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608

  锦瑟微澜棹影开,花灯明灭夜徘徊  这是属于达官贵人们的夜。
  只是河水冰凉。
  不知坐了多久,清明出现在身后,低声道:“郎君,客人到了!”
  徐佑站起身,把手里的小石子扔进水里,道:“走吧!”
  长干里,徐宅。
  “灭蒙驾临江东,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大将军折煞我了!”
  商人打扮的于忠以鲜卑人的礼节表达了对徐佑的绝对尊重,然后从怀里拿出了元沐兰亲笔书写的密信,道:“公主要我代问大将军安好。”
  他曾经潜伏江东多年,拥有合法的身份和职业,前年离开江东后,依然留了退路,说是回乡省亲,此次重返江东,再次利用起来,轻车熟路,不虞会被识破。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秘府在徐佑的控制之下,别人就是有心,也没那么庞大的资源查证他的身份,自是万无一失。
  徐佑接过信,没有拆开看,随手交给詹文君,道:“公主还好吗?”
  于忠笑道:“怎么说呢?也好,也不好!回京之后,皇后非要逼着公主成亲,内行令高腾准备让他弟弟高远尚公主,幻想着从武都镇的镇都大将变成皇亲国戚……”
  “成亲是好事啊,公主同意了么?”
  “高远这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兰京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那可是真正的草包,要不是高腾死命提拔,现在还是不入流品的杂号将军,公主怎会同意嫁给这样的蠢物?”
  “哈哈,”徐佑笑了起来,道:“原来成亲是不好的,那好的呢?”
  “好的就是嵩山道人康静出手了,他夜观星象,说公主亲事关乎国运,三年内不易成亲。灵智大和尚坚决反对,认为康静是不知根底的野道士,妖言迷惑圣听。两人各执一词,几乎势成水火……”
  徐佑瞬间抓住了重点,道:“哦,公主和康静结成了同盟?”
  “是!公主答应康静,只要搅黄了婚事,就请皇帝敕封他为天师,上真君号,北朝道门以其为尊,并全力支持他和佛门分庭抗礼。”
  “这倒难怪,康静所求,无非是在魏国振兴道门,公主投其所好,正可收为己用。”
  于忠摇摇头,道:“康静和崔伯余沆瀣一气,不可能真正为公主所用,现在只是因为共同的敌人而结盟,等斗垮了灵智,是敌是友,还在两可之间。”
  “这怎么说?”
  于忠压低了嗓音,道:“我从台城打听的机密消息,似乎康静准备收二皇子元敦为徒,皇帝口风松动,隐约有成全之意!”
  “嗯?”
  徐佑的手指轻轻的叩击着桌面,北魏以佛教立国,自魏主以下,包括太子元泷在内,都笃信佛教,却让元敦改投天师道,背后的正治寓意不同寻常。
  虽说这些年随着康静的强势崛起,元瑜对灵智大和尚的信任不比从前,但是短时间内并没有抛弃佛教,另立道门的意图,并且佛门势大,也不是说抛就能抛的,康静现在下场搏杀,会不会太急躁了点?
  不过,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康静代表的是北朝天师道,和灵智代表的北朝佛门天生相克,他就算不下场,也会被灵智视为敌人进行打压,正好元沐兰递过来柳枝,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出选择,以前争的是帝宠,现在争的是下一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据说元瑜对元泷也不是特别满意……
  “你重点关注这件事,一旦有确切情报,可以动用讹兽把情报传回江东。”
  于忠肃然道:“是!”
  詹文君执壶为两人斟酒,道:“别只顾着说话,灭蒙远道而来,还没用过膳吧?都是些粗茶淡饭,比不过北方的丰盛,且用一些……”
  于忠忙站了起来,双手端着酒杯,对詹文君似乎比徐佑更加的恭敬,道:“能见到府主,此次江东之行算是圆满了!”
  也唯有侯官曹的人,才知道詹文君手里的权势之可怕,加上她又是徐佑的最亲近的人之一,于忠认为怎么恭敬都不为过。
  徐佑端起酒杯,笑道:“还没祝贺你高升……来,这是文君亲手做的菜,算你小子有口福了,尝尝!”
