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681

  海州卫南通旅顺和山东,北达辽西和京师,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并且在建虏崛起之前,辽东这边最为繁华的地方,以辽阳和海城为最。
  辽阳是当时辽东的政治、军事中心;而海城因为其关键的交通要道,是北去辽东,东去朝鲜和山东,西到辽西和京师的关键节点。
  如今经过建虏肆虐,海城的繁华已经褪色不少,不但是人口大幅减员,而且南来北往的客商、人流也是大幅减少,加上建虏定都辽阳,和迁都沈阳,这海城当然就没法再和辽阳那边相比了。
  但是,作为曾经辽东这边最为繁华的城镇之一,底蕴还是在的。如果明军能打下这里,影响绝对是非同小可,远非盖州和金州等地可比。
  而海州城,旧为土城,洪武九年靖海侯(吴祯)督同本卫指挥刘成等创筑,包砌以砖。周围六里五十三步三尺,高三丈四尺。池深一丈二尺,阔三丈五尺,周围六里八十三步。城门四,东曰镇武,南曰广威,西曰临清,北曰来远。
  要说这城池,也肯定是坚固的,不好打。不过在原本的时候,面对建虏的进攻,也根本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作用。
  此时,听到李来亨的答复,陈明遇还是担心,便提醒道:“海城如此之重要,建虏肯定重兵防御。我们只有五千骑兵,攻城实非所长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来亨听了,却是不以为然道,“我们领命前来辽东,本就将生死置之度外,打不下来,我们是骑军,跑就是了!”
  这也是他打惯了这样的战事,很自然地就说出了应对策略。
  而陈明遇那打过这等规模的战事,之所以能得游击之位,还是因为阎应元需要有知根知底的人作为帮手。加上张明伟也从历史上知道他忠义,而不是他的军事才能。
  因此,被李来亨这样的老手一说,他就有点哑口无言,没法反驳了。
  虽然此时的陈明遇心中还是非常担心,可他说不过李来亨,加上李来亨是这次的主将,还是兴国公看重的人,他便只能无奈地接受了。
  对于陈明遇的想法和担心,李来亨其实非常清楚,不过他压根不在意。
  虽然国公在当初临别之时,曾对他说过,要他完成事情后尽可能带着将士们活着回去,等到他日再和他一起领兵踏平辽东,可李来亨却没有畏畏缩缩。
  从年少之时,就在流贼军中。那个时候,就已经是把生死置之度外。要是经常担心死不死的问题,估计就早死了。
  此时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增加胜算而已。
  因此,虽然李来亨因为坐船久了的原因,身体同样非常疲惫,可他却是在坚持,一边部署夜不收,大规模地撒出去。只有一个要求,遇到活物,全都留下,断然不能让军队登陆的消息走漏出去。
  另外,他又指挥下船的将士立刻休整,争取尽快恢复体力和精神。这一块内容,他交给了陈明遇去负责。
  就这么忙碌着的时候,太阳慢慢地升高了。
  忽然,在辽河出海口这边,有一艘船往大军集结这边过来。在这艘船的后面,还吊着一艘小一点的船。
  在靠岸之后,一队明军便带着一个身穿便衣,但是脑袋瓜子上却是金钱鼠尾的人过来。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明军将士们,都有点好奇地盯着那个金钱鼠尾。特别是那些秦兵,他们基本上就没见过建虏的样子。此时看到这人的发式这么怪,便知道这个便是传说中的建虏,就都一个个盯着看,心中有点不以为然。
  还以为那传说中的建虏真是什么怪胎,原来也是和汉人一样,两只眼睛一张嘴,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这个金钱鼠尾看到这里竟然聚集了如此庞大的水师,还有那么多的朝廷官军上岸,还都是骑军的时候,那脸上的惊讶之色,怎么都掩盖不住。
  不过要是一般的建虏,看到这一幕的话,在震惊之余,肯定是担心害怕或者其他什么负面情绪。然而,在这个建虏的脸上,除了震惊之外,竟然还隐隐有着兴奋,这就有点怪了。
  没过多久,这个金钱鼠尾就被带到了李来亨的面前,为首的将士向李来亨禀告道:“大人,属下沿着辽河假装渔夫去探路,发现了这人沿河南下,应该是趁夜而下的。因此靠过去抓了,结果他说,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见大人!”
  李来亨听了,有点奇怪,夜间开船,那是很危险的事情。这人不但夜间开船,而且还说要见自己,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这是什么情况?
  他在想着,这个金钱鼠尾同时也在打量着他,脸上明显又多了一份诧异。他没想到,这支明军的主将,竟然如此年轻,一时之间,让他有点犹豫了。
  “你是什么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见我?”李来亨此时已经问话了,带着秦地口音。
第304章
闹大
  这个金钱鼠尾并没有马上答话,而是再次转头四顾,仔细地盯着正在忙碌的朝廷官军,确认真得不是建虏假扮之后,他才转回头,严肃地对李来亨说道:“这位大人,建虏已经在集结重兵,准备绕道蒙古草原前去侵袭陕西。原蓟辽总督洪承畴带路,试图占据秦地以为根基,再图谋天下!”
  一听这话,所有听到的明军将士不由得都是大吃一惊!
  所有人在听到这话之前,都没想过,建虏会去攻打离辽东那么远的地方?
  因此,他们在回过神来之后,便不约而同地说起话来。
  “不可能,建虏怎么可能跑那么远?”
  “你是什么人,该不会是看到我们到了,就吓我们,试图把我们赶回关内去吧?”
  “真的假的,建虏竟然有如此野心?”
