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3

庐山精
《稗史》:唐刘秉仁为江州刺史,自京将一橐驼至郡,放之庐山下。野人见而大惊,鸣鼓率众射杀之,乃以状白州,曰:“某日获庐山精于某处。”刘命致之,乃所放驼耳。
惊潮
海上每遇八月,秋涛大作,潮声夜吼,震撼城市。至正间,有达鲁不花者初至,闻此,夜不敢卧。因呼门者问之。门者从睡中应曰:“潮上来也!”既觉,自知失答,连曰:“祸到!祸到!”狂走而出。不花惊趋入内,呼其妻曰:“本冀作官荣耀,不意今夕共作水鬼!”合门号恸,外巡徼闻哭,以为有变,传报正佐诸官,皆颠倒衣裳来救。乃叩门,不花恐水涌入,坚闭不纳。同僚破扉排墙而入,见不花夫妇及奴婢皆升屋大呼“救我”。同僚询知其实,忍笑而散。
甘子布
益州迸柑,例以纸裹。后长史易布,犹虑损坏。俄有御史姓甘名子布者至驿,驿吏驰报。长史疑敕御史来推布裹柑子事,参谒后,但叙布裹柑子为敬。御史初不解,久方悟,付之一笑。
皮遐叔
卢尚书弘宣,与弟卢衢州简辞同在京。一日衢州早出归,尚书问有何除改,答云:“无大除改,唯皮遐叔蜀中刺史。”尚书不知“皮”是“遐叔”姓,谓是宗人,低头久之,曰。“我弭节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衢州为言之,皆大笑。
同姓议婚
唐张守信为余杭守,爱富阳尉张瑶,欲以女妻之,为具衣装矣。女之保母问曰:“欲以女适何人?”守信以张瑶对。保母曰:“女婿姓张,不知主翁之女何姓?”守信方悟,乃止。
唐御史李逢年娶妇郑,不合,去之。尝属益府尹曹李睨更求一妇。睨言兵曹李扎妹新寡可娶,叩扎,扎亦许诺,约日成婚。及期,逢年饰装往迎,中道忽惊曰:“李睨过矣!”因诣睨曰:“君思扎妹为复何姓?”睨亦惊,过李扎曰:“吾乃大误!但知为公求好婿,为御史求好妇,都不思姓氏!”各懊恨而退。
疑姓
阳伯博任山南一县丞,其妻陆氏,名家女也。县令妇姓伍。他日会诸官之妇,既相见,县令妇问赞府夫人何姓,答曰:“姓陆。”次问主簿夫人,答曰:“姓戚。”县令妇勃然入内。诸夫人不知所以,欲却回。县令闻之,遽入问其妇。妇曰:“赞府妇云姓陆,主簿妇云姓戚,以吾姓伍,故相弄耳!余官妇赖吾不问。必日姓八、姓九矣!”令大笑曰:“人各有姓。”复令妇出。
令妇所疑不错,只是不合姓伍。子犹曰:“姓六、姓七,正是两家谦让处。还是令妇错怪。”
兄弟误
张伯喈、仲喈兄弟,貌绝相类。仲喈妻妆竟,忽见伯喈,戏曰:“今日妆好不?”伯喈曰:“我伯喈也。”妻急趋避。须臾又见伯喈,复以为仲喈,告云;“向大错误。”伯喈云:“我故伯喈。”
长洲刘宪副瀚之族,有兄弟二人,初本孪生,貌极相肖。市有鬻青梅者,梅甚大,其兄戏与决赌云:“能顿食百颗。”市人云:“果尔,当尽以担中梅相饷。”刘食其半,佯称便,旋入门。而其弟代之出,食至尽。众莫能辨,遂为所胜。
意气
虞啸父为孝武侍中。帝从容谓曰:“卿在阁下,初不闻有献替。”虞家富春近海,误谓帝望其意气,对曰:“天时尚暖,鱼鳖虾蜣未可致。寻当有献。”帝抚掌大笑。
餽献曰“意气”,二字亦新。
误食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遂至食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盘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掩口。
鸡舌香
桓帝侍中迺存,年老口臭,上出鸡舌香与含之。鸡舌颇小,辛螫不敢咀咽,嫌有过赐毒,归舍辞诀。家人哀泣,莫知其故,求舐其药,出在口香,乃咸嗤笑。
常春藤
唐姜抚云:“服太湖常春藤,终南山旱藕,可长生。”玄宗诏使自求之。民间以藤渍酒,多暴死,抚逃去。
宣和间,王定观好学能诗,少年为殿中监,宠甚渥。一日召入禁中,曰:“朕近得异人制丹砂,服之可以长生。炼治经岁,色如紫金,卿为试之。”定观忻跃拜命,取而服之。才下咽,觉胸中烦躁之甚,俄顷烟从口出。急扶归,已不救。既殓,闻柩中剥啄声,莫测所以。已而,火出其内,顷刻遂成烈焰。屋庐尽焚,延燎十数家方息。异药之误人类如此!
