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608

  祝元英虽寥寥数语,但徐佑几乎可以感受到裴庆杀了慕槿之后心丧若死的惨烈和凄凉,忍不住叹道:“可惜!”
  祝元英奇怪的看了眼徐佑,心想你一个杀人无数的大将军,听这样的男女情事竟然还心有戚戚,是不是脑子有病?
  徐佑瞧破他的腹诽,笑道:“人间有三可惜者,月下无酒,雨中无诗,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祝先生以为然否?”
  祝元英摇头道:“此二人或许有情,但裴庆身为天师,持三天正法,反被女色所惑,慕槿身为天主,受六天教义,却因敌背信,这样的人,算不得英雄,更算不得可惜!”
  徐佑没和他争辩,道:“后来呢?”
  “天师道深以此事为耻,严令不得对外传扬,只说裴庆是遇刺身亡,准备由他的大弟子接任天师。谁想当时的阳平治祭酒陈泷暗中也对慕槿情根深种,恨裴庆杀了她,单人只剑独闯鹤鸣山,将裴庆的三个师弟、五个亲传弟子全部杀死,踏着血海登上了天师宝座,而引起这一切的天公神祝万方图更是遭陈泷所恶,公开设坛,当众把图烧毁……”
  现在徐佑能够肯定的是,他和清明从戒鬼井里偷出来的那张藏宝图就是天公神祝万方图。陈泷根本就没有找到真图,烧毁的只是用来糊弄世人的假图。因为裴庆吸取四代天师邵景仙的教训,对宝藏毫无兴趣,早早的把藏宝图放进了为邵景仙打造的神龛里,又在慕槿身死之后,怕此图再引起纷争,用玄铁铁链将神龛锁死,且没有对后人留下只言片语。
  这也符合徐佑当年的推断,用铁链锁神龛的主意出自裴庆,所以连孙冠也不知道晓藏宝图的下落,可为何时至今日,风门还在继续追查藏宝图,且查到了朱智身上呢?
  祝元英解释道:“六天也以为藏宝图毁于陈泷之手,并且以一个背叛了信仰的五天主引发天师道如此血腥的改朝换代,怎么说都是划算的买卖,对此没有再过多的关注。直到三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风门在云梦泽深处救了正被天师道鹤堂追杀的妙龄女郎——这是风门经常干的事,只要天师道不高兴,我们就高兴——女郎名叫秦容婴,被救时受伤太重,已经奄奄一息,就是大罗金仙也活不了命,为了让风门帮她传递消息,拿出了所谓的天大的秘密作为交换……”
  “哦?这个天大的秘密就是关于藏宝图的下落?”
  “大将军料事如神,秦容婴拿出了陈泷成为天师后写给好友的书信,里面明确提到他没有找到藏宝图,只是恨世人重宝而轻诺,所以佯称毁去,以断痴念,而真正的藏宝图应该还在鹤鸣山某处,不过他懒得找,也不会让任何人再去找。秦容婴就是以这封信为据,偷偷潜入了鹤鸣山,想要寻找藏宝图,却不慎行踪暴露,逃跑途中被风门所救……”
  徐佑沉吟道:“三十年前,正是魏元思身死,孙冠接任天师的时候……”
  “对,那时孙冠刚刚接任魏元思的天师之位,虽貌不出众,可修为已深不可测,想从他眼皮子底下偷藏宝图,秦容婴死的不冤!”
  祝元英说了这么久,口干舌燥,徐佑为了他斟了茶,道:“歇一歇,慢慢来!”祝元英喝光了茶,休息了片刻,徐佑问道:“秦容婴要给谁传消息,舍得拿这么大的秘密来交换?”
  “朱智!”
  “朱智?”徐佑脑海里轰然炸响,道:“朱智和秦容婴什么关系?”
  “秦容婴临死前,让风门传给朱智的只有简单的四句话:赤水初识,沧海遗珠,无人可托,莫辜莫负。”
  “三十年前,朱智只有十六岁,秦容婴彼时多大?”
  “二十有三!”
  “差了七岁……风门把话带到了吗?”
  祝元英仿佛受了侮辱,声音都高了几分,道:“风门做生意全凭一个信字,答应了苦主,岂能反悔?何况那时也不知道这四句话有什么深意,隔日就派人到富春县告诉了朱智。”
  徐佑眉头紧皱,道:“那秦容婴什么来历?风门肯定查过她吧?”