  “洪承畴这个败类,真是该死!”
  “……”
  李来亨也回过神来了,听到洪承畴三个字,他非常地敏感。在他还小的时候,就曾听说过,建虏曾经远征归化城,也就是在陕北外面。
  如果建虏真得绕道蒙古草原,只要离边关远一些,谁也想不到有这个可能性,那就真得可能会被突袭成功。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喝问道:“你是什么人,我凭什么相信你说得话?”
  其他人听了,便立刻收声,竖着耳朵听这人怎么回答?
  这个金钱鼠尾一听,便连忙回答道:“我是吴游击的家丁吴六,奉吴游击之命带书信给祖总兵,刚才沈阳返回。因此知道!”
  说到这里,他又连忙补充道:“建虏调动了大量兵力,鞍山驿以南这边的骑军,也都被抽调回沈阳,就是为了远征秦地准备的。在这边的消息虽然不明确,可只要抓到人,问问有没有骑军调动的事情,就能知道我所说是真是假了!”
  这样的事情,建虏当然不可能满天下去告知。越是靠近明国边境这边,当然就越保密,骑军的调动,除了地位最高的地方头目之外,其他人是不知道这骑军调去干什么的。
  而明国边境这边要去沈阳,也就是辽东腹地的话,鞍山驿就是一道关卡,一如明国这边的山海关一样。
  另外,如今这个时候,明国和辽东已经断绝了来往好多年,而明军又是防守的策略,哪怕是夜不收,也根本不可能深入到辽东腹地。因此,一般来说,明国这边是不可能知道建虏要远征的消息。
  事实上,建虏几次入关,明国这边都是事先毫无察觉的。突然之间被攻进京畿之地,然后便是一团乱,赶紧勤王什么的,流贼就又坐大了。
  此时,李来亨听了,还是皱着眉头不说话。很显然,他也是轻易不会相信的那种。
  这也难怪,在他和朝廷官军打了那么多年的战事中,肯定有类似的情况,有吸取过经验教训的。
  吴六见此,一咬牙,便伸手撕开了他的衣裳下襟,从里面取出了一张卷起来的纸,双手递上道:“这是祖总兵让我带回给吴游击的回信。”
  李来亨一听,接过看了下,确实都写着字,不过他看不懂,因为不识字。刚好李明遇过来,就让他看了。但是,这信的内容非常奇怪,里面的内容乱七八糟的,根本看不明白。
  吴六见了,便连忙解释道:“这是密信,只有我家吴游击和祖总兵知道怎么看。”
  听到这话,李来亨便把密信递还给他,同时说道;“你家老爷已经不是游击了,立功升迁为副将,如今奉命去四川了。”
  吴六一听,不由得非常欣喜,同时也有点傻眼。
  欣喜地是,他没想到自家老爷这么快就连升两级,看来,重回大帅已经指日可待了。
  有点傻眼的是,吴三桂跑到四川去了,这个密信送过去,估计要猴年马月了。
  此时,李来亨对于吴六的身份已经没有怀疑。如果是建虏假装,那断然不可能有这个密信会事先准备好的。
  这也及时说,这个吴六所说得消息是真的。
  得到这个结论,李来亨便立刻上下打量起吴六。
  那看他的眼神,让吴六都感觉有点不自在起来。
  正在这时,就听到李来亨问他道:“你对辽东很熟悉?”
  “那是当然!”吴六一听,便自豪地说道,“如果我不熟悉辽东这边的话,我家老爷也不会派我到沈阳去送信了!”
  李来亨其实就是猜到了这点,才问他一下,此时得到证实,便又问他道:“你想不想立大功?”
  “立大功?”吴六听了,有点疑惑地说道,“什么大功?把辽东的消息禀告给朝廷么?”
  “这确实是份功劳,但不够!”李来亨一听,当即一挥手,有点不屑地说道,“知道我们来干嘛的呢?”
  被吴三桂选中去沈阳送信的人,绝对是头脑灵活的人。一听这话,转头看看从船上下来的都是骑军,他便灵光一闪,立刻猜测道:“该不会是袭击辽东腹地,牵制建虏吧?”
  虽然这个事情,已经好些年没有了。但是,以前东江镇存在的意思,可不就是为了牵制辽东建虏!只是很可惜,后来被搞没了!
  一听他这话,李来亨当即一拍掌道:“我需要你来当向导,狠狠地收拾下建虏,迫使建虏回军,这边是大功一件。我会把你的功劳奏明阎总兵,奏明兴国公,到时候,你肯定就不再只是什么家丁了!”
  这次出征的骑军中,当然有考虑过向导的问题。关宁骑军都是辽人,其中有不少当然不止是山海关附近的辽人,也有当初从辽东腹地撤回去的辽人。这部分人,就是承担了军队向导的任务。
  但是,这部分辽人,已经好多年没有回来了。建虏占领之后,这边情况如何,他们也都不知道。如果有的选择,李来亨当然愿意选更好的向导了。
  因此,他便有此一问。
  对于吴六来说,阎总兵如何,如果还不怎么样的,兴国公到山海关这边来过,他当然是一清二楚的。
  只要是人,谁不想往高处走。最多是不违背原则与否,肯定是想比眼下更好的。
  因此,吴六在一听之下,眼睛顿时就亮了。当即抱拳对李来亨说道:“愿为大人效命!”
  至于密信的问题,很好解决,另外派人送回去即可。反正这个密信,除了吴三桂之外,其他人也看不懂。更不用说,吴三桂已经跑去四川那边,要看到这信,都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6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