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458


【译文】
古时士子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官员都会为本乡子弟在效外饯别。
某地有位地方官举行郊饯,准备给客人喝的酒太酸,使得席间一时大乱,群情不满。有个叫张幼于的人劝众人不要喧嚷,他保证一定请主人换酒,张幼于拿来一只大酒杯,斟满酒向地方官敬酒致意,地方官以为这酒和自己所喝的相同,就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饮下后不由皱眉大怒,立刻叱责吏员换上好酒待客。
1041、俞羡章
【原文】
吴中镂书多利,而甚苦翻刻。俞羡章刻《唐类函》将成,先出讼牒,谬言新印书若干,载往某处,被盗劫去,乞官为捕之,因出赏格,募盗书贼。由是《类函》盛行,无敢翻者。
【译文】
吴中地方出版商的利润很大,因此从事翻刻(即今日的盗印)的人也特别多,为此出版商相当苦恼。俞羡章所编著的《唐类函》,尚未出版,他便一状告到官府,假称他的新书出版后,用车载往他处时遭盗匪劫走,希望官府派吏卒缉捕盗匪,他并且出钱悬赏缉捕盗书贼。这件事轰动一时,结果使《唐类函》大为畅销,而且也没有书局再敢翻刻。
1042、孟陀
【原文】
张让在桓帝时,权倾中外。让有监奴主家,扶风富人孟陀倾囊结奴。奴德之,问陀何欲,欲为成就。陀曰:“望汝曹为我一拜耳。”时公卿求谒让者车每填门,陀一日诣让,壅不得前。监奴望见,为率诸苍头迎拜于路,共辇入。时宾客大惊,谓让厚陀,遂争赂陀,旬日积资巨万。
[评议]
无故而我结者,必有以用我矣。孟陀善贾,较吕不韦术更捷。
【译文】
后汉桓帝时,张让(曾因奏请灵帝征收田亩税修建宫室,招致民怨,袁绍起兵后,张让劫持少帝,被袁绍追杀,最后投河自尽)位高势重,权倾中外。
张让的管家住在扶风,当地财主孟陀倾襄结交。管家因而对孟陀的盛情厚意感激在心,就问孟陀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他一定尽力促成。
孟陀说:“希望你当众向我一拜而已。”原来当时朝廷公卿到张府求见张让的人络绎不绝,甚至造成道路的拥塞。孟陀便故意到张府造访,让车子被堵在路途中。总管得知,立即率奴仆到路口迎拜孟陀车驾。
等孟陀车进入张府,所有的宾客无不大感惊讶,认为张让对孟陀另眼看待,于是争相巴结贿赂,孟陀从此更加富有。
[评议译文]
无故去结交一个人,一定是因为那人对我有用处。孟陀是个精明的商人,他的致富术比吕不韦更快捷。
1043、窦公
【原文】
唐崇贤窦公善治生,而力甚困。京城内有隙地一段,与大阉相邻,阉贵欲之,然其地止值五六百千而已。窦公欣然以此奉之,殊不言价。阉既喜甚,乃托故欲往江淮,希三两护戎缄题。阉为致书,凡获三千缗,由是甚济。东市有隙地一片,洼下停污,乃以廉值市之,俾婢妪将蒸饼盘就彼诱儿童,若抛砖瓦中一指标,得一饼。儿童奔走竞抛,十填六七,乃以好土覆之,起一店停波斯,日获一缗。
【译文】
唐朝人窦公生意做得不错,但却经营得相当辛苦。他在京城上有一块空地,与大宦官的府邸相邻,他知道大宦官想要这块地,但这块地的地价才不过五、六十万钱而已。窦公就将这块地送给大宦官,大宦官见他不谈价钱,非常高兴。
窦公故意在言谈间表示有事前往江淮一带,希望能有两三封介绍信,大宦官立即为他修书,结果窦公借此赚了三千缗钱,扎扎实实地捞了一笔。
东市有一块空地,地势低洼常有积水,于是窦公用很低廉的价钱买下,在容易积水的洼地树立靶标,又命女婢做蒸饼,引诱贪嘴的小孩,要他们拿着砖瓦,凡击中地面的靶标,就可以得到一块饼。儿童们觉得有吃又好玩,都纷纷前来击靶标,很快地十之六七的洼地都被砖瓦填盖了。
这时窦公再坟土整地,开起一家招待波斯商人的旅馆,每日可获利一缗。
1044、窦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