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561

  刘玄机笑道:“至少在南吴州,长史几乎都能道出大伙儿的名姓,已经不易了。”
  顾佐道:“这个罗兴文,我就不见了,该怎么做,你是行家,总之各州不比黑山诏,凡是修行事务,都要拿到手心里,不容他们讨价还价。”
  “明白,田州是中州,法司参军不过是个筑基后期,哪儿还需要长史亲自出面?”
  “你打算怎么做?”
  刘玄机琢磨片刻,道:“我给他发一份六百里加急公文,着他九月初一前至南吴州报到。”
  “来去四天?会不会太仓促?”
  “要的就是仓促。刨去送信的两天,还给他留了两天,以他的修为,只要态度端正,赶到南吴州没问题,当然他还有更好的办法,请一位金丹修士带他飞过来,这我不管。只要他赶到了,后面的自然好说,如果拖拖拉拉,那说不得就只好办他了。”
  顾佐很满意:“你也要培养培养下面的人,抓大放小,给自己腾出空来修炼。你看看原来一起的,户司原道长、兵司老成、库司赵香炉,都金丹了,老刘,你也要抓把劲了。”
  刘玄机分辨:“这不是还有贾贵呢么。”
  顾佐没好气道:“就那家伙?你和他比,有出息么?帮人做上市做得飘了,我跟他说过不许吃回扣,他说是没吃,结果收了百花门的黑金牌,用免费吃酒去换白嫖,这是人干的事儿?你们法司有空得管管,不能任其这么发展下去,该打板子要打板子,你今日顾及交情下不了手,将来就是害了他……”
  “是是是,下去我就和贾贵谈话,让他收敛一些,百花门的黑金卡让他退回去,香炉门的几箱法袍也让他把钱补上,还有平泰酒楼聘任他为品酒师的三年合同也辞了……”
  “还有这些?这厮……”
  “长史不知么?哎呀,怨我怨我,这张破嘴,长史就当没听见好了。”
  “你们俩还真是好兄弟。算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我不管,但百花门的黑金牌……我也管不了,你告诉他,别仗着牌子干那种不花钱的事,影响极其恶劣,风评不好,丢人!”
  “明白,那我去忙了?”
  “回来……如今法司事务愈重了,说是西南第一法司也不为过,你一个人支撑也难,我打算给你补充人手。以前应急小队有个鲁班你还记得么?”
  刘玄机点头道:“前两日刚破境金丹,众人皆知,似乎以前被螟蛉毒蛤所困,曾被长史救过?”
  顾佐道:“他感我救命之恩,愿意留在南吴州做事,此事我已去信都峤派,精确道长想必会给我一个薄面。另外就是虎溪门尹书了,也是金丹。还有一个是晴姑,筑基后期里的高手,你应该很熟的,真斗起来,你三个刘玄机也不是人家一个人的对手!”
  刘玄机讪讪道:“授予何职?”
  顾佐道:“南吴州的官职授没了,好在我升任王府长史,此番入京,吏部王郎中与我交好,给我弄来十多份空白告身,皆为王府属官。虽然都是八品以下小吏,却也顶得一时之需。便让他们以王府属官发遣法司吧。”
  刘玄机点头应了,又听顾佐道:“有他们三个助你,一般的事情也尽可处置了。还是刚才那句话,好生修行,尽快提升修为,时间久了,你镇不住。”
  刘玄机在顾佐唾沫星子的疯狂攻势下败退,摇了摇头,回到法司让人写了公文,找了个炼气修为的下属,着快马送往田州。
  他算好了四天时间,也准备了很多手段要“办”罗兴文。这种感觉很好,他当年颠沛流离一路来到南诏,路上也不知吃了多少州参军、县法曹的苦,如今不同往日,就开始琢磨怎么报复回去。
  刘玄机回忆了很多办法,下令捉拿是必须的,捉拿之前透点风声出去,人跑了以后就可以画影图形、通缉追捕,拿到以后关进牢里,先让对方吃几顿竹竿面、挂汤饼,坐坐老虎凳,然后再给个机会让对方逃走,继续画影图形、搜索山林,让对方餐风露宿,与蛇虫为伴……
  想到兴奋间,立刻招呼手下:“来人,去重新调试一下老虎凳,看看需不需要修补!”
