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561

  吉温一口茶水差点没喷出来,强行咽下去,顿时呛得连连咳嗽,是真正的说不出话来了。
  憋着气回到家中,望着客堂外的露台发了阵呆,忽道:“来人……吾儿速去找人,用铁杆子把露台封上,免得韦见素那匹夫再闯我宅!”
  第二天,铁杆子竖成的格窗便在露台上立了起来,这下子,终于不用担心被人跳过来打架了。
  第三天,韦家的露台上,也多了一架铁窗。
  虽说摆出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但不过是发狠而已,该见面还是要见面,没两天,他们就被征募上了南主峰的炼器坊,开始了同在一个小组的炼制生涯,他们的组长是金丹后期修士、会稽郡法司参军文阳雨。
  如果说他们两位收到船票,是因为名人效应,和太师顾念旧情无关,那文阳雨的到来,就真的是顾太师不忘旧情了。
  在教导这两位入手炼制套件之前,文阳雨再次感叹:“当年下官去山阴,将太师恩师的飞剑送上门去,当时太师接过飞剑时,眼中含泪,双手颤抖,向南叩拜,下官便知,太师是个顾念旧情的人啊,因此我叮嘱山阴县,一定要善待怀仙馆。你们看,就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太师就记了十三年又十一个月另八天,这是多么广博的胸怀啊!”
  又指了指外间正按剑巡视的一位女修:“看见那位了?江东第一女侠,姓罗,会稽郡流林宗长老,当年太师起于微末,这位罗女侠曾赠予太师数块灵石,同样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太师却千里迢迢修书于下官,让下官寻访此人,邀其家眷入南吴州避难,委以守卫重地之责。如此盛德,世所罕有!”
  韦见素和吉温都是心中一凛,暗道这姓文的原来和太师有如此渊源,断不可等闲视之!
  文阳雨最后道:“韦尚书、吉中丞,下官失礼了,说了那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太师仁厚,只要咱们好好去做,他就能记一辈子!”
  建立了如此认知,文阳雨带起队伍来就容易多了,当下开始教他们怎么合力炼制套件,过了几天就开始了试炼,进度很快。
  法阵的炼制进度确实很快,也不能不快,因为距离湮灭终点只剩一年另五个月了。到了此时,三百六十个套件已经完成了三百一十个,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
  到这一步,已经可以总装融合部分阵盘了,事实上从上月开始,元婴修士们就各自带领本组修士,开始了阵盘的总装融合。
  三月初八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丽水派三娘子领导的炼制小组,在经过一个半月的攻关之后,历史性的完成了第一根蟠龙柱的总装融合!
  由于她的小组十八人里,除陈眠花和李僾外,其余十六人都是女修,因此,顾太师亲自倡议,经天子御批,将这一天定为大唐女修节。
第一百三十九章
壮志未酬
  这是一根青铜式样的柱子,看上去很是古朴。柱高三丈,有双臂环抱那么粗,底座三尺见方,龙首向天。
  柱子看上去有点像顾佐在终南山所见,只是当日离得远,看不太清,此时也分辨不出来差别。
  惊鸿道长是参与炼制蟠龙柱的,他向顾佐介绍:“整体还是按照崇玄署的蟠龙柱式样炼制的,但那套蟠龙柱高一丈八、粗一尺,比这套要精巧。除此之外,四十根蟠龙柱皆能收缩自如,最小可收缩至尺许长短,便于携带和布设。我们无法做到那么精巧,因为每根柱子中要装填大量风灵液,底座要安置很多灵石,需要将储物法器融合进去,难度实在太大。此外,为了耐受炎炙,柱壁也是加粗过的。”
  没办法,崇玄署炼制的连山太极蟠龙阵,有许多难点是现下的南吴州解决不了的,至少司马道隐等四位天师这种水平的修士,南吴州就没有。
  目前怀疑,华山西玄派石长老和掌门等几位当世最顶尖的阵法流修士,很可能也在后期加入了炼制进程,这同样是南吴州不具备的条件。
  甚至就连炼制时间,也比南吴州要宽裕得多。
  能够炼制出这么一件粗笨的成品,已经不容易了。
  谷执事道:“其他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还是修为不到位,材料的炼制达不到那个层次,用了许多别的法阵来解决,这个馆主你是知道的。”
  顾佐点头:“都测试过么?”
