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国之上(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58

  宁小龄幽幽地收回了目光,低声道:“这般假惺惺……竟也是一国之君?”
  宁长久笑了笑,问:“若你是皇帝,你会进来吗?”
  宁小龄低声道:“哪有女人当皇帝的事情?”
  年轻的国君回宫,众官散去,宋侧回来时,见这对师兄妹还在这站着,愈发不悦。
  方才陛下亲至,你们不去跪拜,陛下仁厚没有怪罪,此刻还在这杵着做什么?
  他懒得再与这故作高深的少年人纠缠,对着身边的侍卫道:“安排仵作前来验尸,再派人送这两个小道士出城。”
  宁长久却似没有听到他说话,依旧立在原地,他的目光却已落到了大殿深处。
  “什么人?”宁长久问。
  大殿深处,一个年迈苍老的声音带着几分惊讶传了过来。
  “小子眼力不错,师承何处?”
  昏暗的殿堂深处,一根木纹深重的木拐轻轻敲着地面,接着,顺着木拐,影像似细沙凝聚,一个伛偻着身子的年迈老者缓缓出现,只是他与众人之间似隔着一片雾,无法看清他真实的面容。
  宁长久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回答。
  宋侧一惊,随后神色端正,似发自内心的恭敬与虔诚:“巫主大人,您怎么出关了?”
  被称作巫主的老人嗓音干涩地笑了笑,“书读倦了,便出来走走。”
  宋侧隐约听说他参详的是什么书,于是神色愈发恭敬:“恭喜大人更上一层,想必距离天道也是咫尺之间了吧。”
  老人摆了摆手,没有作答,而是望向了那具跪在神像前的尸体,老人缓缓抬起了手,周遭的空气似也随着他的动作凝滞了下来。
  宋侧似吃了一颗定心丸,笑道:“如今巫主大人出关,这般邪秽哪还有容身之地?”
  老人袍袖鼓起,那片隔着淡雾的虚影晃动了起来,古灰色的袖袍间,一根干枯如焦木的手指自淡雾间缓缓探出,点向了那具尸体。
  再没有人说话,皆是屏气凝神。
  宁长久神色微变。
  老人的手指还没触及尸体,一股极其难闻的焦味忽然传了过来,紧接着,有人惊叫了一声,只见那尸体的下方,忽然燃起了无名的火,火焰不知从何而起,只是瞬间扩散,一下覆盖了全部的尸身,而那火又似自地狱间燃起,遍地尽是森寒。
  焰火一起,那神秘莫测的巫主竟是也缩回了手,淡雾之后,巫主气息下沉,声音似有震怒:
  “血羽君?”
  说完了这三个字,那雾如风吹流沙般淡去,巫主不见了踪影。
  皇城以北的山崖上,躯干枯裂的灰白林子里,立着一座古老巍峨的高塔。
  那古老的铜铸高台被数根巨大的铁链牵引着,深埋在那片死气沉沉的林间,那形似祭坛的巨大圆盘之下,探出了一个古塔般的尖顶,那是光线难以触及的地方,沿着古塔的坡度向下,每一面窗子都是漆黑的颜色,透不进一丝的光线。
  那与祭坛相连的古塔之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盘膝而坐,他额头很窄,下颚却又宽又尖,肌肤的颜色像是那林间的死木,褶皱眼皮下藏着的瞳孔亦如浑浊泥水间死鱼的双目。
  老者一袭雪白的麻布衣衫裹着他瘦弱的躯干,四面昏暗,唯有正中央的塔尖落下一束光,正好落在他鳌背般伛偻的脊梁上。
  啪。
  老者忽然睁开了眼,手中的古卷应声合上。
  “竟又卷土重来……偏偏还是这个时候,找死!”
  他摩挲过锯齿般破碎的书页,神色不知是喜是悲,而那书页亦似舔舐过手指的火焰。
  有些烫手。
  ……
  本在闭关的巫主大人神秘出现又无声消失,地上只剩下一具焦木般的尸体。
  众人在错愕之后才反应过来,想起巫主消失前说的那个词,更是惊惧,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宁小龄小声问:“血羽君……是什么?”
