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608

  汤碗脱手坠地,砰的四碎,给沉闷又阴森的殿内平添了几分惊悚。姚晋慌忙跪地,道:“阿父息怒,息怒,龙体要紧……”
  姚琰更是火大,道:“烧当羌以力强者为尊,汝父不知经过了多少场搏杀,才攒下了这六州八十七郡的家业,潼关以西,尽是我姚氏的牧场,何来生下你这样的两脚羊?妇人之寡断,腐儒之假仁,白做了二十年太子,可连你弟弟都斗不过……咳,咳……”
  姚晋屈膝前行,俯在床榻边上,泪流满面,道:“儿子不孝,惹阿父忧心。我愿让出太子之位,让给八弟,他比儿子强,定可承继阿父的雄武……”
  “妇人!妇人!”
  姚琰抓起枕头旁的玉如意砸了过去,姚晋不敢躲避,啪的一声,如意碎裂,额头也流了血。
  “我还没死呢!谁当太子,我说了算!”姚琰挣扎着撑起上半身子,瞬间露出来的霸气,依稀可见纵横关中多年的威风凛凛,只是天不假年,病魔缠身,难免英雄气短,望着儿子血流满面,依旧不敢擦拭,不敢起身,长长叹了口气,又躺了回去,道:“晋儿,你为子至孝,生性仁良,若是太平盛世,定是一代明主。可现在魏国龙蟠,楚国虎踞,我大凉偏安一隅,早晚成了他们的猪羊,再不奋起,危在旦夕……”
  姚晋哀声道:“既是如此,恳请阿父下旨,让八弟监国、领兵,总摄朝政。我愿到逍遥苑剃度为僧,日夜为阿父诵经祈福,以求福寿延年。”
  姚琰闭上了眼睛,两行浊泪滚滚而落,道:“姚吉虽小有兵略,可志大才疏,习惯偏听偏信,让他做太子,不出三年,姚氏就有灭族之祸。你去歇息吧,五日夜不眠不休,小心你自个的身子……咳,咳……记住,若真到了那一日,去找朱智,梁州,就是你留得性命的凭借……”
  是夜,凉主姚琰病逝,宦者骆训从宫墙边上的一处秘密狗洞星夜出宫,乘快马奔赴轵关,见到了温子攸,通传了姚琰病逝的消息。温子攸立刻闯入姚吉的寝帐,赶走侍寝的三个貌美歌姬,道:“部帅,主上龙驭宾天,太子封锁了长安城,却秘不发丧,其心可诛。若我估计不差,等他彻底掌控局势,就会矫诏诱你回京,到了那时,大义在手,你从是不从?”
  姚吉惊颤的坐立不安,抓住温子攸的手,道:“我该如何是好?”
  温子攸的眸子幽深如地府,道:“部帅兵权在握,威望更高,何必北面称臣,俯首屈膝?当务之急,趁太子立足未稳,潼关守将并未归附,立刻带兵回京!”
  姚吉犹豫道:“阿父尸骨未寒,我,我这样做,将来怎么见列祖列宗?”
  温子攸冷冷道:“等部帅被太子砍了脑袋,无头之鬼,游荡野外,连地府都去不得,还说什么见列祖列宗?”
  姚吉的脸色在阴暗的烛火里变幻着,时而明,时而暗,最后开始狰狞了起来,他腾地起身,拔出宝刀,割破食指指肚,滴血入酒。
  温子攸依样施为,血色交融,酒水腥红,两人一饮而尽,姚吉掷杯于地,厉声道:“反了!”
