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3

徐公正防此一着!
《韩非子》云:东家母死,哭之不哀。西家子曰:“社胡不速死?吾哭之必哀。”齐人谓母为社。
蠢夫
苍梧绕孔子时人。娶妻而美,以让其兄。
考《南蛮传》,乌浒人如是。乌浒在广州南,交州北。见《南州异物志》。
杨国忠出使江浙。逾年,妇在家产男,名朏。国忠归,妇告以“远念成疾,忽昼梦尔我交会,因得孕”。国忠以为夫妇相念,情感所至,欢然不疑。
老贼多诈!
平原陶丘氏娶妇,色甚令,复相敬重。及生男,妇母来看,年老矣。母既去,陶遣妇颇急。妇请罪。陶曰:“顷见夫人衰齿可憎,亦恐新妇老后,必复如此,是以相遣,实无他也。”
佛家作五不净想,亦是如此,莫笑莫笑!
越中一士登科,即于省中娶妾。同年友问曰:“新人安在?”答曰:“寄于湖上萧寺。”同年云:“僧俗恐不便。”答曰;“已扃之矣。”同年云:“其如水火何?”答曰:“锁钥乃付彼处。”
呆谕德
唐顺宗在东宫,韦渠荐崔阡拜谕德,为侍书。阡触事面墙,对东宫曰:“某山野鄙人,不识朝典,见陛下合称臣否?”东宫笑曰:“卿是官僚,自合知也。”
安禄山曰:“臣不知太子是何官?”类此。然彼诈愚,此真愚。
呆刺史
周定州刺史孙彦高,被突厥围城,不敢诣厅,文符须征发者,于小窗接入。锁州宅门,及报贼登垒,乃身入柜中,令奴曰:“牢掌钥匙,贼来,慎勿与!”
呆参军
杭州参军独孤守忠,领租船赴都。夜半急集船人,至则无别语,但曰:“逆风必不得张帆。”
呆县丞
南皮丞郭务静,初上,典王庆案。郭曰:“尔何姓?”庆曰:“姓王。”须臾庆又来,又问何姓,庆又曰“姓王。”郭怪愕良久,仰看庆曰:“南皮左史总姓王。”又一日,与主簿刘思庄语,曰:“夜来一贼从内房出。”刘问:“亡何物?”郭曰:“无所亡。”刘曰:“不亡物,安知为贼?”郭曰:“但见其踉跄而走,未免致疑耳。”
山东马信由监生为长州县丞,性朴实。一日乘舟谒上官,上官问曰:“船泊何处?”对曰:“船在河里。”上官怒,叱之曰:“真草包!”信又应声曰:“草包也在船里。”
按:信清谨奉法,一无所染,后以荐擢,至今县治有去思碑焉。子犹曰:“如此草包,岂不胜近来金囊玉箧!”
呆主簿
德清有马主簿,本富家子,愚不谙事。忽一晚三更时,扣大令门甚急。令以为非火即盗,惊惶而出。簿云:“我思四月间田蚕两值,百姓甚忙,何不出示,使百姓四月种田,十月养蚕,何如?”令曰:“十月间安得有叶?”簿无以对,徐云:“夜深矣,请睡罢。”自以后每夜出,其妻必绐以“倭子在外,不可出”。遇圣节,其妻曰:“可出行礼。”簿摇手曰:“且慢且慢,有倭子在外。”
智短汉
则天朝大禁屠杀。御史娄师德使至陕,庖人进肉。问:“何为有此?”庖人曰:“豺咬杀羊。”师德曰:“豺大解事!”又进鲙,复问之。庖人曰:“豺咬杀鱼。”师德叱曰:“智短汉!何不道是獭?”
服槐子
道士黄可,孤寒朴野。尝谒舍人潘佑,潘教以服槐子,可丰肌却老,未详言服法。次日,潘入朝,方辨色,见槐树烟雾中有人若猿狙状。追视之,可也。怪问其故,乃拥槐徐对曰:“昨蒙指教,特斋戒而掇之。“潘大噱而去。
诵判
周沈子荣诵判二百道,赴天官试,竟日不下笔。人问荣,荣曰:“与平日诵判绝不相当。有一道事迹同而人名别,遂曳白而出。”来年选判水碓,又搁笔。人问荣,荣曰:“我诵水碓是蓝田,今富平,如何下笔?”