医误
金华戴元礼,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溢户,酬应不间,戴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视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戴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戴求得其书,乃“餳”字耳。戴急为正之。
误造
贞元中,给事中郑云逵,与国医王彦伯邻居。尝有萧俛求医,误造郑。郑为诊之,曰:“热风颇甚。”又请药方,郑曰:“药方即不如东家王供奉。”俛既觉失错,惊避趋出。是时京师有乖仪者,必曰“热风”。
唐临济令李回,娶张氏。张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婿薄其女,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入厅大骂。邑令惊怪,使执而鞭之。困极,乃告以故。令驰报回,回至乃解。
北齐刘臻位仪同,恍惚多误。有刘讷者亦任仪同,俱为太子学士。臻住城南,讷住城西。臻欲寻访,谓从者曰:“汝知刘仪同家乎?”从者谓臻欲还家,于是引之而去。既叩门,尚末悟,犹谓至讷家,乃大呼曰:“刘仪同可出矣!”其子迎于门,臻惊曰:“汝亦来耶?”子曰:“此是大人家。”于是顾盼久之,乃悟,始叱从者曰:“汝无大意,吾欲造刘讷耳!”
陈太常
陈音,字师召,莆田人,有文行,而性恍惚。一日朝回,语从者曰:“今日访某官。”从者不闻,引辔归舍。师召谓至其家矣,升堂周览,曰:“境界全似我家。”又睹壁间画,曰:“我家物,缘何挂此?”既家僮出,叱之曰:“汝何亦来此?”僮曰:“故是家。”师召始悟。
陈师召检书,得友人招饮帖,忘其昔所藏也,如期往。累茶不退,主人请其来故。曰:“赴君饮耳。”主人讶之,难于致诘,具酒饮罢,方忆去年此日曾邀饮也。
下次请此等客,只是口邀。
刑部郎中浙江杨某,字文卿。而山西杨文卿,为户部郎中。一日浙江杨氏招师召饮,而师召造山西杨氏。时文卿尚寝,闻其来,亟起迎之。坐久,师召不见酒肴,乃谓曰:“觞酒豆肉足矣,毋劳盛馔。”文卿愕然,应曰:“诺。”入告家人,使治具。俄而浙江使人至,白以“主翁久候”。师召始悟曰:“乃汝主耶?吾误矣!”一笑而去。
陈师召尝信宿具馔邀客,早尽忘之,径造其家双陆。将午不申宿约,客反治具留餐。顷之,家人来促上席。师召未审视,疑是别家来招,怒谓之曰:“汝请我主人去,我竟何如!”
陈师召清旦入朝,误置冠缨于背。及见同僚垂缨,俯视颔下,怪其独无。一人遽持缨而正曰:“公自有缨,但无背后眼耳。”
李西涯赠诗有“十年犹未识冠缨”之句。
陈音不事修饰,蓬垢自喜。官四品,夫人鬻得金狮绯袍,不知为武臣服。公亦不察,衣袍肖像。李西涯见之,遽题曰:“观其鬃则齐,观其衣则非。若人也,可信而可疑,使蓬其鬓,更其衣,呜呼庶几!”
陈音尝考满,误入户部。见入税银者,惊曰:“贿赂公行,至此已极!”
翁肃
闽人翁肃守江州,昏耄。代者至,既交割,犹居右偏,代者不校也。罢起转身,复将入州宅。代者揽衣止之,曰:“这个使不得!”
犯胡讳
石勒制法甚严,兼讳“胡”尤峻,有醉胡乘马,突入府门。勒大怒,谓门吏冯翥曰:“向驰马入门,为是何人,而故纵之!”翥惶遽忘讳,对曰:“向有醉胡乘马驰入,甚呵止之而不可,所谓互乡难与言,非小臣所能制。”勒笑曰:“胡正自难与言。”恕而不罪。
樊坦性廉,而疏朴多误。由参军擢章武内史,入辞勒。勒见坦衣敝,大惊曰:“贫何至此?”坦对曰:“顷遭羯胡无道,资财荡尽,是以穷敝。”勒笑曰:“羯贼乃尔大胆!孤当相偿耳。”坦大惧。勒曰:“孤律自防俗士,不关卿辈。”乃厚赐之。
犯名
元绛,字厚之,知福州日,有吏白事。公曰:“如何行遣?”吏对曰:“合依原降指挥。”公曰:“元绛未尝指挥。”吏悚而退。
仆射韩皋病疮。医人傅药不濡,曰:“天寒膏硬耳。”皋笑曰:“韩皋实是硬。”
按:皋字仲闻,貌类父滉,既孤,不复视镜。真硬汉也!
