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681

  李来亨得到确认,转头看看李过和高一功,冷笑一声说道:“两边结合起来,那边没错了,叛徒就是金福来!”
  高一功听得一笑,有点幸灾乐祸地说道:“那金福来怕是没想到,他新投靠的主子把他给出卖了!”
  李过也是松了口气,内部的叛徒能这么快找出来,也就不用一直提心吊胆了。
  于是,李来亨便立刻下令,把金福来当了叛徒的这个事情,传出去,让朝鲜义兵那边,把金福来绑来皮岛!
  ……
  此时,金福来就在鸭绿江那边,有点不知所措了。
  明军撤军的时候,朝鲜义兵是躲入山里的。金福来在没外人知道的时候,自然是想去联系建虏说情况的。
  结果没想到,他就看到了金贵到被剥皮,而且建虏那边都在说,是他出卖了建虏,导致这整个事情功败垂成。
  知道了这个事情,吓得他当即就逃了,躲在鸭绿江边上的山里,对建虏恨得直咬牙。
  明明是豪格演戏没到位,被狡猾的明军嗅到了不对,才导致了这次战事功败垂成的,结果他们自己不检讨得失,反而说是他出卖了建虏,这真得是气死他了!
  金福来很明白,明军那边知道了镇江堡这边的消息之后,也会开始怀疑他。
  突然之间,他感觉天下之大,好像就没有他落脚之地了。
  正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建虏探马突然出现,直接把他给抓了。
  这倒不是建虏探马会神机妙算,而是他之前跑去镇江堡的时候,一开始以为是到友军地盘,就没想着掩盖踪迹,就被建虏给注意到了。
  金福来被建虏抓住,他自然是要为他自己辩解,喊冤了。
  洪承畴听到他的解释,心中便立刻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精心策划的这个陷阱,竟然是败在了豪格那边的细节上。
  都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死冲几次,死一些人又算的了什么,结果好了,功败垂成!
  说真的,洪承畴心中骂死豪格这个猪头了。
  和他一样恨豪格的,还有阿挤格,到嘴的功劳就这么飞了。
  不过,虽然他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但是,最终还是把金福来给剥皮示众了,理由还是一个,说他把消息透露给了明军,才导致这场战事的功败垂成!
  没办法,这个事情绝对需要一个背锅的,相对豪格而言,肯定是这个金福来最合适了。
  与虎谋皮,最终都不得好死!
  皮岛这边闻之,便真正确认了整个事情消息传开,当即大快人心,看还有谁想去和建虏勾结的?朝鲜仁祖和金福来都是例子可以参考!
  至于豪格,此时已经领着蒙古骑军回到了盛京。
第553章
危机
  建虏是有两个摄政王的,但是,代善的年纪毕竟是大了,且他的野心常年被皇太极压制,如今其实已经没了。
  因此,代善这个摄政王其实也就最开始的时候还算尽职尽责,但是到后来之后,他就已经不怎么管事了。建虏的一切事物,大都是多尔衮这个摄政王在牵头处理。
  对此,多尔衮也是愿意。
  不过,如此一来,麻烦事也就都归他操心了。
  比如说,锦州的济尔哈朗发来密报,说祖大寿逃回去之后,明国有可能会派骑军出关去突袭蒙古部族。这个事情该怎么处理,就得由多尔衮来决定了。
  多尔衮收到这个密报之后,其实也为难。如果这时候的蒙古各部被明军偷袭的话,肯定损失惨重。但是,要他立刻通知蒙古各部精锐,让他们返回去保护他们自己的部族,这也是多尔衮不愿意的。
  如果真这样,那他图谋了这么久的东江军,而且洪承畴的这条计谋还很有可能会成功的,就这么放弃了,这绝对不行!
  再者说了,祖大寿逃回去之后,明军也只是有可能会出关偷袭。万一要是不出关偷袭,而这边又让蒙古精锐骑军回去的话,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想来想去,最终多尔衮自己亲手烧掉了济尔哈朗的这份密报,就当不知道这回事了!
