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561

  这个位置并非平地所处的位置,而是在南吴州脚下的另外一面。事实上,站在北主峰的山顶,放眼看出去的世界已经明显有了弧度,不论从哪一面向前走,都隐隐有了下坡的感觉。
  如果此时怀素和精确道长以步伐丈量世界,绕行一周只需五天。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南吴州的湮灭必然发生在终南山之前,或许还剩四个月,又或许是三个月,甚至是两个月,谁知道呢?
  至德六年正月,南吴州开始了第二次连山太极蟠龙阵的测试。
  护罩风刃已经完全稳定,不再出现蟠龙柱龙首异象的问题。风刃向下的切割又深了十丈,切割深度为一百一十丈,证明在蟠龙柱上缠绕庚金环的方法有效,取得了不错的进步,载物又有了很大提升,虽然依旧比不上崇玄署,但也只能如此了。
  试阵到了最关键的第三步,天空中的云层凝聚为太极阴阳图的时候,两只阴阳鱼的眼睛居然没有成形。
  这一结果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经过改进之后,不是更进一步,反而原地倒退了。
  顾佐郁闷的停下了大阵,和创研小组重新分析阵图。连夜拆解,一张一张阵图对照,无论是阴阳演化还是五行推算,不管是八卦风水还是九宫方位,都完全找不到破绽,何况在座的都是当世顶尖的阵法流修士,也不会犯这种错误。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是材料不过关?还是整个阵法的演绎次序都出了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家都等死吧。
  整整三天,屋子里烟雾缭绕,全是元阳烟的味道。
  就在顾佐瞪着通红的双眼查看了不知多少遍阵图的时候,精确道长建议道:“干脆让张遂过来看看吧,他也擅算,演算之能并不在我之下。”
  几人都不认识张遂,纷纷望向顾佐。
  张遂就是前司天台监丞一行大师,至今仍然领导着少林派门人,负责整个世界的观测。
  顾佐有些犹豫,这毕竟是个佛道兼修之士,以前只是和精确道长讨论计算问题和授时问题,没有引起什么怀疑——其实顾佐也不知道精确道长有没有产生过怀疑,此刻如果将他引入那么多元婴高修之中,天知道会不会被人瞧出破绽,更何况旁边还有个炼虚级数的岐王。
  正想着岐王,就听岐王道:“张遂此人,孤知道,是个有能耐的,他如今也在南吴州么?那就请他来参详参详吧。”
  都不用顾佐开口,精确道长便一阵风似的出去了,过不多时,将住在南吴州东南偏僻之处的一行给扯了进来。
  见了一行大师,顾佐有些心虚,但别人却没想那么多,精确道长在路上已经把情况跟他介绍了,进门之后,一行摆袖扫了扫满屋的烟味,也不多话,直接坐下来看图。
  精确道长连忙将门窗都打开,使了个驱风术,将满屋烟雾吹散,于是众人又纷纷打起火苗开始点烟。
  看图是件很费工夫的事情,一行连看了两个时辰,大伙儿就陪着他看,同时向他解释疑难。看到天亮之后,一行闭目沉思片刻,取过纸笔开始计算,算了一页又一页,满满都是各种五行、八卦的算式,当然,最多的还是天干地支和各种数字。
  算完之后他又重新去看阵图,看完阵图接着演算。算了整整一天,大家就陪着他坐了一天。
  等到顾佐点燃第十九根元阳烟的时候,一行终于开口了:“数不对。”
  所有人都嗡的一下围了过来,纷纷问:“哪里不对?”
  一行道:“你们用的是什么时候的数?”
  谷执事不解:“什么意思?”
  精确道长恍然大悟,仰天长笑:“原来如此!”
  大家都等着他解释,于是精确道长又点燃一根元阳烟,拍了拍一行的肩膀,笑道:“还是得请张监丞来啊,这不就查出来了?说起来,还是跟时辰有关,原本龙首中的乙二套件是有定时功效的,如今看来怕是不能倚仗了。如今每一天的时辰虽然相同,但实质不同,反应在天象上也不同,至少天空的弯曲度就和以前不一样了,每一天都比原来弯上三分……”
  一行立刻纠正:“两分三。”
  岐王也明白了:“原来是弯了。”
  苦桑道人大笑:“原来是弯了啊,难怪,哈哈!”
