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空间(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93

  王弘他们到达的第一天就被派上了城墙,他们现在已经正式编入虎威军,庆阳学院的援军单独成立一个营,叫庆阳营,仍然归教习冯立管,不过冯立现在也是一名校尉了。
  王弘所在这个小队为庆阳营第六小队。他们第六小队这一百人负责防守一小段城墙。由于秦军不但白天攻城,夜间也会派人袭扰,让守军不得安宁,因此守军便也分批轮流守城,每批次只需守城四个时辰便可轮换。
  王弘立于城墙之上,这虎踞城果然不愧其名,虎踞龙盘,其两侧都是险峻的山峰,山峰连着山峰,连绵二百多里,连猴子都难以翻过去,虎踞城便占据了这两百多里内唯一通道。
  由于两侧都是险峻的山峰,虎踞城的防守,只要守住正面一个方向就行了,所以,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秦军仍然久攻不下。
  此城居高临下,城墙下面是一里多长的斜坡,秦军要想攻到城墙,首先必须爬上这段斜坡。
  而楚军在这段斜坡上布置了大量的陷阱,而斜坡顶端城墙下更是布置了大量的滚木擂石。
  尤其是那滚木上面布满了铁钉,王弘看到都感觉身上一阵发寒。
  秦军光是要爬上这段斜坡也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行。因此秦军攻打一个多月真正能攻上城墙的次数很少。
  王弘自从登上城墙,就看到秦军一直都派出小股部队在进行搔扰性攻击。
  每当放出滚木擂石,他们就跑。也有跑不及被压死的,没死的就反回破坏滚木擂石,将上面的绳子砍断。
  这里的滚木擂石上都是绑了绳子的,放出去后还能用辘轳拉回来,重复使用。不然每天都这么扔,把全城的房子都拆了也不够用的。
  而秦军这种搔扰战主要也是想消耗守军的滚木擂石,顺便探探陷阱。
  直至傍晚时分,一队队民夫挑着饭食送到各处阵地,为士兵分发着食物。
  王弘领到一碗肉粥和两个大肉包子。
  刚咬了一口。就听到山坡下秦军阵地传来一阵号角声,接着就听到一阵鼓声,秦军黑压压的一片,跟着鼓声步伐整齐地向虎踞城而来。
  秦军军纪严明,军容整肃,其移动并不快,每十步还会停一下以整理阵形,然而其整齐划一的一步踏下大地都会跟着振动,每踏出两步便齐声高喝一声“杀”,其声若雷呜,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很多今天第一次参战的新兵,都被其气势所震慑,脸色发白,手脚颤抖。参战之前的意气风发,早丢到九宵云外了。
  王弘一见这阵势,三两口把包子从嘴里塞了进去,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因为用力过度,手指关节都显得有点发白。
  此时,城墙下的滚木擂石阵地,传今兵一声“放”,手中的小旗向下一挥。无数的滚木擂石便咆哮着向下冲去。
  这时只见秦军前列抬出一个个像拒马一样的东西,但是比拒马粗壮很多。
  这东西还是第一次见秦军使用,应该是新制成的,此物由三根大木桩一端拼在一起,组成一个简单的锥形,底下三条木桩像三条腿,形成一个稳固三角形支点。
  他们将这个东西立于阵前,气势汹汹的滚木,碰到木桩上便不能再前进半步,全部被其所阻挡,只有少数的擂石从其缝隙中冲过,冲入阵中。但所造成的伤亡有限。又放了几轮滚木擂石,都未取得多少战果。