  九月初一,大早上,刘玄机于法司衙门升堂,向左右询问:“宣田州法司参军罗兴文的公函——,发出去了?”
  新任刑曹尹书、判曹鲁班和总捕头晴姑都在堂下翻了个白眼,心说这不是明知故问么?他们没经历过官场,不懂这是上官在摆架子,没人上前凑趣回应一个“已发”,令堂上的刘玄机颇感无趣。
  于是他只得干咳一嗓子:“今日已至限期,若那罗兴文不到,咱们法司便须为长史分忧……”
  话音未落,堂外有人禀告:“田州司法参军罗兴文奉谕入见!”
  刘玄机几日谋算落空,顿感遗憾,无奈道:“请罗参军上堂。”
  就见一人手捧卷册,迈步而入,脸上满是风尘,干哑着嗓子道:“下官田州司法参军罗兴文,拜见刘参军……诸位上官。”
第十一章
田州参军
  罗兴文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从田州穿过通海诏和黑山诏的莽莽大山,赶到南吴州法司报到,瞧他这副模样,似乎还真是自己赶来的,简直诚意十足。
  晴姑有些诧异:“你就没找个金丹道友送你过来?”
  罗兴文道:“下官是乘快马而来的,田州虽有金丹,但皆为一方宗主,哪里会专程送我一趟?”
  晴姑道:“可你是一州法司参军啊!”
  罗兴文惭愧道:“下官寒门出身,又非大宗修士,且异地为官,哪里指使得动周内大宗大派。”
  人家既然辛辛苦苦赶到了,刘玄机只能收起心底里那些本就不靠谱的幻想,正常履职办公。
  罗兴文呈上来的档册显示,田州有三家宗门、十家道馆,有牌票的只有一家,名铜鼓门,大概排在第七百名以后。这就显示出与江东州郡的差距了。
  别说和拥有三十六家有牌票宗门的会稽郡比,就会稽郡单拿出一个山阴县来,田州也远远不如。
  整个田州,修士数量一千二百余名,但只是在籍数,若论真实数,按罗兴文的说法,能有六百就不错,二分之一的修士常年在外“游学”。
  这个数字确实少得可怜,完全无法和南吴州相比,仅及南吴州在籍修士的十分之一。如果再算上于南吴州逗留的修士,那就只有十五分之一、甚至三十分之一。
  求功心切的尹书不关心田州修士是多了还是少了,那是顾长史考虑的问题,他只关心有没有立功的机会:“这十三家宗门道馆,谁是刺头?哪家难弄?堂堂法司参军,想找个送行的人都没有,怕是需要敲打敲打。”
  罗兴文道:“本州只有三位金丹,都是一宗掌门,专为送我而下山,也不成样子。要说刺头,其实也没什么刺头,该纳的税,没少纳一文,说起来,还算是奉公守法的。只是法司有所求时,也不是每件事情都应承,但也正常。”
  尹书大失所望,问堂上正在翻看账册的刘玄机:“刘参军,税是多少?”
  刘玄机看罢,回道:“宗门一百贯、道馆七十贯,铜鼓门交一百捐一百,散修每年两贯,年收一千五百贯,罗参军,你们田州修士税赋很高啊。”
  罗兴文道:“实属无奈,原本没那么高,但崇玄署三元宫收的是灵石,这两年灵石价格一直在涨,要换取六百灵石的定额,就只能越收越多。我们法司不敢贪墨,尽数交上去了。”
  单拿田州来讲,崇玄署从之前的每年收六百,成了现在每年收五千。怀仙馆方面,以前灵石矿脉的巨额上缴则被减免,以田州名义上缴崇玄署五千。
  而对田州的修士来说,如今交多少税,就要看怀仙馆的意思了,所以谈话到现在,罗兴文有点紧张了,盯着刘玄机,等他宣布税额。
  刘玄机道:“怀仙馆的政策,以后不再强制征纳税赋,但要重新换发牌票,宗门不分大小,申请一张牌票每年二十贯。今后在两诏八州之地,实行修行证制度,想要认领修行证的修士,每张证书每年两贯。”
  罗兴文思索片刻,确认道:“不再强制征纳?”
