逑的,怎么办?不懂啊,太唯心了……”
  “谁叫我?啊?唉……”
  “我两百年前在哪个佛国世界好像听哪个大师讲故事……忘了是谁,他说幡未动而心动,花开什么的,是这个意思吗……”
  都是同一期的同学,班上出现了落后分子怎么办?好办,组建学习互助小组!
  当即组建十三个学习互助小组,三个人一组,由东华帝君、如意帝君和魔礼海各自负责四到五个小组,先进带后进,后进促先进,恒翊三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比学赶帮超”岗位练兵竞赛。
  竞赛只是手段,学习才是目的,经过三个月的练兵竞赛,四十二名恒翊仙神全部通过了顾佐的测试,达到了预期的成效。
  最重要的时刻终于到了,恒翊众仙齐聚泰山之颠,再次来到连山太极蟠龙阵前。
  大阵依旧,除了增加两根蟠龙柱外,其他都没做调整,但阵法的内涵已经不同往日,真正的阵法,在每个仙神的心中。
  这座蟠龙阵不是通过大阵来实现跃迁,而是以大阵为载体,将四十二名仙神这四十二个引子的发动时间收束在一起,确保同时起作用。
  否则你一块我一块,怎么过去?就算过去之后,也不知道成什么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东华帝君进一步猜测,或许这才是田谷十真人留下连山太极蟠龙阵真正的用法。
  到了这一步,顾佐的作用已经告一段落,剩下的就看四十二位仙神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