  这么一说,大家伙儿都明白了,个个如释重负。
  谷执事问:“如此一来,乙二套件就没有用了,要不要去掉?留着空耗灵石,用的灵石还不少。”
  众人犹豫片刻,还是没敢去掉,多花一些灵石就多花一些吧,免得出现别的问题。
  华山西玄派的刘长老道:“那就需要加一个授时法器,老夫以前炼制过,长安宫中的那个鹤嘴铜漏便是老夫所炼。”
  一行向刘长老躬身:“原来是前辈所炼,那个鹤嘴铜漏极好,也不知朝廷有没有带出来……”
  精确道长打断他们聊天,问刘长老:“炼制四十个需要多久?”
  刘长老道:“肯定不能原样照搬,需要重新绘图,炼制四十个的话,需要半个多月。”
  一行问:“顾馆主,下一次试阵准备在什么时候?最好精准到时、到刻。”
  因为需要授时,所以不能为了赶时间而随意定时,必须留出提前量来,否则授时法器完成不了,又得花时间调整,思索片刻,道:“就……下月十五吧,留足二十五天,辰时初刻!”
  一行当即低头俯身,继续演算,算出一个数来交给刘长老,刘长老扫了一眼,道:“没问题!”
  刘长老的动作很快,两天便将可以融入蟠龙柱的授时法器图纸绘制出来,谷执事立刻动员四十个炼制小组同时开工,赶在二月初六完工。
  元婴修士们连夜忙碌,用了三天时间将授时法器融入蟠龙柱,按照一行给出的弯度调整大阵,堪堪赶在二月十二的夜晚完成所有步骤。
  提前了三天,一切就等二月十五的辰时初刻了,这将是第三次试阵,距离世界湮灭还有三个多月。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观
  被两次试阵切割形成的地缝深涧已达一百一十丈,此刻被溪水淹没,形成一道环绕南吴州的“护城河”。这座护城河却没什么防护之能,它的宽度仅四尺有余,抬抬脚就可以迈过去。
  此刻,几排接续起来达几十丈长的空心竹管,正在一座小型法阵的驱动下,将护城河里的溪水抬升传送至南主峰的东溪源头,向已经挖成的人工东海不停补水。
  自从第一次试阵之后,东溪的水源就被切断了,必须依靠这种方式,尽可能多的储备一些。
  望着从几排竹管中不停汩汩冒出的清水,顾佐神思不定。
  “想什么呢?”李十二走到顾佐身边,和他一起看着明亮月光下映射出鱼鳞般水花的溪流,道:“看到这些水补进来,我心里就好受多了。这么片大池子,够大家喝多久?”
  “注意清洁保护的话,三年多吧……为此,我让高长江师徒赶制公共茅房,已经得了十多套,都散布在东海和东溪水道周边。”
  李十二问:“第三次试阵能成功么?”
