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458


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为杨氏所忌,逃之。剖野核桃,有文曰:“青昔”。思平拆之曰:“青乃十二月,昔乃二十一日,吾当以是日举义。”遂借兵东方,及河,欲渡,思平夜梦人斩其首,又梦玉瓶耳缺,又梦镜破,惧不敢进兵。军师董伽罗曰:“三梦皆吉兆也。公为大夫。夫,去首为‘天’,天子兆也;玉瓶去耳为‘王’;镜中有影,如人相敌,镜破影灭,无对矣。”思平乃决。遂逐杨氏而有其国。改蒙曰“大理”。
[述评]
《小说》载,秦王梦日落、山崩、海干、花谢,群臣莫能解者。甘罗年十二,进曰:“日落帝星现,山崩地大平,海干龙献宝,花谢子收成。”事虽不经,亦云善对。
【译文】
五代时,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后晋人,曾自立为帝,国号大理)为杨乾真所忌恨,于是亡命天涯。
段思平在逃亡时捡到一枚核桃,核仁中有“青昔”二字,段思平反复思考,认为“青”字拆开是十二月,“昔”字拆开是二十一日,天意要他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出兵征讨杨乾真,于是向东方借兵。
渡河前一晚,段思平先是梦到有人砍他头,既而梦到玉瓶缺了一耳,又梦到镜子破了,不由得心惊,不敢渡河。军师董伽罗对段思平说:“这三梦都是大吉的征兆。段公本来是‘大夫’,‘夫’去头就是‘天’,是天子的征兆;‘玉’瓶去一耳就是‘王’;镜子中有影就好像与人为敌,而镜子突然碎裂,影像不见,就表示不会再有敌人了。所以伐杨一定成功。”
段思平于是决定渡河,果真将杨乾真逐走,占有他的领土,改国号为大理。
[冯评译文]
《小说》记载,秦王有一次梦到太阳陨落,高山崩裂,海水枯干,百花凋零。群臣都无法解释梦境的涵意,甘罗(战国秦人,十二岁随秦相吕不韦出使赵国,赵王割五城献秦,封上卿)这时才十二岁,随口就说:“日落帝星现,山崩地太平,海干龙献宝,花谢子收成。”日后虽未应验,但小小年纪能出口成章,应对得体,也难能可贵了。
705、河水干
【原文】
宋王有疾,夜梦河水干,忧形于色。以为君者,龙也;河无水,龙失其居。不祥。值宰辅问疾,以此询之。或曰:“河无水,乃‘可’字;陛下之疾当可矣。”帝欣然,未几疾愈。
706、成天子
【原文】
北齐文宣将受禅,梦人以笔点额。王昙哲贺曰:“‘王’上加点,乃‘主’字,位当进矣。”[吴祚《国统志》载熊循占吴大帝之梦同此。]
隋文帝未贵时,尝夜泊江中,梦无左手,觉甚恶之。及登岸,诣一草庵,中有一老僧,道极高,具以梦告之。僧起贺曰:“无左手者,独拳也,当为天子。”后帝兴,建此庵为吉祥寺。
唐太宗与刘文静首谋之夜,高祖梦堕床下,见遍身为虫蛆所食,甚恶之。询于安乐寺智满禅师,师曰:“公得天下矣!床下者,陛下也;群蛆食者,所谓群生共仰一人活耳。”高祖嘉其言。
【译文】
北齐文宣帝高洋曾梦到有人用毛笔在他额头上点了一笔,王昙哲听说后立即恭贺,说:“王上加点是‘主’,我‘王’定可成为天下之‘主’。”
隋文帝还没有成为天子前,有一次夜宿江边,在梦中见到自己缺了左手,醒后心情非常不好。上岸后来到一草庵,庵中有一老和尚,道行极高。文帝请老和尚解梦。和尚立即起身贺道:“少了左手就是‘独拳’,先生一定能成为天子。”文帝登帝位后,下令重新整修庵堂,赐名“吉祥寺”。
唐太宗与刘文静在起事前,高祖李渊曾梦到自己翻落床下,蛆虫不但覆满全身,还不断啃食自己的肉。太宗觉得恶心不已,认为大不吉祥。于是前往安乐寺请教智满禅师。大师说:“先生定能得天下,床下代表陛下,群蛆啃食先生,表示天下众生全仰先生一人而活。”
707、先进场
【原文】
昔一士子将赴试,梦先进场,觉而语妻,喜曰:“今秋必魁多士矣!”妻曰:“非也,子不忆《鲁论》·‘先进第十一’乎?”后果名在十一。
【译文】
从前,有一位即将进京参加考试的书生,梦到自己最先进入试场。醒来后,很高兴的对妻子说:“这是好兆头,今年我一定高中状元。”其妻说:“恐怕未必,难道夫君忘了《鲁论》中‘先进’是第十一章吗?”放榜后,这位书生果然名列十一。
708、曹良史
【原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