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平行线(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580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湖一日,百态众生
  所谓太湖船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不像明清时节画舫在前,酒船在后,文人雅士吟唱欢歌的风流所在,而是当地渔民在渔港码头用数十艘大船改装成餐厅,富丽堂皇的水上船楼一字排开,蔚为壮观,被誉为太湖一景。
  当然,这类餐厅一般是渔家风味的农家乐,级别高一点的要属吴洲外事旅游公司所经营的船菜,“春秋号”“明珠号”“太湖号”游船不分春夏秋冬泛舟湖上,让乘客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游览美景。不过姚裳不敢冒险去实验朱久思是不是晕船,所以只能放弃旅游公司,将目标选在湖边一家叫做水晶宫的船楼上,从这里看去太湖风景佳处尽收眼底,另外从各个酒家调来最好的厨师,分别做自己最拿手的一道菜,从“太湖三白”到酱爆螺丝、明炉酸菜昂刺鱼、油炸旁皮鱼、八宝鸭,西瓜鸡,鸡汁排翅,荷叶粉蒸肉,冰红菱及时鲜鱼蟹,应有尽有。
  姚裳考虑到副国级的领导应该不像平日接待的那些省市领导一样,至少还是要点颜面的,所以按照最低标准安排了饭局,二炒、二汤、四冷拼、五大菜,虽然简陋,却也基本囊括了太湖船菜的精华和特色。
  在短短三五分钟之内通过电话安排好所有行程,姚裳的办事能力第一次让付民之刮目相看。他此时也从慌乱中恢复镇定,一听之下,竟然找不到任何可以补充的地方,连夸了姚裳几句,正好朱久思一行已经从楼上下来,他匆忙向队伍中的柳光跑去。
  柳光其实也没想到朱久思会亲自到西亭去,按照惯例,来县里走一趟听了汇报,剩下的事交给调查组的人就可以了,突然有了变化,就十分考究各级官员们的应变能力。
  听了付民之的汇报,柳光对他的安排还算满意,补充了一句,道:“吩咐下去,菜的口味要重一点,朱总是西川人,爱吃辣,怕是不太喜欢苏菜的鲜淡。”
  看似不起眼的一点小补充,却充分表明了正处与正厅之间的差距,付民之心服口服,让姚裳带着几个县里的工作人员先走一步,去落实具体事宜。
  小小的一顿午餐,短短的四五分钟,官场百态毕露,权位功名,欲望人心,尽在其中!
  车队悄无声息的到了水晶宫,由于一切都是在暗中布置,交待了相关人等严守口风,高三层的水晶宫船楼既没有逐客,也没有禁严,不过寒冬季节,游客不算太多,朱久思走过一楼二楼时看到有食客显得十分的高兴,还站在一桌三口之家的旁边闲聊了几句。
  等上了三楼,往窗户边一站,浩淼无边的湖水仿佛在刹那间涤尽凡嚣,隔着雾蒙蒙的水气,极目苍茫,隐约可见山岚叠翠,秀峰如黛。朱久思默立良久,道:“这些年工作繁忙,我还是第一次来太湖,果然是‘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旷远’。晚唐诗人汪遵有首《五湖》诗: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忆古思今,感慨万千啊!”
  够资格陪同朱久思进包间的不过卫栖文等寥寥数人,朱久思睹景伤情,话里话外难掩寂寥之意。想来也是,历朝历代哪怕再位高权重,推动改革也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真要跟着陈隆起赴汤蹈火,一往无前,午夜梦回之时,他未尝没有几分忐忑和焦虑。
  身后众人面面相觑,能混到这个房间的无不是七窍玲珑的人精,怎能听不出朱久思的心情,《五湖》诗写的什么,不就是对功成身退的奢望和艳羡?难道连朱久思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这场改革也是持悲观态度的吗?
