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608

  徐佑视若不见,道:“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行端坐正,胆子自然要大!”
  “是吗?”青玄帝君发出笑声,道:“你平生既不亏心,为何会来我九幽地府?凡心术颠迷,六尘俱染,诬毁圣真,背叛君父,杀生偷盗,负命欠财,一生昧心,奸欺肆纵者,死后铃其魂入狱。你已到此,必然犯其中之一!”
  “愚人劳心损志,日间神乱,夜卧魂飞,随事作用,现诸恶境,及其入睡,方知妄梦。帝君的九幽地府,无非跟这妄梦一般。”
  “哦,如何作解?”
  “地府生於诸罪,罪业源於一心,一念之恶,九幽即现。我心无恶念,你这九幽地府,”徐佑仰头大笑,猛然踏前一步,道:“困不住我!”
  呜呜呜!
  万鬼大惊失措,攸忽退去,那暗紫色的血却开始加大了流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漫过了徐佑的小腿,大腿,腰腹,和胸前,眼看就要没到脖颈,青玄帝君冷冷道:“血池吞噬一切有罪之人,你怎么脱困?”、
  “九幽无实,形难言破。心法无定,相难言捉。欲定其心,先断其妄。妄之既断,罪斯无形,则地府破矣。”
  破九幽,先断妄!
  徐佑手捏道诀,闭上双目,数息后双目顿开,神光外溢于大殿内外,道:“天阳则明,地阴则暗。暗则为苦,苦则幽囚。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永失道真。看我以明破暗,以阳破阴,以真破妄!敕!”
  宝座后的迷雾砰的散开,青玄帝君显出真身,头戴冕旒,身披霞衣,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九色莲花座上,身下一头青狮吐焰,周遭光华流转,绽放万丈不灭。
  随着青狮一声吼叫,那些恶鬼被神光所照,挣扎着哀嚎着一个个灰飞烟灭,大殿内的血池转瞬变成了莲池,九幽大门洞开,朵朵金莲流光溢彩,托着徐佑步步高升,从殿顶重回人间。
  人间已成火海!
  义兴徐氏的坞堡败落在那一片大火之中,无数同族在火海中翻滚求饶,拿着刀剑的敌人将他们刺死,毫无怜悯的把头颅割下,连妇孺都没有放过。
  “阿父!”
  徐佑双目如赤,看着对他最为疼爱的父亲,身中数十刀,从不曾折弯的腰断成了两节,匍匐着爬向他,伸出血淋淋的手,低声道:“救我,快救救我……”
  徐佑泪落如雨,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一把剑,竟是镇压戒鬼井的那柄三五斩邪雌剑,挥剑如虹,毫不迟疑的砍掉了父亲的人头。
  “魑魅魍魉,人间岂容尔等放肆!我父,刀斧加身,未曾求饶一字,凭你们也配幻化他的模样?”
  人头桀桀而笑,徐佑一脚踏上,脑浆横流。
  又一人披头散发,出现在徐佑眼前,她双手双腿肌肤尽毁,露在外面的白骨映着寒光,只有那张容颜还是犹如昨日的温柔和善。
  “佑儿,别走,救我!”
  徐佑再次挥剑,鲜血四溅,人头落地。
  “阿母只会舍身救子,尔等无心无根无识之徒,岂知大爱如天的道理?”
  接着陆续有人出现,“乖孙子,让爷爷抱抱!”
  剑光一闪!
  “阿佑,你比大兄都高了!”
  剑光再闪!
  “过来,让十一叔瞧瞧,你最近有没有练功偷懒!”
  ……
  阿父、阿母、爷爷、十一叔、大兄、七姊,那些曾经鲜活的存在于他的生命里的人,也曾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在那一夜的变故里,现在却又活着来到他的面前,然后再次惨死在他的剑下。
  徐佑挥剑不停,眼神由痛苦到茫然再到坚毅,最后越来越冷酷。此时又来一个小娘,穿着青裙,梳着丫髻,泪光如春水,咬着唇怯生生喊道:“小郎,我想你了!”
