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561

  宁不为终于还是乖乖跟着顾佐上了南主峰,拜过尹祖、王恒翊的牌位后,成为了一名怀仙馆外门执事,经过顾佐的传授,开始改修搜灵诀。顾佐对他的期望是,半年左右恢复原本的金丹修为。
  顾佐越来越多的接到岭南道以西那些州郡法司的文书,询问顾佐关于本地修行界的章程,顾佐一直没有答复,就这么拖延着,努力寻找各种机会壮大自己。
  屠夫在向怀仙馆四期弟子传授道法的同时,顾佐又拉了个名单,一共两百人,里面的一百二十人是前三期弟子中已经进入炼气后期的,剩下的八十人是已经炼气圆满或者即将炼气圆满的,对于每一个弟子的修为进度,他都了如指掌。而没在名单里的二百人,是被他放弃了,听之任之的。
  顾佐将名单交给成山虎,让成山虎举办一次三个月的回炉深造班,为此拨付一万灵石。他的诉求很简单,争取三个月内突击一下,在提升弟子们修为的同时,让自己的真气量尽快达到筑基圆满。
  五月底,顾佐接到了三娘子的书函,请他前往永昌诏,接受协议中约定的永昌南部二百里土地。
  顾佐没有多带人手,只是让赵香炉和刘玄机跟他前往,同时邀请了灵源道长同行。有灵源道长这位崇玄署驻怀仙馆总办在,他的安全就能得到充分保障,否则就算带再多的人去,人家丽水派真要杀他,他也没办法保证自己能活着逃出来。
  双方约定履行协议之处,就位于协议中约定的中线东端——唐风川。
  唐风川是条小溪,这里只有一个村子,居住着二三十户人家。顾佐一行抵达的时候,村中的住户都已经被永昌会迁走了,顾佐笑了笑,这是永昌会尽可能多的往北方迁移百姓,他完全能够理解,换了他也会这么做。
  令顾佐意外的是,他再次见到了老熟人吴善经。
第七章
南北线
  和怀仙馆一样,丽水派也进驻了一位崇玄署总办,这位总办便是老熟人吴善经。
  几年不见,吴善经已是金丹修士,而因其过去曾经长期供职于龙泉道院,对南诏的事务更熟悉一些,影响力更大一些。也正是因为吴善经出面,永昌诏的南北划分才能完成得相对顺利一些。
  对面的人有点多,十多号人簇拥着吴善经和三娘子,就在村口等待着。
  三娘子冲顾佐点了点头,便退到一旁,赵香炉立刻就围了过去,和三娘子没话找话的热情攀谈起来,女人和女人之间,甭管是不是相互腻歪、相互鄙视,但凑在一起那架势,比亲姐妹还亲,这就是顾佐带赵香炉过来的原因。
  丽水诏户司参军王如虎随同三娘子前来,满脸堆笑,殷勤的和顾佐打招呼,这厮在顾佐面前竟以老朋友自居,却浑然忘了当年是如何对待顾佐的。
  顾佐没心思跟王如虎说话,以他如今的地位,还真说不着,因此,王如虎的聊天对象很快就换成了刘玄机。
  来到吴善经面前,顾佐持礼甚恭:“见过吴道长,恭贺道长得入金丹大道。”
  吴善经感慨万千:“没想到怀仙来南吴州还不到五年,便已是一方诸侯了。”
  顾佐笑道:“连崇玄署都称我们为诸侯了么?不管是不是诸侯,当年初来乍到,得吴道长耳提面命,实受益良多,若无道长您的关照,怀仙馆也拿不下南吴州,更不会有今日。”
  灵源道长和吴善经没什么太大的交情,打过招呼,寒暄几句后,便飞出去游看山水了。
  顾佐知道他多半是熟悉地形,准备将来带朝云过来游赏。
  吴善经向顾佐介绍:“这是永昌会大龙头万河散人,也是永昌诏的国主……”说着,将其余人引见给顾佐。
  永昌会来了八个人,一水的金丹,这也是他们的特色。顾佐注意到,其中的三个人对自己态度很微妙,似乎故意要显示出一些距离,但是态度又比旁人更殷勤,处于一种很矛盾的状态,即“诚惶诚恐的端着”。
  万河散人脸上臭臭的,显见心情很糟糕,也难怪很糟糕。好好的一个诏国,被强行分成两半,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会不爽。
  顾佐很理解,安慰道:“永昌诏还是永昌诏,这一点没有变化,崇玄署针对的只是修行界事务,相信散人一定能正确对待。具体细节,由我法司刘参军和诸位议定,我只说几条大原则。”
  永昌会八名金丹都盯着顾佐,有的人冷着脸,有的人很紧张,有的人一脸不屑。
  顾佐也不计较,道:“其一,非修行者事务,怀仙馆一概不管;其二,修士相关事务,报南吴州法司裁定;其三,宗门和个人来去自便,但若要谋生经营,宗门需重新办理凭牌,个人需办理修行证。就这三条。”
  有人立刻问:“税呢,怎么收?”
