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608

  不过刚一入夜,嘈杂声逐渐降了下来,不是他们转变了心意,而是冬夜实在难熬。寒风呼啸着从耳朵边刮过,如同利刃一丝丝的切入了肺腑,吐出的气息几乎要凝结在口鼻间,手脚麻木的动也不能动,腹中的饥火撩的整个人心虚气短,仿佛下一刻就会死在这里。
  到了半夜,又冷又饿,有一人实在熬不住了,腾到了站起,大声道:“还没入门呢,就这样虐待咱们,如此狠心肠的郞主,老子不伺候了!”走到台阶上,找出自己的奴籍文书,双手一撕,碎片随风远去,哈哈大笑,道:“大不了上山为盗,老子一身武艺,难道还能饿死不成!”
  说完掉头离开,几双眼睛死死盯着大门,看着他扬长而去,并没有想象中的刀斧手之类的陷阱出现——徐佑果然说到做到,真的肯放他们离开!
  立时又站起三个人,撕了文书,借着黑夜远遁而去。他们都是部曲中的老油子,瞧出徐佑不是好糊弄的主,留下来说不定会被往死里操练。这些年又习惯了混日子,受不了这样的苦,与其将来做逃奴,还不如这会拿了奴籍,早点离开为妙。
  寒风愈刮愈厉,接连有人昏迷倒下,苍处全身冻的僵硬如柱,只有眼珠子还能左右活动,但他的心头,却仿佛着了火,越烧越旺!
  只是,从来没有一夜,像今夜这样漫长!
第七十四章
改良
  天边升起第一道璀璨的金光,驱散了彻夜的严寒,整座静苑如同一幕动态的画,从东至西,一寸寸,一分分的明艳了起来。
  最好的时光,最美的画,
  在钱塘!
  左彣站在门外,小声的向秋分询问,道:“郎君醒了么?”
  “刚醒,还没起床呢!”
  “那我再等一会……”
  “风虎,进来吧!”
  徐佑的声音从里面传来,秋分吐吐舌头,俏皮一笑,侧身让过,请左彣先行。左彣对她和善的笑了笑,进了外间等候。过了片刻,徐佑掀开帘子从卧室走了出来,头发随意披散在肩后,懒洋洋的伸了伸腰,笑道:“还剩几个人?”
  “二十三人!”
  “哦,只走了七个?挺好,比我预料中的要好的多!”
  “不过,剩下这些人的身体不算强健,一夜时间竟然冻的昏迷了五个……”
  寒气入骨,最是无情,没有通过水火关的人,就算会些武艺其实也很难抵挡的住。徐佑关心的道:“怎么样,不碍事吧?”
  “不碍事,等下请秋分去厨下熬点姜汤,让他们喝了,出身汗就行!”
  “最好找大夫开张风寒的方子,既然肯留下来,今后就是咱们静苑的人了,要尽量避免非战斗减员。”
  左彣一脸懵逼,徐佑解释道:“每名部曲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死在战场上,是他们死得其所。可要是死在操练中,就属于非战斗减员,得极力避免。”
  “诺!”
  接下来的事徐佑没有再参与,交由何濡和左彣去办。他俩通力合作,先论神骨,再看刚柔,观其色而察其心,两天内筛选出了八人。这八人的修为不算部曲里最好的,但为人忠厚,心思单纯,甘于服从命令,尽忠职守,在部曲中的口碑尚佳,所以用来护卫静苑的日常安全。其余十五人随徐佑前往郊外的纸坊,在那里要开始他们人生的第一场巨变!
