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之前的时候,朝廷官军缓步而进,遇到他这边的时候,也没想着直接交战,而是稳定地方,然后来蛊惑他的军心。
于是,就一直给了他一种朝廷官军是缓缓图之的印象。结果为何这个时候,却突然攻势如此凌厉?难道他们打败李定国所部之后,都不收拾黄州府,不安顿俘虏,就立刻进攻了?
这个时候,他也没法去想着李定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明显有点慌地问徐以显该怎么做?
徐以显也懵啊,他就是从李定国那边过来的,那个时候都还是好好的,和原来一样,怎么自己一走,官军就发起了猛攻?
想不明白之下,他连忙问张献忠,有关武昌这边的具体兵力部署,以此来商讨应对情况。
一旁听呆了的孙可望,自然也立刻加入了讨论。
……
再说朝廷官军这边,对张明伟来说,都在黄州府僵持了一个多月,舆论战其实已经差不多,要打也是可以打了。他相信,凭着他一个多月来给对面流贼下得功夫,他们绝对不可能全力抵抗,更不用说能挡住自己这支精锐的进攻。
但是,他不想死伤太多,因此,就在等待一个契机。
从对岸传来的消息,主将张定国对于逃兵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军师徐以显却狠下辣手,维持着流贼的军纪。
因此,等到对岸传来消息,说徐以显离开黄州府时,张明伟便知道,没了徐以显坐镇,攻打李定国所部,就是最佳时候了。
要么不动,既然要动,那就要其疾如风,侵掠如火,动如雷震。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对面的流贼大军,其实早已被舆论战搞得千疮百孔。朝廷官军突然发起的攻击,又有流贼军中的内应策应,压根就没有像样的交手,只是官军所到之处,全都抛了武器跪地投降。
溃败的速度之快,都让主将李定国听到手下的消息后,赶紧出去看时,朝廷官军已经杀入大营了。
这个时候,不要说反击了,就是往下传达命令都已是不可能。
李定国对此心知肚明,知道这其实是手下军卒全都不想和朝廷官军打仗,才会败得如此迅速。
为此,他长叹一声,便也没想着抵抗。立刻就翻身上马,准备逃回武昌府再说了。
可谁知,就在这时候,他手下的一个亲卫忽然一把抓住了他的马头缰绳,抬头看着他说道:“武昌府肯定抵挡不住朝廷官军的进攻,将军为何不直接降了朝廷,求一个出身呢?”
听到他这话,其他亲卫都愣住了,转头看着他,一时之间,都有点难以置信的样子。
李定国也懵了,他没想到,自己的亲卫竟然在这种时候劝他投降朝廷官军!
顿时,他脸色一沉,立刻意识到,自己这个亲卫有问题,便冷声喝道:“你到底是何时降了朝廷的?”
这名亲卫本来不想这么快说的,但是,他听李定国已经这么问了,便据实回答道:“我弟就是从罗汝才那边逃回来的,他劝我弃暗投明,投了朝廷的。”
说到这里,他又立刻恳请地说道:“我收到国公军令,说将军一颗仁心,不合适为贼,不如为国效力,如辽东伯那样,才是将军的出路。”
第329章
降
李定国听了一愣,他没想到对面的兴国公是这样评价他的。而且提及李来亨,这也让他心中一动。
他的其他亲卫听了后,全都盯着他,看他是怎么答复的。
不过他们看到,李定国并没有回答时,便都互相看了看。
他们能被李定国选为亲卫,当然是三观都和李定国差不多的。在这些时间内,被朝廷方面的舆论宣传所影响,其实都有些动摇了。
此时,看到朝夕相处的同伴竟然早就投靠了朝廷那边,而主将显然也有点意动,不过没有下定决心,他们互相看看之下,明显看到,大家其实也都不想当贼了。
虽然他们作为李定国的亲卫,都是有官职在身,毕竟李定国可是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一。如果说,张献忠所部连战连捷,有那种开创帝国的希望,说不定他们就不大可能动摇。
可是,如今在朝廷官军的围剿之下,压根就看不到什么希望,能看到的,就是朝廷官军的精锐,还有朝廷官军的优厚待遇。这么一来,张献忠的那些高官厚禄,便是镜中月水中花,压根就不现实。
如果投降了朝廷官军,从刚才同伴所说得话中能听出来,那位兴国公是很重视李定国的,都以李来亨的爵位来暗示。
他们作为李定国的身边人,当然知道李定国的能耐,绝对不会比那个李来亨差。因此,如果能随着李定国投到朝廷那边,说不定将来也能跟着李定国立功,从而有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那一天。
这么想着,便立刻又有一名亲卫试探着说道:“国公竟然如此看重将军,不如弃暗投明吧?”
听到这话,抓着李定国马头的那名亲卫有点意外,转头看了他一眼,心中想着,没想到还有一名和自己一样的内应啊!
李定国听了,闻声看去,心中更是震撼,不由得也问道:“你竟然也早已是朝廷内应?”
“不是!”那名亲卫听了,立刻否认道,“我只是不想再当贼了!”