  三娘子在旁回答:“冒烟了。”
  连山太极蟠龙阵三大功效,一是破界而去,二是携带土地,三是形成防护风罩,三娘子回答“冒烟了”,表明防护风罩这一功效具备了,属于部分成功,至于破界和载物两个功效,则要等四十根蟠龙柱齐备之后才能测试。
  “风罩的强度够么?”顾佐问。
  “我们丽水三人,加上苦桑、蒋长老,五人合击,没能打破。”三娘子很是骄傲。
  五名元婴合力一击,从威力而言,也堪比一位炼虚了。如果四十根蟠龙柱结阵,防护之力必然大于四十名炼虚,或者大于四至五名合道大修士,此阵一成,当真可称天下第一护山大阵了。
  但这是破界,四至五名合道的防护威力虽强,能否在破界时保证南吴州的安全,依旧是个未知。
  第一根蟠龙柱炼制成功,接下来就是第二根、第三根……眼下要开始选址了。
  南吴州有灵石矿脉,因此土地山川并没有变化,相当稳固,中心位置是茂密的森林,大阵的布设位置就定在这里。
  用了一天工夫,便将树木伐倒,清理出一片六亩左右的广场,按照长三宽二的比例设定蟠龙柱的预置点。当然并非整齐划一那么简单,还是要大致按照风水走向布局。
  第一根蟠龙柱竖起来,令所有人豪情万丈,真正做到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境界。
  又过几天,第二根蟠龙柱炼制成功,这是岐王小组的成果。
  第三、四两根出自华山西玄派两名长老,第五根来自苏仙馆主,第六根是精确道长。
  第七根的荣誉本来应当归于苦桑道人,但他炼制的龙首出了点问题,时而抬头、时而低头,喷出来的风刃也要浓稠得多。他对此很是自豪,说是自己的创意,也得到了莫五、伍胖子、空仓道人、查六等百花门长老们的激情拥护,但最后还是因为标新立异而被勒令将龙首部分回炉,重新整改。
  为此,顾佐又往各炼制小组专程跑了一圈,再次强调了标准的重要性。
  五月初,测量小组的报告显示,距世界湮灭还剩一年另一个月!
  这意味着什么?
  根据测算,长安已经靠近原唐门所在通海诏的位置,益州已经处于原来的罗浮郡,罗浮郡移到了原来的黑山郡。
  由于如今行道风险太大,路途几乎断绝,顾佐并未派人实地核实,相关推测都由测量组提供,但黑山郡这个地方,此刻就在南吴州以北五十多里,这是可以直接证实的!
  至此,少林派测量小组不敢再行观测下去,洛阳、泰山、岭南道海岛上的各组修士按照之前的约定,返回南吴州。除了人口繁茂的大城、有灵石矿脉的山门,几乎没有安全之处,返回的鉴真叹息:“这一路回来,当真是九死一生,我至少亲眼见到三回山川星散,最多的一次,上百人被崩塌的山岩掩埋,继而消散,想救都来不及。”
  怀素也道:“我行至襄阳……应该是襄阳吧……我也说不清了,他怎么就出现在了那里……总之路上见到上千修士,成群结队,领头的是幽州败将安守忠,他们一路擂鼓竖旗,说是要沿路聚众,抢入南吴州,还说顾馆主若是不接纳,就踏平南吴州。”
  “安守忠还活着?”顾佐有点意外,当时高仙芝上报的军情是大败安守忠,安守忠疑似在陌刀阵中斩为肉泥,尸骨无存。
  怀素道:“我让两位道友先回,自己悄悄跟了一天,确定是他,当年他随安禄山进京时向我讨过字。为了看清楚,靠得有些近,被他发现了。说起来也是缘法,若非被他追逐,我就要死在那群人当中了……上千人,随着一次地震全部消散。安守忠都追到我身后了,或许只有不到十丈远,结果他就这么在空中化为碎玉,而我却活了下来,当真是佛祖保佑!”
  怀素没事,金和尚却出了问题。泰山听着路远,如今走起来,也就那么回事,现在虽然飞行艰难,轻易不敢乱飞,但顶多也就是六七天的路而已,和鉴真他们应该前后脚才对,可等了七天依旧无果,由此可以确定,金和尚他们是遇难了。
  想起金和尚爽朗的音容笑貌,顾佐心中惆怅伤感,忍不住挥毫而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金和尚以前在长安比较出名,和杜甫、郑虔等人都有交往,听说他遇难,都纷纷赶来拜祭,尤其杜甫,还受过金和尚接济,更是嚎啕大哭。
  众人上前相劝,郑虔叹息道:“人死不能复生,子美何苦如此,当此末世,看开一些吧。”
  杜甫指着悬挂于灵堂的字幅,泪流不止:“怀仙此句,痛彻心扉,直指我心呐!”
