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5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1/608

  “此事与你无关,只因夫君对其翼太过信任,军务他要管,政务他也要管,就连从不许任何人插手的秘府,他也能做大半的主。这是权责不分酿成的苦果,所以夫君现在要改弦更张,弥补过去的错误……”
  詹文君顿了顿,过了好一会,道:“我猜测鱼道真应该不会直接参与秘府运作,她的职责会像是另一种形式的监军司,负责监察审视秘府内部可能会出现的贪腐和背叛。这是秘府继续壮大必须要走的路,不能仅仅依靠夫君对你的信任,韩非子说以道为常,以法为本,唯有如此,才能不再出现人祸……”
  经过詹文君的开导,冬至的火气消散了大半,惭然道:“我这就回京,向小郎认错,愿受责罚……”
  詹文君柔声道:“我写封信,你带回去给夫君,责罚就不必了,今后好生做事。你可以不用和鱼道真成为朋友,但要和她紧密配合,这两年国中必有大变,秘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切记!”
  “是,阿姊,你多多保重……”
  冬至颇为不舍。
  詹文君笑道:“我在此地无风吹日晒之苦,也不虞饥寒和危险,倒是你,行走于明暗之间,当万分警惕……”
  金陵,大将军府。
  凌晨,丑时。
  房内灯火通明,静悄悄的,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房外是当值的十八名近卫,正虎视眈眈,盯着所有可能有敌人入侵的方向。
  至于会不会有人敢来刺杀大宗师,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你的苦心,冬至未必领情,又何必把自己置身到这样惹人厌恶的处境?”
  徐佑下笔如飞,极有效率的批复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疏。鱼道真在案几的左边,分门别类,为他整理好,两人配合如行云流水,竟极具美感。
  “冬至的能力毋庸置疑,对外,已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手画脚。可她天性良纯,又被小郎保护的太好,还不适应日后的形势变化,对内疏于防范,很容易被人利用或者,为自己,也为小郎惹下天大的麻烦……”
  鱼道真笑道:“既然如此,我愿作磨砺她的刀石,为小郎锻造出一把光华内敛,却锋刃无双的宝剑!”
  徐佑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鱼道真既然愿意当恶人,那就由得她去。幕府之中,当然不能全都是好人,当然也不可能全都是正人,冬至执掌秘府,是他手里最锐利的刀之一,但是越锐利就越容易折断,多打磨打磨,对她是有好处的。
  “嗯?”
  徐佑随手拿起刺史的奏疏,看到最后一行字,突然愣了愣神,神色变得有些怅然。
  鱼道真发现徐佑的异样,低声问道:“小郎,怎么了?”
  徐佑放下奏疏,负手而起,缓缓走到门口,推开房门,望着天上的明月,道:“朱智死了……”
第一百零四章
革新(一)
  广州刺史的奏疏里,只有最后简单的提到一句,说朱智于数日前死在病榻,并没留下遗言。
  生前叱咤风云,死后寂寞无名。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朱智从来都不是徐佑的敌人,哪怕在长安城里两人分道扬镳,但是徐佑对他只有感念。
  没有怒和恨!
  “派人去请朱义……”
  当朱义得知朱智的死讯,登时哀伤欲绝。
  不过,朱智发配广州后一直郁郁寡欢,身子骨早就一日不如一日,大家对此也有心理准备。
  徐佑宽慰了两句,允许朱氏派人前往广州,迎朱智的棺木回富春安葬,这等于说间接赦免了朱智的罪名,去掉了压在朱氏身上的沉重包袱。
  人死灯灭,前尘往事,皆可付之东流。
  过了几日,冬至回京,先见徐佑认了错,转呈詹文君的书信。
  信里没提别的,只是夫妻间的柔情蜜意,但徐佑知道,詹文君还是为冬至求了情。
  他原本也没处罚冬至的想法,毕竟是鱼道真主动挑衅在前,笑道: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冬至嘿嘿笑道:“我就知道小郎对我最好了……”
  “别得意,秘府要新成立一个校事司,专责对秘府内部的监察。鱼道真为校事司的司主,负责校事司、阴书司和业镜司,你仍然为罗生司司主,负责罗生司、文鱼司和鸣篪司。你们二人互不统属,直接对文君负责,文君没回来这段期间,由你暂时统管。冬至,我不管你和鱼道真如何相处,但有一点,不能因为斗气,而耽误了正事。”
  “我分得轻重,小郎放心!”