  纸坊里的景象已经跟上次来的时候大不相同,不仅两侧的十七间房舍做了翻修,周边也建起了栅栏,将沿着溪流南北十余亩的地全都圈了下来。
  纸坊原先挂着的门匾也摘了下来,改成了洒金坊三字。世人以金为贵,洒金,自然是纸中最最上品。四宝坊虽被徐佑买下,又暂时歇了业,但严叔坚仿佛焕发了年轻时经商的冲劲,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到纸坊的改造中来,短短月余,成效显著。只是招不来技艺精湛的老纸匠,为了此事,严叔坚头发都快愁白了。
  “钱塘本地的纸匠不敢接受咱们的聘请,连毗邻的西陵和娄县也得到了消息,就算给出三倍的酬劳也没人敢冒险前来。我又到诸暨、乌程、海盐等地去请人,没想到仍旧空跑一趟。不仅如此,别说纸匠,就是打下手的学徒也请不来,周边村落的少年几乎都受到了游侠儿的逼迫,传出话去,不许到这里做工……哎,都是受我连累,唐知义这是摆明不要咱们好过……”
  徐佑心生疑惑,道:“唐知义不过钱塘一县的行主,充其量带着一帮游侠儿在本县作威作福,其势绝不可能囊括五县,横越两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刘彖……只是,刘彖区区商贾,怎么拥有这么广泛的人脉,或者……所谓商贾,只是一种掩饰……”
  言外之意,刘彖的身份可疑,徐佑目光清净,若有所思。严叔坚没有听清他的喃喃低语,道:“七郎说什么?”
  “没什么!找不到熟练的纸匠不要紧,方亢一人足可顶十人,至于学徒,我来想办法。再者,改良后的造纸术也不需要太复杂的手艺,只要手脚利索,随便找人来教两天就可以操作。”
  “改良?”
  严叔坚惊的张大了嘴巴!
  造纸术的发展其实极其的缓慢,自东汉蔡伦发明以树肤、麻头、敝布及鱼网等造纸之后,这种技术坚挺了数百年,直到六朝时期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徐佑之前问过严叔坚,楚国的造纸业只是在蔡侯纸的基础有了少许的提高,诸如桑皮纸、藤皮纸等的出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流通,但抄纸器跟汉魏时没有区别,固定的尺寸,固定的模板,效率极其的低下。
  方亢之所以被徐佑说服出山,就是被他口中各种新颖的奇技淫巧所吸引,严叔坚却是第一次听他提起要改良造纸术,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徐佑笑道:“没你想的那么夸张,譬如蔡侯纸之后又有左伯纸,只是改良一点小技巧,大的方面并没有区别……对了,老姜呢?”
  “在坊里给新造的由禾纸砑光,他也闲不住,这个月已经造了百余张新纸。”
  “走,瞧瞧去!”
  方亢正在埋头砑光,没有注意到徐佑他们进来。桌面上放着木板、衬纸、砑石、角刀等器具,将要砑光的由禾纸平铺在木板上,执角刀轻轻刮去纸面上的细小颗粒和杂物,使其平整光滑,上面铺一层衬纸,然后再用砑石从右至左,从下至上,轻轻碾压。每一次都可以往左边移动寸许,保持受力均匀,不可或轻或重,让光痕衔接完美。每砑一段,都要停下来检查,如有明暗相间的地方,则要重新砑过,直到肉眼看不出破绽。
  “这就是砑石?”
  徐佑站在方亢身后良久,等他连续砑了两遍,准备收工的时候开口问道。方亢吓了一跳,转身看到徐佑,忙屈膝下跪,道:“郎君!”
  “快起来!”
  徐佑温声道:“看你专心,没敢惊扰。”他拿起砑石,入手稍沉,不过能够感觉到一丝润气,应该常年被人握在手里:“就是这种石头给新纸砑光的吗?”
  砑石就是卵形、元宝形或弧形的石头,巴掌大小,方便把握。方亢回道:“郎君说的没错,这是碧幽石,石质坚硬,纹理简单,用来砑光十分的顺手。”
  “碧幽?倒是好名字!”
  方亢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哪能取来这样的名字,都是老掌柜给取得!”
  旁边的严叔坚解释道:“坊后的那座山叫小曲山,山涧有清泉飞流直下,绕着纸坊往东流入钱塘江水。此泉水碧清幽,因此被称为碧幽泉。老姜的砑石是他潜入山脚的深潭里千挑万选才寻来的宝贝,所以叫碧幽石。”
  “原来是有来历的石头,果然不同凡响。”徐佑打趣了一句,道:“砑石的选取也有讲究吗?”
  “那倒不是!”方亢道:“石头不能太圆,周身光滑就好。只是碧幽石在泉里沉的岁月久了,似乎有了灵性,用它来砑光,由禾纸更紧密,也更亮眼。”
  “山石皆有灵,老姜此言,技进乎道了!”
