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当然,天下都是皇帝的,富有四海,怎么可能就缺我们这几个钱,说实话,我是一点钱都不想给。”周奎听了,点头恨声说道,“可是毕竟皇帝开口了,怎么样都要意思下,我答应了一千五百两。”
“什么?”周毕安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一千五百两,那都可以买多少个美婢了啊?爹,你想过没有?”
周奎当然知道,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周毕安眼珠子一转又道:“爹,这事儿,姐知道么?”
周奎听了,眨眨眼睛,想了一会道:“恐怕不知道。”
“既然如此,那爹不如进宫一趟,向姐去诉苦,说不定连这个钱都不用掏了!”周毕安连忙上前扯着他父亲的袖子,拉着他说道。
周奎一听,想了想,顿时大喜道:“我儿说得有道理,好,爹为了一千五百两银子,怎么都得进宫一趟。”
于是,他准备了下,就出门去了。
而此时,在紫禁城文华殿内,群臣正在向崇祯皇帝奏事。
“陛下,上月中旬,陈州被李贼攻陷。”
“陛下,睢州被曹操部攻陷,通政使李梦辰殉国。”
“……”
群臣所奏报的,就没有一个好事,全是被流贼攻破城池的消息,包括太康、宁陵、考城等等。这让崇祯皇帝听得眉头皱成了一团,不时望下张明伟的背影,心中暗叹,果然是亡国前兆啊!
他正在想着时,又听到底下奏报道:“刚来的消息,贼军攻陷归德,工部主事王世琇、副将蔡风、佥事吴汝琦、同知颜则孔……皆殉国。”
归德是河南的大府,名人众多,一连串的死节官员,都是报了好长时间。
在这份奏报之后,文华殿内便安静了下来。
总算是没有坏消息了,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准备开口说话时,就见一人出列,带着一点愤怒之意说道:“陛下,归德众多同僚,死得冤啊!”
一听这话说得奇怪,张明伟不由得有点好奇,便转头看去,不过他不认识这人是谁。
但是,崇祯皇帝当然是认识的,是他刚下旨起复,官拜左都御史的刘宗周。听到他这奇怪的说话,便沉声问道:“此话怎讲?”
第031章
此事你怎么看
文华殿内的大部分文官听到刘宗周的这话,大都低下了头,或者转头看向他处。
很显然,他们应该是知情的,只是没人愿意说。张明伟看着这些,心中得到了这个结论,不由得更是好奇,便也关切地看着这个说话的人。
就听刘宗周带着怒气奏道:“陛下,商丘县令梁以樟被贼砍伤却未死,贼去后侥幸逃得一命,说归德府之所以陷于贼手,是总督侯恂之子侯方夏率家人破城门而出时,伤了守城的人。由此引发城门处众人混乱之时,贼军才趁机攻进了城里。”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顿时震怒,厉声喝道:“果有此事?”
他这话,是转头盯向首辅周延儒的。真有这样的事,为什么首辅刚才不报?
看到皇帝冲自己而来,周延儒心中叫苦,骂了刘宗周一句,然后才回奏道:“陛下,此事乃是梁知县一面之词,微臣恐另有隐情,因此不敢将不实消息上奏。”
“还能有什么隐情?”刘宗周一听大怒,没等崇祯皇帝说话,就先怒斥道,“贪生怕死,以其父之官职压守军开门不得,就对官军动手,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
侯恂,刚在前段时间被起复,替代丁启睿总督湖广、河南、四川及长江南北诸军,权势之大,算是大明少有的几个臣子之一了。
更为关键的是,他有恩于手握重兵的左良玉。朝廷就是看在他这点上,觉得他才能使唤动左良玉,至少朝廷方面是这么认为的,才赋予了他这么大的权力。
因此,刘宗周的猜测,未必没有道理。
然而,周延儒还没说话,另外一个内阁辅臣魏照乘却站出来驳斥他道:“也有可能是商丘县令担心朝廷追究失城之罪,因此栽赃陷害侯方夏也未可知!”
“岂有此理!”刘宗周听了更怒道,“归德府城乃是坚城,岂会那么容易失陷?再者说了,梁县令自己身中一刀负伤,其妻张氏以及儿子、女儿、仆从全都身死,你还敢污蔑他?以我看,你们是怕得罪了侯恂或者收了侯家的钱吧?”
