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608

  其实仔细想想,能被放入嗣师张衡的神主像里的东西,必定珍贵异常,也许只有这件东西,才能抵挡住这无边欲海的诡异和强大。
  以他意志之坚毅,对女色之淡薄,却仍旧两次差点坠入欲海幻境里不能翻身,可想而知,道心玄微大法的山门到底有多高,怪不得这么多年,孙冠不敢拿出来修习,更别说传之弟子,发扬光大,助近年来逐渐式微的天师道再现昔年的荣光。
  徐佑不清楚的是,这无边欲海是以欲念为引子,激发人心深处的阴暗面,并将之放大到不可控制的地步,然后在幻象的诱惑下慢慢的自己走向死亡。
  只有自己受不了诱惑去死,无边欲海里受到重创的道心才会映射到现实世界,要么从此疯癫痴傻,要么自今沉睡不醒,要么于武学再无寸进,要么成为真正的行尸走肉!
  徐舜华如此,是要他肾阳耗尽而死,却阴差阳错的被那个奇怪的人打乱了计划,一怒之下杀掉了徐佑;袁青杞也是如此,用了几十年的时光来一步步摧毁徐佑的意志,要他挥剑自刎,却终究败在了张灵真的守心木牌上。
  修习道心玄微大法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断欲!
  天师道和佛门不同,一向不怎么讲究断绝七情六欲,最上等的功法往往都是男女双修之术,魏元思悖逆祖宗道法而行,想要踏入神为一的虚境,必须断欲。
  断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如何断欲?
  魏元思在功法里说的很清楚: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其欲自断。能悟之者,可传大道。
  欲海无边,回头无岸!
  只有观其心,观其行,观其物,然后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才能断欲脱困而出。当徐佑困在山林深潭时,从头到尾都是浑浑噩噩,虽恢复片刻神智,最后还是被杀身亡。再到这金殿胜地,却不仅可以恢复神智,还能反杀而胜。
  对他而言,这殿堂是空,这美色是空,这权势是空,可以观物而无物,观形而无形,只是心里还有牵绊、不舍和执念。
  九天雷声阵阵,大殿开始摇晃,倒塌,无数人的惨叫声传来,徐佑安然而立,静静等待下一个轮回。
  接着是张玄机、詹文君、履霜、秋分等等,曾经出现在徐佑生命里的女郎一个个以各种各样的身份进入这欲海幻境之内,和徐舜华的隐居山林,和袁青杞的权势巅峰,分别代表着出世和入世两种状态,而在此之后,和张玄机的知心合意,和詹文君的举案齐眉,和履霜的肆意放纵,和秋分的亲情友情,徐佑隐而不得安,居宝座而不得宁,琴瑟和谐而不得鸣,相敬如宾却不得欢喜,放纵之后唯有寂寥,连那亲情也禁不住时光的侵蚀,变得越来越淡。
  yuwang昭彰之下的险恶人心,背叛和血腥结伴同行,一世,二世,三世乃至千百年,徐佑在无边欲海里经历了太多太多,心志如百炼成金,一一破关而行,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最后心无其心,只手撕开欲海之上的苍穹,一步踏出。
  密库之内,徐佑入定的身子冒出了丝丝赤气!
  道之初,其气赤!
  虚境的山门,终于大开!
第三章
寻门不入
  虚境,明而无形!
  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
  单此三句,道心玄微已不在庄子的坐忘之下!
  徐佑身处虚境当中,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意识似乎和身体完全剥离,可以用上帝视角清楚的察觉到体内的一切气脉运行。
  人身宝库,自成天地!
  神乎其神,众妙之门!
  曾经以为完全被吞噬的白虎劲只余沙粒大小的一点点,发着微弱之极的金白光,藏在丹田气海里瑟瑟发抖。围绕在它外面的是黑色的玄武劲,浓郁仁和,绵延不断,如同避风港将白虎劲牢牢遮蔽在羽翼之下。而在玄武劲的周边还有成黄色的若水诀,也就是黄麟劲的气息,散落在十二正经之内,星星点点,若有若无。至于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朱雀劲,却像捕猎时的豹子,埋伏在暗处随时准备发出致命一击。
  支离破碎,摇摇欲坠,一塌糊涂,朝不保夕!
