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校对)第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7/458


【译文】
宋朝有位王姓官员到浙西就职。刚上任的第一天,当地的官员百姓就按以往新官上任旧例,捐了好几十万,还说是“接风惯例”。王姓官员见了,认为对自己是种侮辱,便故作生气状,并且扬言要连同财物一并呈报上级处置。吏卒再三的解释,王姓官员才命人取来箱子,将所捐献的财物全部放进箱中,当众人面在箱上贴上封条,放在府堂,训令属下官员说:“只要有人犯错,我就将此事呈报上级。”
从此无论官员或百姓都战战兢兢,诫慎守纪。
后来王姓官员官期届满,即将登船离浙西的前一天,官吏提醒他存放在府堂大箱的赠金,王姓官员说:“既然这是此地新官到任的旧例,你们执意要我收下,就必须要有白纸黑字为凭。”写完捐条后,才命人把柜子抬到船上,装载走了。
[评译]
这位王姓官员不矫作,不贪财,最后人己两利。就这件事就可看出他是位有作为的人,而不是个投机耍诈的官老爷。
1057、无赖书生
【原文】
《广记》:唐洛中,顷年有僧持数粒所谓“舍利”者,贮于琉璃器中,昼夜香火,檀越之礼日无虚焉。有贫士子无赖,因诣僧请观舍利子,僧出瓶授与,遽取吞之。僧惶骇无措,复虑外闻之,士子曰:“与我钱,当服药出之耳。”赠二百缗,乃服巴豆泻下,僧欢然濯而收之。
【译文】
《太平广记》记载:唐朝有位僧人把舍利子贮存在玻璃瓶中,日夜诵经供奉,没有一日间断,依靠那个东西收了不少信徒的贡献。有个落魄的无赖书生来到寺院,请求见识舍利子。僧人拿出玻璃瓶,书生倒出瓶中舍利子,一口吞下。僧人被书生突来的举动吓得手足无措,但又担心消息走漏,不知如何是好。
书生说:“只要你给我钱,我就吃药取出舍利子。”僧人不得已,只好给书生二百缗,书生就吃巴豆泻肚,僧人见书生泻出舍利子,满心欢喜的拣起舍利子,洗干净后仍装进瓶中。
1058、陈五
【原文】
京师闾阎多信女巫。有武人陈五者,厌其家崇信之笃,莫能治。一日含青李于腮,绐家人疮肿痛甚,不食而卧者竟日,其妻忧甚,召女巫治之。巫降,谓五所患是名疔疮,以其素不敬神,神不与救,家人罗拜恳祈,然后许之。五佯作呻吟甚急,语家人云:“必得神师入视救我可也。”巫入案视,五乃从容吐青李视之,捽巫,批其颊而叱之门外。自此家人无信祟者。
[评议]
以舍利取人,即有借舍利以取之者;以神道困人,即有诡神道以困之者。无奸不破,无伪不穷。信哉!
【译文】
京城有点钱的人家多半迷信女巫。有个当兵的叫陈五,厌恶家里人迷信过头,想改变家人的想法。
一天,陈五在嘴里含了一颗青李,却骗家人口内生疮,嘴巴肿痛,整天不吃不喝的赖在床上呻吟。陈五的妻子非常担心,召来女巫医治丈夫。女巫来了后,说陈五嘴里长了疔疮,因为他平日对神明不敬,现在神明不肯救他。陈五的家人听了非常害怕,排成一列不停行礼恳请女巫搭救,女巫这才答应尽力试试。
陈五躺在床上故意大声呻吟哀号,告诉家人说:“我的病一定要请神师亲自入室救治,才能医好。”女巫进入内室探视陈五,这时陈五才不慌不忙吐出口中青李给女巫看,接着陈五左右开弓,猛打女巫两颊,叱喝她滚出门外。从此陈五的家人便不再迷信巫术。
[评议译文]
僧人借舍利子向信徒敛财,倒头来却遭人用舍利子勒索;女巫用神道愚弄百姓,倒头来却被反神道者愚弄。俗话说:“无奸不破,无伪不穷。”这话的确很有道理。
1059、幻术
【原文】
凡幻戏之术,多系伪妄。金陵人有卖药者,车载大士像问病,将药从大士手中过,有留于手不下者,则许人服之,日获千钱。有少年子从旁观,欲得其术。俟人散后,邀饮酒家,不付酒钱,饮毕竟出,酒家如不见也。如是三,卖药人叩其法,曰:“此小术耳,君许相易,幸甚。”卖药人曰:“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少年曰:“我更无他,不过先以钱付酒家,约客到绝不相问耳。”彼此大笑而罢。
【译文】
凡是幻术,多半都是骗人的把戏。金陵有位卖药的郎中,车上供奉大士法像。病患前来,先问明病情才给药,药从大士手上经过,如果留在大士手中,就表示可以让病家服用。前来求诊的病家甚多,郎中每天可赚取一千钱。
有个青年人在旁观察许久,想知道郎中的秘密。等人群散去,就邀郎中到酒家喝酒,青年人喝完酒竟然不付酒账就走出酒家,而酒保也好像没见少年走出店门一般,未加拦阻。一连三次,卖药郎中禁不住好奇,问少年如何学得隐身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7/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