  卫栖文见有几人眼神闪烁,知道这番话要是敢传了出去,立刻就能掀起苏海的滔天巨浪,忙趋前一步,笑道:“陶朱公那是野史趣闻,我们只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了……”
  朱久思不过晃神了刹那,立刻明白过来,转身看着众人笑道:“今天既然身也到了,正好忙里偷闲,学学范蠡泛舟太湖的雅趣……来,来,大家都坐……”
  扫了一眼又道:“这么大的桌子,就我们几个太浪费了,柳光你去,叫付书记,安老板,范经理和叶经理一起来,咱们边吃边聊,听听大家关于合作社的看法。”
  柳光应声出门,卫栖文打趣道:“您这可是坏了自己的规矩,吃饭时不谈工作。”
  “没办法啊,时间紧任务重,规矩坏就坏了吧,不过在栖文你的地方坏了我的规矩,得给我三两碧螺春做补偿。”
  这自然是玩笑话,其实也不见得有多么好笑,不过整个房间的人全都大笑起来,朱久思乐乐呵呵,不以为忤,这要换了陈隆起,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
  陈总理官威之盛,据说连国务院的几位副总理有时跟他汇报工作还会手脚发颤,更别说下面部位司局和地方的干部了,往他面前一站,能流畅的说完话就已经是心理素质极好。
  柳光带着付民之、安保卿几人鱼贯而入,人一多人气就旺,房间立刻热闹起来。各种各样的菜肴上席,负责讲解的女服务员临阵怯场,说了几句就结结巴巴起来,付民之脸色铁青打发了她下去,朱久思怎么会跟一个小服务员生气,反而吩咐付民之不要为难她。叶智伟最擅长在酒桌上同人打交道,见朱久思言辞和蔼,笑容不减,壮着胆子解说了几句,什么“秋风响,蟹脚痒”,什么“蟹味上桌百味淡”,什么“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三言两语,既幽默风趣,也讲解明白,让众人食欲大开。
  柳光凑趣道:“没想到叶经理还有这本事,安老总,你要是留不住叶经理,我市旅游局可还缺这样的人才呢……”
  一番话引得众人又笑了起来,就这样众星捧月般的小心应对着朱久思,气氛融洽的无以复加,这顿饭吃的可谓舒心又畅快。
  饭后车队直抵西亭镇,在赵小泉的引导下来到东河村,第一站就拜访了王启明老人。王启明握着朱久思的手,老泪纵横,不住口的夸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吴江碧螺春公司的合作社构思,说要不是改革,原先的国有茶厂还是半死不活的样子,他们种出来的茶叶没人收,收了也卖不出去,一家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现在可好了,新的茶叶公司成立了,也跟他们签了购销合同,村子里也建了合作社,大家一起发家致富,利益均享,风险共担,不再像一个人的时候觉得心里没有着落,丰年怕卖不出好价钱,灾年怕找不到好销路。党的政策好啊,可也得多感谢温总,他是个好人啊,让我们全村老少的日子有了奔头……
  听了王启明的话,朱久思对跟随他的所有官员、专家、记者们道:“你们听听,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老百姓的心声才是真的,今后要让那些脱离群众、不做调查研究,只知道拍脑门做决策的人来基层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认真的思考一下改革到底对国家和人民是有利还是有害!”
  末了,临走的时候,王启明张望了张望,颤巍巍的问道:“温总没来啊,温总怎么没来看我老头子呢?”
  第一次听到温总这两个字,朱久思还以为是王启明年老口齿不清,可这次再听到才知道真有这个人名,目视卫栖文和柳光等人,众人皆摇头,叫来了付民之,才知道碧螺春还有位年轻有为的温总,不过这次没有在吴江。朱久思听闻是这个人推动了东河的合作社建设,对他很感兴趣,又对远处的安保卿招了招手。
  安保卿听了朱久思的问话,心里吃了一惊,他不知道温谅是怎样的心思,却又不能不回答问题,亏得他心思敏锐,当即笑道:“那是我的一个合作伙伴,当时公司的发展遇到瓶颈,全靠他指点了才有了今日的局面,合作社的初步构思也是由他提出,经过公司集体商议后做出的决定。这一次不知道朱总理要来,他还在别的地方做事,赶不及过来……”
  这个回答极其巧妙,既点名了温谅的重要性,又不让他显得过分的突出,朱久思点了点头,他也是一时心血来潮,随口这么一问,并不怎么当回事,过后自然忘到了脑后。
  不过卫栖文却默默念了几遍,留了心思。
