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561

  李俶无奈道:“父王糊涂,不听我言,指望顾佐拥立,岂不知外臣入京才是真正的天下乱象。安逆谋反,气势虽汹,在孤看来,不过癣疥之疾,就算今日舍了长安,将来重整旗鼓,拿回来就是了,但非旁人来拿,一定是我李氏。唯有如此,大唐江山才能永固,要知世上又有几个伊尹、霍光?更多的是王莽、董卓之辈啊!”
  程三道:“我等愿护送王爷杀出长安,臣家在江南,江南之地物产丰饶,百姓心向李唐,殿下一声召唤,可整兵十万,重拾河山不在话下!”
  冯不七和魏八风皆躬身请令:“王爷,出城吧!”
  程元振道:“王爷,虽说各处城门严加盘查,但王爷出城,想必无人敢于拦阻,若真个拦阻,有程三他们在,出其不意也能杀出去,再晚就不行了。”
  李俶摇头:“我若出逃,必为父王引祸,则我李氏皇族危矣,为今之计,唯有舍我一人而保父王——我当向父王请罪。”
  程元振连忙阻止:“殿下不可!唐淞元谋刺,乃其擅自行事,殿下何罪之有?”
  李俶叹息:“不要心存侥幸,真到祸时,为时已晚。如今形势刻不容缓,我立刻去见父王。”
  说罢,起身道:“更衣!”
  两名婢女进来,为李俶更换常服,李俶换罢,向程元振道:“大伴去看看沈妃,告诉她,若是孤回不来,便请她回转括苍山吧,她和顾佐有旧,顾佐不为难为她。诸君,你们也是如此,府中财物,诸位可尽取之,以为将来安身立命之用。”
  众人伏倒于地,尽皆悲恸:“殿下何出此言,我等必效死力!”
  李俶挥了挥手:“你们走吧,不要受我所累。”
  整了整衣袍,阔步而出。
  待他出门,程元振深吸一口气,向几人道:“我去见沈妃,你们再想想,唐淞元还有何处藏身。此事要快!殿下生死,在此一举!”
  李俶车驾刚入忠王府,就见李辅国迎面出来,身后跟着十余名死士,李俶下车,向李辅国道:“李宅使,小王欲拜会父王千岁,恳请李宅使通禀。”
  李辅国躬身请入,当前带路,身后太子宾客四下散开,围住李俶向内而去。
  听说李俶主动前来拜见,太子哼了一声,道:“让这逆子进来!”
  刘玄机面无表情,起身肃立,太子向他道:“玄机请坐,看他如何狡辩。”
  李俶登堂,俯身叩拜,太子问:“你这逆子也知道自己闯下大祸了?你怎么就敢派人行刺顾先生?”
  李俶跪在地上,满脸沮丧:“是儿臣的错,特地前来请罪。但行刺顾先生,非儿臣之意,儿臣仰慕顾先生已久,请唐淞元去见顾先生,只是想请顾先生入府一叙,谁知竟所托非人……”
  太子喝道:“竟敢巧言令色,详情如何,还不快从实招来!”
  于是,李俶便将如何想要派人去请顾佐,刚好唐淞元在他身边自告奋勇等等经过讲述一遍,又道自己知晓沈妃和顾长史有旧,二人以师姐弟相称,为免顾先生不愿来见,就写了一句诗,请唐淞元转达,如此云云。
  说完,李俶叩首大哭:“谁想唐淞元狼子野心,诓骗于我,竟和安逆门客勾结,行刺先生。儿臣知晓后,已派人四下寻找唐淞元踪迹,只恨暂无消息,不能洗儿臣清白之身。”
  太子走上前去,一脚踹在李俶脸上,顿时踹得他满脸鲜血,啐道:“你还清白之身?你是什么东西,也想见顾先生一面?也不拿镜子照一照,顾先生是你想见就见的?若非你擅自行事,怎会令顾先生遭此劫难?无论如何,大错已然铸成,孤今日便绑了你,送往西河道馆,听凭顾先生发落!”
第八十四章
不可为董卓
  太子骂完,目光望向刘玄机,刘玄机看着自己以前效力的这位幕主正在地上连连磕头,想起以前他曾待自己有若兄弟,结果又将自己赶出幕府的种种,万般滋味,说不出的复杂。但自己如今身为南吴州参军,自当一切以顾佐为念,只能强行抹去心中的杂念,紧紧板着脸孔,不发一言。
  李俶抬眼去看刘玄机,寄希望于刘玄机能帮忙说情,却见对方无动于衷,心中暗道不好。果然,太子当即吩咐:“来人,将这逆子绑了,押送西河道馆!”
  几个太子宾客闯上来,将李俶五花大绑,押了下去,直接解送出门,鲁班和晴姑带人等候在府门外,将李俶接了过去,塞进马车,押送走了。
  毕竟是故主,刘玄机心中怅怅,平复之后,再次向太子躬身,硬着头皮道:“一众王府幕友,也请太子处置。”
  太子忙不迭吩咐:“李辅国,带人去那逆子宅邸,自程元振以下,全部锁拿,一个都不许逃了!”
  李辅国接令,重新召集人手,率上百宾客死士,将广平王府围了。
  程元振登上墙头,向李辅国道:“李宅使何故而来?”
  李辅国叹道:“程院使,你又何必明知故问?”
  程元振一时间怔怔不语,片刻后问道:“这么说,小王爷被太子处置了?”