  此时传令兵传来将令,要求他们出城迎战。王弘这些年兵法,战术也学过不少。自然也明白,所谓守城,并不是只能死守在城墙上,被动防御。还必须有出城作战的能力,不然久守必失。
  王弘他们快速赶往城外列阵,王弘看到本已轮休的那部分士兵也已经集结在城外了。
  他们每一百人组成一个小方阵,由百夫长统领。外围一排为刀盾兵,第二,三,四排为长枪兵,王弘便处于第二排。
  数十个这样的小阵组成一个大方阵。每两个小阵之间留有一丈宽的通道,便于调兵遣将。
  若是敌军敢进入通道,就会受到两侧方阵的进攻,让对方有来无回。
  另外还有几队骑兵位于大阵后方,主将居于大阵中央,并立有高台,便于观察和指挥。
  在王弘他们列阵的同时,有几队弓箭手已经赶往他们前方,等秦军进入其射程之内便发起一轮轮齐射。
  楚军居高临下,在弓箭对射这方面占尽优势。楚军箭雨落入秦军阵中,秦军虽然及时地支起了盾牌,但盾牌护不住所有人,还是有无数人中箭。
  秦军弓箭手回射却连楚军脚趾头都够不着,引得楚军哄然大笑。
  秦军整齐军阵,也不浪费箭支,顶着楚军箭矢继续前进,行进中些许伤亡,不改其前进的决心,仍然喊得杀声震天响。
  只是此时对楚军的震慑已经大不如前。秦军前进,楚军弓箭手则一边射箭,一边交替着后退,一直处于秦军射程范围之外。
  就这样,双方尚未交战,秦军已伤亡了数百人,虽然对于一万多人的队伍不算太多,但对其士气是个不小的打击。
  楚军这边,除了后退时一个弓箭手扭伤了脚,算是零伤亡。
  楚军弓箭手一直退至大阵之中,并继续以仰角抛射。此时秦军的箭雨也终于向着楚军大阵落下。
  这时,王弘听到已方的战鼓“咚”“咚”“咚”地响起,敲得所有人气血沸腾,忘记了恐惧,忘记了死亡,跟着战鼓的节奏,迎着箭雨,踏步前进。
  双方阵营不时有人中箭倒下,但丝毫也没影响到双方前进的步伐。也有一支箭落到王弘身上,以王弘《横练六合功》第七层的修为,也就剩下给他挠痒痒的份。
  一青一黑两股洪流终于冲撞到一起,溅起一片片血花。金铁相交声,刀枪入肉声,惨叫声,都被喊杀声,大鼓声所淹没。
  这这种气势影响下,所有人都红着眼,精神亢奋,只想着将对面的敌人杀死,毫不顾惜自己的性命。
  王弘一枪扎穿了对面一名长枪兵心脏,长枪带出一蓬血花,那长枪兵浑若不觉,继续挺枪向王弘刺来,可惜长枪只能刺到一半,便无力地垂下。只能不甘地缓缓倒下。
  这名士兵倒下,从后方迅速有一名士兵补上原来的位置。又被一枪扎穿,死于非命。
  到补上第五个人时,这人眼见前四人都只一招便被杀,躲躲闪闪不敢上前送死。
  王弘也不管他,趁机连续几枪将附近几名秦军捅倒。在王弘这种先天期高手面前,这些小兵根本无一合之敌,王弘都有一种欺负小朋友的感觉。
  不过王弘可不会手下留情,他多杀一个,已方战友的压力就会小一分,生还率就会高一分。
  对方方阵又快速在王弘前面位置补上几名士兵,补上的几名士兵很快又被王弘几枪给捅死了。
  当第四次补上的士兵被王弘捅死后,已方百夫长发现有机可乘,命令由方阵变锥阵。
  由王弘担当前锋,百夫长为其侧翼,整体阵形呈倒“V”字形。王弘提枪往对方阵中杀去,如虎入羊群,无人能挡。
  其它人则护住两翼,像一把热刀,切入牛油中。
  杀至对方阵中,快要将其杀穿时。只见一名满脸横肉的壮汉挡在前面,其手持一把开山大斧,身披半身铁甲,胸口还有一块护心镜。
  见王弘杀来,二话不说,一招力劈华山当头劈来,王弘举枪一拦,震得手掌微微发麻。王弘暗叹一声“好力气!”