  一日的吴江之行落下帷幕,留下几名调查组成员继续调研吴江碧螺春厂改革情况,朱久思还要到苏海另外几个主要经济重镇走一走。临走时对付民之和安保卿语重心长的说:“吴江的模式要搞的好,我们要推广到全省,全省实验下来,还要推广到全国,所以你们要实心做事,用句安老板经常挂在嘴巴的话,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不仅你要赚钱,老百姓也要赚钱,这样才能有来有往,长远的发展。”
  当天晚上,温谅接到安保卿的电话,听完后说了一句话:“恭喜九哥了,碧螺春今后的发展再没有任何阻力……”
  正如同温谅所言,朱久思吴江之行的经过和部分讲话被媒体曝光后,立刻引起巨大轰动,尤其在碧螺春公司和王启明家中的两次讲话被原文刊出,引得舆论赞扬一片,纷纷夸赞朱久思不说官话套话,又不辞劳苦亲赴一线调研,确实比他口中那些只会坐在办公室里脱离群众的人靠谱多了。
  一日之内,吴江宣传部门接待的媒体采访要求多了数十倍,更不知有多少暗访的记者在县城或乡下四处挖掘打探,甚至有记者鬼鬼祟祟到被群众举报揭发有盲流过境,被抓到派出所后才真相大白,一时传为笑谈。
  面对这疯狂的一切,付民之都坦然处之,不是他定力过人、城府森严,只因为他在原国有厂破产清算中确实没拿一分钱,而目前的形势又充分表明出售厂子是智慧、远见和成功之举,自然心宽体胖,乐得被媒体免费宣传,扩大一下知名度。
  他在意的,其实是漂亮又不失干练的美少妇姚裳。不过这个美梦很快就被残忍的打破了,当他再一次将姚裳召到办公室,想要一逞所愿的时候,一向还算听话的姚裳突然变得强硬起来,还特意告诉他晚上有重要的人要见面。付民之虽然好色,却更在意头上的乌纱,虽然半信半疑,却也不愿尝试,便放了她离开。
  然后又安排自己的心腹跟踪姚裳和卫衍去了吴洲,一个小时后接到了让他魂飞魄散的电话,姚裳夫妇去的地方,是省委一号院,卫栖文的住所。
  虽然会面的时间很短暂,可也很说明一些问题。再联想到卫这个姓氏,付民之大汗淋漓,几乎软到在椅子上,哪里还敢有异样的心思,第二天一早马上召开常委会,宣布由于在接待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提拔姚裳当了办公室主任。
  姚裳是聪明人,要不是卫衍这次在卫栖文面前长了脸,她还不敢动用这样的关系来压付民之,当然,也是付民之昨晚的表现让她知道已经不能再忍气吞声下去,正好卫栖文第一次主动找他们问话,就狐假虎威震了付民之一把。
  结果可想而知,也让姚裳初次品尝到了权力的美妙。
  不过,她还不知道,权力,堪称世间最容易让人上瘾的毒品,一旦爱上它,也就再也无法自拔。
  升职的当天晚上,她以卫栖文问话为由从安保卿那里要来了温谅的电话,一个人坐在太湖边喝了许多酒,盯着手机看了又看,最终还是拨通了号码。
  听筒里传来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姚裳突然之间再也无法自持,几年来失败的婚姻,压抑的人生,别人异样的眼神,上司无尽的骚扰,时刻失身被侮的步步惊心,一个人无法承受的生活之重,让她捂着话筒,就那样吹着寒风,任太湖的月色清冷了容颜,痛哭了许久,许久。
第三百八十八章
顺势行舟无须力
  温谅拿着电话,静静的听了一会,等她的哭声渐消,道:“姚主任,听说你升了职,这是喜事,应该高兴才对。”
  “是……我是很开心,”姚裳的声音还有些哽咽,道:“温总,以后就叫我名字好了,我又算哪门子的主任……”
  “主任嘛,既要做主又要担责任,确实不怎么好听。没关系,以你的能力加上卫书记的支持,将来在苏海的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过了几年,我就得称呼一声姚书记了。”
  温和清亮的声音透过话筒在耳边轻轻的回荡,陪伴着太湖的波涛,让姚裳一时激荡的心渐渐的平复下来。不过以她的聪明,自然听的出来,温谅还是有意无意之间略过了叫她名字的提议,心中不知怎的有点淡然的失落。
  “温总,卫书记找过我们,问起你在吴江的那些事,我没敢隐瞒,除了那份报告说是我自己的主意,其他的都实话实说了……希望没给你惹什么麻烦……”
  温谅微笑道:“我明白,能瞒下这一层,已经很承你的情。”
  “别,千万别这样说,要不是你不计前嫌拉了我和卫衍一把,别说有今时今日,只怕连我自己也要,也要……”
  姚裳顿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语气虽然舒缓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坚定:“温总,我虽然是个小女人,不懂什么大道理,却也知道知恩图报,以后不管你有什么要求,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全力去做。”
  “哦,要是我想一亲芳泽呢?”
