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608

  或许久等城内的兵马不至,援军独木难支,边战边走,尽量往南门移动。沈兴目光如电,借着漫天的火势,看清庆字旗下的人是沈庆身边的那个席先生,还有一人名叫仝柱,是沈庆手下的幢主,两人都是熟脸,应该是沈庆派来的援兵无疑,怒道:“传令兵回来了没有?”
  “报!传侍中令,沈兴不得出城应战,以防有诈!”
  “啊?阿父说什么?”沈兴一把揪住传令兵的衣襟,恶狠狠道:“你再说一遍!”
  “侍中有令,将军不……不得出城!”
  “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战死吗?这都是我沈氏的部曲啊!”沈兴重重一拳砸在城头,指缝渗出血迹,道:“打的这叫什么仗!”
  援军接近护城桥,管述骑马高声道:“快开门,我奉五郎的命令,有机密情报向侍中禀报!”话音未落,一支箭射中管述肩头,他翻身坠马,仝柱一把扶住,满脸血迹,痛骂道:“你们这些狗才在干什么?我们来救你们,你们就看着我们死吗?”
  千叶勒马站在阵后,身旁是一万尚未动用的白羽都,这是天师军最为精锐的战力,帽后插有白羽,故名白羽都。
  “沈兴要是不开门,怎么办?”
  千叶还是钱塘湖雅集时的清秀俊逸,神采不凡,不过眉宇间多了几分萧杀之气,道:“沈穆之的儿子里只有三个成气候的,一个沈庆,已经授首,一个沈约,尚在金陵,唯有这个沈兴骁勇善战,但有一点,此子最重兄弟情义,对部曲和奴仆也极好,深受大家的爱戴。这样的人,最易用感情诱之,若连他镇守的南门都骗不开,那我们只能冒险强攻了……”
  强攻一座坚城,究竟需要付出多少代价,连千叶都无法估测,所以他们的目光死死盯着南门的方向,等着沈兴做出最后的决断。
  “城门开了!将军,城门开了!”
  沈兴终于还是忍受不了沈氏的部曲这么无力的战死眼前,在他想来,只要接应援军入城,并不算违背了父命。三百敢死之士从城门后冲了出来,跨过护城桥,死死守住桥头,拦截白贼的追兵,让管述和仝柱先入城。
  刚到门洞处,守城的兵卒飞快的挥动手臂,道:“快,快,快进来。”不料腹部一痛,钢刀透出,血迹横流,来不及反应,倒地死去。
  千叶从腰间叶拔出长剑,遥指乌程,道:“杀!”
  白羽都如潮水般涌入战场,刀尖所向,即是黄泉,马蹄所至,尽是哀嚎!
  一夜之间,东迁、乌程陷落,千叶不败之名,开始传扬天下!
第二十七章
玉树临风
  “沈庆死了?”
  徐佑得到消息时很是震惊,东迁失守并不意外,兵凶战危,胜负无法预料,意外的是沈庆身为一军主将,竟然没有逃掉。除非陷于死地和绝境,一般而言,想要击杀有重重近卫保护的敌人主将是极难的事。沈庆本身武力不弱,又是沈穆之的嫡子,身边近卫上百,却死在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攻防战里,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更多详尽的情报源源不断的传来,管述的背叛是造成沈庆之死、东迁和乌程陷落的最大原因,冬至分析道:“管述两年前邂逅沈庆,之后作为谋主深受信任,如今来看,此人应该是六天事先布下的棋子,来历背景十分干净,只有风门有这样的手段,可以瞒过沈氏的调查……”
  何濡眼睛闪着亮光,那是遇到对手激起的斗志,道:“这样说来,都明玉两年前就已经定下了如何夺取吴兴郡的计划,厉害,厉害!”
  沈庆的死,没有给徐佑带来半点的快慰,但对他而言,倒也不会存有什么遗憾。两世为人,对于徐氏背负的家仇,徐佑并不拘泥于一人一姓,也对仇人如何死掉没有任何的执念,他在意的是结果,不是过程。
  沈庆虽然死了,沈穆之还活着,这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几日,前方的战况流水般送到徐佑暂住的院子里来,先是千叶追击沈穆之到原乡县,势不可挡,一日克城。
  沈穆之仓皇后撤,在原乡县以北,距长兴县郊外三里,白贼遭遇了紧急修整过后、准备前往原乡救援的中军。
  双方激战一个时辰,白贼的锐锋顿挫,且有渐渐不支的趋向!
  这是千叶和萧玉树的第一次交手,当时白贼正争先恐后的追击沈穆之的残军,几乎不成建制,
  中军就那么直接的冲了过来,以坚甲利刃开路,没有任何花俏和技巧,仿佛蛮牛冲入羊群,铁蹄所至,无不干净利落的踏成一片泥泞。
  不过,这只是千叶的诱敌之计,以风门的强大情报网络,岂能不知道中军已经抵达长兴县?他麾下最精锐的白羽都,早在身后某处要隘准备好了陷阱,一旦中军踏入其中,至少可以去掉萧玉树的半条命!
