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561

  飞来岛又到了一批援军!
  白头龟将建议立刻攻打:“虽然大军实力不如岛上修士,但不能再等了,若是再等下去,岛上不定还有多少援军。而且我们还有五位入虚的大将,胜面不小。”
  青龟侍郎慎重考虑后问:“能保住这座密集法阵不受损伤么?”
  白头龟将犹豫片刻,不敢回答。
  青龟侍郎再问:“若是对方离开东海,能阻止么?”
  白头龟将继续沉默。
  青龟侍郎叹了口气:“等等吧,等尚书率部来此,方是稳妥的打算……你派人催一催!”
  派了人去催促白头尚书之后,他们正要重新回岛边盯着,忽觉海水中一阵晃动,力道之猛,许多龟兵都被掀翻了身子。
  将身边几个翻不过来的龟兵踢正了身子,白头龟将军望向飞来岛方向:“有变故?”
  青龟侍郎顾不上回答,向着飞来岛快速游去,隔着老远,就见一位修士悬停于高空中,身子虚实交叠、明灭变幻。
  两龟都知,这是入虚之后,阳神出窍的结果,大多出现在刚刚入虚的修士身上,因为还不能很好的控制修为而产生如此表象。
  刚才引发的海浪波动,就是为此么?大军隐蔽的驻地位于三十里外的海底,能够引发如此惊人之天象,当真思之恐极。
  刚才尚有一些不甘的白头龟将,此刻也钦服于青龟侍郎的判断了,果然还是要更谨慎一些才好,等白头龟尚书来了才有把握,若是冒失动手,不说谁胜谁败,那座密集法阵恐怕是拿不到了。
  既然要等,那不如……
  两龟不约而同,悄然潜至飞来岛下,再次开始点数……
  因入虚而引发周围海水波动的,是唐十三,他在南吴州入元婴后期的修士中算不得名列前茅,排在了三娘子、苦桑道人和李嗣业之后,位居第四。
  但在去年底的时候,有一次他飞至远处,想找一些海参给有了身孕的唐红玉补补身子,没想到弄到了一条玄英蓑鲉,这可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毒物,唐十三亲眼看着这条玄英蓑鲉从身上射出一根三寸长的毒刺,便射杀了一头巨鲸,顿感惊喜,于是耗时一月,想方设法猎了来。
  得此至宝后,唐十三便抛开一切,潜心研究,专心炼丹,修为大进,终于今日阳神出窍,步入炼虚!
  唐十三入虚,令唐门声威大振,也令百花门愈发抖了起来,时隔多年,百花门四大长老又再次上赶着登门向掌门张富贵请示行止,虽说被掌门夫人唐红玉赶了出来,但如今走在街上,逢人便道“我家掌门如何如何”、“我家掌门是谁谁之婿”,倒也令人肃然起敬。
第二十章
气海变化
  至德十三年的夏天,来到这个似乎无穷无尽大海的世界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在灵石的充沛供应下,在古朴醇厚灵力的催化下,南吴州的修行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
  修士的数量增加到九千余人,两名炼虚、三十名元婴、四百名金丹、两千名筑基、七千名炼气士,每一个层级的比例都令顾佐极为满意。
  而这个微型大唐的人口,也增加到了三万五千人,预计再过三年,入修行的人数,将很快破万。
  在唐军之中,已经彻底淘汰了筑基前期,全员皆为筑基后期以上修为,战力再上一个台阶。
  那么多破境元婴的修士,自然也少不了顾佐一份,但原本该是天大的喜事,对于怀仙馆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件,如今却显得有些平淡了,筹办中的庆贺大宴也被他取消了。
  没办法,枕边人、周围的朋友、亲密下属纷纷破境元婴,人家都没说什么,自己又怎么好意思专门摆酒呢?