  我想你了!
  秋分。
  徐佑突然想起和宁玄古的三年之约,算算时间,也快到了,手中雌剑没有丝毫的停顿,从秋分的脖颈上划过,一道近乎完美的血线骤然出现在那白嫩秀美的肌肤边缘,然后炸裂。
  他的眼神,终于从冷酷变得毫无生机!
  红和白,这世间最美的颜色!
  夕阳落幕,火光摇曳,
  徐佑单人只剑,淡墨青衫,脚下是所有至亲至爱之人的尸体,血污遍地,他却不染尘埃。
  天地间钟鼓大鸣!
  一步,踏出,
  虚空之上似有登天台阶,就这样一步步直入九霄云外。
  那里,琼楼仙阁,是无数人追逐的天宫!
  金光万道,龙凤翱翔,各种珍奇异兽漫天飞舞,仙人们头戴芙蓉冠,身着绛纱衣,饮琼浆玉露,食龙肝凤髓,千万年无忧无虑,何等的逍遥自在。
  徐佑踩着祥云,加入仙人们的欢饮狂歌,如此不知日月,似过了一百年,又似过了一千年,耳中忽然听到三十三层天外天传来的悦耳清音:“你破九幽,断世情,终登天界为仙人焉。从今尔后,无病疾之折磨,无权欲之烦心,无生死之困扰,人间旧事,皆成过往。你,舍下了吗?”
  徐佑停杯,驻足,回望人间。
  人间离此九万万里,层层浮云之下,在那千山万水之中,浮现了一双美丽不可方物的眼睛,清幽明亮,灿若星辰。
  天宫虽好,却终不似人间有你!
  徐佑的眸子里终于恢复了一点生机,从微不可见继而变大,变大,再变大,然后砰的巨响,天宫、人间、地府全部消失不见。
  萤石闪烁的光,耳侧轻抚的风,二十八个兽首狰狞,徐佑举头四顾,原来他已走过了玉桥,来到了高台之上。
  清明依旧站在玉桥中央,双手死命的攥紧,满头大汗淋漓,脸上的神情忽而绝望,忽而惊喜,忽而忧虑,忽而痛哭。徐佑很难想象,清明这样的人,竟会有如此丰富的情绪变化。
  经过那么多灭绝人性的摧残,清明以冰冷无情的外壳掩盖着饱受创伤的心,但他始终没有被这个阴阳颠倒的世间逼入魔道,艰难却又不屈的守着心底那最后一丝良知。
  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病,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这世间,很多人可以轻易的做人,却偏偏愿意去做鬼,去做妖,甚至去做狗,而有些人从鬼蜮爬出,历尽磨难,只为了行走在人间的阳光下,抬头走路,不违良知,为自己书写一个简单的人字!
  清明有罪,但其罪不在九幽,不在人间,不在天宫,而在他的心里。只有定心,才能赎罪。
  徐佑坚信,这座桥,困不住他!
  足足三刻钟后,清明的神色归于平静,如同背负千斤重担,无比缓慢的往前移动了一步,两步,三步……
  清明睁开眼,看到徐佑脸上那温和的笑,将阴长生扔在地上,轻声唤道:“郎君,我们又见面了!”
  徐佑叹道:“是啊,千百年后再见,你终于放下了过往,我很为你高兴,简直无以言表。清明,五品的山门里,到底是怎样的风景?”
  清明彻底脱胎换骨,修炼青鬼律带来的鬼气再无分毫,笑道:“应该和左郎君看到的风景不同,五品之内,道有千万。”
  传说中二十四洞的秘密可以吸收天地灵气,使道法精进,通达仙府,原来是在这六桥上走一遭,若机缘到时,便可跨过武道天堑,叩开山门。
  徐佑打趣道:“要不其他五桥再各走一次,说不定就此成了大宗师,我们不必再缩头缩尾,打出去就是了!”
  清明摇头道:“我宁愿现在就挑战孙冠,也不会再去别的桥上找死了!”