  姚裳瞬间迷失了一下,心口剧烈的跳动起来,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温谅的笑声:“后悔了吧?所以呢,姚主任,女人不要随便做什么承诺,如果觉得我这个人还不错,就当大家交个朋友,别提什么报恩不报恩的话。有些时候,人情其实没必要太放在心上,有机会了,有条件了,能顺手拉一下,也算咱们没白相交这一场,对不对?”
  姚裳挂了电话,才感觉到湖风吹来的冷意,双手抱着膝盖,下颌支在腿上,脑海里不住盘旋的,却是温谅开玩笑的那句挑逗。
  她此时想来,竟然没办法坚信,自己的回答究竟是接受,还是拒绝?虽然卫衍对不起她在先,可在她二十七年平凡的人生里,从不曾想过会有丈夫之外的第二个男人,带点醉意的朦胧眼神穿过夜幕笼罩下的暮霭太湖,美丽的良家少妇既为那一瞬间的摇摆而羞愧,又为那一瞬间的动心而迷茫。
  不同于姚裳内心深处的痛苦挣扎,此时的范博可谓春风得意,闻风而来的媒体记者几乎要挤爆公司的接待室,每天都有不下十篇报道提到他范博的名字。当然,这一切其实早都在温谅的算计之中,见时机已到,给范博打了电话,只有短短的三个字“开始吧”。范博立刻以“云水闲”的笔名在《中国茶叶学会》的官方期刊《茶叶科学》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论十大名茶的“死掉”》,文中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第一次评出国内十大名茶谈起,再到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上评出的座次排名,八十年沧桑变幻,时至今日,以西湖龙井为首的所谓十大名茶已经大多名不副实……范博以他一贯的犀利和飞扬将除了碧螺春外的其他名茶批的一塌糊涂,尤其针对排行老一的西湖龙井大加挞伐,在业界引起广泛注目。不过鉴于茶叶全国性低迷,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范博当然还有后手,文风一变,又以“明前龙井”为笔名在期刊上发了一篇反驳的文章,有来有往才叫战,许多围观党顿时有些坐不住了,有人不忿这两篇文章的妄自尊大,在各省所属的茶叶期刊上为本地的名茶鼓气,不过总体三两篇,气势不大。经过这番试水,范博觉得时机成熟,又利用自己在圈内的人脉,雇了几杆水枪,时而各自为战,毛峰,云雾,银针、铁观音等等等等,每人扛起一面旗帜,针锋相对,拼死了开骂;时而全面出击,七八人集中捧一个踩一个,或捧龙井踩铁观音,或捧铁观音踩碧螺春,一时间搅得业界震动,名茶很忙。
  各省的茶叶协会多年来从没这么开心过,期刊发行量一日一个台阶,短短三四日就足以抵了一年的销量,自然顺水推舟乐见其成,甚至有编辑也加入进来,至此整池子的水彻底被炒热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人纷纷脱衣入场,操起笔杆子打起了群架。而吵架的战场,也从专业期刊蔓延到了大众传媒,当然,蔓延的起因还是范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愤愤然说漏了嘴:“我们为了挽救碧螺春出钱出力,可还有人嫉妒心作祟,生怕民族的产业复苏、崛起、强大,在背后冷嘲热讽,捅刀子扔石头,说什么碧螺春不配十大名茶的地位和称号,这都是什么话……”
  在90年代中期,只有跟“民族崛起”沾上边,民众的狂热顷刻间就能燃烧掉整个太平洋。既然范总给了这么好的新闻素材,不炒起来实在有愧记者的称号,许多正在吴江和苏海各地采访的主流媒体顿时来了兴趣,枪头调转,加入到这一场史无前例的笔战中去,无形之中,竟然放松了对量化改革的关注度。
  一直以来深感压力巨大的苏海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态势转变,当然开始有意识的推波助澜,指示本省媒体为碧螺春造势呐喊。苏海这样一搞,其他名茶的娘家人也不依了,本来是民间的争议,你官方都不要脸的来插手,你插我也插,谁怕谁呢?