  顾佐招了招手:“请刘参军具体介绍。”
  刘玄机走上前来道:“诸位,诸位——关于凭牌和修行证,怀仙馆有规定,一张凭牌每年二十贯,一张修行证每年两贯。没有凭牌者,怀仙馆不认其修行宗门的资格,不受怀仙馆保护,修士必须持有修行证,否则不许进入南疆……”
  顾佐和吴善经在唐风川边闲谈,吴善经道:“怀仙馆直接按修士人头收税,就不怕人都跑了么?”
  顾佐道:“如果连每年两贯都无法负担,这样的修士不要也罢,爱去哪儿去哪儿。至于那些来花钱的修士,他们又不用在这里寻找谋生之道,不用办理修行证,谈不上交税。”
  吴善经道:“这么看来,你是支持崇玄署诰令的了。”
  顾佐笑了:“我就是这项诰令的最大受益者,当然要支持。”
  “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呵呵,开个玩笑。李大法师说,这个世上滥竽充数的修士太多了,我仔细想过了,的确有道理,那就让大多数人还是回归平淡吧,别在修行独木桥上抢道了。老实说,这样的修士的确用处不大,还不如一个普通武师来得有用。修行证提高的不是修士个人的负担,而是对修士进行分化。办理修行证后,有能力者,薪俸待遇会水涨船高,没有能力者,慢慢也就不会去为修行证续费了。”
  “如果大家都不办修行证呢?”
  “今后,怀仙馆会陆续出台法令,比如,进入南疆捕猎采药必须拥有修行证,又比如,南吴军只从拥有修行证的修士中选录,再比如,有修行证者优先享受怀仙馆的保护——尤其是当他们在外面吃了亏的时候。”
  “我听说怀仙馆以有教无类著称,你们曾经多次大规模招募弟子,是否和这项政策有所违背?”
  “不违背,凡是怀仙馆招募的弟子,都会由宗门为他们办理修行证。”
  想了想,吴善经失笑摇头:“原来如此,也许将来有一天,西南修士将半出怀仙馆了。”
  顾佐道:“这不就是崇玄署想要的吗?当日的竞拍,就注定了这个结局。其实我一直在想,崇玄署真的不怕吗?”
  “怕什么?”
  “将来或许会出现几家超级宗门,麾下修士上万,元婴一走廊、金丹一操场。”
  “如果真有这一天,那是崇玄署希望看到的。”
  “什么意思?”
  “有些事情,别看我是崇玄署的人,但依旧不知,只有进了大法师之列,才能清楚……但我是账房出身,有一点我是能够回答你的。如果有一天你说的情况真的出现了,崇玄署也不会担心。”
  “为什么?”
  “你知道崇玄署过去每年往天下贴补多少灵石吗?我们收上来一百五十万,以各种方式散出去三百五十万,每年贴补出去两百万!”
  “以前听说过一些,崇玄署会向各处拍卖行投放大量灵石。只是没想到会贴补那么多……崇玄署有十三座矿脉,能产两百万灵石?”