  这就是徐佑体内气海的真实写照!
  简单来说,虚境,其实就是神照之术,以神凌驾云巅而明照万物,可以将体内气息具象化,也可以将这一切归于无形,比起其他功法的内观术要高出无数个层次!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几根空心的芦苇杆支撑着高楼大厦,全靠着五符劲源出一体,相生相克,才能勉强维系着脆弱的平衡,但这种平衡如同踩着刀尖跳舞,只需要放上去一根发丝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徐佑越看越是心惊,他能活到现在,也真是神仙保佑。若非宁玄古修为高深,道法精妙,又深谙五符劲的底细,就是吃上一百颗定金丹,恐怕也无济于事。
  从虚境之中退出,徐佑只觉得周身舒泰,并无丝毫的疲惫,睁开眼,先看到清明带着关切的眼神,轻笑道:“大吉大利,这番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清明眸子里的惊喜一闪而逝,脸上却还是保持着平日的淡然平静,躬身道:“贺喜郎君!”
  徐佑站起身,舒展下筋骨,道:“道阻且长,不过入虚境而已,何喜之有!”
  “路虽弥,不行不至!”
  清明用了荀子的名言,道:“虚境乃道心玄微的第一道山门,既得其门而入,自不会无功而返。”
  “但愿如此吧!”
  沐浴、更衣、用膳,徐佑神色清爽,焕然一新。两人对面而坐,泡了壶青雀舌,悠然品味,偷得浮生半日闲,比起虚境里的诛心和挣扎,这里无疑才是真正的人间仙境。
  清明突然问道:“虚境,是何等的景致?”
  徐佑苦笑道:“不提也罢,个中凶险,远胜你我之前的预料。”说着大致讲了讲经过,又从怀里摸出守心木牌,“若不是它,我就折在袁青杞的手里,沉沦幻海,再回不到这尘世了!”或许觉得和徐舜华的逸事有悖人伦,并且那个突兀出现的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太过邪门,因此没有和清明提到这些。
  “如此说来,冥冥中自有天数,当初郎君只要了这木牌随身,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清明其实察觉到徐佑对前景不太乐观,抓到机会就给他洗脑安心,道:“天数在郎君,所以只用了九日就突破虚境,这是观妙真君魏元思也做不到的事……”
  徐佑摇摇头,道:“魏元思自幼在天师道长大,对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欲没有太大的执念,所以面对虚境的山门,抬脚即可跨过。之所以闭关五年还未能练成大法,必定是因为无境或空境有极大极大的难题无法破解。我心中所虑,正在于此!”
  清明还待再劝,徐佑笑道:“好了,只是跟你发个牢骚,走到这一步哪有回头的道理?我自会以不悲不喜、无胜无负的心态去应对,不要太担忧了!不过,如何由虚入无,由神化气,咱们还得仔细参详参详……”
  有了神照万物的经验,可以做到对症下药。闭关前何濡清明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猜想,也制定了各种应急的对策,可那毕竟是盲人摸象,单凭绝顶聪敏的智慧设计的预案,现在知己知彼,更能做到对症下药。
  徐佑描述了虚境里看到的气海景象,清明咋舌不已,他贵为小宗师,青鬼律也是天下绝品的秘法,却也只能感知气息的行迹,不能明视万物,如画在目。
  仅此一点,高下立判!
  “还是按道心玄微的心法修炼,先通关展窍为好!”
  清明认为稳妥起见,最好按部就班,道:“只要郎君重新感应到真气,就可以慢慢积少成多,等化去体内多余的五符劲,然后再练气固本,以求阴阳交会,逐品提升,别说小宗师,就是大宗师也近在咫尺了……”
  徐佑否决了这个提议,道:“庙里住着几个恶霸,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啊!再互相之间打起来,庙怕是要被拆了!”他顿了顿,叹了口气,道:“我们哪里还有按部就班的时间?”
  “那怎么办?”
  饶是清明经历过无数劫,可面对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棘手危局也无计可施。想那魏元思何等惊才绝艳,闭关五年,尚且没有克竟全功。徐佑的状况比魏元思复杂百倍,体内四道同源却又互斗的劲气,就像缠绕在脖子上的铰链,随时会要了他的命!
