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561

  李辅国沉默片刻,道:“咱家今日前来,欲向顾馆主请教天下大势。”
  顾佐笑道:“我哪里说得清什么天下大势?白日与元评事所谈,不过瞎说的,让李宅使见笑了。”
  他越是这么说,李辅国就越觉得他高深莫测,拱手道:“顾馆主莫要客气,还请不吝赐教。”
  他们二人夤夜登门,的确出乎顾佐的预料,此刻脑子里飞快的转动着。要说这两位能在鲜于向的事情上给自己出力,顾佐不太相信,如今的局面,太子一系还处于蛰伏中,是帮不上忙的。
  但今日求见天子被拒,让顾佐起了别样的心思——眼前的忙帮不了,不妨为将来打一打基础,过上几年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再想入宫陛见,或许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再说“算一算”天下大势这种事情,也就是动动手指头,惠而不费,没什么难度,今日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不妨摔到底。想到这里,顾佐点头道:“李宅使有什么要问的,顾某试着瞎算一气,算得不对,李宅使莫怪。”
  李辅国和元载都客气了几句,由李辅国发问。
  “听闻顾馆主此来长安,是因鲜于向之故,不知于南诏之事,顾馆主是怎么看的?”
  顾佐点了点头,道:“鲜于向将有南征之意。”
  第一个回答就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李辅国和元载相互看了看,元载不敢相信:“起兵南征,怕是朝廷不会答应。”
  顾佐笑而不语,元载催问时,只是道:“顾某就是这么一算,算出来的结果不一定对,二位就当听个笑话。”
  元载道:“顾馆主你都没掐指呢。”
  顾佐更笑:“此事我算过很多次了,今日没必要重复再算。”
  李辅国问:“若是开战,谁胜谁败?”
  顾佐道:“这就不回答了,我若说南诏胜,你们以为我是故意灭他人之气,涨自家威风,说出来没意思。”
  李辅国道:“当然不会如此……那就不问南诏了,咱家想问第二个问题。”
  “李宅使请说。”
  “李相之位,还能坐得几年?”
  这个问题一时间令顾佐很难回答,他所知道的与现在发生的有很大不同,尤其在李林甫的问题上。按理说李林甫即将病故,但他见过李林甫,知道李林甫是有修行的,且至今生龙活虎,没有一丝病状。
  见顾佐手指头掐算了半天都不作答,这两位也不催问,只是耐心等待。
  又掐算片刻,顾佐决定拿出算命先生的传统手艺,说起模棱两可的猜测:“李相命中该有一劫,就看他能不能渡过去,过去了,就一切安好,过不去,呵呵……”
  李辅国和元载听了顾佐的回答,陷入了沉寂中,也说不清是呆滞了,还是在长考,忽然间,两人似乎从水下同时冒出头来,长长吐出口浊气,好似被憋了很久。
  就听李辅国道:“顾先生,咱家还有一问,太子……这几年是否平安?”
  顾佐道:“把心放回肚子里,太子无忧。”
  两人又对视一眼,可以看出几分明显的振奋之意。
  于是顾佐又加了一把火:“太子将登大宝!”
第三十三章
军械
  听了顾佐极具震撼性的掐算结果,李辅国急切道:“太子身登大宝,不知还有几年?”
  这个问题真不是人臣所问,但问的人已经豁出去了,答的人也肆无忌惮:“也就这几年了。”
  李辅国问出个更加找死的问题:“因何之故?”这是很隐晦的询问,是不是今上这几年就要身故。
  顾佐微笑道:“天下将变,动乱在即。”
  “乱由何起?”
  “河北将乱,届时就看太子能否趁时而动。好了,今日算得差不多了,我一身法力也将耗尽,要休息了。”
  “顾先生,最后一个问题。”
  “好吧。”
  “先生刚才提到河北,当指安胡儿,我等也一直以为,安胡儿心存反意,先生也是这么看的么?”
  顾佐想了想,道:“宫中之事,我一向少闻,不知安禄山有没有去过华清池?”
  李辅国摇头:“他一个外镇番将,去华清池做什么?”
  顾佐道:“若是有一天,娘娘在华清池亲手给他洗浴,你们也不要太过惊诧莫名就是了。”
  这一下,李辅国和元载是真的惊诧莫名了。娘娘给那个丑陋的胖子亲手洗浴,怎么可能?
  见他俩不信,顾佐也不多言,他今天装神弄鬼有点太投入,完全进入角色了,自嗨了半天,不能再说了——毕竟刚才说的这些话能不能应验,他也没十足的把握。
  推演天机,不用多想就知道必然耗尽心力,因此二人不敢再过多叨扰,告辞时,李辅国迟疑了一忽,道:“先生返回南诏后,鲜于向定会报复,若果真如先生所算,他要向南诏用兵,我等虽说无力阻止,但他想得朝廷的认可,我等也必尽力阻拦。”
  将李辅国和元载送走,顾佐转身遇见了李十二,笑了笑,问:“还没休息?”
