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561

  七十二个名额里,南吴军分得四十个名额,三支应急救援队分得十八个名额,长史府各司分得十二个名额,高长江师徒分得两个名额——实则就是变相分给高长江两百股。
  丙六组一如往日狩猎而归,他们今日收获不错,打到了不少妖兽,在库司吏员清点之后换到了九块灵石,这是近月以来最多的一次。
  库司吏员将灵石交给晴姑,同时转告了丙队队正洛君召集丙队所有队员议事的通知。
  晴姑有些奇怪,洛君和谢臻、王金丹不一样,不是个喜欢聚众议事的主,甲队和乙队三天两头开会,洛君则是一月开一次,用于通报各猎杀小组的战绩,只有在长史府观察到兽情有变,或者出台新的猎杀策略时,才偶尔加开一次,莫非是有新情况了?
  到了傍晚时分,晴姑和张莫问、神丹楼大师兄卓有行来到洛君的住处,这里已经人满为患。又过了片刻,丙队十个猎杀小组的所有人员都已到齐,洛君才从屋中走出,身后跟着两个筑基。
  洛君道:“诸位都到了,咱们就直接议事,长话短说,不耽误大家出去挣灵石。”
  下面顿时一阵哄笑:“妖兽都快被杀光了,不在乎这点时间,洛队正可以多说两句。”
  “正是,洛队正多说几句吧,难得听队正讲话。”
  “给我们讲讲道术也行啊……”
  洛君觑着众人道:“知道我不擅长篇大论,你们故意的?说话我不在行,要不比比酒量?”
  众人又是一阵笑声:“我们三组提前认输,喝不过洛队正,甘拜下风!”
  “洛队正又要请大伙儿喝酒吗?宁愿醉死也不能输了这口气,我比!”
  洛君抬手压了压:“好了,说正事,钱老四和董成战死也有一个多月了,兵司给咱们丙队补充了两名新道友,顶上他们的位置……这是杨三法道友,这是辛长庚道友,都入二组,咱们都见一见。好了,二位道友入列吧。”
  晴姑早看见两人中的杨三法了,此人当日跟随宁不为进入七星倒转阵后,因记忆力超群,被老六留了下来,借口是受了重伤,实则是打算凭借强行记下来的走法,准备接应后续悄悄跟进的余党。
  可惜被晴姑等人察觉,挺过了严刑拷打,却没挺过灵米粥和菜包子的香味,以致两位金丹被屠夫以两仪剑光当场阵斩。
  这些来自北口的筑基修士都有不俗的战力,能在兽潮中藏匿战斗并坚持一年,实力非同小可,兵司专门成立了丁队容留他们,按编制多出来的几个则分配到甲乙丙三个队,作为战损补充。
  晴姑有些瞧不起这个杨三法,认为他变节太容易,唯有鲁班替杨三法说了句公道话:“你们是没尝过一年不吃米粮的滋味,尝过你们就知道了。”
  两个新人补入队列后,洛君道:“召大伙来,是长史府出了个题目。顾馆主准备把灵石矿脉的股份拿出一些来,奖励抗兽模范,让诸位也能成为你们拼死保卫的灵石矿脉的主人。”
  听到这里,下面顿时一片兴奋,洛君压了好几次才把喧哗声压下去。
  洛君又道:“应急救援队战功彪炳,立功最大,整个南吴州评选七十二人,分到咱们丙队就有六个名额,今日就议一议,看看选谁合适。”
  大伙再次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十个小组三十人,只有六个名额,五个里面出一个,还是很难的。关键是长史府让大家自行选出来,的确令人挠头。
  议论多时,有人提议,就按照斩杀量来排序,前六者即可。不用查都知道,提议者必在前六之列。
  又有人说,应当按组分名额,名额分到组里,再由小组里推举。
  更有人说,能不能再去要几个名额,凑足十数云云。
  乱七八糟议论多时,眼见商量不出结果,洛君干脆道:“你们继续商量,我去寻顾长史。”
  等洛君回来之后,也不商量了,直接道:“咱们丙队按如下原则分派:家里是没有宗门的散修、书念得最多的、年龄最小的、南疆本地土生的,以及……女修!”