  破境之后,气海中原本闪烁的金丹忽然破碎,爬出一个不着寸缕的婴儿,相貌和自己一模一样,坐在虚空中掐诀打坐,这种感觉说不出的古怪,难怪当年洛君入元婴时说,就像怀了个孩子。
  元婴期的修行,就是让这个孩子茁壮成长,生出神识,化出阳神,再令阳神强壮到能够从气海内分离,那时候就进入了炼虚境界,也是修士们修行的最后阶段,为合道成仙做准备。
  和别人不同的是,顾佐的气海中,除了打坐修行的元婴之外,还有各种闪烁发光的星星,以及漂浮着的一丝丝云雾,这是修行搜灵诀的修士在他气海中的映射反馈,足有一千八百多。
  这几年,大家在一个岛上修行,怀仙馆弟子们的修行速度蹭蹭往上猛涨,这一点已经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原因也很简单,在灵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修行自己的功法,每天最多只能顶六个时辰,再多就会头晕眼花无法继续,甚而有害。而搜灵诀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一直修行下去,至少在真气吸纳的速度上,就把别人甩在了身后。
  且搜灵真气并不会和自己传承的道术产生冲突,气海中的真气转化之后,同样能够带动自己特有的独门道术,确保“传承不失”。因此,很多人干脆舍弃了自己的功法,转修搜灵诀。
  入了元婴后,顾佐也无需考虑挑挑拣拣的问题了,气海洞府翻了一倍,暴增至两千重,他可以将目前所有搜灵诀修行者全部纳入洞府,培养成道兵。
  一千八百名道兵中,有元婴六人,分别是尚长老、宁不为、屠夫、何履光、成山虎以及自家娘子李十二。
  说到十二娘成为道兵,其实顾佐也感觉挺怪异的,他原本压根儿没这个想法,但十二娘坚持要夫妇一体,说过多次后,顾佐没奈何,只得任她去修行搜灵诀,由此成为道兵。每天看着十二娘在气海洞府中转悠,顾佐感觉相当别扭。
  道兵成长为元婴后。和金丹境时期相比,有了进一步变化。尚长老演化的南二峰洞府、宁不为的灵田洞府、屠夫的市肆洞府、成山虎的官衙洞府、何履光的军营洞府,以及李十二的雄妙台洞府,空间都很开阔。
  除此之外,元婴洞府之间竟然出现了一条巷道,将六座洞府连接在一起。
  元婴道兵本身也远比金丹道兵更为灵动,除了在一些复杂行为上稍有呆滞外,其他简单行为已经相当自然了。
  顾佐有一次看见,六位元婴道兵齐聚雄妙台,李十二还上去舞了一回剑,其余五人击掌大赞,场景相当神奇。
  六大元婴以下,是苏三、何小扇、种秀秀、刘玄机、尹书、李谷生、高力士、李僾、刘亦非等十八名金丹后期领衔的金丹修士团,总计一百零八人,其中还包括同样晋阶至金丹后期的顾佑,这厮是彻底倒向了顾佐,修行功法早就转为搜灵诀。
  再往后,是六百余筑基道兵,以及千余炼气士。
  如此阵容,当真令顾佐底气十足,暗自思忖,若是再遇到天兵,是不是可以打游击了?单枪匹马打游击!
  修为提升至元婴前期后,他所需的真气量再次翻倍,达到四千八百块。
  如果全部依靠道兵反馈,平均每名道兵的本体需要修炼三百块灵石,总数四十八万,差不多耗时两年。
  如果由自己修炼,现在每四个时辰可以吸纳一块,一天吸纳两块的话,差不多六年。
  顾佐现在一直是双管齐下,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三千块的吸纳量,争取再过半年,向元婴后期冲刺!至少从金丹前期破后期、金丹后期破元婴前期来看,都没有遇到破境障碍,想来元婴后期这一关,应当也会顺利。
  这天,他正在屋中修行,灵源道长忽然闯了进来,又赶紧将门关上,坐下来大口喘气。
  顾佐无语道:“又被朝云娘子追杀?”
