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561

  “嗯……”
  当晚,顾佐没有修行,而是选择睡一觉,好让自己放松放松。但他这个觉睡得并不踏实,梦见有无数双手从四面八方伸过来,不停的从他口袋里掏灵石,他防都防不过来,急得满头大汗!
  惊醒之后才发现,外头已经天光大亮了。
  这一天,顾佐哪儿都没有去,就在西河道馆待着,就算出门,也只是在杏园周边转悠,看看曲江景物,听听那些游园公子哥们的吟诗作赋。
  这样的太平日子,还有几年?
  到了晚间时分,李十二她们都还没有回来,寿王府管事令仪就叩响了西河道馆的大门。
  顾佐很是意外,上了车驾,一路前往王府,王府侧门打开,车驾径直驶入,顾佐下车之后,就见到了面色微微苍白的寿王,以及华丽袍服中的寿王妃。
  “下官拜见王爷、王妃殿下。”
  寿王拱手:“今日大宗正连下两道令谕,本王不胜之喜,请顾长史登门,礼数不周,还望长史海涵。”
  王妃解释:“仓促了些,实是吾儿拜师之切,如渴甘露。”
  的确太快了些,午间大宗正下令,晚间便要聘师,王子拜师,哪有这么匆忙的?但顾佐也听懂了他们的意思,这是担心迟则生变,想必是金供奉的指点。
  顾佐微笑着连道“无妨”,王妃使人送来束脩,束脩也准备得很简略,除了象征性的礼物外,就是十张飞票,总额千贯。实际上是清源县主和李僾在南吴州的生活开支了。
  礼物收下后,李僾从后宅中被领了出来,行拜师大礼,孩子眼中满是喜悦,激动得小脸涨红。
  拜师后,李僾成了顾佐第二位亲传弟子,顾佐也很欣喜,向他讲述了一番怀仙馆的简况,然后由其侍立在旁,继续和寿王夫妇说话,商量在南吴州择地建立道馆一事。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作死
  按照大宗正岐王殿下传过来的意思,清源县主和吴国公应当在南诏择地建立道观,越靠南方越好,这是任海川占卜所得,岐王对此深信不疑。
  这几乎就是量身打造,要把道观建在南吴州了,顾佐取出南吴州舆图,当场请寿王夫妇选址。
  这两口子送孩子去南吴州,当然不是为了出家祈福,而是想让孩子脱离京城苦海,让他们选地方,其实是为了让他们放心。
  尤其是寿王,当真是怕了。今上杀性不轻,尤其是杀起宗室和儿孙来,如屠狗杀猪,毫不拖泥带水。先有韦后、太平,后有前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就连现太子李亨,也是连休了两回太子妃方才保住性命,更别说自己了,如果当日自己对玉环出家稍露犹豫,恐怕立时便有杀身之祸。
  如今夫妻俩什么都不指望,唯一所愿,就是两个孩子能逃离长安这座樊笼,平平安安过上一世。可怜天下父母心!
  因此,一边欣喜的看着舆图,一边听顾佐详细讲解,就好似给他们夫妻自己挑庄子一般,眼中是满满的憧憬。
  最终安全起见,还是在南主峰上选了处“风光秀丽、视野开阔”之处,离顾佐的长史院不到百丈,被南吴州兵司、法司两座衙门保护着。
  寿王本打算低调一些,建议起个三进院落就好,但谈着谈着,就被王妃左右各加了一个跨院,之后更多了座后花园。
  为此,王妃拿出自家韦氏的一千贯体己钱来交给顾佐,顾佐待要婉拒,王妃差点哭了:“两个孩子这一去,就难得一见了,我这个做娘亲的没有尽到责任,只能做这些,还望先生不要推辞。”
  顾佐好一阵唏嘘,只得收了,宽慰道:“两位殿下虽不得离京,但孩子却可以时常回来的,清源已入金丹,可以御剑飞行,南吴州虽远,来回也不过三天,到时我多让她们走动就是了。”
  寿王夫妇这才转悲为喜。
  两口子担心夜长梦多,赶紧抓着顾佐完成了拜师礼,顾佐也同样不是很踏实,干脆让寿王寻了空屋,立刻开始传授功法。
  旁人需要两三天时间才能将搜灵诀背熟吃透,李僾却只用了一天半,只这一点,就表明他天赋过人,至少悟性很强,令顾佐很是欢喜。
  又花了一天半的时间,亲自指导李僾吸纳灵石,感觉他掌握差不多了,体内也炼化出几道真气,顾佐这才踏实。这个徒弟,别人想抢也抢不走了。
  寿王府虽然并不豪富,但供应李僾修行所需的灵石还是不成问题的,顾佐叮嘱李僾好好修行后,便暂时告辞,回了西河道馆。
  今夜是雄妙台的又一次演舞,李十二虽然不登台,但有几支新舞是她主持编练,也要去现场坐镇,是以西河道馆略显冷清。
  顾佐回房时,见桌上放了几张名帖,一张来自王维,一张来自百孙院使程元振,一张则来自邢縡。王维的约见是要去的,邢縡的约见则没有兴趣去,至于程元振,顾佐知道这是个大宦官,却不知约见自己做什么,大略猜测,或许是和吴国公李僾有关?