  徐佑夸赞了两句,手指在砑光好的那张由禾纸上轻轻抚过,入手紧致、洁净、柔软,比起在四宝坊看到的左伯纸更胜一筹,怪不得严叔坚大力推荐。
  “好纸!可惜,竟被剡溪藤埋没了!”
  方亢的老脸泛起了光,由禾纸是他一生人最大的成就,得到徐佑的欣赏,比任何事都让他开心,道:“总归事因为造起来太慢,黑藤皮比起紫藤皮要韧,由于加了秘法纸药,浸塘要十余日,蒸煮还要十余日,舂捣更费时费力,一张黑山藤纸造成要比剡溪藤纸张多用半数的时间……”
  时间意味着成本,成本增加直接影响售价和市场占有率,方亢虽然不知道彼此间的经济联系,但也本能的意识到,不解决产能,很难跟剡溪纸正面交锋。
  “所以,要改良造纸术!”
  话题又绕了回来,见严叔坚和方亢都急不可耐,徐佑卖了个关子,道:“先不急,来,我给你们介绍几个人认识!”
  苍处带着十五名部曲候在院子里,没有徐佑的命令,他们一动都不动。昨夜的风霜刺骨,即是去芜存菁的考验,也是这群人跟在徐佑麾下的第一课:令行禁止!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只是无处可去,又知道徐佑这个新郞主不好糊弄,从众心理,暂时不愿被当做出头鸟而已。
  “严掌柜,这是苍处,今后纸坊这边的安全都由他负责。”徐佑指着苍处,道:“若我不在,掌柜有事可找他商议,他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
  严叔坚立刻明白此人在徐佑的心中十分要紧,他是读书人不假,但也经商多年,迎来送往首先要态度亲善,走上前去,施了一礼,笑道:“鄙人严叔坚,洒金坊的大掌柜,以后请苍郎君多多指教!”
  不论南北,军人都为贱役,骂人时说的老革,指的就是老兵,都入选骂人的词汇里了,可想而知地位多么的低下。
  苍处被徐佑当众视为腹心,饶是他为奴多年,心如木灰,这会也难禁潮思涌动,抱拳道:“不敢,今后当听从大掌柜的吩咐!”
  两下熟识,徐佑又指着方亢对苍处说道:“这位是方亢,洒金坊的大匠,你们歇息一晚,明个起跟着他学造纸。记着了,要以师礼敬之”他临时起意,给了方亢一个大匠的职称,日后想要把洒金坊作大,笼络住匠人的人心,必须给他们设置合理的晋升途径。也就是说,职务分高低,层级有顺序,以此来调动下面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啊?”
  苍处没有做声,身后的部曲里却不知谁人发出了惊呼。由部曲转为纸匠,徐佑料到他们不会那么老实,双手负后,踱前两步,微微笑道:“谁有意见,出来说话!”
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费
  这个人明显没有苍处的勇气,徐佑等了十息,也没敢站出来回话。
  “有意见就提,想不通就说!我或许跟你们以前跟随的郞主不同,从不因言罪人。那日苍处算是大大的不敬,可结果如何,他受到惩处了吗?没有!”
  徐佑随意的站在众人身前,俊美的侧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唇角透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道:“若是平时,命令下达之前,允许每个人提出意见,我会尽量和你们讨论。但命令下达之后,就要无条件的执行,有功者赏,有过者罚,绝不容情!”
  苍处虽是蛮人,但沐浴汉风已久,已经逐渐学会揣摩上位者的心意,适时的捧了个哏,沉声道:“若是遇到紧急之事呢?”
  “紧急时,令行禁止!不管对命令如何的不理解,都要先执行,等事后再逐级进行汇报。”徐佑正色道:“若是提出的建议有益,则重赏,若是一己之见,也不加罪!”
  这样的带兵方式从来没人听过,也没人见过。古往今来,当兵打仗,都是活不下去混口饭吃,击鼓进,鸣金退,至于行军布阵,攻城略地,那是将军和幕僚们的事,谁曾见过将军下达军令时跟小兵卒子商议的?
  众人的目光茫然,徐佑不指望顷刻间他们就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千百年的思维定式,需要慢慢纠正。
  他不着急,反正困在钱塘,无处可去,有的是时间!
  苍处转过头,指着一人,喝道:“祁华亭!”
  “诺!”
  一人上前一步,走出了队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