  冬至燃起浓烈的胜负欲,心里打定主意要和鱼道真一较高下,至少绝不能被她比了下去。
  鲶鱼效应初步显现,后续会怎样发展,还要看两人能不能把握好分寸。
  调整了秘府的权力结构,冬至和鱼道真互相制衡,像何濡那样的事不会再次发生。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徐佑的精力完全放到了各项蓄势待发的改革之中。
  虽然现在还受到各方面的掣肘,但有些事必须要做,徐佑没时间耽误,也不愿意耽误。
  先是五馆学修缮完毕,对全国进行招生,分为初选和决选两个部分。
  徐佑虽忙碌,可五馆学是重中之重,决选出来的生员全由他进行一对一的面试,总计三百五十三人。
  这里面大多是寒门子弟,属于庶族地主阶层,也是自幼读书识字,少则通一经,多则晓六艺,苦于出身,无法出仕为官。
  这次考入五馆学,是为了将来谋求一官半职,所以最为积极,也最为支持。
  正如鱼道真私下里对徐佑说: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好好培养,日后可依倚为心腹,与门阀分庭抗礼。
  定好了生员,择日开学,徐佑在开学大典上发表了激荡人心的讲话,重点论述了朝廷与地方的关系,官吏与百姓的关系,士族与庶族的关系,农业和商业的关系,南北关系,以及汉胡关系等六大关系。
  由于影响太过巨大,又被人称为“冬训章”,再有好事者把徐佑当年冬天在玄机书院的开院讲话拿出来,并称为“冬训二章”,逐渐传扬于世。
  “衣冠南渡,百年耻辱,汉人的尊严只在铁甲和剑锋之上。然而要治军,先要国富,要国富,先要民强。”
  “如何民强,首要用吏……”
  “可自有士庶之别,高下而分。门阀有世及之荣,寒人无寸进之路。膏粱子弟,父誉其子,兄夸其弟,于是未离乳臭,已得华资,甫识一丁,即为名士。”
  “名士华资,不屑浊职。而要直面百姓的,正是这些看似卑贱的浊职,我寄望于你们……”
  “年寿有时而尽,荣华止乎其身。男儿这一生,当成大丈夫,为国不惜死,报国不惜身……”
  最后他说,“诸君,听那虎啸之声,正于尔等胸中酝酿,待得吐气震开山河,声名自会回荡万世!且努力,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五馆学之后,徐佑强势改组三省六部,加重吏部和户部的权限,在吏部之下新增清吏司,决定于明春三月对在金陵六品以上的京官进行全面考核。
  吏部也从此被称为天官,成为六部之首。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吏部之时,朝野议论纷纷,无不猜测明年三月考核的目的。各种阴谋论满天飞,有聪明伶俐的,现在就准备走门路找关系,务必在考核时安然过关。
  然而,徐佑悄无声息的在户部下新增屯田司,从洛州的互市引入北方的粟、麦种植,并在全国推行糅合了后世先进经验的圩田法,大肆修整良田,开垦荒田。
  相比吏部引起的巨大动静,户部的事根本没人关注,所以也没有受到任何的阻力!
  这是暗度陈仓之计,如若不然,整日闲的蛋疼的御史言官,定会鸡蛋里挑骨头,还有那些清要显贵们也会从中作梗,虽然他们影响不了最后的决议,但徐佑没工夫和他们扯皮,干脆把吏部推出去吸引火力,他在户部实心做事。
  经过三个月的忙碌,数十个试点县先后新开垦圩田达两百万亩,仅晋陵曲阿县的万春圩就有良田八万亩,堤坝长二十多里,还种了无数株杨柳护堤。
  春夏之时,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倒是意外的好看,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争相歌颂,连带的对户部推行的这项政策大加赞扬,取得了成绩口碑双丰收。
  这时也已过了年,新皇正式改元升明,徐佑坐镇,吏部尚书顾允主持了第一次京官考核。
  清吏司的职衔很低,几乎全是从六部各户蓸提拔上来的寒门子弟,但手里权力极大,被徐佑和顾允耳提面命,立下了严规,凡敢接受请托,徇私舞弊者——门诛!
  连坐不是法治精神,但徐佑只能如此,治乱世用重典,不从开头就斩断这个苗头,日后免得不会沦落成铲除异己的工具。
  一个月内,考核顺利完成。
  革职、平调或降级调用的有三十七人,年老和有疾者勒令退休的有十五人,缺位由吏部拟名,呈报后批准。
  到了这时,突然有人发现,补缺的五十二人里,有三十多人出自玄机书院……
第一百零五章
革新(二)
  这几个月,徐佑行事顺遂,朝野间或有少许反对之声,却没有对实际操作产生什么不可控的恶劣后果。
  但徐佑心里清楚,他只是短暂占据了上风,五馆学也好,京察也好,屯田也好,都没有触及门阀的底线。
  他们在避锋芒,但退避不代表不反击,不代表没有敌意。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这正是攫人噬人的手段。接下来的土断,我们不能不防……”
  鱼道真认为土断应该暂缓,因为土断直接掐住了门阀的经济命脉,势必会引起剧烈的反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1/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