杨诚斋,名万里。为监司时,巡历至一郡。郡守张宴,有官妓叶少歌《贺新郎》词送酒,其中有“万里云帆何时到”。诚斋遽曰:“万里昨日到。”太守大惭,即监系官妓。
一日触三人
唐郗昂与韦陟交善,因话国朝宰相谁最无德。昂误对曰:“韦安石也!”寻自觉,惊走。路逢吉温,温问:“何故仓惶如此?”答曰:“适与韦尚书话国朝宰相最无德者,本欲言吉琐,误言韦安石。”既言,又鞭马而走。抵房相琯之第,执手慰问,复舍琐以房融为对。言讫大惭,趋出。昂有时称,忽一日而犯三人,举朝嗟叹,唯韦陟遂与绝交。出《国史补》。
姓误
何敬容在选日,客有姓吉者诣之。敬容问曰:“卿与丙吉远近?”答曰:“如明公之与萧何。”
语误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帝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耶?”
刘髦二子俱登进士。长子妇入京,公送登舟,以手援之。郡守见而笑。公曰:“府公笑我乎?若跌入水,尤可笑也!”次妇入京,公时卧疾,呼之床前,曰:“老年头风,可买一帕寄回。”明旦登程,诸亲毕会,忽呼子妇曰:“毋忘昨夜枕上之嘱。”众骇然,问其故,乃始抚掌。
五字皆错
渊明《读<山海经>》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有作渊明诗跋尾者,谓“形夭无千岁”,莫晓其意。后读《山海经》云:“刑天,兽名,好衔干戚而舞。”乃知五字皆错。
《酉阳杂俎》云:天山有神,名刑天。黄帝时,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曰:“吾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而舞不止。
曹元宠《题村学堂图》云:“此老方扪虱,众雏争附火。想当训诲间,都都平丈我。”昔有宿儒过村学中,闻其训“都都平丈我”,知其讹也,校正之。学童皆骇散。时人为之语曰:“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
瞎字不识
臧武仲,名纥,音切为“瞎”,而世多误呼为“乞”。萧颖士闻人误呼,因曰:“汝纥字也不识。”后人遂误以为“瞎字也不识”。
《放生池记》
高文虎作《西河放生池记》,有“鸟兽鱼鳖咸若”,本夏事,引为商事。太学诸生为谑词哂其误。陈晦行草制,以“舜卜禹用昆命元龟”字,有倪侍郎驳之。陈疏辩“古今命相,多用此语”。擢陈台端,倪罢去。时嘲云:“舍人旧错夏商鳖,御史新争舜禹龟。”
射策误
宋制科题,有“尧舜禹汤所举如何”,乃汉时宫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倪汤举秋,贡禹举冬,各职天子所服也。又“汤周福祚”,乃张汤、杜周也。当时士子以唐、虞、三代为对,遂无一人合者。
近时文宗出论题,有“孔子不知孟子之事”,合场茫然不知。乃《论语》“陈司败章”圈外注也。苏紫溪先生视学浙中,有知人之鉴,而出题险僻。如“一至一,二至二,三句三圣人,四句四孔子”。场中多有搁笔而出者。
科场中进士程文,多可笑者。治平中,国学试策,问“体貌大臣”。进士策对曰:“若文相公、富相公,皆大臣之有体者,若冯当世、沈文通,皆大臣之有貌者。”意谓文、富丰硕,冯、沈美少也。刘厚甫遂目沈、冯为“有貌大臣”。
诗鬼正误
虞文靖在宜黄时,尝倚楼吟诗,有“五更鼓角吹残雪”之句。忽隔溪一童揖而言曰:“角可吹,鼓不可吹。”亟命召之,已失所在。盖诗鬼也。
高塘
濠州西有高塘馆,附近淮水。御史阎敬爱宿此馆,题诗曰:“借问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地胜阳台。今朝寓宿高唐馆,神女何曾入梦来?”轺轩来往,莫不吟讽言佳。有李和风者至,又题诗曰:“高唐不是这高塘,淮畔江南各一方。若向此中求荐枕,参差笑杀楚襄王。”读者莫不解颜。
《草诀百韵歌》
有云《草诀百韵歌》乃右军所作。杨用修戏曰;“字莫高于羲之,得羲之自作《草韵》奇矣。更得子美《诗学大成》,孔子《四书活套》,足称三绝。”
吏牒
《祝氏猥谈》云:一大将乞翰林某诗,专令一吏候之,免其他役。吏始甚德之。既逾改火,吏不胜躁,具牒呈其将,言:“蒙委领某翰林文字,为渠展转支延,已及半载,显是本官不能作诗,虚词诳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