一听这话,顿时,文华殿内好几个人立刻出列,驳斥了起来,纷纷指责刘宗周诽谤,向崇祯皇帝告状,要求治刘宗周的罪。
一时之间,文华殿内吵成了一团!
崇祯皇帝被他们吵得脑壳疼,如果是原本的他,肯定会觉得周延儒等人说得有理一些,且考虑到如今正用侯恂的时候,很大可能性会压下这个事情。
但是,有昨晚的经历,他知道此时离亡国不远,而且也知道首辅周延儒等人的品行已经有污点,因此,他算是五五开,觉得两边都有道理了。
这么一来,他就拿不定主意了。只好转头看向张明伟又问道:“先生,这事你怎么看?”
“……”听到这话,所有人再把目光转向这个穿蟒服的奇怪家伙,心中皆是无语。这得多受皇帝信赖,才会什么事都要问这人的看法?
张明伟在刘宗周等人吵架的时候,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因此,崇祯皇帝一问,他便微皱着眉头问刘宗周道:“那个侯方夏是死了还是活着,如果活着又在哪里?”
刘宗周知道他这话也等于是在替皇帝问话,因此就马上回答道:“目前不知下落,但据梁知县所言,那侯方夏趁黎明时分杀守军出城,应该是突围出去了。”
这也就是说,那个侯方夏是死是活不知道。张明伟想着,便又再问道:“那这个梁知县如今在哪里?”
“目前在虞城养伤。”刘宗周倒是知道这个,给了确定答案。
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便转身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此事还需要查清真相才好。因此,就先等梁县令养好伤,查到侯方夏的确切下落之后,再开查此案。总之,朝廷一个原则,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恶贼!”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眨了下眼睛示意。因为他是面向崇祯皇帝说得,因此群臣都没看到。
崇祯皇帝本来就觉得张明伟说得有道理,再看他眨眼示意,便知道应该是另有说词,便心领神会,点点头,正经地说道:“先生所言极是,这事情须得查清楚了才好下定论。朝廷决不能忠烈奸妄不分,唯有忠烈得到褒扬,奸妄得到惩治,大明才能有希望!”
听到这话,刘宗周不由得眼睛一亮,这话,是说到他心里去了。于是,他便大声奏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嗯?”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同意了。不过以为他还是纠结这个事情,心中多少有点不高兴的。
谁知刘宗周压根没说这事,而是义正言辞地说道:“微臣听陛下刚才所言,感动莫名,如此确实为我大明之希望。因此,臣请旌表战死的卢象升,追戮误国奸臣杨嗣昌,逮治跋扈总兵左良玉,如此方能使得督师大帅都知道警醒自己。”
这段话一直埋在他的心底,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是要到十二月份之后才会因为朝廷不断地失城丢地才对崇祯皇帝说了出来。如今因为张明伟的蝴蝶效应,提前了好多个月,趁着归德一案说了出来。而后,眼睛盯着崇祯皇帝,带着一些期望,就盼着皇帝准他所奏。
然而,他这话又让崇祯皇帝犯难了。
要知道,杨嗣昌是他在之前最为倚重的大臣。就连现在他最为倚重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是因为杨嗣昌推荐所致。因此,要让他把杨嗣昌定为误国奸臣,感情上就有点过不去。
不过毕竟有张明伟的蝴蝶效应的影响,他已经知道了两年后大明要灭亡。又经过张明伟分析,陈新甲还很有可能和晋商有勾结。如此一来,连带着杨嗣昌也可能不干净。因此,如果只是这一点的话,他说不定会当场决断了。
可让崇祯皇帝犯难的根本原因是,刘宗周要他逮捕治罪左良玉。
这个左良玉,嚣张跋扈,谁人不知道?甚至是已经到了尾大不掉,崇祯皇帝也是心知肚明。可是,没办法啊,左良玉手握重兵,号称十多万兵马。如今虽然是嚣张跋扈,可至少还是在和流贼打仗的不是!
