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国之上(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1058

  夜已深了,内峰四壁挂着灯火,各个弟子的厢房中偶有灯光,大体一片安静。
  宁长久走回了屋中,也点了盏灯。
  桌案上还散落着一个月前教宁小龄识字时的文稿,他伸手理了理,翻阅着这些写满了字的宣纸,回想起那段日子的点点滴滴,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不用教宁小龄识字,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修行,生活也清静了许多,但这种清静却透着孤独。
  他想起了前世二十四载的清修,自嘲地笑了笑,想着果然修道之人不宜入凡尘,自己不过转世重来半年,竟然变得这般耐不住寂寞,全然不似过去那个清心寡欲的自己。
  又或许如今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他不愿深想。
  宁长久抬起头,天上那轮月亮被层云掩映,在晚云的边缘勾勒着淡淡的清辉。
  忽然间,晚云被忽如其来的大风扯碎,明月显露,在案前勾勒出了一方月辉。
  他心血来潮,从杂物堆里取出了那根黑铁似的枯枝,横放在桌上打量了一番,心中忽有一个猜测,口中喃喃道:“蟾宫折桂?”
  ……
  峰主殿外,冬日的雪还未消融,身姿窈窕挺拔的女子从黑漆漆的殿中走出,她持着剑,未簪长发,满头青丝在夜风中柔逸飘舞着,而她身上难得地罩着一件黑袍,温婉而又清冷的容颜被那黑袍衬得更加恬静。
  天窟峰顶,陆嫁嫁立在漫天剑星之下,她望着那些沉寂的剑星,腰侧忽有剑光如一泓清泉流泻而出。
  遮蔽着月亮的云转瞬消散,月光毫无遮挡地洒落,天地为之一清。
  柔和的月影里,峰顶光影舞动,成千上百道剑光像是同时间挥出,如君王宴乐于庭,细腰歌女一同起舞。
  千百道纵横不定的光在月色中起,又在月色中灭,剑气化作碧水流入鞘中,所有剑气的催发与收束几乎在一瞬间完成,快到匪夷所思,而她的剑裳边,莹莹流动的光宛若实质,每一道纯粹似月辉的剑气,都是自然而发的剑意。
  她手中的是剑,她的身心也是剑。
  她出剑时的灵力流动,甚至绕开了那些本该是必经之路的窍穴,每一剑都发乎于心,干脆利落,她出剑的速度和剑意之精纯,甚至比过去半步紫庭之时更甚。
  她看着夜色中的白雪明月,看着远处的群峰荒野,一颗灵气盎然的剑心似可以与万物交鸣。
  许久之后,峰顶剑光尽数湮灭,她立在雪色与月色里,但视线却无法捕捉她好似蟾宫仙妃般的身影,因为她已不单单是剑灵同体,而是身为剑同于万物。
  她保持着这种状态向着内峰的方向走出,嘴唇时不时抿着,睫羽垂帘下的眸子挣扎闪动,似是在下什么决心。
  她知道她的剑灵同体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契合。
  昨夜的锻体为剑,某种意义上只是开始。
  她的体魄和剑灵已在不知不觉间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里,而这个世界所展露的冰山一角,已让她惊艳无比,若是她将剑灵同体彻底炼化,真正化作一柄绝世的兵器,那到时候她的剑意该有多么惊世骇俗?
  这是她过往修道之路上从未敢想过的事情。
  她苦心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但这种诱惑依旧时不时地浮出心湖,动摇着她的道心。
  “宁长久……你到底是什么人呢?”
  她走到一处的内峰入口之外,却忽然止步,那种同化于万物的状态自然而然地解除,月光重新落回她的身上,剑裳摇曳,玉容似雪,她轻叹了一声,最终还是转身离去,走回了峰主殿中,在寒玉榻上静躺下去,让自己有些微热的身躯渐渐失去温度。
  ……
  清晨,剑堂再次开课,宁长久一如既往地坐在宁小龄的身边。
  他闭目养神了一会,看着剑堂前方那漆黑的桌案和戒尺,还有其后古韵悠长的屏风书架,他视线落在那乌纱屏风的画上,第一次来剑堂时,他便觉得这三幅屏风上的画隐藏着什么,今日再看,他的感触更深了一些。
  那些画皆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而画的墨法中,隐藏着一些剑意。
  这剑意并非刻意施展,而是绘画之人因境界过高自然而然的流露,尤其是第一幅荒人骑象斩蛇魔与第三幅万剑升空斩九头大妖图,其中散发出的剑气尤为凛冽。
  他也能认出,这剑意与那剑星之中蕴藏的剑意,同宗同源。
  陆嫁嫁从门外走来,脚步无声,似吹入堂中的雪。
  宁长久收回了屏风上的视线,落到了她的身上。
  陆嫁嫁因为多年清修的缘故,气质冷冽安静,不食焰火,此刻境界更高,钟灵的身影更显出尘。
  剑堂中的少年少女一见到她,便不自觉地屏住呼吸,那不是恐惧,而是剑心上下意识地臣服。
  陆嫁嫁一如既往地扣动戒尺,堂外四角檐铃鸣动,今日无人迟到,早课照常开始。
  众人先是诵念剑经,宁长久坐在宁小龄的身边,看了一会师妹抬头挺胸认真读书的模样,颇感欣慰,也随便抓了本书装模作样地读了起来。
  这些剑经剑理方面的书籍,很多都是从大而空的地方落笔,写书之人应该也没有到过五道之上,所以对于更高处的剑意境界也多为臆想,其中许多推论,普通的修道者看来有理有据,但在他眼中却是很扎眼的谬误。
  诸如这本剑经中的“剑出十六窍”、“剑气隐于幽,发于明”等言之凿凿的理论,在他看来皆无可取之处。
  诵念完剑经之后,陆嫁嫁恰好给弟子们讲解了一番“剑出于十六窍”的由来。
  可供修行的灵窍一共有七十二道,其中十六道窍穴最为刚猛激烈,谕剑天宗所有剑招的灵力运行路线,几乎都在这十六道剑招之中流转推演,也未有途径这十六道灵窍的剑气,才足够锋利迅速,足以跨十丈,百丈,乃至千里杀妖。
  等陆嫁嫁阐述完了这一理论,早课便结束了,子弟们起身行礼感谢师尊授课之后便纷纷起身,向着剑堂的方向走去。
  陆嫁嫁也朝着剑堂外走去,宁长久跟了上去。
  陆嫁嫁脚步微停,声音不悦:“有什么事吗?”