  李十二道:“他们来找你,也是南诏的事?”
  顾佐道:“除了南诏,还谈了些别的事。十二娘,跟我回南诏吧,我怕你在长安有危险。”
  李十二问:“那么严重么?”
  顾佐点头:“很有可能刀兵相见,鲜于向是杨国忠的人,我怕杨国忠对你不利。”
  李十二道:“杨国忠仰仗的是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对我很看重,他不敢乱来。”
  顾佐劝道:“除了鲜于向外,之后的几年,长安恐多风雨,尤其是我以前跟你讲过的安禄山,以前有崇玄署镇压,如今崇玄署任事不管,范阳那边,怕是蠢蠢欲动了。”
  李十二想了想,道:“老师交代我要守好西河道馆基业,我这么走了,西河道馆怎么办?我现在还不能走,如果真如你所言,到时候再走也不迟。”
  顾佐问:“公孙长老呢?这次来怎么不见她?”
  李十二摇头:“老师说有事,上月离开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顾佐道:“都说狡兔三窟,我给你出个主意,干脆在南吴州建一个新的雄妙台,把一部分道馆的基业迁移过去,如何?”
  李十二思索片刻,答应了,干脆将种秀秀、何小扇招来,当着顾佐的面,询问她们两人,谁愿意去筹建南诏雄妙台。
  何小扇略微有些犹豫,长安毕竟不同于别处,是整个大唐的中心,天底下最顶尖的文人墨客、最富有的豪族商贾、最上层的高官显贵,几乎都云集于此,想要成就声名,不在长安还能在哪儿?
  见她犹豫不绝,李十二又望向种秀秀:“种师妹呢?若是你也不想去,我再问其她师妹们的意愿,不妨事。”
  种秀秀道:“我去。”
  李十二喜道:“那好,种师妹去南吴州,把雄妙台立起来。”
  顾佐有些意外,以他对种秀秀的印象,这位师妹对名望非常上心,很明显,去了南吴州,肯定要沉寂下来了,种秀秀刚刚在长安取得了一点成就,正是努力攀升的时候,没想到却愿意果断放弃,真是出乎意料。
  虽然没有将李十二劝往南吴州,但能让她决定在南吴州建立雄妙台,这就是个不错的进展,事情总是一步步来的,有此准备,将来整个把李十二弄过去,不是问题。
  隔过天来,顾佐再次拜会陈玄礼,陈玄礼老脸微红,很不好意思道:“没能帮上怀仙,实在惭愧,是我想得简单了。”
  顾佐叹了口气:“谁能料到会这样呢?将军不必为此内疚。”
  如果单单只是杨国忠和鲜于向,陈玄礼肯定已经骂开了,但事涉天子,他却憋着满肚子的郁闷骂不出口,只是觉得愧对了顾佐,有负所托。
  顾佐道:“如今的局势,鲜于向回到剑南后,必然会有所举动,我不知他会有什么举动,但凡事朝着最坏打算,故此,我想再请将军帮一个忙。”
  陈玄礼最大的忙没有帮上,此刻当然没什么话好说,当下点头:“怀仙请讲,某一定尽力而为。”
  顾佐道:“龙武军中是否有裁汰不用的旧甲、旧弩、旧兵刃?我愿意出钱买。”
  陈玄礼怔怔了片刻,微微叹气,道:“龙武军每过一阵都要裁汰一批废弃的军甲和法弩,都是些没法使用的废弃之物,何须用钱?”
  顾佐很快就拿到了这批军甲弩箭,法甲二百领、刀剑各五百、法弩百张、弩箭五千支,略一点验,全是一水的崭新军械,刀剑甚至没有开锋。顾佐全部装入自己的储物法器中,向守库的军校道:“多承龙武军盛情。”
  那军校道:“将军说了,都是一家人,长史无须客气。”
  龙武军大库中的这些装备,和金甲门打造的法甲、李谷生作坊炼制的大衍法剑等等相比都不遑多让,更重要的是多了百张法弩,这是长安匠作监的精品,外面很难买到。拿到这批军辎,顾佐的底气更足了三分!
  东西准备好了,顾佐前往寿王府,知会清源县主,准备一起返程。王府管事的出门见了顾佐,恭敬道:“王爷和王妃都不在府上,今日无法为先生饯行了。”
  顾佐道:“无妨,县主在府上么?请她出来吧。”
  管事的道:“先生可以去县主府找找,县主这两日都住在那边。”
第三十四章
后手
  清源县主是专程回来拜见父母的,没住王府,却住在县主府,顾佐就觉得不太对劲,再看这位管事,态度虽然恭敬,却没了上次的热情,反而多了几分疏离之意,心下就大致明白了。
  他也不再多话,点头抱拳,转身离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