如果动他的话,把他逼造反了怎么办?再说了,松山之败,朝廷主力全军覆没,左良玉的兵马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这个时候擒拿左良玉归案,朝廷就算有心也无力啊!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没办法,只好转头看向张明伟,求救道:“先生,此事你怎么看?”
第032章
见解
崇祯皇帝这么一问,文华殿内的焦点,便再次集中到了张明伟身上。
左良玉的这个问题,相当棘手。除了他手握重兵之外,还有崇祯皇帝所不知道的一点,就是左良玉当然知道朝中有人的重要性,因此也舍得往朝堂上送钱。
事实上,这种事情不止左良玉是这么做的。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武将,都有在这么干。
因此,很多人都有点好奇,这个奇怪的人会怎么答复皇帝的这个问题?要知道,就连他们对此都可以说是一筹莫展的。看这人年纪轻轻的,能有多少见识,能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么?
张明伟倒没有管这些文官太监怎么看自己,而是转身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卢象升从大名府知府领兵勤王开始,为朝廷所做的贡献之大,崇祯朝能有多少人可以比的?他的功劳,可不是吹出来的,是有实打实地战绩。据我所知,他被流贼称为卢阎王,能让流贼闻风丧胆的那种。最终卢象升抗击建虏,战死疆场。像卢公这样的精忠报国,应该广为宣传,入忠烈祠,享大明香火,为大明官员之榜样!”
有关卢象升的事情,因为杨嗣昌的原因,是久久不能定论。就连卢象升的遗骸,都是过了八十天才得以收殓。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第三年,卢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都不允许。
如果不是这样,刘宗周也不会上来就提要求要表彰卢象升。很显然,在他看来,对卢象升盖棺论定,就是一个可以为表率的忠臣。
此时,听到张明伟这话,崇祯皇帝便立刻明白,后世史书上绝对是正面评价。如此一来,崇祯皇帝回想起自己和卢象升交往的一点一滴,他还真动容了。哪怕最后卢象升并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可那不也是精忠报国,以死明志的表现么?如果要说忠臣,卢象升绝对算一个!
这么一想,他便立刻严肃起来,点点头说道:“先生说得在理,卢象升当为入忠烈祠的第一人。”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恨声补充道:“洪贼则为打入奸妄堂的第一人!”
刘宗周听到张明伟一提议之后,皇上就准了,给予卢象升非常高的评价,顿时心中对张明伟充满了好感:此乃忠义之士,可深交也!
其他文官听得都是大吃一惊,他们明白,卢象升的这个盖棺论定,绝对不是因为刘宗周提议的影响。而是因为这人的评价,才会让皇帝有此决断。拖了这么多年,一言而决,这人对皇帝的影响力竟然大到了如此的地步!
顿时,文华殿内的这些文官太监,更为关注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他们很想知道,要是这个奇怪的人建议抓捕左良玉的话,皇帝会不会真得就会抓捕左良玉了?
这么想着,除了兵部尚书陈新甲有点紧张,不知道杨嗣昌这边会怎么处理之外,其他人,则大都集中在怎么回应处置左良玉的事情上。
他们相信,这个奇怪的人到底有什么能耐,这左良玉的事情上,将会是一块试金石。
只听张明伟依旧对着崇祯皇帝侃侃而谈道:“陛下,至于杨嗣昌是不是误国奸妄,我还吃不准,等回头我了解之后,再下定论可好?”
就只是和高起潜一起陷害了卢象升这一条,张明伟就对杨嗣昌的印象很差。更不用说,他还怀疑杨嗣昌和晋商也有来往,因此推荐了陈新甲上来。但是,这还只是怀疑,如果有证据能证明这点,那再给杨嗣昌盖棺论定也不迟。
另外,让他这么说的还有一个理由是,在卢象升的这个事情上,未必就没有崇祯皇帝本人的意思。虽然崇祯皇帝本人肯定没有要搞死卢象升的意思,只是想促成和建虏的和谈而已。但杨嗣昌和高起潜下手狠了,这其中也是有崇祯皇帝一定的责任。拿这事给杨嗣昌下定论,并不妥当。
另外,杨嗣昌死后,崇祯皇帝亲自撰写祭文,追赠太子太傅,并哀叹:“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