  徐佑心有戚戚,他走的看似容易,破九幽时尚清楚虚幻和现实,断世情时已经有几分迷失,到了天宫仙界,再也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一不小心就会被永远的困在桥上,直到筋疲力尽而死。
  如果孙冠在此,肯定要对徐佑刮目相看,天师道立教四百年,能在焚降真香制造的幻境里安然度过六桥的寥寥无几,大多在九幽地府就被直接困死,更别谈连闯人间和天宫。
  徐佑毕竟是转世重生之人,心志强大到可怕的地步,又有牵挂难舍,这才过了六桥。而清明修习的青鬼律夺天地造化,玄妙之处,或许不弱于道心玄微大法,比起徐佑其实更有过桥的把握。
  一日之内,玉桥连度两人,也算是天命所归,非人力所能抗衡!
第九十五章
鹤鸣惊天下
  两人并肩坐在桥头的台阶上休息,徐佑道:“道门有太真八香之说,道香、德香、无为香、自然香、清净香、妙洞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我全都见过,未足称奇。可玉桥两侧三足蟾吐出的这香,竟能营凭空造出如此真实的幻境,或许在八香之外……”(太真八香准确来说是心香,指的境界,书中实化了,不必深究。)
  佛道皆爱香,借之上达天阙,下通幽明。而佛道传教,又需要以幻术显神威愚弄生民,于是两教的大拿们闭门潜心搞发明,造出了很多可以迷人心魄的奇香。
  三足蟾里藏的焚降真香就是太真八香之外的迷魂香,乃天师宫不传之秘,除了历代天师,连诸大祭酒都不知道具体制作的方法,堪称天师道不足为外人道的镇教之宝。
  “我们从爬进这处洞穴,就应该陷入了阵中。戒鬼井、斩邪剑、二十八兽首以及这六桥和环河都是阵势的一部分,三足蟾吐出的青烟是引子,结合满壁悬珠的莹光,以每个人内心的yuwang和阴暗为墨本,营造了无比真实的幻境。若非心志坚定又固守信念的人,一旦有丝毫动摇,必会困在阵中无法摆脱,要么疯魔而死,要么力竭而亡。”清明忍不住赞道:“而在此洞之外,那些暗河,水潭、甬道和平巷又构成了完整的清明洞阵。清明洞之外,尚有二十三洞,却是和整座鹤鸣山融为一体,以天地为眼,四季为根,节气为引,自成无双大阵。
  “阵中有阵,互为犄角,相辅相成,阴符七十二局,果然妙参造化。”徐佑早有预感,这座鹤鸣山吸纳天地灵气,为道门祖庭必定不是偶然。听清明的话,才明白当初布阵之人究竟厉害到了何等地步,能够安然到此,说明运气还站在他们这边。
  “我自诩通晓阴阳二遁十八局,天下无处不可去,见识了这二十四洞之一,才明白井蛙不可语海,实乃我辈写照。”
  “不必过谦,阵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现在仍旧站在这,你还因祸得福,突破了五品山门,晋升小宗师,这就够了!”
  徐佑的长处,在于享受过程,看重结果。过程再怎么丢脸不重要,只要结果是好的,那就是成功。这是投行坚持的原则之一,前后两世,从不曾改变。
  休息过后,徐佑走上九层台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戒鬼井,乍看去毫无异处,可神秘的传说给它披了层天然的华丽外衣,仿佛那青砖和绿藻都昭显着某种天地间的至理,比起皇宫内府还要金碧辉煌。戒鬼井后边,竖插着三五斩邪雌剑,剑体通幽,古朴庄重,远看已经不凡,此时近看,更让人痴迷不去。
  徐佑再往后看,突然发现山壁里凿有九个壁龛,方才离得远,这里又比较暗,处在灯下黑的位置,没有萤石照耀,不走到台上根本注意不到。
  “清明,这些壁龛好像和我在大雪洞里看到的类似,你来瞧瞧,究竟是什么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