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608

  虽然冬至掩饰的极好,徐佑何濡他们几个大男人都没有发现异样,但履霜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奇怪的看了她几眼,却没有点破。吃完饭回到房间,冬至正在梳洗,履霜推门进来,闲话了几句家常,突然笑问道:“妹妹,阿姊虚长几岁,说些话你别不爱听,也别见怪!”
  “阿姊请说吧,我知道阿姊不管说什么,都是为了我着想,只有感激,绝不会心生怨尤。”
  履霜犹豫了下,道:“你是不是喜欢小郎了?”
  冬至心口猛的一跳,整个胸膛似乎要憋的炸开了,耳朵轰鸣作响,再听不到任何声音。
  “我……我没有……”
  履霜一看她的神色,立刻知道猜的没有错,柔声道:“小郎那样的人,世间没有女子不喜欢,你喜欢他,我也喜欢他,这没什么可害羞的,也没什么不可对人言的。只是你我都明白,小郎心怀大志,又不好女色,绝不会在咱们身上多耗费一点心神。你跟小郎的时日短些,或许感触不深,我跟他同船千里,日夜都待在一处,船舱狭窄,水路颠簸,可小郎别说稍有逾矩,轻薄调笑,就是最守礼的老夫子也没他那般清静自持,恪守礼数。如今到了钱塘,静苑又这么大,除了秋分,他的卧室极少让外人进去……妹妹,不是阿姊多事,只是担心你情难自已,却坏了你跟郎君的这段情分……”
  冬至乍然惊醒,从镜丘回来,她一直浑浑噩噩,脑海里时不时会浮现当初跟宋神妃做的那些女儿家的隐秘韵事,唯一不同的是,宋神妃的脸庞有时会变成徐佑的样子。
  很多时候,不动情则已,一旦动情,就像是喝醉了酒,昏昏沉沉,只想着如何达成所愿,正如履霜担心的那样,若是一个控制不住,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以徐佑的为人,事后应该不会怪责她,但静苑这个地方却不可能再待下去了。
  从明玉山到静苑,从郭氏到徐氏,从千琴到冬至,从船阁到现在还没有名字的情报机构,她想要的很多,其中就包括跟徐佑这段因缘际会的难得的情分!
  冬至双眸泛红,缓缓跪地,道:“阿姊,我一时鬼迷了心窍,要不是你好意点醒,说不定会铸成大错。”
  履霜忙扶她起来,欣慰的道:“你能听进这番话,我已经很开心了。来的时候我还犹豫了许久,怕说了之后,咱们连姊妹都做不成。现在可好,你明白我的心,我也不再担心你会犯错,两全了!”
  “嗯!”
  两人相依而坐,冬至将头靠在履霜的肩头,幽幽的道:“我在郭府时从没人跟我说过这样的知心话,所有的事情都要由自己来应付,郞主的吩咐不管对的错的,全部得咬着牙扛住。做的合乎郞主的心意,会得到赏赐,可做错了,也要接受各种冷酷的惩罚。我可以依赖部曲,可以指使船工,其实并没有一个可以真正信任的人……”
  冬至有很多话藏在心里,多少年了,从不跟外人倾诉,今夜此时,可能是她短短的人生中最脆弱的时候,所以对履霜完全敞开了心扉。
  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履霜轻轻抚摸着冬至的长发,心中却在想着:我真的值得冬至信任吗?
  我又有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吗?
  人生在世,都是棋子,只是有些棋子能够在棋盘上肆意来去,有些棋子却只能被人支配着一步步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第八十七章
奔者不禁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好诗,好诗!”
  徐佑扭过头,笑道:“你怎么也出来了?”
  何濡拾阶而上,紧了紧衣服,坐在他身边的石凳上,道:“睡不着,看到这边有光,就过来看看。没想到七郎竟一人独坐,怎么,冬夜赏雨觅诗句吗?”
  “那倒不是!”徐佑靠坐在庭柱上,双腿平伸,意态舒缓,道:“只是同样睡不着,慢步至此,突然有感而发。”
  “想起故人了?”
  “是!年少时的倾盖之交,我那时冥顽之极,动辄与人性命相搏,要不是他多加劝阻,告诉我做人的道理,怕不是要惹更多的祸事。”
  “哦,还有这样的人,他叫什么?”
