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608

  江子言接到鬼师密信,前去求见狄夏,自愿带八千兵马,进攻东江郡和犍为郡,以牵制天师道部署在益州南部的数万兵力。
  狄夏见他一意孤行,没多想也就答应了,等江子言离开,有谋臣私下谏言,道:“江骁骑很得帝宠,军帅只分兵八千人,令他深入长生贼腹地,委实太过冒险……”
  狄夏不满道:“正因他受帝宠,求我分兵,我又能如何?至于危险,打仗哪有不危险的,生死在天,看他个人的造化吧。”
  “若主上怪罪?”
  “哼,娈臣幸进,死就死了,主上怪罪,自有我来担待!”狄夏厌恶的道。他是皇帝的潜邸旧人,有拥立之功,和靠着姿色上位的江子言,孰轻孰重,自认为在皇帝心里根本不需要称量。
  随后,狄夏挥师北上,连克垫江、平曲、德阳、遂宁、新城、宕渠,天师道锐气已失,阴西柳八战八败,仓惶如丧家之犬,沿途郡县纷纷投降  只用了八日,楚军逼近涪县。
  此时的涪县和梓潼两地汇聚了天师道七万大军,以张长夜为主帅,卫长安为副帅,双方摆开阵势。
  狄夏不顾张槐的劝阻,再次分兵,于涪江西岸造江西大营,长云军和奉节军驻守,以拒涪县之贼,于涪江东岸造江东大营,平江军驻守,以拒梓潼之贼。江上搭建浮桥,连接东西两大营,间隔约十几公里。
  是夜。
  狄夏被刺杀于帅帐!
  涪县三万守军同时出动,卫长安身先士卒,如潮水般攻击江西大营。梓潼两万守军也不知何时出现在江东大营左近,牵制了张槐的平江军主力。
  江西大营没了主帅,又遇夜袭,很快被彻底击溃,数万部曲或死或伤或降,张槐血战彻夜,无力回天,只能收拢残部退回新城。
  还未喘口气,得知后方的遂宁降而复反,德阳蠢蠢欲动,张槐喟然长叹,道:“伐蜀大业,毁于一狄!”
  他怕后路被断,连夜撤出新城,放了把大火阻拦追兵,率军乘船南下,遇到遂宁、德阳的敌军,高呼“若不破敌,尽死他乡”,众将以命搏命,冲破了防线,抵近江城时,遇到了江子言派来的接应部曲,安全回到了江城。
  西路的江子言顺利攻克东江郡,在犍为郡的僰道城和天师道进行了数场接触战,损失极小,没过多久,果如鬼师所料,得到北路惨败的消息,他按照事先约好的计划,立刻收兵退回江城,然后据城以守,打退了敌军多次进攻,守住了长江门户,并接应张槐部入城。
  两军会合,侦骑四出,探查到卫长安已追至德阳,张槐品阶高于江子言,自动接管全军指挥权,他衡量再三,认为主帅被刺,士气低落,再打下去可能要全军覆没,于是一边上表陈述此战前后因果,一边烧毁囤积在江城的军资器械,组织战船百余艘,顺江而下,撤出了益州。
  战况随着张槐的奏表传到金陵,朝野震荡,皇帝紧急召开廷议,双唇惨白,面色铁青,听着廷臣们争吵不休,竟吐了口血,昏迷了过去。
  当夜,金陵将宵禁时间提前到了酉时!
  作为帝京,金陵的宵禁长年形同虚设,只有逢战乱和换皇帝时才会实行严格的宵禁政策,于是中外不安,猜测皇帝的身体康泰与否,也由此诞生了很多谣言和骚动。
  “微之,你为何不进宫问安?”
  说话的是袁阶,他刚从晋陵太守左迁丹阳尹,这是皇帝对袁氏的恩典。丹阳尹算是京城的父母官,位置紧要。
  徐佑凝视着棋盘,沉着落子,道:“谢、陶两位仆射守在西殿,查验药方,亲身试药,须臾不离,尚书令、中书令也夜宿在台省,我是外戚,这时去问安,未免惹人嫌猜。”
  他通过徐舜华和李豚奴对宫里的动静了如指掌,知道皇帝已经醒过来,御医问诊后说是急火攻心,并无大碍,调养些时日就能痊愈。
  袁阶叹了口气,随手落子,显见的心不在焉,道:“哎,谁成想益州之战会是这样的结局,长生贼竟比当年的白贼更厉害……”
  徐佑跟着再落一子,笑道:“袁公,你输了!”
