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561


第九十三章
至德
  太子又看了一眼偏殿角落处那只铜鹤滴漏,计时已至亥时六刻,有些心绪不宁,叫来一位小宦:“李辅国呢?他去哪了?”
  那小宦禀告:“李宅使正在东庑房,几位顾命大臣正在商议最后的细务。”
  太子拍了拍额头,失笑:“我倒忘了,他也是顾命了。”
  又问:“外面为何这么吵?”
  那小宦道:“百官正在含元殿前候宣。”
  太子又失笑:“把这个给忘了,呵呵……来了多少了?”
  小宦又道:“瞧着总有三、五百人,还在陆续抵达。”
  太子深吸了一口气,来回踱了两圈,终于有殿中监进来禀告:“太子殿下,顾命六大臣请见。”
  太子连忙坐定:“宣!”
  高力士打头,紧跟着杨国忠、陈玄礼、房琯、李辅国和元载,六人鱼贯而入,在太子跟前一字排开,尽皆拜倒。
  太子连忙叫起,问:“诸卿还有何事?”
  高力士看了一眼杨国忠,杨国忠自袖口中取出一本绢册,奏道:“殿下登基大宝后,当宣诰令,除安逆叛贼外,大赦天下,这是诏书拟稿,时日太急,政事堂为殿下代拟了,请殿下过目,如无不妥,便请用印。”
  小宦呈上,太子匆忙看了一遍,点头:“可。”
  杨国忠又掏出第二本绢册:“此为殿下当宣之第二份诏令,请殿下过目,定朝堂上下之序,以安天下。”
  太子这回看得仔细了一些,诏令直接确认了六位大臣的顾命身份,授予八人官爵。
  拜顾佐为太师,加吴国公,原吴国公李僾晋南吴郡王。
  骠骑大将军、知内侍省事高力士,加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爵封齐国公。
  中书令杨国忠,爵封卫国公。
  龙武将军陈玄礼,加冠军大将军,兼领羽林军,爵封蔡国公。
  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房琯,拜侍中,爵封新乡侯。
  十王宅使李辅国,迁内射生使,加千牛将军。
  户部度支郎中元载,晋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这些都是之前就定好的,太子为了早登大宝,原本也没什么意见。但眼见今日就要在登基之时宣诏,心里又有些不舒爽,别的不说,高力士的尚书令和杨国忠的卫国公,怎么看怎么刺眼。
  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喟然叹息着点头同意:“可。”虽说已经身在含元殿,冕服也穿上了,通天冠也戴上了,可谓冠冕堂皇,可毕竟离登上宝座还有最后一步,尚差不到两刻时,就堂下这几位,惹恼了他们,真能把自己的大事给搞坏了,不同意不行啊。
  只见杨国忠又取出了第三本诏令,太子展开看时,眼皮子不禁狂跳。
  这是议罪的诏令,议的是嫡长子广平王的罪,罪名是窥伺大宝、行刺重臣。
  虽说元凶唐淞元、刘骆谷和李庭坚已死,虽说知情者冯不七和魏八风没有救活,虽说程三收狱后死咬牙关就是不认,但还有一个程元振。
  起初,程元振在刘玄机的刑罚下同样表现得很是硬气,哪怕搬来老虎凳,他也坚决不松口,但在洛君指名薛定图负责审讯后,程元振没有撑过一个时辰。
  程元振的供词表明,广平王虽然没有明说刺杀顾佐,但“给姓顾的一点教训”、“孤不想再见到此人”之类几乎明示的话语却没少说,为了相助唐淞元,他还提供了那句诗。
  至于勾连刘骆谷和李庭坚,程元振坚决否认出自广平王的授意,他认为这是唐淞元自行其是,目的应该是救出被大理寺收押的安庆宗。
  至此,案情应当是水落石出了,虽然“孤证不立”,但立还是不立,实质还是看六位顾命大臣的意思。就连太子党的中坚李辅国和元载二人,都以为事实很清楚,证据和条理性完全自洽,无可辩驳。
  罪名既然认定,如何定罪,就需要太子定夺了,这是顾佐的意思:是谁的人就由谁解决。
  这个问题当然要解决,太子明白,这或许就是拦在他登基之前的最后一道障碍了。
  沉吟片刻,太子问:“顾先生是什么意思?”
  高力士道:“太师之意,毕竟是殿下之子,无论如何要替殿下考虑,此乃国之体面,因此,殿下说怎么惩处,便怎么惩处。”
  太子叹了口气,广平王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啊,虎毒尚且不食子,况为人乎?最理想的处置办法,就是削职去爵,让那逆子向顾先生赔礼道歉。等将来顾先生气消了,再慢慢加回来就是,这个儿子,他还是很看重的。
  但……既然事涉大政,也就说不得了!这个逆子,背着自己干下如许勾当,窥伺大宝之说,其实并不一定就冤屈了他!
  “褫夺王爵,贬为庶人……”说到这里,见高力士、杨国忠和陈玄礼等人都在皱眉,于是又顿了顿,咬着牙加了一句:“废除修为!”