  “沈越,沈行道!”
  何濡摇摇头,道:“我没听过这个人!”
  “他性情淡薄,不爱招摇,故而名声不彰,但才学属于上品,现下……应该在金陵游学。其翼,你等着看,不出十年,天下人皆知沈行道的大名!”
  “沈越……可是吴兴沈氏的人?”
  徐佑叹了口气,道:“正是!”
  何濡跟着叹了口气,道:“怪不得七郎有‘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的感概……既是沈氏的人,日后再见,便为仇雠!这个倾盖之交,忘了吧!”
  徐佑苦笑道:“他在沈氏并不被重视,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要说徐沈两家的仇怨,却跟他干系不大!”
  “徐沈徐沈,是两姓两家的仇怨,他冠了沈姓,也就是沈氏的子弟,脱不了干系了!若是真的如七郎所料,十年后天下知名,沈越必将成为沈氏的重要人物,到了那时,他会坐看七郎将沈氏灭族吗?”
  徐佑默然,目光中掠过一丝无可言状的哀伤,道:“从挚友到仇雠,人间世,何等凄清!”
  何濡知道以徐佑的心志,很快就能从短暂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没有安慰他,只是问道:“怎么今夜突然会想起他来?”
  “白天的那一刀,飞起的人头,四溅的血迹,让我彻夜难眠。枯坐凉亭内,听着雨声,这才想起以前的故人!”
  “咦,七郎杀过不少人吧?当年剿灭赤眉山的贼盗,听闻你一人杀了数十人之多,今日诛贼,不过一人而已……”
  徐佑没办法解释这具身体内发生的种种奇妙的事情,他融合了徐佑的灵魂,继承他的喜怒哀乐,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杀人,尤其第一次亲手杀人,感觉总会有点点的不同。
  他不是害怕,也没那么矫情的得什么杀人后遗症,只是看着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从手中流逝,那种可以操控一切的快感,和不经审判肆意剥夺他人生死的良知,在脑海里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是啊,不过一人而已!”
  既然走上了复仇这条路,今后死在手里的人只会变得越来越多,思考法治和自由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意义,血侵染的仇恨,只有以血来洗涤!
  “明天你告诉冬至,让她去查一查大德寺究竟发生了什么怪事,竟让陆会和杜三省亲临去断讼案?”
  “还有这等事?”何濡顿时来了兴趣,道:“秃驴们不安分,我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刚来钱塘才几日,大德寺还没修好,竟然就开始胡作非为了!哈,有意思,有意思!”
  第二日,苏棠一早来到县衙,陆会在二堂接见了她,问起家里的情况,得知苏棠父母双亡,不胜唏嘘,温声安慰了几句,道:“知道你受了委屈,改天我让刘彖登门向你道歉。发生了这样的事,固然不幸,但有幸让我看到钱塘还有你这样的烈性贞洁女子,实是本县兴教化之功,可喜可贺。”
  苏棠第一次见识到什么是官字两张口,能从这样的恶行中找到功绩来给自己脸上贴金,她心生厌恶,语气愈加的冷淡,道:“若是县令没别的事情吩咐,民女暂且告退!”
  “先别急!”陆会装作不经意的弹了弹衣袍上的灰尘,笑道:“你父母生前可曾给你定过亲?”
  苏棠心神微颤,摇头道:“不曾!”
  陆会笑的嘴皮子都快要裂开了,道:“可有心仪的郎君?”
  苏棠垂下头去,眸子里充满了警惕,并不作声。她虽然未经人事,但生性聪敏,博古通今,男人的那点心思,不问可知。
  “不要误会,我只是看你孤苦无依,动了怜悯之心,想给你找个称心如意的归宿。”
  “不劳县令费心!”苏棠断然拒绝,道:“父母早逝,我的归宿,由民女自己决定!”
  “这是什么话!”陆会微笑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终身大事,岂能这么草率?”
  苏棠毫不退让,针锋相对道:“周礼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可知三代之时,男男女女常常私定终身,谈不上草率不草率!”
  陆会为之侧目,此女说话着实大胆,不是寻常女子可比,耐着性子说道:“奔者为妾!你正当妙龄,碧玉年华,甘心与人作妾?”
  “两情相守,作妾又如何?”苏棠扬眉道:“况且我父母双亡,自选良人为夫婿,不经媒官又如何?你情我愿,也可为正妻!”