  于是口水越打越大,连忙的焦头烂额的陈隆起也在某次空暇时问起了有关十大名茶的论战,不无玩笑的说我们倾注了全部心力的改革,竟然还没茶叶排名掀起的浪潮大……
  眼见声势即将到达极限,也成功将苏海省绑到了战车上,温谅再一次隔空指挥,让范博抛出最终的杀手锏。由苏海省出面,经过一番幕前幕后的交易和活动,一月十三日,中科协、中国茶叶学会、苏海省宣传部、农林厅、旅游局、科协、苏海茶学、吴洲市人民政府、吴江县人民政府、吴江碧螺春茶叶有限公司联合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将于3月20日,也就是第一份明前茶上市时,在吴江太湖之畔举办第一届“国茶杯”新中国十大名茶评选暨吴江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会上宣布,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种全国或地方性名茶应约参加,当前的十大名茶无一缺席。
  这是必然之事!
  对其他地方性茶叶来说,有这么一个机会露露脸扩大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对其他九大名茶来说,一来是无奈之举,碧螺春筹办的这次大会气势已成,不参与就要被边缘化,要是真的另外评选了十大名茶,因为自己没有参加而被排除在外,造成的后果谁能承担?二来,茶叶市场不景气,明眼人都能看出碧螺春这一次气象宏大,说不定真的能重振市场,开拓局面,不搭顺风车的都是傻子。
  这世上聪明人终归比傻子多,所以,尽管这段时间互相骂的厉害,可并不影响大家齐心协力共度时艰,而这些全都在温谅的预料之中。记者会上范博掷地有声的大喊了一句“这必将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茶业界最大的一次盛会”,“盛会”两字,立刻成了见诸报端和电视屏幕最频繁的字眼!
  正当范博踌躇满志,准备继续战斗在名茶之争的第一线时,温谅一个电话将他召回青州。安保卿虽然不喜范博为人,但此人在宣传造势上确实有过人之处,他枭雄心性,自然不会因一己好恶弃人才于不用,还特地跟温谅打电话想要再留范博一段时日,被温谅拒绝了。
  回到青州,范博尚有愤懑之意,不过当温谅将已经成稿的《中国可以说不》放到他面前的时候,范博双目中绽放的光芒足以让太阳失色,几乎不能自已的站了起来,问道:“可以出版了?”
  温谅点点头,笑道:“跟我去京城吧,那里,才是你的舞台,也是这本书的归宿!”
  之后温谅给了他一天的假期,回家看看老婆,安排好家人生活,然后集中精力准备北上。开车送他回来的是安保卿,范博既然离开苏海,有许多后续手尾必须来问过温谅的意思。
  等范博离开后,安保卿径自问道:“温少,苏海那边虽然大局已定,可国务院的调查报告还没有出台,我这心里多少还是没底,这个时候召回范博,那边的局面我怕叶智伟一个人撑不起来。”
  温谅笑道:“大势已成,行舟全凭水力,范博留也是无用,只要你这个掌舵人不出错,明前杯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反倒是我去京城,还得借用范博冲在前面……”
  安保卿犹豫了一下,本想告诫温谅,范博此人恃才傲物,一旦重用至此,难免将来尾大不掉。不过这些话由他来说很不合适,况且温谅也未必想不到这些。
  只要回忆一下这个少年一路走来的所有算计和布局,任你再深沉的人物也会不寒而栗。
  这样的温谅,又岂是一个小小的范博能左右的?
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也是普通的女孩子
  碧螺春大局既定,五星级酒店的项目也该提上日程,这段时间安叶等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苏海,跟依山的谈判处于半停滞的状态,幸好杨一行杨定军都跟温系相交匪浅,没有因此生了嫌隙。而按照温谅的意思,碧螺春毕竟只是枝叶,酒店才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既然叶智伟现在无法抽身,要安保卿另外抽调得力的人手,一定要在近几日内同依山县政府达成协议,毕竟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