  “公主辞去侯官曹的灭蒙后,特意举荐我接任她的位子,算是运气好捡了个便宜,没什么可祝贺的!”于忠嘴里说着运气好,可眼角眉梢的笑意还是出卖了他的真实内心,毕竟能在这个年纪当上侯官曹的灭蒙,前途何止无量?
  詹文君笑道:“灭蒙今后全面负责江东的白鹭官,还望多多照拂,若遇到棘手的事,尽量先和秘府沟通,别伤了两家和气。”
  “那是自然!”于忠赶紧道:“两国既然结盟,外侯官今后在江东的任务,将以搜集各方情报为主,不再是曾经的收买、暗杀和离间……对了,可能还有个情报秘府没有掌握,你们在洛阳杀掉的鸾鸟只是替身之一,真正的鸾鸟还活着……”
  詹文君惊道:“替身?”
  徐佑苦笑道:“当初鸾鸟火中焚烬,我就觉得奇怪,侯官曹的两大巨擘,怎么会死的这么轻易?只是也没多想,后来洛阳失陷,思虑前因,始觉其中有诈。再听你这般一说,狡兔三窟,真真假假,方才是鸾鸟该有的手段,佩服佩服……”
  于忠道:“洛阳之战正胶着的时候,鸾鸟孤身入益州,前往鹤鸣山拜见孙冠,代皇帝做出了许多承诺,比如拖住楚军主力,不让大将军南归等等,说服孙冠起兵造反。可逐鹿营结盟后,大魏立即撤兵,这等于把孙冠架在火炉子上炙烤,完全的背信失义。哈,我想,现在孙冠必杀的名单上,鸾鸟至少排在了前五……”
  詹文君道:“鸾鸟究竟是男是女?”
  于忠道:“我只见过鸾鸟三次,一次是男,两次是女,但估计都是替身……谁也不知道鸾鸟的替身有多少个,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鸾鸟……”
  “鸾鸟不能不防,秘府今后要加大对此人的关注力度,及早确认鸾鸟的真实身份。若能提前得知她的行踪,再布局劫杀于道左,对侯官曹将是沉重的打击。”
  于忠知道徐佑这话其实是说给他听,道:“我会想方设法打听鸾鸟的行踪,一有消息,立刻知会秘府。”
  徐佑道:“还是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鸾鸟固然重要,但她的生死只是一隅之争,你所在的位置关乎全局,不能轻易犯险。”
  “是!我不会让大将军失望。”
  徐佑又问道:“楼祛疾怎么样?听说回平城就被下了大狱?”
  “穆梵指证楼祛疾通敌,皇鸟亲自带着内侯官正在查,高腾想要杀楼祛疾立威,不过公主一力保他无事,我离开平城时还没结案……我觉得应该问题不大,被俘虏的还有贺文虎、李冲等人,楼祛疾因被俘就被指证通敌,那贺文虎和李冲是不是也通敌?牵扯人越多,越是没有严惩的可能……”
  “公主好深的算计,这是把楼氏也绑在她的战车上,共同对付高腾。”徐佑突然道:“我可以告诉公主一个秘密,内行令高腾很可能没有去势,是个假宦者,还和冯皇后有染……”
  于忠惊的酒杯差点掉到地上,道:“大将军哪里得来的消息?”
  “这个你不要问了,回去告诉公主就好,她会妥善利用这点扳倒高腾。只是她欠我一个人情,将来还要记得才是!”
  酒过三巡,徐佑让詹文君拆开元沐兰的信,先由她看过之后,才接过来迅速的浏览一遍,全是些简单的问候语,非常的官方和客套,又谈到边境榷场的建设进程,对未来的睦邻友好提出了瞻望和祝福,这样的信,就是拿到楚国朝堂,让
最挑剔的人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过,元沐兰千里迢迢的派于忠来拜见徐佑,总不会是为了说官话套话,都是混江湖的人精,听话要听音,徐佑笑道:“公主担心榷场的事会生变?”