  “当然没有那么多,缺口有一百二十万左右,都是拿以前的积储往里贴补的。现在我们贴补不动了,所以各位天师、大法师们才一致赞同李大法师的主张。天下二百二十六个州郡拍出去以后,崇玄署每年能拿到一百万灵石,加上我们的灵矿,每年能有一百八十万。总量虽说少了五十万,但我们今后只往外投放一百五十万,从今年开始,崇玄署每年能挣三十万,而不是过去折本一百五十万。”
  顿了顿,吴善经满是自豪:“只需要十年、二十年,崇玄署必将恢复往日的鼎盛局面!”
第八章
生意经
  面对吴善经的豪情壮志,顾佐只能凑趣捧了两句,道:“大家都说,是崇玄署镇不住天下了,原来深意在此,李大法师好手段。”
  吴善经道:“其实大家的说法也不为错,这十年,尤其是近五年,应当是崇玄署最为虚弱的时候。只要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顾佐摇了摇头,苦笑:“就算是最虚弱的时候,也没有哪家宗门能挑衅崇玄署。”
  吴善经道:“这是自然。今日和怀仙谈了那么多,其实已经失言了,说到哪里就停在哪里,就当我没说过,希望怀仙不要四处传扬。”
  顾佐躬身道:“道长放心,顾某不是多嘴之人。”
  吴善经又道:“所以怀仙啊,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行事,要相信崇玄署,关键时刻不要犯了糊涂。”
  对这句话,顾佐比别人更为敏感:“关键时刻?道长说的是……北边?”
  吴善经摇头:“我可没这么说。”
  吴善经和灵源道长不同,灵源道长在崇玄署中属于“技术型”修士,吴善经则属于“管理型”修士,很多东西,灵源道长不关心、不清楚,但吴善经却知之甚详,和他谈话,令顾佐受益良多。
  但谈话谈到这么深的程度,依旧令顾佐感动,吴善经对他的照顾,还真是不一般。当然,也就到此为止了。
  刘玄机和永昌会的交接进行得很快,半个时辰间,相关文本就拟定好了,有顾佐和三娘子达成的大协议框架套在上面,事实上也出不了什么争议,刘玄机秉承顾佐的意见,在许多小问题上做出让步,也令永昌会的龙头大长老万河散人脸色和缓了不少。
  顾佐同意后,刘玄机便签字用章,将半个永昌诏的修行事务管辖权纳入治下。
  西起镇康口、东至唐风川,这条线以南的二百里土地上,十多家宗门被永昌会半强迫着迁往北边,但仍旧有三家宗门留了下来,其宗主正是刚才和顾佐见礼时,“诚惶诚恐端着”的三位金丹。
  他们都是永昌会的长老,也是各自小宗门的宗主,一家是做灵植的,一家依赖飞云精铁矿谋生,还有一家有丹砂矿,因为基业扎根于永昌诏以南,无法迁走,才不得不“便宜”了怀仙馆。
  顾佐好言安抚了一番,让他们该怎样就怎样,老老实实纳税、清清白白做人。
  交接完毕,双方告辞,灵源道长放飞了自我,不知跑哪去了,顾佐带着赵香炉、刘玄机返回南吴州。
  路上,刘玄机道:“王如虎想重新把恒灵国际的股价拉起来。”
  顾佐笑道:“还惦记着?想拉就拉吧。”
  刘玄机道:“他刚才跟我说,希望咱们不要再出手恒灵国际的股份了。”
  顾佐问:“黑山郡那边,春秋典当行又开始买卖恒灵国际股票了?”
  “不错,上个月开始的。要不要把股票交易权拿回来放在咱们双峰镇?”
  “你这个南吴州法司,现在不仅仅是南吴州的,还是我们所有地盘的,要眼光放大一点,别什么都往自己脚下一亩三分地里装。黑山郡越热闹、发展越好,咱们大家就越好。股票的买卖还是放在那边吧,现在什么价?”
  “每股五百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