  宁长久轻声问道:“昨晚怎么没来?”
  陆嫁嫁蛾眉一颤,她目光闪烁,环顾了一下周围,虽有弟子向着这里投来奇怪的目光,但应该没有人听清他在说什么。
  陆嫁嫁立刻设下剑域做了无形的隔绝,道:“我是峰主,擅去弟子的厢房,像什么话?”
  宁长久以为自己听明白了,试探性问道:“我来峰主殿?”
  陆嫁嫁神色略带羞恼,“你不必对我操心这么多。”
  宁长久点点头,道:“那就依陆姑娘的,不操心。”
  说完,宁长久向着内峰中走去。
  陆嫁嫁心中,那声陆姑娘有些怪异地萦绕着……陆姑娘?他到底什么意思?这师徒之名便这般不牢靠吗?
  一袭白衣消失在了檐角,陆嫁嫁轻哼一声,向着剑场走去。
  剑堂里,乐柔尽量无视那不知因为何事骚扰师父的讨厌少年,目光始终盯着师父美妙绝伦的身影,托着脸,神色沉醉。
  宁小龄收拾好了书本,带着剑从她身边走过。
  “哎,等等。”乐柔忽然叫住了她。
  宁小龄有些吃惊,问道:“怎么了?”
  乐柔神秘兮兮地问道:“小龄师妹,听说你是从那临河城来的?”
  宁小龄点点头。
  乐柔问道:“听说那城已经是个鬼城了,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呀,你是怎么出来的?”
  宁小龄想了想,道:“就是有只白骨女妖想要把整个城毁了,然后我和师兄,还有赵国的女皇帝姐姐,一起齐心协力,打败了大妖怪。”
  宁小龄言简意赅的话语听得乐柔满脸兴奋,她自修道以来,虽也斩杀过一些小的亡灵,但那些入玄都不到的阴魂鬼物一碰就碎,实在没有挑战性,关于大妖的传说虽然哪里都有,但若是落到实处,她却从来没有见过。
  临河城虽然偏僻,但整个城被黑暗笼罩了一个月,这件事依旧闹得很大,许多流言一传十十传百,邪门无比,而宁小龄作为临河城中的当事人,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乐柔才一发问,屋子里许多没走的弟子便凑了过来,想听宁小龄讲故事。
  宁小龄被众人围着,有些紧张,她看着乐柔那兴致勃勃的娇俏脸蛋,润了润嗓子,道:“那头骨妖据说是从南荒深渊的残骸里分化出的妖怪。她是个女妖,长得……”
  “凶神恶煞?”
  “长得漂亮极了,很是妖艳,就像是阁楼里的花魁一样。”宁小龄说道。
  “竟是这样……对了,那位赵国女帝也与你们在一起?听说她长得极为倾国倾城,是世间罕有的美人胚子,是徒有虚名还是……”云择在一旁插嘴问道。
  “襄儿殿下应该比传闻中还要好看很多的。”宁小龄确信道。
  “真有这般祸国殃民?比之师父如何?”
  “……”宁小龄唯唯诺诺道:“师父当然是天下第一好看。”
  云择对这个回答很是满意,道:“那赵襄儿有什么好的,耽于权势,据说还有一个未婚夫呢,哪里像我们师父,一心奉道,不染人间烟尘,这才是真正的神仙中人!”
  “……”宁小龄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们,师兄便是赵襄儿的未婚夫。
  乐柔摆了摆手,道:“都不要吵了,听小龄师妹说说故事,没想到我们修道这么多年,还不如小龄妹妹一个月见多识广。”
  宁小龄犹豫道:“先去云台剑场吧,要不然迟到了师父会生气的。”
  乐柔回家作威作福了一个月,对于练剑很是懈怠,此刻才猛然惊觉,呀地叫了一声,道:“先去剑场,我们路上说。”
  “啊……嗯。”宁小龄被她一把拉起,在众弟子簇拥中走出了门,俨然已经是峰里的风云人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10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