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681

  “你们都别说了,我口才比你们好,让我去好了。要是能见上国公一面,也算是值了。”
  “我等江湖中人最是佩服这等高义之士,我也愿去!”
  “……”
  名声的好坏,不管古代还是后世,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古代,就尤其重要。
  看着一众人等纷纷抢着要去联系兴国公,蓝天保心中非常欣慰,同时也感到非常自豪。等了一会,才对他们说道:“好,既然你们都这么说,我就向诸位兄弟交个底。之前有隐瞒,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一听他这话,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些人互相看看,一时之间,显然都有点莫名其妙,最终那壮汉不由得疑惑地猜道:“该不会军师你贪了兄弟们的钱?”
  “……”蓝天保一听,顿时无语。
  回过神来,他脸色郑重地说道:“诸位兄弟,我是认真的!”
  见他如此,其他人便都看着他,脸上的疑惑之色并为减少。
  蓝天保扫视他们每个人的脸,和他们的眼睛对视,最后,看向壮汉,缓缓地说道:“其实,我是卧底!”
  “卧底?什么卧底?”壮汉一听,不由得更加疑惑了。其他人也是,不知道卧底是什么意思?
  蓝天保一听,顿时回过神来,感觉有点好笑,那严肃认真面对身份公开的心也顿时轻松了一点。不过说这么重要的事情,他还是重新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这是国公说得,我本身其实是国公的家丁!”
  “国公?哪个国公,你不会说是兴国公吧?”壮汉一听,当即哈哈一笑道,“军师,你不要开玩笑了!”
  “是啊,军师,你是想抢这个功劳么?大哥可是说过,要我们务必保证军师的安全。”
  “对对对,我们的命贱,你是有学问的,和我们不一样!”
  “……”
  听到他们一心为自己考虑,蓝天保也有点感动,便提高了一点声音,再次认真地重复道:“我真是兴国公府上的家丁,是奉国公之命,前去投奔李闯王的。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了大哥被截住了!”
  听到他这话,房间里再次安静了下来。一众人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过了好一会之后,壮汉才狐疑地确认道:“军师,这事可不能开玩笑,你可别为了去见兴国公就乱编故事!”
  蓝天保听了,实在无语,便认真地说道:“是真的,我爹娘,还有弟弟都还在兴国公府上呢!”
  说到这里,他主动又说道:“其实,我当初对大哥说得话,也都是真的。只是后来隐瞒了一点没说,就是我被锦衣卫抓住之后,是兴国公刚好路过,救下了我兄弟俩,了解情况之后,便收留了我们一家人。”
  听到这话,房间里又安静了下来。到了这时候,他们基本上算是相信了蓝天保的这话了。一时之间,显然是有点难以接受。
  过了好一会之后,壮汉忽然开口说道:“军师,还是你的运气好啊!”
  其他人听到,也都跟着点头附和。
  “是啊,你是在落难的时候遇到了贵人。不像我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终只能起来造反了!”
  “但凡有一条活路,谁想冒杀头之罪呢!”
  “……”
  看到同伴没有人对自己喊打喊杀,反而都是羡慕,蓝天保心中也有点感动,便开口说道:“如果当初没有遇到国公,我要是能活下来,估计被这世道逼迫之下也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的。”
  说到这里,他郑重地说道:“如果兄弟们信我,我必将把大哥和兄弟们当初的情况禀告给国公,你们和我当初都是差不多,有情可原,我相信国公必定会同意招安我们!”