  宁长久道:“传说中的妖雀,据说是山间的红羽隼沾染了朱雀神的血后异变而成,它半妖半神,隐匿世间,很是强大,只是极少出现,关于它的记载寥寥无几。”
  宁小龄瞪大了眼,虽是满腹疑问,却没继续开口。
  一旁的宋侧木然立着,官袍间的手忍不住颤抖了起来,他眼珠转动,神色变化,低声呢喃:“血羽君?怎么会……不应该是她吗……”
  宁长久问:“她是谁?”
  宋侧神色已有些癫,没有理会他的发问,而他身边的人长长叹了口气,开口道:“她是……”
  只是没等他继续说下去,殿门之外又有声音传来,打断了他接下来的话语。
  一个青衣小厮跪在门口,神色中竟带着几分惊恐:
  “殿下……殿下到!”
  濛濛的秋雨里,小将军府的殿门前,细密的伞骨撑着暗红色的古旧伞面,寂静盛开。
第六章:小殿下
  “殿下?”
  短暂的寂静之后,人声喧沸了起来。
  “她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哪里知道?竟没有一点消息?”
  “她……居然还活着。”
  宋侧叹了口气,他袖中的手不停颤抖,再难掩饰自己的恐惧与不安。
  宁小龄怔了一会,忽然恍然道:“难道是她?”
  宁长久问:“谁?”
  宁小龄立刻解释道:“传说皇宫之中,只说殿下便知其人的,不是太子皇子,也不是某位公主,而是……一个娘娘的养女。”
  宁长久愈发疑惑:“养女?”
  宁小龄点了点头:“相传十多年前,先帝亲征归来,于城楼上遇到了一位神仙般的女子,他将这位女子接回宫,为其铸造大殿,奉为神子,而这个女子身边,据说跟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小丫头,有人说那是她和皇帝的私生女,有人说那是她收养的孤苦孩子,总之一并养于深宫之中,而十多年前……”
  宁小龄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十多年前,大殿刚刚落成,本当壮年的皇帝却染了重疾,最终不治身亡。”
  周围人声嘈杂,宁小龄说话间小心地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注意自己才松了口气。
  宁长久想通了许多关节:“原来二十天前,死的便是那位娘娘。”
  宁小龄瞪大了眼,愣了片刻才听明白了他的话。
  民间对于那位久居深宫的娘娘有许多猜测,虽然很多人说她是祸害赵国国祚的妖女,先皇的暴死定与她脱不了干系,但是十余年间,谁又敢真正动她?
  这位娘娘虽从未露面,却在赵国留下了很多故事,譬如乾玉宫万里飞剑斩妖,九霄之外苍龙来朝……
  在赵国,那位娘娘不管是神是妖,都算是传说中的人物。
  所以她也并未往那个方向去想过。
  此刻宁长久一语点醒,她也一下豁然开朗,心道若死的真是那位娘娘,那作为她的女儿,那位殿下岂会善罢甘休?而这殿中众人神采各异,多是惊恐畏惧,想来娘娘的死与他们都脱不了干系。
  难怪这般害怕……
  宁长久道:“哪怕如此,他们为何害怕?既然敢杀那位娘娘,女儿为何不一并杀了?”
  宁小龄连忙扯了扯他的袖子,示意他别说了。
  所幸也没有人注意他,因为外面隐约有个绰约人影穿过雨幕走了过来,人声渐渐安静。
  宁长久立在门扉后的阴影里,望了过去。
  秋雨清冷,落木萧萧,青黄参半的院子里,雪白裙裳,纤腰束带的少女支着古旧红伞缓缓走来。
  她走过石阶,于檐下收伞,少女握伞似提剑腰间,水滴自尖细的伞头滴落,一声声清晰可闻。
  她环顾了一圈殿内的众人,最后落到了宋侧的身上,少女抿了抿唇,微微一笑:
  “诸位……别来无恙?”
  话语间恰好阴云开裂,一束天光漏下,越过茫茫秋雨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此刻立在檐下,半身是光半身是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