第七十一章
德行
  应急统筹委员会原本是没有固定议事地点的,通过这次事件,顾佐决定提高委员会的地位,但凡重大决策、重大案件,都要报委员会审议,并提出是否赞同的建议,长史府再根据建议综合决策。
  为此,长史府专门请高长江师徒突击营建了一处大院,位置就在双峰镇的东头。
  院子的周围是三排庑房,共有三十间,让每一位委员都有了自己的公事房。院子的正中是一间三阶高台上的议事堂,方方正正,可供百人议事。
  议事堂的建设用了十五天,今日是第一次议事,堂中还隐隐散发着石块和泥土的气息。堂上座无虚席,二十五张条案围成个半圆,正对着发言席上的刘玄机。
  刘玄机这个法司录事已经于今年年中转正,帽子上不再带有“权”字,身份也从流放罪囚变为了九品官身,实质上主持法司的日常运作。可他此刻却感到有些紧张,觉得自己好似重新变回了罪囚,正在接受三堂会审。
  不,这哪里是三堂会审,是二十五堂会审!
  “……综上所述……”刘玄机磕磕巴巴道:“嗯,我们已经初步断明,五虎断山门有……七十二名弟子事先并不知情,这个,事实上有六名弟子是知情的,但他们以各种借口没有加入叛乱,也没有……嗯,向法司出首……目前所有弟子均被法司拘押,那个……看管起来了,如何处置,需要各位……嗯,委员们,提出建议。”
  取出手帕擦了擦汗,又抬头看向堂上,在一圈炯炯有神的目光中败退,重新低头盯着案宗。
  尚执事握着柄小木槌,一边转动一边好奇的打量着手中的玩意儿,这柄木槌并非法器,做工也不精良,并无可观之处,但他还是打量了半天,把玩了半天,觉得很有趣。
  说实话,刘玄机在发言席上讲了些什么,尚执事还真没用心听,过了片刻,感觉堂中没人说话,这才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连忙干咳了两声,举起小木槌往书案上敲了两记。
  啪啪!
  声音可好听!再来两下……
  啪啪!
  尚执事敲完之后,满足的将小木槌放在书案上,捋着白花花的胡子道:“如何考量,委员会稍后定量。是不是该说说……虎溪门了?继续吧……”
  刘玄机继续翻开另一本卷宗,开始讲述虎溪门的情况。虎溪门的情况比较简单,弟子们在首徒尹书的带领下集体反水,把掌门宁不为给卖了个干净,因此,虎溪门除了宁不为被拘押外,其余都好好的。现在需要定论的是,宁不为的罪状。
  按照法司的建议,对两家宗门的判决建议是,虎溪门掌门宁不为当斩,其余弟子无过,虎溪门在委员会中的席位由尹书承继,规格降为普通委员;五虎断山门参与叛乱的几名大弟子当斩,知情未报者罚入矿山服役三年,其余弟子训诫,在委员会中的席位同样予以褫夺。
  尚执事再次敲响了木槌,侧着耳朵享受着敲击声带来的爽感,然后示意刘玄机出去等候,接着就是闭门议事,审议法司的判决建议。
  按照匆匆制定的委员会议事规程,每个人都有一炷香的发言时间,首先是灵源道长、屠夫、知行道人、莫五、洛君、王金丹、谢臻、邱大波等八名常务委员发言,之后是沈鸿福、汪寒山、古中池、赵香炉等等十六名委员发言。
  一圈发言之后,意见就有了分歧,分歧之处,主要在于对两家宗门弟子的处置方式,洛君、王金丹、莫五等等都认为,五虎断山门那六名知情不报的弟子不应当被处罚,其余不知情的弟子更不应当受训诫,此为有德;而虎溪派也不应承继委员之职,因为满门弟子背叛师门,此为无德。
  争论意见非常激烈,大部分委员都支持五虎断山门,反感虎溪门弟子的所作所为,站在他们的角度,都害怕自己门下弟子效仿虎溪。
  尚执事做了个简单的总结陈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了审核建议:五虎断山门弟子尊师守义,不当罪;虎溪门弟子德行有亏,不当赏。
  法司的判决建议和议事堂的审核建议报到顾佐面前,顾佐认真思考了很久。世间风气便是如此,父母、师长有过,如果子女徒弟知情不报,甚至帮忙遮掩藏匿,这是一种美德,就算不赞颂褒奖,也不应惩罚。对此,顾佐能够理解。
  但站在他的角度来讲,这是很不利的,将来再有人叛乱,其亲眷弟子受此鼓励,知道不会有事,全都隐瞒不报,甚至帮忙遮掩,到时候怎么办?