  灵源道长摇头叹息:“朝云愈发泼辣刁蛮了,悔不当初……”
  顾佐是了解情况的,知道压根不是那么回事,笑道:“你一个元婴还能打不过一个金丹?再等等,我已经叮嘱作坊了,研究更强力的保精丸。”
  灵源道长摇头:“你三个月前就是这么说的。”
  顾佐挠了挠头:“这个东西不好搞,药剂分量大了,说不定就会出事。我看了,缺一种可以稳定药性的药材,让他们从库里找,一直在试。”
  灵源道长想了想,忽道:“唐十三不是就因为去的深海探宝才得了机缘么?要不咱们也去?”
  顾佐失笑:“哪里是说找到就能找到的?道长还是有点耐心才是。”
  灵源道长不同意:“等不得了!”
  顾佐没那么多时间跟他去海底消耗,推脱道:“那道长您就去,找到什么东西,回来我看看就好。”
  灵源道长拽着他就走:“你不是擅长追摄探宝吗,海底什么情况你最清楚。你就陪我去吧……就一天,好不好?”
  顾佐还待推辞,已经被灵源道长抛过来的法甲套住,无奈道:“原来道长早有准备,那……就一天。”
第二十一章
潜水
  站在西山崖上,遥望大海,苍茫辽阔,无边无际。
  东山崖那边因为有礁盘的缘故,下水嬉戏者众多,所以很难再有什么新奇的发现,只有西边,为了安全起见,属于一再三令五申不准下海的地段,真要找宝贝,也只有从这个方向入手,这也是灵源道长非要拉着顾佐一起的原因——有顾佐在,什么规矩都不是规矩。
  顾佐拽了拽身上这套法甲,问:“你用过么?能撑多久?”
  这套法甲就是军中的制式法甲,穿上之后,一名炼气士能够沉到水下二十丈,筑基修士能沉到三十丈,金丹修士能至四十丈。如今最深的下潜记录是唐十三创造的,他在入虚之前的一次下潜,到达水下五十八丈。
  灵源当然用过,向顾佐道:“你不会没潜过吧?放心,我是能潜到五十二丈左右的,闭气两刻时。你要是没潜过的话,跟着我,但要注意,上来的时候,中间要稍微缓一缓,比如贫道,会在十五丈左右停留片刻,如果直接上来,经脉甚至气海都可能损伤。”
  几乎所有南吴州修士都玩过潜水,只有顾佐没试过,既然出来了,他也就准备踏踏实实玩一次。
  灵源道长当先一个纵身,从二十丈高的西山崖顶鱼跃而下,动作潇洒娴熟,顾佐不甘示弱,紧接着跳了下去——不如此,不足以深入海底。
  二人在海中遨游片刻,开始向下深潜。
  南吴州漂浮的海域是片深海,非如此,不足以承接它的底座,要知道,它的底座可是深达一百三十多丈。
  因为南吴州的出现,这片海域已经吸引了大量鱼虾,几年过去,深入海水的岛屿下方长满了各种水草,成了鱼虾贝类们的乐园。想要寻找可以炼制高阶保精丸的宝贝,这里自是首选之地。
  当年为了布设探杆,曾经竖了根粗绳,底部用铁块坠住,绳子上每隔一丈系个结,测量水中深度并不困难。
  那些探杆如今就密密麻麻的深入水下,为了保证能够稳定的吸收含有丰富灵力的海水,吸水口都位于水下十余丈,但对于南吴州的水下部分来说,只是十分之一。
  这一段水中,除了水草和贝类,很少能见到鱼虾,经过几年的适应,鱼虾们都下意识的避开了这一段崖边,聚集在了下面更深的地方。
  顾佐和灵源道长也不愿意在这个区域久待,待多了会吐,匆匆扫过眼前的水草和贝类,没发现什么奇异之处,便继续下潜。到了下方,便开始仔细辨别寻找起来。
  灵源道长潜到五十二丈时,便下不去了,气海扛不住巨大的水压,心跳开始加速,耳根发疼。
  顾佐则继续挑战自己的极限,还在向下,一直下到六十三丈,这才感觉到了极限,慢慢向上返回。
  两刻时过去,二人回到水面,稍微歇息片刻,换一个地方继续下潜搜寻。每一次,顾佐的下潜深度都在六十丈以上,抬头望着上方的灵源道长,只看到一个小影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