  陆会脸色猛的一沉,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你要让父母在泉下也蒙羞吗?”
  苏棠容色顿冷,长身而起,一字字道:“我幼承父母之教,诵《诗》、《书》之典,养德修身,积善谨行,先人泉下有知,当以我为荣,何来蒙羞之说?”
  “辩口利辞!”陆会世族出身,贵为县令,被苏棠一个民女顶撞的怒气勃发,大失颜面,以手拍打案几,斥道:“退下吧!”
  等苏棠施礼离开,陆会犹自怒气难消,在堂中来回踱步。他觊觎苏棠美貌,想着循循善诱,略加勾引,定可以将其纳入房中,予取予求。不想此女如此不识好歹,装傻充愣,果然乡野村妇,没多少见识,难登大雅之堂!
  刘彖从后面转出身形,他比苏棠来的更早,一直待在隔间里静听,笑道:“明府息怒,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必为了这等不识抬举的小女娘生气!”
  陆会哼了一声,转念想起苏棠的容颜和身段,心里又有些痒痒,捂嘴咳了两下,道:“小家碧玉,大抵如此吧,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刘彖听出来端倪,凑到近处,低声道:“明府大人大量!不过,若是使君有意,在下有一计,不怕那罗敷无情……”
  陆会神色微动,却不置可否,移开了话题,道:“那些匠户还由你用着,但是给我记住了,这次不要再惹事,明年四月,四十九尊佛像必须全部完成。”
  刘彖心知肚明,不拒绝就是同意,笑容里满是奉承,道:“明府放心,我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这是一语双关,既要把佛像的事办妥,苏棠的事更得办好!
  陆会大为满意,刘彖这个人虽然是最低贱的商贾之流,但心思玲珑,手眼通透,使用起来顺手的很,比起衙门里的那些阳奉阴违的下属可要舒坦多了。
  苏棠回到家中,只觉疲惫不堪,一觉睡到午后,起身后倚在窗前遥望着对面的静苑,方绣娘不知何时立在她的身后,取了一件素袄披在肩头,怜惜道:“寒气太重,多穿点衣物。”
  “姊姊,你说,世间男子是不是都很虚伪?”
  方绣娘犹豫了下,道:“女郎是指徐郎君吗?”
  “徐佑?”苏棠眼波迷离,微微俯下身子趴在窗楹上,玉手探出了窗外,屋檐挂着的水珠滴落在掌心,不染一点尘埃,清澄无比,道:“昨日你四处求救无门,只有他冒雨急驰,怒而杀人,救我们于倾覆之间。这样的男子,我只在书里读到过,本以为他如同楚昭王的门士石奢一般,为人公正而好义,却不料面对陆会的威逼竟甘于俯首,不惜卑躬屈膝以媚上……”
  方绣娘之前已经听她讲过跟徐佑的辩论,柔声道:“其实徐郎君说的也有道理,该退让时还是退让的好。俗话说民不与官斗,何况陆县令不是等闲的官,那可是陆氏的子弟,他的话,徐郎君不敢不听!”
  “道理?天下的道理在圣人的书中,而不是门阀的权势。若是因为陆会出身华族,就对他言听计从,无视其枉顾国法的行径,岂不是愧对圣人的教诲?”
  苏棠轻轻合拢掌心,感触到冰冷的水珠破碎时的颤动,仰起头,望着淅淅沥沥的雨线,充满向往道:“汉时宦者专权,太学生们聚众清议,针砭时弊,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那时节的读书人想来跟当下的读书人不同,他们志在于道,临难毋苟免,才称得上真正的大丈夫!”
  “女郎,圣人的道理我是不懂的,但是在钱塘,县令就是天爷一样的人,我们小门小户,无依无靠,但求安稳度日,何苦学那些读书人去招惹是非?”
  “你不懂!”
  苏棠垂下眼睑,青丝斜坠,玉骨冰肌,如同江南烟雨里最美的画卷,低声呢喃道:“你不懂的!有时候不是我想惹事,而是有人非要来寻你的麻烦,避也避不开的!”
  她想起陆会今天的表现,明里暗里透着些许的暧昧不清,只愿那番不假辞色的话,能够让他明白,权势可以让徐佑低头,却不能让一女子委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