  袁阶摇了摇头,道:“还是县侯好定力,我是没心思手谈的……”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正是这‘不得已’三字,说明了世上没有常胜的将军,若有人可以常胜,又何来的不得已呢?所以,战事莫测,胜,固然喜,败,也不必悲,天师道偏于一隅,无法和大楚比拼消耗,等张槐回来,总结经验教训,再次征讨,必能全胜。”
  袁阶突然道:“微之,你可愿领军征讨益州?”
第四十三章
奈苍生何
  和袁阶抱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突然之间,徐府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人投帖拜见,却都被无情的拒之门外。
  徐佑如同隐身一般,除了偶尔进宫看望肚子越来越大的徐舜华,基本不出现在任何公开场合。
  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连袁阶那次试探性的询问,也没有得到徐佑正面的回答。
  但是,似乎在某种力量的影响之下,金陵的舆论在短短十数天内发生了巨大改变。御史台的御史们不用张籍鼓动,闻着血腥味疯狂的发起了弹劾,目标对象包括谢希文等人在内的三省六部各级官员,大有把朝堂一网打尽的势头。
  而街头巷尾议论的也是宰辅重臣们嫉贤妒能的丑事,放着用兵如神、爱民如子的徐大将军不用,争权夺利,逼得他丢官去职,反而让志大才疏的狄夏统兵伐蜀,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多少江东英豪男儿的鲜血就这样洒在了巴蜀的崇山峻岭之间?
  紧接着徐佑这段时日的所作所为也曝了出来,堂堂大将军,甘愿当了小小的治粟使,前往吴县田间地头的查看水稻,只为了能让百姓吃饱肚子,不再挨饿。
  这顺势给占城稻做了一波软广,挨着扬州的一些州郡已有做粮食买卖的大贾跑去参观考察,据说人人振奋,都很看好占城稻的发展。
  如此种种,最后化成了惊雷般的呐喊:
  徐佑不出,奈苍生何!
  前线的战报流水般送来,张槐一路东撤,日夜不停,直到接近夷陵时才勉强站稳脚跟,然后敏锐的察觉到紧追不舍的天师道前锋军有十余艘斗舰脱离了整体队列,不仅往前突出太深,而且首尾不能兼顾,他立刻用计设伏,借风向改变,用几十艘载满柴木的小舟冲出,点燃熊熊大火,烧毁了这些敌船,重挫了敌军的锐气,延缓了他们的追击速度。
  檀孝祖命澹台斗星率两万荆州军同时抵达夷陵,和张槐、江子言会合,生力军的加入吓退了卫长安。双方再次以夷陵为界,维持着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朝廷旋即诏令澹台斗星负责夷陵防务,张槐和江子言带所部回京接受调查。
  四月十七日,败兵回到金陵,出征时的八万健卒,活着回乡的仅有四万多人,折损过半,尤以中军死伤最多,金陵乃至周边郡县几乎村村挂起了白幡,妇人孺子哀哭之声,通宵达旦,戚戚可闻。
  狄夏既死,张槐就成了替罪羊,被免官软禁家中,算是稍存体面,允他写奏章自辩。江子言也暂时停职,回府候参。
  三司经过详细调查,传唤了自军主以下各级将领近百余人,结合张槐和江子言的辩疏,用了五天时间得出最后结论。
  狄夏妄自尊大,不听谏言,轻敌冒进,盲目分兵,又在涪县错误的别置江西、江东两大营,给了长生贼可趁之机,然而他遇刺身亡,也算为国捐躯,且夺去节杖和大将军的封号,不再追究其他罪责。
  张槐虽建议狄夏从外水进攻成都,但身为军副,未能成功说服军帅,在涪县之战里也没能够力挽狂澜,招致大败,念在他带残部突围,保留了有生力量,法外施恩,免去卫将军、江州刺史之职,贬为五品折冲将军,继续军中听调。
  江子言在江城分兵后,攻打东江、犍为两郡,表现优异,频取胜果,又临机决断,守住江城,接应张槐,有功无过,特令晋升前将军,位列三品,加封乡侯,食邑七百户。
  因谢希文举荐的狄夏,无识人之明,他自请辞官,被皇帝拒绝,仅罚俸两年,算是有了个交代。余者也有罚有赏,国库充盈,朝廷没有吝啬抚恤,战死将士的家人都得到很好的安顿,民众情绪初步得到安抚,没有引发太大的动荡。
  这夜,皇帝驾临徐府。
  “七郎,你得帮帮姊夫……”安休林抓着徐佑的手,言辞诚恳又迫切。上次吐血之后,他的身体一直不大好,精神也不比往日,处理政事总觉得乏累,最近几天因为益州惨败的善后事宜,睡不好觉,脸皮耷拉着,容色更显疲惫。
  “姊夫,我愧不敢受!对国而言,你是君,我是臣,对家而言,你是姊夫,是我的长辈,无论国还是家,凡有所命,我都该尽心尽力,谈何帮不帮呢?”