听到这话,其他亲卫也纷纷跟着说了起来。
“将军,我们肯定打不过兴国公所领的朝廷官军,何必走死路呢?”
“是啊,朝廷已经不是原来的朝廷,我们也不是只有造反这条路可以走的,国公如此重视将军,不如降了吧!”
“将军,难道你还要让百姓继续遭受兵灾之苦?你对百姓好,但是其他人呢,他们可有手软?多少百姓因为我们而家破人亡的?”
“……”
看到这一幕,李定国是真得知道,自己这边的军心压根就没了,之前只是强压着,如今一遭受朝廷官军的攻击,便都暴露出来了。
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打得赢朝廷官军!
其实,他又何尝不是!其实,听着对面传过来的消息,他也不想打了。只是,他是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一,感恩张献忠,因此便把脑中萌生出来的不好念头,硬生生地压下去的。
然而,他确实也没想到,他的亲卫都被朝廷给收买了,那兴国公更是重视于他,这也是他刚才没有一口拒绝的原因所在。
此时,他的心中还是有点纠结的,在投降朝廷,早日让天下太平和以死报效张献忠之间犹豫不决。
就这么过了一会的时间,就见一支打着“周”字旗号的朝廷官军,就往中军帐这边迅速杀了过来。
或者说,都不能算是杀过来。因为压根就没有多少人抵抗,全都是看到官军过来了,就丢掉兵刃投降的了。
看到这一幕,那个抓着李定国马头的亲卫,忽然冲那边大喊起来道:“忠贞伯,我们将军愿降!”
一听这话,其他亲卫也便纷纷大喊了起来:“忠贞伯,我们将军愿降!”
“……”李定国却是听得一下傻眼,心中想着,我什么时候同意了?
回过神来,他想夺回马头的控制权,那亲卫不但牢牢抓住不放,反而又对他说道:“国公还说了,将军忠义,可要分辨清楚,对全天下百姓的忠义,和对一人的忠义,孰轻孰重?”
一听这话,李定国再次忍住,这个说法,他是第一次听到的。
如果兴国公对他说,对崇祯皇帝的忠义,和对张献忠的忠义,孰轻孰重的话,他肯定会选对张献忠。然而,此时提及的,却是对全天下大明百姓的忠义,这种说法,对他来说是有点震撼的。
事实上,其实李定国已经有点意动了。要不然的话,他真想走,在这种情况下,肯定直接拿到劈了这个对他来说,背叛了他的亲卫。不过他没有!
此时想着对全天下百姓忠义的这个说法,又让他迟疑了。
这么一耽搁时间,周遇吉便领军杀到了,看到这里的这个场景,周遇吉便大喝一声道:“李定国,国公屡次夸你忠义仁厚,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不愿再造杀孽,来日定然能为朝廷建功立业,造福百姓。”
说完之后,他竟然不管李定国,然后又继续杀奔后营,杀奔武昌府方向而去。
李定国听得又是傻眼了,不为别的,而是他现在的名字其实是张定国,至于他的本姓,别人都是不知道的。因为张献忠从小就从军中挑选他出来当义子,很早就改姓了的。
因此,他就非常震撼,为什么对面的兴国公知道他姓李?由此可知,兴国公对他下了多大的功夫,才会打听出他的本姓乃是姓李!
他当然不知道了,这其实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看到朝廷官军都没理他,从他身边往后而去,显然对他也是信任。看着这一幕,李定国忽然长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此时此景,他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于是,他便翻身下马,摘下头盔在手,想了下,又把自己的佩刀解下,递给抓着自己马头的亲卫说道:“带我去见国公吧!”
那亲卫一听大喜,之前那边的消息说,只要他能拦住李定国,说服他投降的话,便是大功一件。也因此,他挺身而出来拦着李定国,那是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的。
不过此时成功,他当然是喜出望外的,立刻接过李定国的佩刀,然后兴奋地笑着说道:“将军放心好了,国公听闻将军弃暗投明,必定很高兴的!”
对此,李定国倒没有那么幼稚,之前的很多说法,应该都是因为自己是大军主将而已。
毕竟说起来,自己是个贼,是众多贼人中的一个;而对面那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明朝权势最大的兴国公。手下的战将之多,又不是缺他一个。
如今既然自己已经投降了,那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他也没有反驳这种说法,只是稍微有点苦涩地笑笑,并没有说话。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巴河对岸的所有流贼全都丢了武器,坐在地上说着话,然后一队队的朝廷官军将士,正在收走地上的武器,并给那些坐地上的流贼登记,秩序不说井然有序,却也没有一点那种其他战败之后的慌乱。
而李定国也被带到了对岸的朝廷大营这边,去见兴国公。
能看出来,李定国是有点垂头丧气的。
想想也是,有这么一天,估计他以前是从未想过的。这种情况下,心情能好得起来就怪了。
不过当他刚进营门的时候,忽然就看到前面有不小的动静,便抬头看去。
结果他看到,竟然是一大堆锦衣卫簇拥着一些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