  顾佐道:“只剩三个多月了,第一次试阵,耗费了十二万灵石,第二次试阵耗费了九万,风灵液也用掉了上万斤,我们没有太多的储备可以浪费,必须成功。”
  明月高悬,自从一年前涨大两圈之后,便不再继续涨大了,因为它也在加速星散,时不时可见一缕缕月华自其中分离出来,消散在黑漆漆的夜空之中。
  李十二依偎在顾佐怀里,道:“真美,可惜只能看三个月了……”
  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准备着法阵并不成功,因此说的是三个月,但顾佐却知道,并不会有那么久,南吴州存活下来的时间,会更短。
  他很羡慕苦桑道人、贾贵、张富贵和百花门四大长老那帮人的心态,苦桑道人居然还有心思风花雪月,张富贵安心的相妻教子,四大长老依旧在打造“繁华东溪”,贾贵还忙碌着各种赞助活动,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来的信心,又或者是已经认命,顾佐分不清南吴州的一切是惯性使然,还是最后的疯狂。
  此外还有高长江、李谷生等人,他们也忙里偷闲,完成了境界的提升,由筑基而金丹,对此,顾佐只能感叹,这些人心真大。
  不过也确实是因为有了他们,南吴州内部才井井有条,为顾佐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相比而言,顾佐看起来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强行掩饰的焦虑和担忧,除了时间更短这个原因外,还来自于以前没有想到的另一个重大威胁。
  随着世界的逐渐湮灭,依旧存留的大城、有灵石矿脉的山门之间,距离也越来越近。
  据测算,长安距离南吴州只有二百里,也是离南吴州最远的地方。过去比长安更远的洛阳,反而比长安更近了,至于最远的幽州,则出现在南吴州的西南方向,只有五十里。
  王屋山、青城山、罗浮山、赤城山、辰山、括苍山等等,在这个已越来越狭小的世界中,相互之间只隔着十余里、二十余里。
  如果站在北主峰的山顶,可以清晰的看见远处的益州、青城郡、罗浮郡,而最近的黑山郡,则已近在咫尺,离南吴州北口不到二里。
  不到二里地是个什么概念?顾佐这样的金丹修士,可以清晰的看见对面城头上走动之人的眼睛、鼻子,如果从对面全速冲过来,普通武师也就是吸一根元阳烟的工夫,炼气修士大半根,筑基修士小半根,金丹修士也就是吸三四口,换作元婴,人家都不用离城,法器直接就能打过来。
  除了黑山郡,正东方向的通海郡也依稀看到了城楼,相隔大约二十里。这个距离目前依然安全,可以暂时不用考虑。
  这段时间,顾佐将三娘子、陈玄礼、高仙芝、封常清、李嗣业、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屠夫、成山虎、何履光等人召集在一起,研究应对之道,各部都动员起来,将防守重点放在了北边。
  不用多解释,所有人都清楚,世界变小到如今的程度,过去断绝了的道路又有了通行的可能。只要硬着头皮往前冲,就能一站一站抵达黑山郡城,前往南吴州!
  ……
  贺竹推开千秋观的大门,静静的站在门槛下,望着门前的镜湖水暗暗叹了口气,只剩下几亩方圆的水面,哪里还敢说是湖,不过是个大一些水塘子罢了。
  抬头张望,会稽郡城似乎又近了一些,已经不足一里地,高大的城楼好似自家千秋观的院墙一般,快要分不清自己是身处城外还是城内了。
  又等待片刻,回头喊了句“少爷”,少爷贺孚应声而出,一边向外走,一边将脖子上的斗篷系紧。
  晃眼十多年过去,贺老爷早已仙逝,贺老爷一走,地方上对千秋观的关照便明显少了下去,渐趋于无。所谓树倒猢狲散,偌大家业差不多算是败了。
  尤其这两年天地巨变,贺家几房各自逃难,家里人丁渐稀。贺孚也想逃,但他不知道该往哪里逃,试着逃了几回,都被路上的险情吓了回来,最终只能坐困宅中,和老书僮贺竹相依为命。
  原本以为将会就此终了,谁知又迎来了转机,近些时日,已经绝迹的道路上又繁忙起来,不断有人从千秋观前经过,也不知去往何方。经贺竹在门前打听,主仆二人才搞明白,世界将要湮灭,唯一的希望就在南吴州,而南吴州距会稽郡并不远了!
  很少有人说得清楚,为何远在南疆的南吴州“并不遥远”,但从会稽郡城出现在旁边一里之外推断,道理应该大致相同。
  既然这是唯一的希望,那就走吧,去南吴州!
  贺孚试着迈下台阶,刚到湖边,几道雷电劈了下来,将不远处郡城外的一片树林劈倒引燃,很快便星散而去,化为虚无。
  与树林同样化为虚无的,还有一群刚刚经过的路人,他们从敞开的南门冲了出来,互相鼓励着准备前往南吴州,结果就死在了贺孚眼前。
  贺孚顿时吓得停住脚步,又转身想逃回千秋观,却被贺竹拽住了:“少爷,死就死了吧,拼一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