  寝帐之外,月痕如鬼魅般站立着,她的目光穿越了群山和江河,落在了遥远的钱塘,明玉山上的欢声笑语,已经是她关于人间最美好的记忆。
  只是可惜,那些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第三十三章
际遇无常
  何濡和袁青杞秘密碰面后,安顿好沈氏的妇孺,和受到徐佑征召的冬至、杨顺同行,再次赶回广陵城,正好遇到徐佑给新鲜出炉的一万多名归义部曲训话:
  “我是徐佑,你们中有些人认得,有些人听得,有些人或许没听过,也不认得,那都无妨!今日特地站在高处,就是为了请你们仔细瞧瞧,徐某人照样是爹生娘养,吃喝拉撒,样样不缺,可不是什么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的妖魔……”
  台下面面相觑,也不知道那个笑点低的没忍住,瘟疫似的传染开了,立时哄堂大笑。
  徐佑也是一笑,道:“我知道,你们现在经常私底下讨论我是不是每顿都要吃人心才能尽兴,其实人心不好吃……有人要问了,你既然没吃过,怎么知道人心不好吃呢?答案很简单,屎我也没吃过,我同样知道它不好吃……”
  这次不需要有人传染,笑声再次荡漾开来。冬至站在台侧,撇撇嘴道:“小郎乃江左诗赋之宗,神品书、九斗才,何等的潇洒风流?谁想刚入行伍才多久,竟口口离不开屎尿,可知这臭男人们待的军营,实在是来不得!”
  女郎们的思维逻辑就是这么的奇妙,杨顺低垂着头,束手站在旁边,没有接话。何濡噗嗤笑道:“七郎就是肯吟诗作赋,这些大头兵们也听不懂啊。对牛弹琴,岂不更蠢?”和冬至随意聊着天,毒辣的眼神却在盯着台下的徐州军。
  半月前还是你死我亡的仇雠,现在济济一堂,谈笑风生,不得不说,监察司的存在果然是开天辟地的神来之笔,王士弼也颇具才干,不负徐佑所托,将监察司牢牢的根植在部曲当中,从上至下,成为凝聚军心的线,只要这条线不断,翠羽军就不会散!
  归义,归义,顺我者为归,从我者为义,既收俘虏之心,又不损伤战斗力,然后打乱建制,重新编队,稍加训练,立刻就能跟随主力作战。这种转化能力恐怖又实用,消弱敌人,增强自己,堪称战场取胜的不二法门。
  “所以你们想象中的我,是来源自扬子镇一战失利后的恐惧。但是,战败的责任不是你们,而是腐朽的徐州军制,是落后的甲胄兵械,是无能的主帅安休远,是习惯于压榨和奴役你们的主官……从现在起,你们无需恐惧,因为你们都是翠羽军的兵,不必担心被克扣军饷,不必担心被欺辱、被折磨、被抢功、被操弄生死……我可以保证,只要你遵循军法,照着翠典苦练战阵,杀敌立了功,必有赏;不违纪,谁也不能罚你,就是我也不行……”
  那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庞,那一双双或迷茫或麻木的眼神,都随着徐佑质朴又触动心灵的训话变得激动起来,不必担心被打骂,不必担心被抢功,当兵吃粮,只要拼命就可以挣出来家人的活路和光明的前程,这样的部曲值得效忠,这样的军帅值得效死!
  乌压压的人群沸腾了,要不是军纪严明,估计全都要跳起来欢呼雀跃,可那透着兴奋和疯狂的炽热眼神,明确无误的告诉世人,徐佑得到了徐州军的全面支持,翠羽军也由此扩充到了两万人,足可和平江军分庭抗衡。
  这是徐佑的一小步,却是影响江东日后局势的一大步!
  回到郡守府,见到何濡,问起此行经过,何濡详细汇报了袁青杞的安置方案,年轻的妇人留在林屋山做些杂役,年幼的孩童送到各地道观学道安身,上了年纪的建农舍每月给予衣食颐养天年,作为门阀斗争的失败者,这样的结局已经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稍后徐佑问起陆希仲,何濡如数家珍,道:“陆希仲原是彭城王内史,深受器重,后来彭城王牵扯到谋逆案里,被安子道贬谪宁州,最后饥寒交迫,冻毙在破败的宅子里。而陆希仲更惨,满门一百多口,男子皆被戮,女子要么罚作营户,要么为奴为婢……七郎怎么会问起此事?”
  徐佑说了左丘守白的事,何濡冷笑道:“彭城王安子奇曾是安师愈最宠爱的儿子,也是最像安师愈的皇子,雄才大略,堪为人主。只不过安子道是嫡长子,占了立嫡不立贤的便宜,登基之后,忌惮安子奇,借口他私通妖人行巫蛊之术,杀了多少无辜的忠臣?最后却被安休明埋玉像诅咒,可见天理昭昭,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陆希仲可有女儿?”
  何濡指了指冬至,笑道:“还真当我无所不知?这种事自然要问我们罗生司的司主了!”