  “公主听闻大将军受弹劾去职,恐楚国朝堂风向不同,连累双方缔结好的盟约,所以让我来金陵看看情况,最好能够得到大将军一句承诺!”
  徐佑饮了杯酒,对詹文君笑道:“公主怕我失势,也怕人走茶凉……于忠,你回去告诉公主,我虽去职,可人在金陵,楚国大政还由不得旁人做主,榷场按原定计划建造,互市也分城分次陆续推进,尤其驻军数量不许超过约定,请她放宽心,天塌不下来。”
  “那,我就按大将军的原话转述公主?”
  “好!”
  入夜后送于忠从后门离开,詹文君给了他一张秘府的棨牌,可以让他在万一遇到盘查无法脱身的时候假冒秘府的人,于忠道了谢,身影消失在远处的夜色里。
  詹文君忧虑道:“于忠到底可信吗?他好歹也是鲜卑贵族,现在又身居高位,这样没底线的出卖魏国,究竟为了什么?他从我们这得到的利益,远远比不上他在魏国可能得到的利益……”
  徐佑叹道:“人性是很复杂的!于忠是庶子,不受其父喜爱,要不然也不会跑到江东来谋取功名。其母据他说是被大房迫害而死,舅家也被人设局,因罪全部流放,他恨于氏,也恨元氏,为了报仇不择手段,我认为现在是可信的。不过,这样的人,心理扭曲,随时可能反噬,用他为间可以,但不要把他当成自己人。”
  “嗯,我知道分寸!”
第十七章
大乘起义
  北魏,冀州。
  武邑郡。
  阜城里刚下了场大雪,入夜后寒冰彻骨,街巷没有行人,连巡逻的士卒也偷懒躲在营地没有出门,杨顺带着三五人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金地寺,通禀之后,见到了方丈法归。
  “方丈,这位是江东秘府罗生司的司主冬至女郎,她全权代表我家主人,希望能和方丈聊几句。”
  杨顺的主人就是财神爷,冬至是代表,那就是散财童子,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尤其法归正是需要大量大量钱物的时候,他的热情足以融化寺外没到脚踝的积雪,亲迎冬至进了后院的禅房,命弟子奉茶,径自问道:“司主不远万里而来,可是为小僧带了好消息?”
  冬至笑道:“前次在大乘佛法驾前添了绢千匹、钱百万、粮五千石的香油,这次我再向金地寺捐赠五百万钱和五千石粮食。”
  法归兴奋之色溢于言表,双手合什,道:“善哉,善哉!感谢的话小僧就不多说了,今冬严重缺粮,不知多少百姓要饿死,有了这些钱粮,我就有了募兵的底气。司主,等大乘教夺了索虏的江山,今日的馈赠,日后千百倍奉还。”
  “还,是不必还了!”冬至道:“只是,我家主人想知道方丈准备几时起兵?”
  “万事俱备,我准备五日后宣誓起兵!”
  “五日后?会不会太急促?”
  “不能再等了!魏主无道,民生调蔽,百姓没有饭吃,坐等饿死,还不如造反寻个活路。现在起兵,天时地利人和,正当其时!”
  “方丈可知晓,魏、楚两国已在洛阳签订了盟约,魏军即将班师回朝,若此时起兵,恐怕不是最好的时机。”
  法归诧异道:“楚魏和谈了?”
  “元光和元沐兰率数十万披甲士,打了一个多月的仗,却对楚军无可奈何,只能和谈立盟,丢了豫州大半,现在正是气不可耐之时,方丈不如先避其锋芒,再谋后算?”
  法归大手一挥,道:“司主,我早看出魏军号称的强大只是镜花水月,不值一提,楚军既然胜得过,我的僧兵也必定胜得过。元光也好,元沐兰也好,只要他们敢领兵前来,我定教他们有来无回!”
  冬至劝道:“元光手下可是有百保鲜卑,方丈三思为上!”
  “小僧不惧!他有百保鲜卑,我有弥勒护体,凡信奉大乘的弟子,皆能刀箭不入,勇不畏死,别说百保鲜卑,就是千保鲜卑、万保鲜卑,也不是对手!”
  冬至默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