  “退!”
  千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这是他统军以来出现的第一个重大失误。
  本该是佯败诱敌,可训练有素和乌合之众的区别在这一刻清晰的呈现出来,顺风战时骁勇无比的众部曲,处在下风时完全变了样子,一个个慌不择路的逃命,没有配合,没有协同,该断后的跑的最快,该掩护的连队伍都找不到了,兵械器甲散乱一地,佯败成了真败,真败最终又演变成了大溃败!
  千叶激怒交加,亲手杀了十几个溃兵,督战队的刀几乎要磨钝了,却仍旧无法阻挡从众心理蔓延造成的全军失序,无奈之下,只能随着溃兵撤出了战场。这一撤就是二十里,好不容易收拢残兵,且战且退,终于狼狈不堪的将中军引入口袋里包了饺子。
  一万养精蓄锐多时的白羽都如同饿了六十年的饕餮怪物,张着血盆大口,想把眼前的美食一口吞入肚中,却不料啃到了一块比铁还硬的骨头,不仅咽不下去,还崩坏了牙。
  从起事开始,和府州兵作战无往不胜的白贼终于领教了朝廷中军的战斗力,尤其是紧跟着萧玉树身侧的两千名御刀荡士。作为楚国皇帝的近卫军,御刀荡士从诞生的那刻起,就被誉为天下无双,谁又能想到,仅仅为了扬州平乱,安子道竟然将视若珍宝的御刀荡士都拨给了萧玉树,而且一给就是两千人!
  盾在前,刀在后,甲胄箭矢难穿,每一次挥刀,都有搬山断水之力,挡者轻则骨裂,重则肉碎,千叶寄予厚望的白羽都虽死命抵挡了半个时辰,却还是无力回天。当萧玉树的帅旗迎风招展,带领骑兵准确无误的穿透整条防线的虚弱点,然后包抄两翼,和陷阵的御刀荡士里应外合,摇摇欲坠的白贼彻底失去了斗志。
  千叶果断的再次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不过跟上次意图佯败诱敌不同,这次是彻彻底底的逃跑。对他而言,失败固然刺痛,但胜负不在一时,保存有生力量,比将手里的五万人全部交代在这里更符合大局。
  仿佛沈穆之的事迹重演,千叶刚抵达原乡县,还没来得及部署守城,追兵已至,只好放了一把火,烧尽带不走的粮草补给,并以此阻挡追兵的行进路线,然后一直撤到了乌程县才有机会站住脚跟喘口气,并建立散兵点,慢慢收拢陆续逃回来的残兵。
  此战,白贼损失了两万一千余人,伤亡数字超过了起事以来所有阵亡和逃散兵卒的总和还多,千叶刚刚传遍天下的不败之名,屁股还没有捂热,就成了萧玉树声名鹊起的垫脚石。
  乱世,最不缺的就是英雄人物!
  萧玉树,这个在徐佑之前最负盛名的少年天才,二十年来滞留于五品的天堑,始终无法晋升小宗师,为世人所笑。但很多人并不知晓,这位于武道半途夭折的萧氏子弟,最厉害的其实不是武功,而是兵法!
  这次带兵平乱的人选,朝堂中多有争议,为家国计,许多人提议由骠骑将军沈度领兵。沈度号称楚国军神,是沈氏在军中的最大依仗,但因为沈氏和太子这些年走的太近,被安子道有意疏远,等闲不予重用。尤其义兴之变后,沈度直接加司空衔,被剥夺了统军的权力,空有名位而已。时下扬州白贼渐有壮大之势,于是有人想要暗中推沈度复出,也为了投石问路,试探安子道的圣意,看他对太子是不是已经消除戒心?
  自孙冠入金陵以来,朝中紧张局势大为缓解,太子也从东宫重新露面,虽未参与朝政,但至少可以会客见友。若是沈度再次起复,能够统大军平乱,就彻底给太子党吃了一颗定心丸。
  很快朝议下来,出乎所有人意料,安子道既没有起用沈度,可也没有选其他久负盛名的良将,而是听从司隶校尉萧勋奇的建议,任用无官无职,悠悠南山的萧玉树为征东将军,授予五州的军政大权,真可谓平地一声惊雷,震的朝野齐齐失声。
  从任命下达的那刻起,萧玉树这个曾经为世人瞩目、却又消失了二十年的萧氏子弟再次迈入了所有人的视野。
  “萧勋奇实在太过了,就算要为自家兄弟积攒政绩,可捞什么不好,要来捞军功?军功是那么容易挣的么?”