  一般后天武者拥有六至九百斤力气,先天武者能突破一千斤力气。但也有些天生神力或修练特殊功法之人,在后天期便能突破千斤力量。
  王弘所修练的《横练六合功》只是防御强大,并不以力气见长。至如今力量也就一千斤出头而已。
第18章
阵战
  此时,整体的战局上楚军尚处于劣势。楚军虽占有地利之便,但兵力总数不如秦军,楚军中还有太多的新兵,更有很多还是今天才第一次参加战斗的。
  新兵何曾见过这种场面,见到对方长枪如林,向自己刺来,参战之前的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早抛到九宵云外了。
  要不是军法官就在后面盯着,估计扔下兵器逃跑的也会大有人在。而秦军这些年东征西讨的,都是些久经沙场的老兵,单兵实力自然比楚军强上一截。
  王弘这里也只算是局部的一点点小优势,一场上万人的战斗,个人能力再强也难以改变大局。
  锥形阵最重要的是前锋有力,现在王弘受到阻挡,秦军便迅速围攻了上来,对侧翼进行猛烈的攻击。虽然两翼奋力抵抗,但时间长了这个阵势肯定会吃亏,坚持不了多久。
  对方这名百夫长虽然有一身蛮力,但各方面综合实力,比起王弘这种先天期还是差着一大截。
  更何况王弘还未使用内力,内力灌注长枪,会发出一尺多长的枪芒,太耀眼了。
  王弘不想泄露自己达到先天之境,毕竟才十六就达到先天境,太容易引人联想了。
  王弘一直都依靠肉体的力量在战斗。一旦使用内力便很容易被人查觉,否则区区后天武者在王弘面前绝对过不了三招。
  战至十几招,这壮汉一招横扫千军,被王弘巧妙避过,趁其招式用老,一招惊龙出水,一枪刺穿了其咽喉。
  斩杀了这名百夫长,王弘再无阻挡,如热刀切牛油般很快便杀穿了这个小方阵,然后方弘与百夫长分别带一队人马继续追杀剩余人马。
  秦军不愧为百战强军,被一分为二,百夫长战死,仍能组织抵抗而不溃散。
  王弘还没杀几个秦军,就见秦军后方又走出一个方阵,向他们杀来。
  王弘带队迅速与百夫长汇合,重新整队列成一个小方阵。
  此时若再追杀秦军残部,没有合适的阵形抵挡,只怕自已也很快会被新来的这支队伍击溃。
  秦军原来的残部便趁此机会,再次整合到一起,配合新来的部队再次向楚军杀来。
  还没等喘几口气,对面秦军便冲杀过来。经过刚才一番激战已经人人疲惫,更有不少人身上带伤。而对面这支秦军显然是支生力军,个个龙精虎猛。
  对方摆出密集阵形,密密麻麻的长枪前挺,像一堵墙压迫而来。楚军前排刀盾兵立起盾牌,后方长枪同样指向前方。
  这种对阵对士兵的心里压力是极大的,招招见血,见面便分生死,若无大勇气是无法面对的。
  幸亏平日战阵操练也是极其严格,此时都谨记平时操练要点,动作标准如一。一排排枪头也像一堵墙一般迎向对方。
  “杀!杀!杀!”一阵怒吼的同时,
  “哧!哧!哧!”一阵阵长枪入肉声在双方阵营响起,但只要没伤到要害,当场死亡的,都会坚持战斗到底。他们都知道这种战场倒下就意味着被踩踏而死,战斗中更没有脱离战场去疗伤这种说法。
  如能坚持到战斗结束也许还有活命的希望。王弘一枪将一名秦军的腹部穿了一个洞,肠子都掉出来了,可这秦军不管不顾,满脸狰狞地挥刀,向离他最近的一名楚兵砍去。
  这支方阵应该是秦军中的精锐,一个个勇猛无比,且悍不畏死,交战没几下,楚军中便有好几个倒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