  “查过,秦容婴家住益州,自幼在蜀郡长大,其父打渔为生,老实巴交,并无奇特之处,其祖据说是从外地逃难来的流民。大将军也知道,百年来南北纷乱,千里无人烟处数不胜数,益州受战火最少,所以逃来的流民也最多,很多人三代以上查无可查。不过,她拿出来的那封信,验证后确是陈泷真迹,也就是说八成的可能性,天公神祝万方图仍然藏在鹤鸣山……”
  祝元英苦笑道:“三十年前,天师道正是如日中天的好时节,此消彼长,为了六天自身发展,这笔庞大到神佛都要动心的黄巾遗宝无论如何不能放过。可奇怪的是,经过风门多方打探,鹤鸣山从上至下,似乎对藏宝图毫无所知,并且秦容婴的话也有问题,她并不是因为偷入山中寻图被发现后遭到鹤堂追杀,应该另有缘由……反正前前后后耗费数年时间,六天死伤了多人,钱帛流水似的花出去,最后却发现鹤鸣山里根本没有什么藏宝图,如果陈泷的书信没有胡扯,秦容婴很可能早把藏宝图盗了出来,所以那夜将死之时,假借传递消息,用这四句似是而非的话告诉了朱智隐匿藏宝图的地点。也就是说,风门亲手把藏宝图送给了朱智,还徒费了数年的精力,这简直是奇耻大辱,由此,风门开始重点关注朱智,可小诸葛何等人物,这么多年,始终找不到他的马脚。直到十年前都天主在钱塘起事,我才奉风主之命,混到了朱智身旁潜伏……”
  徐佑和祝元英密谈彻夜,直到凌晨时分,东方泛白,才走出了房间,清明站在台阶下的树旁,冬至坐在台阶上,一动不动。
  “小郎,你怎么没留住百画呢?”冬至双手抱膝,仰头望着破开夜幕的那缕晨光,幽幽说道。徐佑走过来,站在她的身后,同样的抬头望天,柔声道:“人各有志,她走的道和我们全然不同,强留下来,不仅于事无补,连以前的情分也彻底断绝了。冬至,放过她,也是放过自己……”
  良久之后,冬至咬着唇,清泪顺颊而下,道:“是我对不住她……当初,当初要是我早点发现她哥嫂的心思,何至于流落江湖,受那么多的苦楚……”
  “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她是,你是,我也是!”
  徐佑揉了揉她的脑袋,两人一站一坐,一抱膝一负手,初日绽放,疏影斑驳,遥望着亘古以来永存的天。
  天亦无言!
  (这章可结合第四卷
第九十八章
分赃大会一同看,很多坑压缩在这一章填上,时间线逻辑线都要前后呼应,可能要看得细致点,鞠躬!)
第一百一十二章
放虎归山
  “大将军,府外有人递拜帖求见!”
  清明接了过来,古雅质朴的黑色拜帖上只有一个端端正正的“风”字,和别家拜帖满满当当的姓名籍贯出身官职爵位等等比起来,简直低调的过分。
  不过,聪明人都知道,低调才是真正的高调!
  徐佑笑了笑,道:“谈判的人来了,请他进来吧!冬至,再去请其翼也过来,祝元英点名要见他。”
  冬至从台阶上站起,恢复了平日的冷静,若是被秘府其他人知道罗生司司主刚才那种小女儿的情状,估计都得吓掉怀疑人生。
  风门派来谈判的人很平凡,平凡的和你打个十次照面都记不住他的长相。这人自称段江北,风门另外一个供奉,和祝元英职位相当,还没开口,直接奉上了长安东市一间规模很大的锦缎行,地契房契和货物加一起,市价将近六百万钱,出手相当大方。
  “贵主客气了!”徐佑笑道:“无功不受禄,不如段供奉先谈谈你们的条件,做得到呢,这钱我收下,做不到呢,我也不占你们的便宜。”
  “这点小钱只是为了犒劳楚军远道乏累,并不在谈判之列,大将军尽可收下。”段江北表现的相当谦卑,和祝元英的受刑不屈完全不同,道:“无论成与不成,风门都想和大将军结个善缘。”
  敞亮!
  徐佑心里赞叹,难怪风门能把生意做成百年老店,果然出手就没得说,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段江北笑了笑,看着冬至收了地契房契和货物清单,静等徐佑开口。徐佑慢悠悠的喝了口茶水,何濡接过话头,道:“祝先生在大将军府做客,来去是自由的,”先定基调,人,可以放,“但大将军和祝先生一见如故,还有许多事情想要请教,”放人可以,必须得拿东西来交换,“风门若是无紧要的事,也不必急着召祝先生回去,大将军再留他几日……”交换的东西不合心意,人你还是带不走的。
  段江北听出话外之音,赔着笑道:“确实门中有急务非祝供奉不能解决,大将军若有想知道的任何事,问小人便知。论起消息灵通,小人在风门主管四方情报,比祝供奉更合适。”
  “是吗?”徐佑道:“酆都山在何处?大天主是何人?”
  段江北露出无奈的神色,道:“祝供奉的命加上我的命,都不值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大将军若是这么做买卖,那小人无话可说,只能甘愿领死!”
  徐佑知道段江北不会说,只是故意给他一个错觉,那就是到目前为止,官府还不知道六天酆都山的真正所在,这样可以为回京之后的官子阶段放出迷雾,以骄六天之心。
  徐佑淡淡的道:“既然六天不能提,我对风门又不感兴趣,段供奉,你请回吧!”
  段江北也不急,笑道:“大将军要价,我还钱,做买卖,总得慢慢来才对。除过六天,难道大将军就没有别的感兴趣的事吗?”