第206章
形势严峻
  所谓祸福相依,这句话是真一点都没错的。
  崇祯皇帝在这几天里,连续遇到好事,心情正好着呢,就又被加急奏报给坏了心情。
  这不,他紧急召见群臣商议事情。这其中,就包括了兴国公张明伟。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指着御案上的奏章,表情严峻地对底下群臣说道;“今日连续三份加急奏报,一是来自开封,说李贼所部围攻开封已半月有余,攻打甚急,这是第三次向朝廷求援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第二封奏报,是吴三桂、白广恩等五路游击联名上奏,说他们救援开封,却遭总督侯恂斥责,要调他们归于其指挥。要敢不听,就以造反论,甚至还调兵威胁。”
  说完之后,他从御案上拿起一份奏章,脸色严肃地说道:“侯恂领着左良玉部不但要挟朝廷,甚至在流贼一部北上时,一触即溃,让开了去路。如今,这一路流贼已至保定附近。目前态势已是明显,这路贼军真得冲京师这边而来。”
  这是兵事了,兵部尚书闵洪学首当其冲,也因此,他便最先开口奏道:“陛下,如今京师这边,可战之兵甚少,只有勇卫营部分,以及刚组建的京营。一共也就两万五千左右,还都是新组建的。而此路贼兵号称二十万,虽然有假,可八万之数却是有的。且朝廷官军出征的话,还需要防着左良玉所部,微臣以为宜守不宜攻!”
  听到他说话,其他人便都没说话,只是看着他。
  崇祯皇帝听了,皱着眉头说道;“如果只是守城的话,流贼北上,朕虽然不担心京师安全。可是,京畿之地若是被贼寇肆虐,如之奈何?”
  内阁辅臣堵胤锡听到这里,也是插嘴提醒道:“流贼若是肆虐京畿之地,必然也会对蓟镇长城防线有影响。万一严重的话,影响了御建虏于关外,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他的眼光显然是算高的,把关内关外的情况都考虑了进去。
  闵洪学听了,也是为难道:“如今之计,朝廷可用之兵太少,如之奈何?除非下诏勤王!可天下之乱甚广,又有何地之兵能应王事?”
  如果左良玉一部听朝廷的调遣,那其实还是有兵力可以用的。无奈这左良玉早就有倨傲不训之事,对于地方巡抚总督的调遣,爱理不理。如今更是公然喊出要清君侧不说,甚至还威胁白广恩等其他五路游击,反而还牵扯了朝廷原本就不多的兵力。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一个脑袋觉得有两个大,没有办法之下,他便只好转头看向张明伟,试探着问道:“先生,要不调秦兵入关?”
  这个关,是指潼关,而不是山海关。意思是让孙传庭所部入中原参战。
  张明伟听了,皱着眉头回答道:“陛下,孙传庭那边,算算时间,他只身入陕西,要整顿军队,要筹备钱粮,才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已,怕是兵不精粮不足,匆促调动其兵马的话,怕是效果有限。万一准备不足打了败仗,那前面的付出就都白费了。松锦之战的教训,犹在眼前啊!而且,陕西境内也不安宁,孙传庭肯定也要安顿陕西境内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也是无奈,便又问道:“那如今之计,该是如何为好?”
  张明伟听了,看看闵洪学,再看看其他人,然后才转头看向崇祯皇帝回答道:“我认为,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让孙传庭那边多点时间整军为好。眼下的困难,我们商量下,看看能不能解决,就尽量解决。并且,要让孙传庭所部出关,那其实也是远水难解近渴!”
  崇祯皇帝听了,也知道先生说得在理,便只好转头看向其他臣子问道:“诸卿以为,如今如何应对为佳?”
  到了崇祯十五年六月份,这时候是真得天下大乱。效忠朝廷的官军大都战没了,而原本对朝廷忠心的将领,看到这种乱世之下,也慢慢地变了心思。
  这时候还听话的,其实就是勇卫营了。但是,勇卫营兵力实在有限,还分拆成了三部分。其中孙应元领兵护卫太子,在江南那边;黄得功领兵护卫皇陵,如今和刘良佐及地方将领一起,正在和张献忠所部僵持。
  这算来算去,真得是算不出什么可用之兵来。
  这个情况,文华殿内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自然都是知道的。因此,他们细想之下,很是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受。
  张明伟之前一直扑在内撤辽东军民,对付晋商这些事情上,对于中原之地的事情,还不是特别关心。此时见到他们一个个都是皱着眉头,好像并没有办法的样子吗,他心中也急。
  不过张明伟知道,如今他是朝堂上的主心骨,更是能左右崇祯皇帝,他的表现如何,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虽然他心中也急,但是,表面上却还是淡定地。
  看到一直没人说话,张明伟便问道:“那我们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来分析吧!”
