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561

  这丝真气与自己的真气本质相同,表现为炼气初期的散淡状态,他将这股灵气定位之后标识出来,仔细观测状态,与屠夫、李谷生和丁九姑的真气一样,也可调用,所含真气量大约为三分之一块灵石。
  至此,已可确认,这丝真气,正是陈眠花的真气反馈。
  找到这丝真气后,顾佐和屠夫进行了一场关于陈眠花修行进程的交流,对陈眠花的修行状态做了详细了解,又以了解筑基、金丹各境界气海的表现为名,旁敲侧击的询问了屠夫的气海状况,由此确定,搜灵诀真气的反馈,只存在于自身。
  虽说陈眠花的搜灵诀是屠夫传授,但屠夫气海内并无任何相关反馈。
  事实印证了自己先前的猜测,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顾佐百思不得其解。他再次翻出自己手抄的老版本《搜灵诀》、取出王道长留下的恒翊剑,摩挲着暗自发问,王道长,你在哪里?
  根据陈眠花的修行表现,顾佐决定了自己的修行方式:除了自己努力吸纳灵石外,就是大力接收弟子。
  依照真气的回馈比例测算,收徒一百人,相当于专门有一个人在为自己吸纳灵石,如果是两百人,就有两个。
  这种修炼方式,所需灵石数目是极为庞大的,在极限状态下,假设传法百人,每人每年吸纳一百五十块灵石,他就必须支付一万五千块灵石。
  当然他并不会这么做,他的规划是,收了弟子之后,进入三个月的闭关修行期,在大约吸纳四十块灵石之后,就可以出来干活了。
  需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扩大保精丸的产量。
  自从破境筑基之后,李谷生就接过了炼制保精丸的重担。他如今的最大炼丹量已经超过了顾佐,达到了正常极限,每天开三炉,每炉成丹九至十粒。在实际炼丹时,通常开两炉,留出时间来增补修为。
  因此,他和丁九姑每月产量在八百粒左右,维持着恒灵国际的主营业务,光他们两个人,每月就为顾佐净赚三百贯。
  现在,顾佐决定改变他的生产方式了。
  见到李谷生的时候,顾佐忍不住自责,这怕是压榨得有点太狠了。和当初的丁九姑一样,李谷生此刻满脸憔悴、形象全无,头发蓬乱、胡子拉碴,和当初沦为乞丐的屠夫相比也好不了多少。
  “师叔有事吩咐?”虽然修为已经超过了顾佐太多,但师叔对自己有再造之恩,挽救了自己的修行前途,因此,李谷生始终感念恩德,对顾佐持礼甚恭。
  “谷生辛苦了,这段日子炼丹,应当大有所获吧。”
  “是,收获很大,搜灵诀和师门炼丹秘法极为相合,每一炉灵丹的炼制,都让弟子对搜灵真气的运用理解更深,弟子最近一直在想,寻机尝试一下《大衍神器法》,或许功效也当不俗,望请师叔传法。”
  “必然不会差的,将来也肯定会传你《大衍神器法》。但在传你之前,必须保证保精丸的炼制不能中断。我这些天一直在考虑,你已经筑基了,也该收徒了。”
  “弟子不敢!”
  “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弱于师,这是我一直秉持的理念,谈不上敢还是不敢。我同意你收徒,不仅是为了保精丸的炼制后继有人,也是为了弘扬怀仙馆传承,将搜灵诀发扬光大,这是你的责任。”
  李谷生点头遵命:“是,那弟子就下山,寻找良才美玉,定不负师叔的期许。”
  顾佐循循善诱:“也不必非要良才美玉,我的理念,是有教无类,只需根底清白,不是为非作歹之人,但凡有资质天赋,勿论是否愚钝,皆可广开山门。记住,咱们弘扬传承,重在弘扬二字,光大道法,聚焦光大一说,这是原则。”
  李谷生叹服:“师叔的胸襟气度,非常人所及,南吴州百姓有福了。那弟子下山后,就多招几人。”
  顾佐道:“也不必亲自下山,我定制的测灵法器已经运到了,明日便张贴公告,招收弟子,就在南院尹祖殿中进行。”
  第二日,双峰镇上便贴出了告示,怀仙馆筑基修士李谷生招收弟子,不拘年岁,不论男女,凡有意者皆可上山应试。
  南诏之地,修士和武师极多,是以有天赋者也比中原内地更多。南吴州入籍人口一千余人,未入修行者泰半,上山应试者达一百余人。
  当日,尹祖殿中各种惨叫声响彻不息,直叫到晚霞映透了天际。
第三十章
一转眼已是师叔祖
  顾佐看着李谷生递上来的这份名单,沉吟片刻,问:“就这三个人?”
  李谷生点头解释:“已经优中选优了,毕竟南吴州就这么点人,想要选出合适的比较难一些,遵照师叔的意思,咱们广开山门,就多了几个。”
  其实照他的眼光,一个都不行!
  顾佐指着其余七人,问:“这些呢?”
  李谷生答道:“这是弟子第一轮初选之后圈定的候选名册,做不得准,当然,如果师叔有觉得可以的,咱们也收。”
  顾佐道:“我觉得都可以啊。”
  “啊?”
  “要不都收下吧?”
  “这……”
  顾佐见他一脸不解,知道他还没有真正领会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定换个方向,进一步诱导:“下一步,我准备让你的这批弟子炼丹,如果他们闭关修行三个月,差不多是别家弟子半年的苦功吧,你说他们每月能炼制多少?”
  李谷生道:“比照丁师姐当初的炼丹数,每日开一炉,每炉成丹五粒,或许一月能炼一百五十粒,三个人能得四百五十粒。”
  顾佐道:“恒灵国际承诺的炼丹量,到年底是多少?”