  这些名帖先放在一边,顾佐抄起李十二的留言,李十二说,给他在雄妙台留了位置,如果他回来,请他去看一看。
  看看时辰,差不多已经开演了,顾佐连忙赶往雄妙台。他的身份已为西河道馆上下所知,挤过人群,直接由道馆弟子引领着,进入给他预留的开间。
  剑台上,林素弦正带着十二名女弟子上演群舞,节奏欢快,动静分明,姿势舒展,极有味道。其实林素弦的舞蹈功底也相当扎实,人又美貌,且与李十二都同为金丹,却不知因何之故,就是不像李十二这般大红大紫。
  辛长庚上来陪着顾佐待了一会儿,告诉顾佐,这是娘娘改进的霓裳羽衣中的一个部分,由西河道馆先在雄妙台演示,试一试反响。简单说了片刻,辛长庚就下去了,他还要去各个开间走一走,打一打关系。
  顾佐看着他如今的变化,也是忍不住有些想笑,当年那个在云梦谷中板着脸教导弟子的辛师,如今也成了欢场中的应酬能手,有时候人生际遇当真难说得很。
  今夜李十二并不登台,只是在后面做些指点,所以观者虽然同样爆满,却没有太多的大人物,二层的开间里坐的大多数都是些没有多少实权的勋贵,或者是有钱的豪商大贾。
  顾佐正看舞蹈时,后边有人在柱梁上敲了敲,然后掀帘而入,正是户部郎中王焊府上大供奉邢縡。
  顾佐笑了笑,示意他入座,邢縡也不客气,坐下后自顾自斟了杯酒,一饮而尽。
  “前次是邢某失礼了,有眼不识金镶玉,不知是南吴州顾长史当面,还请勿怪。”
  顾佐道了句:“邢供奉客气了,顾某一个偏僻之地的小吏,哪里敢在邢供奉面前妄称什么金镶玉?”言罢,继续观赏剑台歌舞。
  邢縡道:“顾长史当真难请,要见一面,邢某尚需追到雄妙台方可,呵呵。”
  顾佐懒得解释太多:“这两天有事外出,刚回西河道馆,还请见谅。”
  邢縡道:“顾长史有什么大事要办么?与其谋诸旁人,何不与邢某共议?说句不客气的,满长安还很少有邢某办不成的事。”
  顾佐竖了个大拇指:“佩服!”
  邢縡见顾佐避而不答,干脆挑明:“听说顾长史正谋求寿王府长史?”
  顾佐怔了怔,他是真不知道这件事,但猜想可能与陈玄礼有关,毕竟自己只向陈玄礼求过官,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王维,但寿王府长史相当于上州长史,从四品大员,比自己这个相当于下州长史的从六品高出四品七阶,很难想象王维有这个本事。
  “邢供奉所说,顾某真不清楚。”
  这句实话却引来邢縡的鄙视:“顾长史何至于此,求官乃是常事,不必遮掩。但顾长史可知,寿王府长史早有人盯着了?”
  见顾佐不说话,邢縡继续挑明:“李相之婿。”
  顾佐点了点头:“那就请李相这位佳婿去做好了。”
  邢縡笑道:“顾长史不必担忧,李相最听我家大老爷的话,我家大老爷最听小老爷的话,顾长史可知,我家小老爷最听谁的话?”
  顾佐定定望着邢縡,心道从未见过如此作死之人,这厮简直奇葩,当真闻所未闻!
  见顾佐一副目瞪口呆洗耳恭听的样子,邢縡洋洋得意的揭晓了答案:“我家小老爷最听邢某的话!”
第一百三十六章
空海
  对于这种疯狂作死的人,顾佐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他的沉默不语显然被邢縡误会了,邢縡笑道:“顾长史也无需担忧,邢某既然坐在这里,就是要为顾长史解忧的。咱们做一笔买卖如何?”
  顾佐好奇:“月俸十二贯?”
  邢縡似乎没听懂顾佐的揶揄之意,自顾自道:“当然不是,顾长史一年付我一万两千灵石,我保顾长史晋升王府长史,此外,若是有谁再打南吴州的主意,都由我一力担之!”
  “一年一万两千灵石?”顾佐有点被气乐了。
  邢縡又给自己斟了杯酒,饮罢慢条斯理道:“当然,顾长史也可以不做,但说不定哪天,南吴州就被裁撤了。”
  “这是开发南疆时,陛下、崇玄署和南诏各宗当年的约定,不知邢供奉打算如何裁撤?”
  “陛下不大理会朝政了,崇玄署么,又自身难保,呵呵,如今凡事皆出自政事堂,裁撤区区南吴州,巴掌大的地方,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王中丞权势已至如此地步了?”
  “如今不过刚起头而已……有些话还现在不好和顾长史分说,但将来顾长史就明白了,能及早投效王中丞,这是顾长史千载难逢的际遇,到时候必然不会后悔今日之举的。”
  “刚才邢供奉说,崇玄署自身难保,此言何意?”
  “顾长史难道看不出来?两位大天师,呵呵,朝不保夕了!”
  “消息确定么?”
  “我家王中丞的消息,还能有假?怎么样,顾长史,值得我邢某登门求贤者,京中并不多。”
  见邢縡脸上笑意满满,一副我很看好你的样子,顾佐很是无语,道:“若是裁撤南吴州,每年一万贯又五千灵石的税赋,应当就不用缴纳了吧?”
  邢縡呆了呆:“什么税赋?”
  顾佐叹了口气:“这笔税赋实在沉重,压得顾某肩膀都折了,夜晚常常难以入眠。不如顾某提一笔交易,若是邢供奉能助顾谋裁撤南吴州,我每年给你两千灵石,你看如何?”
  ……
  邢縡回到自家开间中,坐在椅中一言不发,同来的刘骆谷问:“邢供奉这是怎么了?”
  邢縡道:“刚才见到顾佐了。”
  刘骆谷向邢縡所指方向看去,正好见到顾佐冲剑台上刚刚跳完舞的钟秀秀竖了个大拇指,于是问邢縡:“怎么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