  冬至作为江东除过司隶府和风门最大的情报头子,天下间已经很少有事情能瞒过她的耳目,不理何濡的打趣,回道:“内府掌书使陆令姿就是陆希仲的女儿,被罚没入宫后,此女凭借学识和才具,逐渐受到安子道的赏识,又被名僧昙千赏以‘韵外生韵、香外生香’的品状,备受文人士子们的追捧,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后来金陵之变,台城乱兵纷扰,自此失了下落,想必已不在人世了。”
  “左丘守白临死之前,要我饶过他阿姊的性命,我原以为是指左丘司锦,后来想想不对。”徐佑沉吟了片刻,道:“左丘守白是六天的人,陆令姿极有可能也是六天的人,你说她不在人世,我猜她活着的可能性极大……清明,你还记得那天夜里和鬼师在一起的女子吗”
  “如何能不记得?”清明淡然道:“林霜虎待她亦师亦父,于深宫之内,照拂了十七年,恩情不能收不重,可还是被她背叛和打伤,死在了鬼师手里。养虎为患,必遭反噬,这个女子蛇蝎心肠,死不足惜!”
  “这个死不足惜的女子,应该就是左丘守白至死还想为她求情的阿姊——陆令姿!”
  冬至疑惑道:“这未免太巧了吧?”她主管情报之后,第一个戒条就是不要相信任何巧合,巧合的背后一定藏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想要证据不难,只要证明林霜虎和陆令姿真的是师徒,那和鬼师伏击林霜虎的人,定是陆令姿无疑。不过此事不急,等日后攻入金陵,再找当年的宫人询问就行了。”徐佑笑的意味深长,道:“若这是真的,陆令姿能够和鬼师同行,在六天的身份必定不低。哈,陆令姿,小字半鱼,此女很可能是我们对付六天的重要筹马。”
  说完了这些,徐佑问道:“杨顺,鸣篪司在青州的布局如何?”
  杨顺恭敬的回道:“鸣篪司在青州刺史卜天的身边安插有数枚钉子,其中最有用的是他颇为信任的一个谘议参军,收买这个人足足花费了三百万钱。若不是得到詹府主的允许,我还真有点舍不得……”
  徐佑笑道:“钱不是问题,该花的钱不能省。要是花钱可以解决战场的麻烦,让部曲们少流血,这钱就花的值!”
  “如果郞主需要,青州的钉子随时可以启用!”
  “好!”徐佑拍板道:“徐州不日即可平定,你立刻前往青州,着重打听卜天的爱好、性情和弱点,以及他现在对朝廷的真实想法和预备实施的兵略方案,事无巨细,越详尽越好!”
  “喏!”
  “冬至,由你着手,正式搭建秘府在徐州的罗网,我要这徐州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你的耳目。”
  “喏!”
  秘府在徐州早有布置,只是以前都是零零碎碎的暗线,且得悄悄然的进行。现在可以公然把这些暗线连起来,构成黑暗世界里的天罗地网,还可以通过正规途径往各郡县的衙门里安插人手,做起事来何止方便了百倍?
  也是从徐州开始,秘府的枝叶随着徐佑征战的脚步,蔓延到了各州各郡各县,最终成为庞大无比、远胜司隶府和风门的情报机构,并在日后和北魏白鹭的对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议完正事,众人各自散去休息,冬至留下来,期盼的问道:“我听其翼郎君说秋分回来了?她在哪里?”
  秋分没有跟随徐佑北上,而是被徐舜华召去做伴。她太久没有见过自家人了,徐佑又不可能陪在身边,所以秋分归来之后,如获至宝,硬是把她拐到了青龙斗舰上,再不肯放走了。
  其实徐舜华身为王妃,应该留在吴县天平山王府,可她那剽悍的性子,非要随同安休林出征,说此去非生即死,若胜了,自然两人同去金陵,若败了,也好随安休林同赴黄泉。
  巾帼不让须眉,徐舜华当之无悔!
  “……青、徐这边情势险恶,秋分留在阿姊身边至少安全无虞,况且阿姊这些年受了太多的苦,性情……有点奇怪的变化,让秋分多陪陪她,或许会好转一些。”
  徐佑早察觉到徐舜华的精神状态不太好,任谁经历徐氏那样的惨变,不疯就是神经坚韧了,没法强求太多,驱散脑海里的担忧,笑道:“等收拾好这里的局面,大家自会有再见之日!”