  这句话说完,太子继续察言观色,如果这几人依旧不满意,说不得也只能一杯毒酒了。
  却见六人尽皆叩首,齐道:“遵旨!”太子终于松了口气。
  杨国忠道:“尚有一事,太师询问,沈妃应当如何处置?”
  太子问:“此事当不牵连沈妃吧?”
  杨国忠道:“殿下误会了,沈妃乃太师师姐,太师想要保全沈妃,他建议,沈妃可与广平王和离,请殿下做主。”
  元载建议:“沈妃贤孝,和离之后,也当由朝廷奉养,可封夫人。”
  太子点头:“那就赐爵……越国夫人。”
  一旁的起居郎下笔如飞,太子则询问六位顾命:“卿等还有本章么?”
  众人皆答“无”,于是李辅国起身高呼:“迎太子入宣政殿,受百官朝拜!”
  太子终于把心放下了,晕晕乎乎被六顾命拥入宣政殿。他一屁股落在宝座之上,望着殿中由顾佐领衔叩拜的文武百官,以及延伸至殿外的数百名京师八品以上官吏,只觉犹如身在梦中,腿肚子都在隐隐发颤。
  “孤……终于是朕了!”
  正月二十八日夜,子时,太子李亨于宣政殿即皇帝之位,改元至德。
第九十四章
我投
  洛君和鲁班、尹书三人宣诏组加紧赶路,距离潼关不远时,天象大变,天空上翻腾着漆黑的乌云,乌云中电闪雷鸣,望之可怖。
  鲁班指着前方道:“看!”
  一条漏斗状的乌云自上方旋转而下,慢慢接地,搅起泥土纷飞。
  鲁班和尹书都没见过,两人齐声惊呼:“又有人飞升?”
  洛君是岭南长大的,见过这种景象,道:“这是龙吸水,我也是头一回在内陆腹地看到,这就吸的不是水了,吸的是土。”
  忽然间,天上又陆续探下六股龙卷风,狂风大作,景象震悚,连洛君都满脸凝重,向着外侧多绕了几十里,躲过了这群龙卷风。
  眼见前方就要进谷,从谷口里面忽然狂奔出一彪军马,人人衣甲歪斜,个个狼奔豕突,一望而知是支败兵。
  洛君等三人心中一紧,截住领兵的逃将,略一打听情形便大叫糟糕——潼关失守了。
  再问详情,却是边令诚抵达潼关监军后,日夜勒索不休——天子让他去向叛军索取报效,他哪里敢去,只能加倍盘剥封常清和高仙芝。
  封、高二人竭尽所能,依旧满足不了边令诚的要求,边令诚干脆将盘剥对象扩展到中下层军将,按照品阶收钱,五品以上每人十万钱、六品校尉每人五万钱、七品都尉每人两万钱,八品一万、九品五千。
  军将们要奋死守卫潼关,还要掏空家底向天子报效,这种事情谁干?很多都头、队正都付不出这笔钱,被边令诚下令关押。
  这下子终于引发军士哗变,有几个校尉开了关城,引叛军杀入,潼关就这么落入了叛军手中。
  大军败退,洛君等人也只能跟着跑,潼关到长安之间,几无天险可守,这一路就跑回了长安。
  半路上,洛君总算截住了败退的封常清,封常清中途停留数次,收拢整顿了两万多溃兵,见到持有政事堂诏令的洛君,听了洛君讲述陛下飞升的经过之后,不由悲从中来,放声大哭:“陛下啊,你走得何其晚也!”
  洛君也无可奈何,只能询问高仙芝的下落,得知高仙芝正率本部断后,于是又返回去寻找,终于在骊山脚下找到了高仙芝。
  高仙芝和数百唐军正在死战,围住他的是大将崔乾佑率领的三千叛军。
  见此激战,洛君双眼放光,二话不说便自怀中摸出三张顾佐给她的火箭符,三张齐发,从叛军身侧打了进去。
  这种火箭符由朝云符改良而来,舍弃了精准度和射程,加大了符法的威力,是灵源道长的杰作。
  三声轰然炸响之后,炸死的叛军并不多,也就是寥寥数人,轻伤的不少,二三十个,却也并不影响伤者继续作战,总的来说杀伤效果很是一般,但造成的声势却极为惊人,叛军西侧阵脚顿时乱了。
  洛君当先杀了进去,脚踩天遁剑,绝仙爪舞动如轮,身后是毫不犹豫的鲁班,以及略微迟疑的尹书。
  这个由三名金丹组成的突击小组战力强悍,当即从慌乱的叛军西侧开出条口子,包围圈中的高仙芝手势一挥,部下结阵突围,几种攻击性强的随身法阵在前,几名金丹和十几名筑基作为箭头,顺着这道口子就冲了出来。
  “何人来救?”高仙芝高声询问。
  “南吴军洛君在此,将军快走!”洛君急道。
  “高仙芝,你待逃往何处?还不解甲受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