  “就是,两军阵前,可不是拼着个人勇武分胜负的。”
  “勇武?区区六品,谈得上勇武吗?传闻都明玉是四品的小宗师,萧玉树这样的人,恐怕连人家一招都接不住”
  “慎言慎言!朝廷点帅,总有朝廷的道理……”
  “狗屁的道理!萧玉树出仕后最高只做过临江王的郎中令,两年后辞官归家,闭门谢客,也不知整日做些什么。二十年了,武功成了笑谈,学问没出什么学问,琴棋书画更是一窍不通,可如今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却借势一步登天,成了正三品的征东将军……这,这不是胡闹吗?”“以公器填充私壑,萧校尉难辞其咎!我等应联名上书,请主上收回成命,另选良才!”
  “说的对,请朝廷收回成命!”
  一时间有人好奇,有人惊讶,有人忧虑,有人等着瞧热闹,也有人准备好萧玉树兵败之后再次推沈度出头。
  心态各有不同,但相同的一点,没有人看好萧玉树,但一来畏惧萧氏和萧勋奇的权势,二来安子道大力支持,除了一些御史联名抗议,其他人也只好将劝谏的话藏在心底。
  当长兴之战的捷报传来,几乎没人相信,都以为萧玉树虚报战功,后来沈穆之的奏章跟着到了朝廷,这才让众人心服口服。
  “长兴一战斩白贼近两万,萧玉树真让人刮目相看!”
  顾允这段时日忙于公务,唯有深夜才能偷得片刻闲暇,自带着美酒找徐佑小酌解乏。三杯酒下肚,说起前几日的长兴之战,立刻眉飞色舞,兴奋莫名。徐佑理解他的心情,这几个月,处处听的都是坏消息,着实让人郁闷坏了,长兴大捷,鼓舞的不仅仅是士气,还有这扬州百万黎庶的民心!
  “是啊,千叶这段时日好大的威风,连向来豪雄的沈氏都在他面前一败涂地,很多人以为当真能打到金陵城下。可没成想,吴兴郡尚存,就已败在了萧玉树的手里。”
  左彣也是带兵的人,不过往昔在袁氏只统领过数百人,闻听这样动辄数万人的大战,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感概道:“恨不能亲眼目睹萧征东的风采……”
  何濡嘿嘿笑道:“不急,风虎早晚会见到的。萧玉树此番出征,得主上圣心许可,又得兰陵萧氏之助力,若能平定白贼,立不世之功,从今往后,庾、柳、袁、萧四大顶级门阀的排次恐怕要变一变了!”
  顾允听在心里,神色微微变化,暗道微之身边这位何郎君真是鬼灵精的人。兰陵萧氏重文轻武,却又不像陈郡袁氏那样专精儒学,而是经史子集、医卜星象、书法音律无所不包,门内子弟涉猎广泛,大家辈出。但除了萧勋奇掌管司隶府之外,甚少有人从军,出现萧玉树这样手握实权的征东将军,百年来还是首次。
  徐佑叹道:“不管出身门阀还是寒庶,只要真有才干,尽早结束扬州的乱事就好!飞卿,萧将军现在兵锋指向了何处?”
  顾允手指点了点案几,道:“乌程!千叶想要据险坚守,和萧玉树死战!”
  “乌程城高墙厚,攻之不易,萧玉树应该不会选择乌程和千叶打攻防战,以防损耗太多的兵力,无以为继!”
  顾允击掌赞道:“微之真是神了!我来时才接到消息,朱四叔已经被朝廷任命镇东将军、江州都督,统率江州、郢州、湘州三州的府州兵和朱氏的私兵,号称十万人,正从富阳出击,截断千叶的后路。”
  徐佑小吃了一惊,隐忍多时的朱智终于出手了,一招就打中白贼的七寸,江左小诸葛,名不虚传!
第二十八章
讨贼檄
  刚送走顾允没多久,徐佑又迎来了今晚第二个客人张墨,刚一见面,不由失色站起,道:“不疑,为何憔悴至此?”
  张墨穿着灰色的葛袍,双目布满血丝,唇角干裂起泡,眼神晦暗无光,头发散乱如草,形容枯槁湮灭,哪里还有丝毫五色龙鸾的神采奕奕?
  他默然不语,对着徐佑躬身作揖,欲言又止,道:“微之,我……”
  徐佑瞧他的样子,似乎有什么事羞于启齿,挥手斥退众人,拉着他坐到蒲团上,道:“不疑有话直言,我们之间的交情,没什么不能说的!”
  “我……准备离开吴县!”
  “离开?”徐佑疑惑道:“扬州乱事未平,其他所在恐怕没有吴县这里安全……对了,不疑究竟想要往哪里去?”
  “回诸暨!”
  张墨抬起头,神色变得坚毅起来,道:“都明玉前夜派人给我送信,说家母在他手里,令我十日内投顺。若是犹疑迟归,怕今生再见无期!”
  “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