  随后,他的注意力,便集中在农事上面。与此同时,也在等着朝鲜那边的消息。
  说真的,多尔衮太希望那边能成功,灭掉这支东江军了!以至于他还在做梦的时候都梦到过这个事情。
  等着一个事情,特别是还特别期待的事情时,往往就是一种煎熬。
  多尔衮虽然城府深,没有表现出这些来,可一直坐在他后面的布木布泰和他平时的互动中却感觉到了。
  不过眼下她儿子还小,因此对于政事她也不操心。
  过了一些天之后,多尔衮又一次收到了济尔哈朗的急报,说明国骑军果然出关了,还有明国水师也有大的动静。情况不明之下,锦州那边只能先顾着辽东腹地这边。至于草原上,就由盛京这边定夺。
  甚至济尔哈朗还分析了明国水师在大规模的使用,庞大的水师完全可以运兵直接去辽东,避开锦州。因此,济尔哈朗在急报中表示,以大清目前的兵力,不宜分散过多,他认为,应该把锦州的兵马撤回海州这边,增厚这边的兵力,守住海州、盖州等地为好。
  看到这份急报,多尔衮的脑壳就疼了。
  明国骑军真得突袭草原,这个事情让他头疼。立刻传讯朝鲜那边的蒙古精锐骑军的话,说不定会让那边功亏一篑;不传讯过去的话,蒙古各部肯定损失惨重。
  对于大清来说,东部蒙古各族的实力,其实是大清实力的一部分。东部蒙古各族的实力受损了,就等于是大清实力受损。要是有可能,多尔衮是真不想看到这些事情的。
  可是,能不能全歼东江军,是关系到大清在今后几年内能不能走出这几年来的困境。这个事情,对大清的未来关系重大,不容有失。
  最终,两害相较取其轻。多尔衮还是决定,一切等朝鲜战事结束之后再说了。
  还有,锦州兵马的这个事情,多尔衮也觉得头疼。
  如果撤回锦州的兵马,这就等于以前的松锦之战所获得的地盘全没了。这也意味着,大清从进攻的态势转变为守势。
  之前的时候,放弃宁远等地,其实已经让建虏中的少壮派们很不满。说先皇在世的时候,大清军队所向无敌,打得明军都退回了山海关。
  可如今,大清却是要一退再退,这大清,还是原来的大清么?
  要是再放弃锦州的话,多尔衮敢肯定,绝对有不少人会反对。就算强压下去,那他的威望也绝对会受损,而不会有人从全局上去考虑,觉得这样做对大清才是最有利的。
  这么想着,多尔衮也不傻,便去了代善府上,找在家休养的代善说这个事情。
  代善虽然老了,却也不傻。这种事情,那是要挨族人骂的。反正他就没打算再管事了,便推诿着让多尔衮决定便是。
  多尔衮当然不可能就真得自己决定了,可他一逼迫之下,代善就开始装病了:啊呀,脑袋疼,腰疼什么的,然后就去休息了。
  对此情况,多尔衮很是无奈,对代善一点办法都没有。谁让他在这段时间来,一直是一个人决断事情,而代善在家休养呢!
  于是,多尔衮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先把这个事情压下来,等以后再说了。
  这一日,多尔衮正在处理政务,就终于收到了镇江堡那边派来的信使,禀告有关朝鲜的消息。
  听说是镇江堡派来的,多尔衮握着的毛笔都抖了下:消息终于传回来了啊!
  为了歼灭东江军,真得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很大的代价。
  这么周密布置之下,多尔衮自己都觉得,如果他是在东江军的位置上,也肯定会上当。
  大清终于要没有后顾之忧了么?多尔衮心中如此想着,便压下了心中的喜悦,只是表情淡淡地接见了信使。
  一会之后,崇政殿内,响起了多尔衮的愤怒咆哮声:“什么,让东江军跑了,毫发无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的声音是如此之大,都吓哭了珠帘后面当泥菩萨的顺治皇帝。不过布木布泰就在边上,连忙安抚住了她儿子福临。
  要是平时,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肯定要做表面功夫,向顺治皇帝请罪。可是,这一次他却压根没有顾得上,只是在向信使咆哮,就好像信使就是这次计划失败的罪魁祸首。
  信使不敢怠慢,连忙呈上了阿济格和豪格联名的奏章。不用说,在这份奏章中,导致这次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朝鲜人了。
  多尔衮看着这份奏章,气得拿奏章的手都是在抖的。
  计划了这么久,准备了那么多,承受了难以想象的损失,结果在最后关头,被朝鲜人出卖,以至于功败垂成!
  此时的多尔衮,眼睛血红,犹如发狂的野兽,如果有朝鲜人在面前的话,绝对会被他生吞活剥,连骨头都能咬碎。
  对于奏章上的内容,他并没有怀疑。因为朝鲜人的两面三刀,那是有前科的。经常投靠大清,然后又投靠明国,这种事情,做了不止一次两次了。
  过了好一阵之后,多尔衮在发泄之后冷静下来,就又要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
  东江军没有消灭,大清就不可能抽调主力离开辽东,蒙古人那边怎么办?
  这都过去了多少天,蒙古部族那边被明国骑军突袭,绝对损失惨重。如果蒙古人回去之后看到这个情况,肯定会把这事怪罪到大清这边。
  在盛京的祖大寿逃了回去,把蒙古精锐骑军的消息告诉了明国那边,对此,大清绝对难辞其咎。
  而且蒙古精锐骑军离开部族所在地,那也是应了大清的要求才这么做的,如今出事了,大清难道不负责?
  更不用说,大清对明军突袭草原这个事情不闻不问。当然,这一点可以强行否认,就不知道,蒙古人也没办法说。
  如果说朝鲜那边的战事,灭了东江军,那其实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最多大清主力入关的时候,把抢到的战利品多分一点给这些蒙古部族,补偿下他们也是可以的。
  然而如今,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一次的事情之后,多尔衮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东部蒙古各族肯定会对大清的调令阳奉阴违。说不定,投靠明国去都有可能。因为草原上的人,都是信奉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6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