  李谷生竦然而惊:“弟子明白了,这十个人,弟子全收了。”
  顾佐问:“这次应试的有一百多人吧?”
  李谷生道:“一百六十二人。”
  顾佐皱眉:“只出了十个有资质的,太低了……”
  李谷生掏出张名单:“还有二十三人,但这些都不太适合修行,想要筑基难上加难,就连炼气后期,也多为奢望。且年岁大了,都是三十以上……您看,这三位甚至六十多了,也不知还来应试什么。”
  想了想,又补充道:“就算炼丹,恐怕一个月的成丹量顶多就是百粒,且没什么进步可期。”
  顾佐一盘算,一百粒的净收益差不多是三十多贯了,很好啊。于是干咳了两嗓子,语重心长道:“六十岁的老人家,依旧怀着向道之心,可歌可泣啊。我们恒灵国际,既要追求经营利益,也不能忘了肩头担负的社会责任哪,让每一个生活在南吴州的百姓,都能时刻感受到组织……道馆的关怀,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以为,年龄不是问题,别看六十岁了,也许入了修行,人家就能活到七十岁、八十岁,谷生以为呢?”
  李谷生哑口无言,他跟顾佐谈修道传承,顾佐跟他谈生意经,他顺着顾佐的意思谈生意经,顾佐又开始跟他谈情怀和责任,这该怎么办?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他没有真正理解顾佐的生意经。
  “弟子明白了,三十三人,弟子全部收了。”李谷生不想谈了,决定低头认输,全盘接收。
  顾佐非常满意,这个师侄虽说脑子有点直,但态度相当好,属于可造之材,收入门下没有错。
  按照顾佐的意见,怀仙馆当天就张贴了入门弟子名单,傍晚就在尹祖殿中拜了尹祖和二祖,向顾佐这个师叔祖敬了茶,向李谷生行了拜师礼。
  前来观礼的汪寒山、古中池、万云风、莲叶道人等等,都昧著良心向顾佐和李谷生致贺,恭喜怀仙馆收获大批高徒。
  随后,这批弟子立刻跟随李谷生修行搜灵诀,在内部编制上,成为了恒灵国际的见习炼丹师。
  为此,顾佐向李谷生拨付一千块灵石,以满足这批弟子三个月闭关之需。按照百分之一的回馈比例,这批弟子三个月后,将向顾佐回馈十块灵石那么多的真气,抵得上他二十天苦修之功。
  六百多定居百姓,只有一百六十多人前来应试,顾佐有点不甘心,等他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剩下那些没有上山应试的,基本上都是五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或者是十二岁以下的童子,要么就是田间地头的壮妇、干农活的主力,果然不能再收了,只得作罢。
  于是,他又把目光盯向了矿脉上那批高薪征募来的武师,趁着这几十人轮岗的空当,让他们挨个坐上了老虎凳,结果还真就大有所获。
  测试的四十多名武师中,具备资质的就有十七人,比例相当高,于是动员屠夫将他们收为弟子。这批弟子的资质天赋明显好于李谷生的弟子,遗憾的是不能让他们闭关,否则矿脉就要停产。顾佐只能让他们一边采矿,一边跟随屠夫修行,进度很慢。
  每到夜晚,屠夫院子中总是灯火通明,背诵声、讲解声持续不断,令顾佐异常欣慰。
  现在有五十四个人在向他回馈真气了,顾佐对这个数目还是比较满意的。其中,身为金丹的屠夫回馈最多,他虽然忙着主持法阵采矿,但吸纳灵石的效率很高,半天工夫就能吸纳一块,是别人的四、五倍!
  统算下来,从现在起,顾佐每个月都能获得四块灵石的反馈,相当于八天修炼之功,助力不可谓不大,但这绝不是自己不修炼的借口,毕竟到目前为止,他自家的修炼依旧是修为增长的大头。
  于是顾佐宣布闭关了,这是他自来到南吴州两年以来的首次闭关,这一决定,令怀仙馆上下人等同感振奋。身为天下排名前二百、宗门财力可与前五十大宗比肩的道馆之主,炼气后期确实难看了一些,大家都恨不得他赶紧筑基,否则走在外面都脸上无光。
  顾佐将得力干将们召集起来宣布:“我闭关一个月内,烦请大伙儿戮力同心,如有疑难,内事不决问原道长,外事不决问屠长老。”
  诸事交代完毕,顾佐进入自己的丹房,将院门关闭,手中抓着一块灵石,偃卧于榻,正式开启深度修炼。
  他的修行速度是两天吸纳一块灵石,除了每块灵石吸纳完后的两个时辰用来吃喝拉撒,其余时间不眠不休,仿若回到了当年在浔州租房修炼的岁月。
  只是不知,红姑还好么?
  十五块灵石吸纳完毕,将修为向前又推进了一分,顾佐算算时日,已是九月中旬了。
  推开院门,门外负手等候的正是屠夫。
  “每次打开门,门外站的都是你,为什么?”
  “唐门来人了。”
第三十一章
一只大鸟
  顾佐记得很清楚,在笑笑生的《百家说》排名中,唐门一直是第五十位,几年来从没向前挪动过一步,也没有掉出过一次。之所以如此,笑笑生给出的解释是,唐门实力强劲,但宗门信息披露很少,无法更进一步做出判断。也就是说,能够确定唐门必然处于前五十之列,却无法确定究竟排在第几。
  之所以对唐门感兴趣,是因为这个唐门,就是他印象中唐门该有的样子——使毒名家。
  “来的是谁?”
  “唐家小公子。”
  “唐家有几位公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