  冬至略显惆怅,她和秋分,真的分开太久了。想想当年的几个女郎,十书早回了江夏王府,已断了来往,百画不知所踪,虽然长年派人往凉国打探,却始终杳无音讯,很可能已不在人世,万棋跟着夫人,性子愈来愈冷,几个月也未必说的了一两句话,履霜被逐了出府,跟着袁青杞做事,好像去了广州,负责同南洋的海船交易,最单纯也最善良的秋分,随宁玄古这么些年,好不容易回来了,却又碰不着面。
  人与人的际遇,当真是身不由己!
第三十四章
胜负谁知
  当姚晋还沉浸在姚琰病逝的悲伤里无法自拔的时候,姚吉已经带兵抵达潼关之外。虽然没有皇帝的明诏,可姚吉的左部帅金羊旗就是最好的通关证明。关门打开,正准备疯狂拍拍马屁的潼关守将看着脖子上的刀和姚吉冰冷无情的眼神,果断跪地,宣誓效忠。
  接着是潼关西三十里的定城,定城守将王薄枝忠于太子,窥破姚吉谋逆的意图,放箭射死前来诈城的将领,立誓据城坚守。
  姚吉猛攻八天,因缺乏大量攻城器械,定城又是拱卫长安的高大坚城,伤亡惨重,却始终难以克城!
  这给了长安方面喘息的机会,姚晋在群臣拥戴下顺利登基称帝,立刻拔擢王薄枝为秦州刺史、镇东将军,并派一万援兵前往定城解围。同时令蒲城太守尹兆率水军南下,想要截断姚吉的退路和河运粮道。
  姚吉此次出兵,全靠凉国河内郡和刚占领的原魏国河东郡的粮草补给,一旦被尹兆断了粮道,军心必乱。
  听从温子攸建言,姚吉以八千人围三阙一,亲率三千精锐骑兵北上,大败尹兆于渭河之畔,尹兆退回蒲城。然后快马加鞭,昼夜兼程,绕道定城南,马不停足,人不歇息,仅仅几个冲锋就把从长安来的一万援军击溃,杀伤三千多人,俘虏两千人,可谓大胜,然而仍有五千人逃进了定城。
  如此一来,定城平添生力军,粮草水源充足,更难攻克。王薄枝向来以仁义爱民享誉西凉,谁也没有想到原来这个文臣竟然还是位善于守城的大家,任姚吉部如何骁勇,定城坚若磐石。
  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而在遥远的漠北草原,经过四个多月的艰难跋涉,元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柔然的汗庭。他率领五万精骑,转战漠北,再小心翼翼,也总会遇到很多小部落,为了不走漏消息,往往都是尽灭其族,死于战斗的并不多,然而死于疫病、饥寒和各种意外状况的竟高达一万五千之数,也就是说,还没有真正的和柔然主力开战,已经折损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这,何其惨烈!
  要不是元光统兵多年,威望素著,又能和士卒们同甘共苦,从不享受特殊待遇,这才勉强维系着军心没有崩溃。换了别的将军,根本不可能坚持这么久,早就打起退堂鼓,灰溜溜的退回阴山以南去了。
  所以柔然汗庭绝对想不到,魏主元瑜宁可抛却经营百年的六镇,并以魏国的京都为诱饵,吸引住鬼方军以及汗庭的视线,只是为了掩护元光这支奇兵。
  崔伯余的大胆献计,元瑜的破釜沉舟,魏国赌上百年国运的战争,全交给了元光和大鲜卑山的神圣祖灵。
  神,没有抛弃元氏!
  接到斥候的禀报后,元光以大宗师之尊,亲自前往查看,确定了汗庭的位置和金翼军的兵力部署,然后令所部休整了两日夜,多余的战马全部杀掉,仅存的美酒和净水也放开了肚皮吃喝,抢夺来的女人和财物分发下去,并把杀敌建功的赏赐提高了三倍。
  等全部人马休整完毕,这天夜里,星光暗淡,伸手不见五指,元光和元沐兰兵分两路,由元光率三万人由正面攻击,而元沐兰则带五千人延后一刻钟,从侧翼发起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