  既不能徐徐图之,又找不到终南捷径,翻来覆去,还是只有一个字:
  难!
  徐佑仰躺在床榻上,双手枕在脑后,望着圆整平滑的屋顶,心里却想着当初郭勉究竟动用了多少人力,才开凿出这样近乎完美的密室。三万两白银不是小数目,这样送给他背后不知藏着怎样的心思,江陵王手握兵权,深受安子道信任和重要,太子坐困金陵,无枝可依,等到安子道驾崩,主弱臣强,天下必然大乱。
  乱中求存,到了那时,他的机会就来了!
  可前提是,他能活到那个时候!
  思绪天马行空的骏驰游弋,也许正是这种放松随意的心态,让徐佑无意间契合了某种天地间玄妙的至理,脑海里闪过一丝明悟,翻身坐起,沉吟良久,道:“由一生二,由神化气,魏元思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武道。而我要走的道,又跟魏元思似是而非,想活命,终归还得从虚境之内找出路……清明,你对青龙劲有没有兴趣?”
  《灵宝五符经》里不仅藏着道心玄微大法,还藏着五符劲的修炼秘籍,只是这经书的来历见不得光,五符劲的心法绝对不能流传出去,现在也只有徐佑、何濡、左彣和清明四人知道详情。
  接下来整整三个月,徐佑不断的尝试各种可能性,却始终徘徊在丹田气海之外,无法真正的由神化气,还有几次冒险,差点引发体内的真气失衡,唱一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慷慨悲歌。
  不过,有失必有得,人在重压之下会爆出超越极限的潜力。徐佑于死路尽头叩开了道心玄微的山门,却又困在山脚无法往山顶攀登。对别人而言,最多学不成玄妙之极的武功,可对徐佑来说,一年内练不成道心玄微,就只有中断这次奇特又充满了想象力的重生之旅。
  他不服,也不想认命!
  所以这三个月至关重要,他对虚境的理解和认知比起最初的时候深刻了无数倍,可以说除了没法动用真气,对人身这个脱胎于天地间又自成一体的小天地的探索,当今之世,仅仅次于孙冠等寥寥数人,连清明和左彣这样的小宗师都无法和他相提并论。
  万丈高楼平地起,通俗点说,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徐佑深明其理,三个月来并不急躁,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由于种种前置条件的严苛限制,摆在他面前的路十分有限,每失败一次,就提高了剩下那些选项的成功率。
  如此又过了两个月,当所有路都走不通的时候,清明的沮丧已经无法再透过淡然的神色来遮掩,真正的绝望不是瞬间死亡,而是给了你求生的希望,却眼睁睁的看着时间流逝而无能为力。
  徐佑笑了起来,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我都不怕,你怕什么?”他伸了伸懒腰,在密室里散步舒活筋骨,一直到天黑吃了晚饭,就合衣躺倒床上沉沉睡去。
  这样悠哉过了三天,徐佑才轻描淡写的问道:“你修习青龙劲也近半年了,怎么样了?可有进展么?”
  青鬼律包罗万象,如同大海,可以不动声色的容纳百川归流。别人若有修为在身,自然没办法练另外一种武功,可清明不同,他无阴无阳,无性也无欲,不偏不倚,不过不及,是天地间绝无仅有的中正平和之人。
  圣人总说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或许清明才是唯一一个可以以至情至性而达到中庸境界的人!
  “略有小成,可也只是小成而已!”清明还没明白徐佑这段时日让他潜心修习青龙劲的目的,不过以他的天赋和小宗师的实力,登堂不易,入门却并不是太难。
  “小成即可!”徐佑盘膝坐于床榻中央,双手以极其复杂的形态结成道门反天手印,坦然道:“打我一拳!”
  “什么?”清明愕然。
  “以青龙劲气,入我气海!”
  清明何等人,立刻明了徐佑的用意,急声道:“万万不可!”
  “没什么万万不可的……”徐佑笑道:“既然庙里的恶霸整治不了,不如再来一个凑凑热闹。穷则变,变则通,大衍之数五十,多了个青龙劲,就能多出无数种变化。清明,我有预感,或许,我的生路,就藏在这变化当中!”
第四章
道法大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