  安休林欣慰的道:“还是我们自家人,不说两家话。七郎,益州之败,其过在我,不该听信朝臣们的谗言,由着你辞了大将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非名将不可驭之,若是你领军,而不是狄夏,怎会葬送了四万大好男儿的性命?”
  说着语气里有痛惜也有后悔,他对那些从临川起就跟随在身旁的臣子们都十分的宽容和照拂,与狄夏的感情也比旁人深厚,这次战死益州,既恨他辜负了信任,也恨自己把他送到了绝路,如果狄夏老老实实的留在金陵,岂不是可以避免这样的惨剧?
  徐佑宽慰了两句,安休林收拾心情,道:“我今夜来,是想请七郎再次屈就大将军之职,领兵讨伐益州叛贼。”
  徐佑犹豫道:“姊夫,你也知道,我在朝中毫无根基,全仰仗姊夫的信任,才得以为国家做点小事,可也因此恶了两位仆射和庾柳门阀,既已辞官,复职的话,物议纷纷,难免让姊夫为难……”
  “我不会再任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朽木来构陷你,且放宽心!七郎,我准备授你使持节的专擅之权,二千石以下,违逆军法者,皆可先斩后奏。除大将军外,还要由你担任领军将军,中外诸军,全听调遣。”
  上次徐佑出任大将军,也只是持节,这次安休林为了安抚他,直接给予臣子领军在外所能掌握的最大权力。
  然而,使持节只是战时的特权,战后还要收回,可领军将军却不同。
  朝廷中军共有六军,领军将军是六军之首,掌天下兵要,又被称为端戎。楚国的端戎是安子尚,他以宗室的身份当领军将军,中军、外军和诸州郡兵理论上全归他统管,现在交给徐佑,也就是说,不必再加“都督荆、江、梁、兖、青、徐、豫、扬八州内外诸军事”的头衔,他就可以合法的调动大楚二十二州的所有兵力。
  这不是信任,而是把皇家的气运交到了徐佑手里!
  徐佑正要推辞,安休林起身,跪坐蒲团,道:“七郎是要我求你吗?”
  他作势要作揖行礼,徐佑慌忙拦住,退开几步,伏地叩首谢恩,道:“请陛下给我三月时间,不平益州,臣誓不回京!”
  第二日廷议,得到皇帝授意的袁阶率先上表,举荐徐佑为大将军,全面负责益州战事,随即袁灿、张籍、顾允、顾怀明、朱义等京官以及檀孝祖、朱礼、叶珉、左彣、韩宝庆等地方刺史全都上表请徐佑出山。
  谢希文还想抵触,可他被召进宫里和皇帝抵足长谈整夜,出宫时面如死灰,回家写了奏疏,无奈的表态同意。
  没有谢铁头在前面扛着,庾、柳顺风转舵,对徐佑大加赞赏,仿佛真的是徐佑不出,奈苍生何。
  这不好笑,这就是现实!
  谢希文费尽千辛万苦,合纵连横各方势力,好不容易把徐佑的势头打压下去,可随着益州战败,所有的谋划都成了镜花水月,被徐佑轻描淡写的化解,不仅重新回到了朝堂,甚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代安子尚做了楚国的端戎。
  得不偿失!
  谢希文开始审视徐佑崛起的过程,好似他每一次的退让,都会在不久后迎来更激烈的反弹,如果这就是时也命也,怕是从此再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制衡。
  皇帝总说,朕不负徐佑,徐佑定不负朕。那就期望徐佑确实如他表现出来的那样谦恭、忠诚、大度和仁义。
  或许,也只能如此了!
  散朝时徐佑身边围满了人,他笑着应付着,忽然分开人群走向远处的谢希文,朝臣们不少停住了脚步,装作不经意的偷偷看去。
  两人不和,天下皆知,会不会动手打起来
  端戎听说入了武道二品,谢仆射哪里会是对手,多半要丢了颜面。
  “玄晖兄,你我再次搭档,说心里话,我很是高兴,以前若有得罪,还望万事以国家为重,不要和我计较,平益州离不开你的支持!”
  “将相和,天下安,该是我向端戎道歉才对。过去的都过去了,当前以平益州为首要,端戎放心,该我做的,定不让你失望。”
  众大臣没看到好戏,一哄而散。
  大将军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