  就算五虎断山门的弟子不予惩处,虎溪派的弟子也不能不鼓励。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人家为了怀仙馆连名声都臭了,再不给点好处,将来谁还站在你这边?
  怀仙馆专门召集了一次高层议事,顾佐、屠夫和成山虎、苏三、李谷生都坐在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应对,说到后来,大家都拿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成山虎气道:“这帮子家伙,就不能体恤体恤长史府吗?不知道长史府的难处吗?实在不行,下官去找汪寒山他们,让他们都换想法,重新议事,把建议改过来!”
  屠夫觑着他问:“如果他们不换想法呢?”
  成山虎道:“不换想法就换位置!”
  屠夫道:“怎么换位置?难不成你还打算带兵围了议事堂?”
  成山虎眼前一亮:“好主意……”
  顾佐笑骂:“滚!”
  苏三道:“不过是个建议,要我说,咱们不接受就完了。”
  屠夫道:“这是委员会第一次议事,怎么也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这个头还是得开好。”
  眼看没什么良策,屠夫忽然想起来:“要不问问刘玄机?”
  顾佐想了想,点头同意。
  第二天,顾佐正在长史书房查阅各军、各司报上来的抗兽模范名单,刚刚看完,拟了个“转委员会审议”的意见,外面就响起了一阵喧哗声。
  有个老吏出门看了看,迅速回来禀告:“长史,外头是虎溪派的门人弟子,足有好几十位,说要上书长史府。您看我们接不接?还是说让他们去法司?”
  顾佐心道莫非这么快就有信了?于是步出长史书房。
  来到院外,只见门前跪倒了一片虎溪门弟子,领头的是大弟子尹书。尹书上身未着寸缕,背上插着三根稻草,自缚于前,见了顾佐,膝行几步重重叩首,高呼道:“长史,虎溪门弟子尹书陈情,愿以一身换一身,请长史斩尹书,留我师尊一命!”
  他身后众弟子齐齐下拜:“弟子等皆愿受罚,伏乞长史垂怜,留我师一命!”
  顾佐强忍笑意,脸上勃然作色:“叛乱大罪,岂容尔等讨价还价?”
  言罢,甩袖而去,重回长史书房,紧闭院门。
  当夜,虎溪门八十二名弟子,长跪于院外不起。
第七十二章
判决书
  虎溪门大弟子尹书甘愿以身代师,从容赴刑,其行为本身是否合法且不提,却是不折不扣的德行,而且是极致美德,大有上古之风。
  他带领门下众弟子于长史书房外长跪一夜的举止,感动了南吴州上下无数人等。尚未天亮,即有数十人集于长史书房外,为其打气激励。
  至午时,旁观人群已达上百,更有女修为虎溪门弟子端茶送水,却无人饮上一口。
  尹书眼角余光瞟着身前的那碗水,下意识舔了舔嘴唇,但他知道此刻万众瞩目,绝不能喝上一滴!
  感觉了一下时辰,似乎到了未时正,于是再次叩首高呼:“虎溪门弟子尹书,伏唯请替吾师受刑,以身偿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