  李辅国道:“已经绑了,解送杏园,请顾先生发落。”
  程元振忽然咯吱咯吱笑了起来,肥大的身子颤动着,压得墙头上砖瓦碎落一地:“果然是天家啊……”
  李辅国皱眉道:“程院使慎言,开门吧,不要为难咱家。”
  程元振道:“顾佐调兵进京,大唐之祸,李宅使为虎作伥,何其忍也?”
  李辅国道:“你不要胡说,顾先生天人也,值此安逆作反,天下叛乱之际,实大唐中流砥柱,你不要在这里信口雌黄,危言耸听。顾先生不是滥杀之人,若是乖乖出来就缚,尚有活路之机,若是胆敢顽抗,必然死路一条,何去何从,程院使可要想好了。”
  见程元振在墙头犹豫不决,李辅国又道:“你若作反,就真的连累太子和广平王了,程院使三思。”
  程元振道:“容我安顿府中,再行开门。”
  李辅国催促:“快一些。”
  等候多时,广平王府门大开,程元振将阖府上下聚集在院中,太子宾客蜂拥而入,将所有人都绑了。
  四下查找,没再找到任何一人。
  李辅国问:“沈妃呢?”
  程元振道:“咱家也不知晓,刚才耽搁了些时辰,就是为了寻找沈妃。”
  刘玄机挨个验看,几十号人里,有些是认得的,有些是不认得的,看罢问道:“程三呢?冯不七和魏八风呢?”
  程元振摇头:“我也不知。”
  李辅国骂道:“你是在作死知道吗?你把人放跑了,广平王就更说不清了!”
  程元振道:“怎么就说是我把人放了?你们都派人围住了宅子,我又能将人放到哪里去?再者,是否说得清,需要顾佐评判么?一个臣子来评判主君是否冤屈,当真可笑之至!”
  刘玄机再旁催促:“多说无益,天下大势,他们又能知道什么?快些搜索吧。”转头向尹书道:“搜!”
  尹书得令,当即带领南吴州法司十余人直入各处院落,李辅国也命太子宾客紧跟在后,协助搜拿程三等人,一时间,广平王府鸡飞狗跳、喧闹不已。
  十王宅、百孙院的动静传到相府,杨国忠一头雾水,向李光弼道:“竟然是太子?是我听错了吗?”
  李光弼也很疑惑:“太子正指望顾佐拥立上位,怎么会行刺呢?其中虚实,还要再多加打探。”
  杨国忠很兴奋:“这下看顾佐怎么办,他想拥立的人行刺他,如何收场?”
  虢国夫人在旁感叹:“这可是天家啊,顾佐说要人,太子就把人绑了送过去,说要处置,广平王府就被抄了。”
  杨国忠道:“你当年冲撞公主、鞭打驸马,做出来的事就少了?”
  虢国夫人摇头道:“不一样,这不是有天子和娘娘撑腰么?再说我后来不是向他们赔罪了?这可是皇太子、皇太孙,而且是马上就要做天子的太子,这是治罪,是抄家能一样么?真真是……”只是感叹,都不知该说什么了。
  听了她的感慨,杨国忠忽然笑了:“由这样的太子登基,其实也不错。”
  消息同样传到高力士和陈玄礼耳中,这两位都是今上身边之人,得知之后各自心情复杂。
  高力士喃喃道:“皇子皇孙……斯文扫地啊……”
  陈玄礼默然片刻,回道:“我一直担心,将来新帝登位,会不会和咱们算账。如今看来,还好……”
  午时,刘玄机带人返回杏园,去见顾佐时,将详情禀告一遍,禀告时常常出神。顾佐笑问:“老刘这是不忍故主遭难?”
  刘玄机叹了口气:“毕竟当年曾有恩义于我。”
  顾佐道:“有情有义是好的,但有些事情,不能只看恩义。”
  刘玄机点头:“敢行刺馆主,就是破坏大局,我明白。”
  顾佐道:“行刺我是一桩,扫一扫他们的颜面,是另一桩,否则不利于我设想中的朝堂格局。原本还在苦苦思索,人家笑脸相迎,我该怎么上去打一巴掌,这个巴掌还不能乱打,乱打不能服众,如今不是有了么?呵呵。”
  刘玄机忽道:“今日与太子之仇结得不小,别看太子服服帖帖,他越是如此,就越让人忧虑,一切皆为登位啊。登位之后将会如何,谁也说不清楚,但我以为,必有怨望之意,恐养祸患。不如废之,改立旁人。”
  顾佐赞许道:“你的担忧的确有理,若能多给我一些时日,恐怕我会考虑你的建议。但时间紧迫,不允许啊。南吴军入城只有两千,就算何履光统带益州新兵抵达,加起来也不过四千。就算我军再是能战,想要以此控制长安也是力有未逮。别看太子无兵,但由他承袭大宝,此乃人心所向,也是我们行事至今未遇激烈反对之故。贸然换人,换谁?无论换谁,我就真成了董卓,而你就是李肃。”
  刘玄机躬身进言道:“馆主自是不可为董卓,但为我等下臣计,不可不为曹孟德。”
第八十五章
既要又要
  顾佐失笑:“闹了半天,你是打这个主意?曹孟德我也不当,总之将来必不会令尔等没了下场就是。”
  刘玄机好奇:“将来?馆主有何打算?”
  顾佐道:“我是要成仙飞升的,不仅我要成仙飞升,我还要带着你们一起成仙飞升,飞升不好吗,当什么曹孟德?”
  刘玄机琢磨片刻,问:“成仙我知道,飞升是什么?”
  顾佐:“……”
  正说时,鲁班和晴姑入内回禀,说是广平王咬死了不认,只说他是让唐淞元出面,邀请顾佐会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