  听到他说话,崇祯皇帝和其他人都转头看向他,竖着耳朵听他说什么。
  只听张明伟面向崇祯皇帝说道:“开封那边,城池坚固,给周王的旨意也传过去了。相信以开封府的物资储备和兵力规模来说,再抵挡李贼所部一阵子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一点,在场的这些人都知道,因此听了之后,都是点点头,表示赞同。
  “侯恂和左良玉那边,依仗手中军权,已经形同叛逆。再这么拖下去,更是给了他们以朝廷名义去加强实力。就如同那侯恂如今以总督身份去威胁白广恩、吴三桂等五路游击那样。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把事情挑明了,问罪侯恂和左良玉算了。”
  听到这话,刘宗周开口说道:“归德失陷一案,我已经问过梁知县,那两个刺客也审问过,可以说,事情是非常清楚不过了。而侯恂不但不认罪,反而包庇其子,更是派了刺客意图行刺朝廷命官,罪同谋逆。”
  顿了顿,他又再说道:“至于左良玉更甚,之前时候,临阵脱逃早已不止一次,纵兵劫掠百姓,地方上也时有奏报。还有不听应天府巡抚张国维调遣之类的事情,更是常见。如今竟然还敢要挟说要清君侧。这等贼将,虽诛其九族都不为过!”
  说到这里后,他脸上也出现了无奈之色道:“可他手中有军权,号称兵马二十万。没撕破脸之前,他还能和流贼打打,这要是撕破脸,摆在明面上了,他不但不可能再和流贼打,反而可能会和流贼联合起来攻打朝廷地方。这一来二去,贼势更甚,何以应对?”
  其他人听了,也是点头,形势真的不容乐观。要是有可能的话,又哪能让左良玉这么嚣张。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左良玉不是看到朝廷没有这个实力,说不定他也不会这么嚣张。
  张明伟听了,摇摇头说道:“其实眼下已经等于是撕破脸了,再遮遮掩掩地,反而有利于左良玉所部继续壮大!”
  这话说得也有理,可是,难处也是很大的。因此,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崇祯皇帝。这个事情,最终还是要崇祯皇帝来决断的。
  崇祯皇帝见此,脑门疼,想了下,还是没法下定决心,便把目光转向张明伟,带着一丝求救之意。
  张明伟见此,皱着眉头想了一下,便开口问道:“那还有一事,就是那处北上流贼,是个什么情况,谁来说说?”
  这个属于兵事,自然是兵部尚书来说了。
  因此,闵洪学便马上回答道:“这支北上流贼,自称小袁营,贼首袁时中。崇祯十三年底,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大旱,飞蝗蔽日。这袁时中便聚众造反,攻打开州,杀死州同知郗之。次年,又同刘玉尺、朱成矩等贼入开封、商丘地区,活跃于豫东南、皖北等地,声势浩大,后被勇卫营、刘良佐等部联合击败。”
  “袁时中残部因此入中原和李贼所部合兵,声势又复浩大。”说到这里,闵洪学顿了顿之后,带着一点疑惑道,“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这袁时中突然领兵南下,似乎是和李贼所部分道扬镳,要南下汇合张贼,革左五营等贼寇之势。但是有不知道为什么,这小袁营突然又折返北上,逼退了左良玉所部,如今更是进逼到了保定附近!”
  不愧是兵部尚书,对于这个贼寇的描述还算是比较全面的。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便转头看向张明伟,想看看先生有什么说法。
  不过,他一看之下,顿时不由得心中一喜。因为崇祯皇帝看到,张明伟的脸色明显是带了一丝惊喜之意,而不是脸色沉重。那岂不是说,是不是先生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好办法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先生,可有良策对付这股流贼?”
  其他人也注意到了张明伟的脸色,便都有点好奇,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6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