第一百四十章
完工
  虽说到目前为止,南吴州的保密工作做得依然很好,绝大多数中低层修士和百姓依旧不知这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但肯定会有消息灵通者能知道少许秘密。
  顾佐原本设想过,当南吴州炼制连山太极蟠龙阵的消息被渐渐扩散出去后,很可能会引来大量的求生者、抢占者、逃难者,为此而调动了南吴军、河东轻骑、陇右部卒,并以黑山重骑和陌刀军为预备队,准备和来犯之敌拼死决战。
  但结果是,路途上越来越频繁的山川湮灭,将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消灭了,还有一部分则迷失了方向,压根儿没有走到南吴州来,就连数十里之隔的黑山郡城,也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穿过野地,抵达南吴州。
  灾难性的路途,成了南吴州最好的保护伞。
  几个月来,未收到请柬而能顺利抵达的自发者不过二百余人,在自行抵达南吴州后,未能获准入境,便聚集在周围二里内,苦等良机。
  距世界湮灭已经不到十个月,蟠龙柱的炼制已经完成了三十根,只剩下最后十根。而这最后十根,其实也已经炼制了一半。如此进度,与顾佐的预期差不多,整体进度控制在三年另三个月,只比计划晚了两个月。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顾佐举怀仙馆两诏八州之力,整合朝廷,联合华山西玄派、苏仙馆、都峤派、丽水派、洞庭派、云梦宗、平都八阵门、南华派的结果,也得益于他自己对整个工程“台账式”管理的把控。成功往往在于看不见的细节,这句话是没错的。
  第三十一根蟠龙柱出自尚长老之手,为此,莺儿将两岁的孩子取名尚蟠龙,小名改为三十一郎。
  八月中,郭子仪炼制成功了第三十二根蟠龙柱。他火力比较壮,两年连诞两子,都还没来得及取名,受尚长老启发,抢注似的将两个孩子分别取名郭连山、郭太极,犹豫片刻之后,把三十二郎这个小名给了幼子。
  紧接着是苏仙馆主、华山西玄派的两位长老,精确道长等人,分别完成了他们的第二根蟠龙柱。
  灵源道长和惊鸿道长也合起来完成了第一根,累得心力憔悴,不得不回去大睡三天三夜。
  但灵源道长想要好好休息是不可能了,受莺儿刺激,朝云小娘子没有放过他,三天三夜之后,他的脸色愈发苍白。
  到九月底,陈玄礼完成了第三十九根,至此,距世界湮灭还剩七个月,现在大家都在等待最后一根。
  外面的天地是什么样子,已经无人知晓,顾佐已经不敢再派出一个人去查看,哪怕是只有数十里之遥的黑山郡,也早已中断了联系。
  按照一行大师的分析,绕行世界一周,也就是十来天的事,但路上不可能再有行人,或许只有各处灵石矿脉所在之处较为稳固,就连长安、益州之类的大城,说不好也处于灾害之中。
  天空越发透亮,但又好似蒙着一层青纱,月亮再也沉不下去了,要么高悬头顶,要么在山脚下挂着,当它升起来的时候,有如银盘,比原先大了两、三倍,上面的黑点和纹路十分清晰。
  但精确道长想要登月窥探的愿望是注定无法实现了,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雷声不断,闪电不绝。如果不是四座天都阵火力全开,说不清有多少雷电会劈进来。
  一开始南吴州百姓还彻夜难眠,到了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伴着电闪雷鸣入睡,若是哪一天真安静了,还睡不香了。
  雷声如在耳边,电闪似乎触手可及,尤其是前几个月还似枯枝般分离的闪电,现在已经如同一张张渔网,时不时罩落下来,将一座座山头扯散。
  扯散的泥土碎石,崩起的溪流泉水,在空中溅起星散,化作片片虹光,于九天之上聚集成带,舞动变幻,极为壮丽。
  顾佐立于北主峰的山巅,遥看四方,忍不住感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啊!”
  洛君站在他身边摇头:“人先不提了,哪里还可能有鸟?好久没见鸟了……下面呢?”
  “什么下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