  刘玄机道:“一切全凭自愿,想要牌票和修行证的,才需要缴纳,如果不想要,就相当于免税。”
  罗兴文又问:“这个牌票和修行证,谁发?是崇玄署的么?”
  刘玄机摇头:“怎么可能,今后崇玄署不会再发放牌票了,诰令说得很清楚,连上南吴州,两诏八州之地,所有修行事务,皆由怀仙馆处置,牌票和修行证自然是怀仙馆所发。”
  这是全新的方式,意味着田州法司不必再将每年的主要精力,放在催收税赋上了。谁想要牌票和修行证,谁就交钱。
  “如果,下官是说如果,所有宗门道馆都不申领牌票,所有修士都不办理修行证,怀仙馆会怎么处置?会勒令宗门解散吗?还是直接抓人?”罗兴文立刻问出关键问题。
  刘玄机回答:“肯定不会,该怎样还是怎样。只不过,没有牌票的宗门,怀仙馆不承认其修行宗门身份,不允许参加南吴州灵石拍卖会,不在怀仙馆保护之列。没有修行证的修士,不允许进入南疆捕猎、采矿,其余诸项,也视同普通凡人。具体条款,将来会一项一项出台。”
  “不允许参加南吴州灵石拍卖会?那黑山郡春秋典当行的灵石拍卖会呢?”
  “怀仙馆会行文黑山诏,遵此办理。”刘玄机又笑了笑:“而且,将来春秋典当行的灵石拍卖会,会越来越少了。”
  罗兴文又问:“如果去参加苏仙馆或者都峤派的灵石拍卖会呢?”
  刘玄机挑了个大拇指,“如果能从人家那里搞来灵石,怀仙馆只有为大伙儿高兴的份。”
  让罗兴文消化片刻,刘玄机接着道:“今后田州法司向我南吴州法司禀告公务,一应事务受南吴州法司调派,罗参军能做到么?”
  “下官遵令!”
  “从今往后,怀仙馆和南吴州法司只认罗参军,朝廷再有其他任命,我们一律不认。我们也接到了政事堂的公文,各州郡法司一系的官吏,官府不再支应薪俸,罗参军今后的月俸由我南吴州法司发放。按照顾馆主的意思,今后的薪俸分为三部分,按照修为、职司和绩效分别测算,最后相加得出,我可以给罗参军一个底,每年不会少于一百二十块灵石,注意是灵石,将来罗参军就知道其间的差别了……”
  “是。”
  “田州法司现在有多少人?多少站班捕快?”
  “不算下官有十四人,文吏两名,没有修行的普通站班八人,修士捕快四人。此外,田州下辖五县,各县县尉、法曹也属法司一系,五县有八十七人,其中县尉、法曹皆为修士。”
  刘玄机等人都清楚了,田州法司一系总计一百零二人,其中修士十五人。
  将田州情况了解清楚后,刘玄机至长史府书房,此时,顾佐正在和原道长商讨各州法司一系的薪俸问题。
第十二章
数字危机
  见了刘玄机,顾佐问:“田州参军来了?”
  刘玄机点头:“来了,还算是有诚意,田州的情况也报得比较详实。”
  顾佐招呼他入座,然后请原道长继续说下去。
  “……因此,咱们吃俸禄的主要包括三块,最大一块是南吴军,九百余人;第二块是六司,加上划拨的应急支援小队,计百余人;第三块是岭南七州法司……”
  刘玄机插话:“田州修士十五人,他们是中州,可能邕州会多一些,其余五个下州少一些,加起来也是百余人。”
  原道长点头:“那就从宽一些,按总计一千二百人算。其中炼气期千人,筑基期二百人。金丹不在此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