  徐佑摇头。
  段江北又道:“大将军立霸府,灭西凉,所谋在家国天下,六天不过区区江湖教派,又和天师道世代为仇,龟缩沟渠,难成大器,实在不劳大将军过多的费心。小人以为,大将军下步必定要北伐索虏,正好风门在魏国做了多年的生意,知晓一些旁人无法探知的秘闻……大将军今日若肯由小人接祝供奉离府,风门愿告知大将军一件足以改变魏国局势的大事!”
  徐佑把玩着杯子,过了一会,和何濡交换下眼神,笑道:“段供奉是会做买卖的……不过,我现在还不能应你什么,先讲来听听,若是当真重要,该你的,自不会昧了你。”
  段江北还是那个谦恭的样,可从他口里说出来的话却有些够心动魄的味道,低声道:“北魏号称内相的内行令高腾,原是皇后冯清宫里的大长秋,此人是个假宦者,且和冯清有苟且之事。”
  何濡冷笑两声,徐佑淡然如故。
  段江北诧异道:“两位以前知道此事?不可能!这是风门标注三个绝字的情报意思是除过风门,尚未被其他情报机构所掌握,而且在风门内,也不超过五个人……”
  何濡讥嘲道:“楚国号称上承华族衣冠,照样有兄妹乱德之不忍言,魏国原是索虏,妄篡神器,皇后秽乱后宫又有什么稀奇?”
  段江北无言以对,尴尬的望着徐佑,敢这么公开讽喻楚国皇室的人不多,尤其当着大将军的面,不过就算他听了去对何濡也没影响,身为六天逆贼,说出的话没人信。
  徐佑的神色颇为玩味,道:“风门可有实证?”
  “宫闱之间,杀机四伏,何况牵扯到内行令和皇后,若非机缘巧合,风门也难以得知这样的秘闻,怎么可能会有实证?”段江北苦笑道:“但我敢以性命担保,此事千真万确,魏主元瑜还不知道自己的后宫已经被人鸠占鹊巢,大将军如果北伐,或许可以想些办法从中取栗……”
  听到这里,何濡的眸子突然冒出炙热的火焰,阴符术最擅长搞风搞雨,几乎顷刻间就有七八种足够让北魏大乱的谋局,段江北的这个情报,远远大于那几百万钱的锦缎行,甚至远远大于刚才徐佑问的关于六天的那两个问题。
  和庞大又强势的北魏比起来,六天不过是沟渠里的老鼠,不值一提!
  “除此之外,风门可以退出日后大将军和六天的所有争斗,保持绝对中立,互不相帮,并且大将军若是有财货、运送等方面的需要,风门也能鼎力相助……”
  徐佑不置可否,站起身,道:“走吧,先去见见祝先生。”
  祝元英的状态让段江北彻底放心,他是见惯生死的,落入敌手,被如何折磨都可以接受,何况祝元英只是穿了琵琶骨,其他肢体没有残缺,这已是侥幸之极。
  “大将军,小人刚才的条件……”
  何濡摇头道:“还不够!六百万钱的锦缎行,不知真假的魏国宫闱秘事,一个无足轻重的两不相帮的承诺,听起来似乎不错,其实并不具备多大的价值。”
  段江北犹豫了下,和祝元英四目相对,咬咬牙,刚要开口,祝元英打断了他,盯着何濡,道:“何祭酒可还记得当年怎么从北魏逃出来的吗?”
  何濡笑了笑,道:“多亏了风门襄助,铺沼泽九十里,不收分文,我和师父师兄三人才得以逃离北境,这份恩情,我一直记挂心头。”
  这是糊弄鬼的话,他是记着这件事,可从来没把这事当成必须回报的恩情,何况昙谶圆寂,沙三青跟了徐佑,风门没有任何凭此要挟他的手段,只能取决于各自的人品。
  人品?
  这玩意何濡什么时候见过?
  祝元英一字字道:“如此,是何祭酒还恩情的时候了!”这就是他保住性命的底牌,风门货殖南北,广结善缘,有钱的收钱,没钱的收一个未来可期,为的就是这种当钱和物都没有用的时候,人情,会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何濡脸上的笑意慢慢的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徐佑熟悉的刻薄,不过没等他开口,徐佑微微笑道:“好,就这样说定了!”
  段江北松了口气,祝元英的眼底重新浮现了生机,他们都不认为徐佑是个好说话的主,可正如风主所料,以利益打动徐佑很难,可以人情来约束他,他就会变得不那么的可怕!
  祝元英被段江北用马车接走,何濡提议让清明尾随跟踪,看能不能找到风门的所在,然后一网打尽。徐佑拒绝了,道:“风门似乎想和六天进行割裂,我们不招惹就是,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何濡眯着眼,道:“祝元英身上还有继续压榨的价值,不该为了当年南渡的旧事放了他,反正骂名我来担着,七郎何苦答应他们?”
  “不仅仅为了你!”徐佑沉声道:“昙谶大师与我有恩,若他老人家尚在,岂会昧了风门的这个恩情?祝元英放就放了,无关大局,也无足轻重,其翼,你的目光,应该在南北天下,而不是风门或六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