拙对
《谐史》:河南一士夫延师教子,其子不慧。出对曰:“门前绿水流将去。”子对云:“屋里青山跳出来。”士夫甚怒。一日士夫偕馆宾诣一道观拜客。道士有号彭青山者,脚跛,闻士夫至,跳出相迎。馆宾谓士夫曰:“昨令公子所谓‘屋里青山跳出来’,信有之矣。”士夫乃大笑。
商季子悟道
商季子笃好玄,挟资游四方,但遇黄冠士,辄下拜求焉。偶一猾觊其资,自炫得道,诱之从游。季子时时趣授道,猾以未得便,唯唯而已。一日至江浒,猾绐云:“道在是矣!”曰:“何在?”曰:“在舟樯杪。若自升求之。”乃置资囊樯下,遽援樯而升。猾自下抵掌连呼趣之,曰:“升!升!”至杪犹趣曰“升“。季子升无可升,忽大悟:“此理只在实处,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抱樯欢呼曰:“得矣!得矣!”猾挈资疾走。季子既下,犹欢跃不已。观者曰:“咄!彼猾也,挈若资去矣!”季子曰:“否否!吾师乎!吾师乎!此亦以教我也!”
唐皎注官
贞观中,唐皎除吏部侍郎,常引人入铨,问;“何方稳便?”或云其家在蜀,乃注与吴。复有云“亲老先住江南”,即唱之陇右。有一信都人希河朔,因绐云:“愿得江淮。”即注与河北一尉。由是大为选人所欺。
检觅凤毛
宋武帝尝称“谢超宗殊有凤毛”。超宗父名凤。右卫将军刘道隆在坐,出候超宗,曰:“闻君有异物,欲觅一见。”谢谦言无有。道隆武人,正触其父讳曰:“方侍宴,至尊说君有凤毛。”谢徒跣还内。道隆谓检觅凤毛,待至暗而去。
门蝇背龙
《北史》:厍狄伏连居室患蝇,杖门者曰:“何故听入!”
左右皆蝇营之辈,偏自不觉。
宋仁宗时,大名府有营兵,背生肉,蜿蜒如龙。时程天球判大名,见之骇曰:“此大犯禁!”乃囚其人于狱,具奏于朝。上览其奏,笑曰:“此赘耳,何罪?”即令释之。
周世宗以方面大耳为罪。背肉如龙,真可疑矣!
回回
夷人党护族类,固其习性同然,而回回尤甚。京师隆福寺成,民人纵观,寺僧云集。一回回忽持斧上殿,杀僧二人,伤者二三人。即时执送法司鞫问,云:“见寺中新作轮藏,其下推轮者,皆刻我教门形像。悯其经年推运辛苦,是以雠而杀之。”
孔子恶作俑,这回子恼得不错。
不知忌日
权龙襄不知忌日,谓府吏曰:“何名私忌?”对曰:“父母亡日,请假,布衣蔬食,独坐房中不出。”权至母忌日,于房中静坐,有青狗突入,大怒曰:“冲破我忌日!”更陈牒,改作明朝,好作忌日。
依桓玄不立忌日,惟立忌时,更便。或谓桓玄非礼。余笑曰:“今士君子之辈不忌日,不忌时,专一‘忌刻’,又何也?”金熙宗时,移书宋境曰:“皇帝生日,本是七月。今为南朝使人冒暑不便,已权作九月一日。”若生日可权,忌日亦可改矣。
唐文宗开成元年,诏曰:“去年重阳取十九日,今改九月十三日为重阳。”又张说上《大衍历序》,宋璟上《千秋表》,并以八月五日为端午。苏子瞻云:“菊花开时即重九。”在海南艺菊九畹,以十一月望与客泛酒作重九。古人不拘类如此。在今日,则为笑话矣。
性忘
唐三原令阎玄一性忘。曾至州,于主人舍坐。州史前过,以为县典也,呼欲杖之。史曰:“某州佐也。”玄一惭谢。须臾县典至,玄一疑即州佐也,执手引坐。典曰:“某县佐也。”又惭而止。
唐临朐丞张藏用善忘。尝召一匠不至,大怒,使擒之。匠既到,适邻邑令遣人赍牒来。藏用读毕,便令剥赍牒者,笞之至十。起谢杖,因请其罪,藏用方悔其误,乃命里正持一器饮之,而更视他事。少顷,忽见里正,指酒曰:“此何物?”里正曰:“酒也。”藏用曰:“何妨饮之!”里正拜饮。藏用遂入衙斋。赍牒人竟不得饮,扶杖而出。
性胡涂
沂州刺史李元皛,怒司功郑承明,欲笞之,先令屏外剥进。承明狡猾,值博士刘琮琎来,绐以“上怒来迟,令汝剥入”。琮琎以为实,便脱衣,承明转遣吏卒擒进,乃自逸。元皛见剥至,辄命杖数十。琮琎起谢曰:“蒙恩赐杖,请示罪名。”元皛始觉误笞,怒曰:“为承明所卖!”亦不追治。
唐张利涉昼寝,忽惊觉,索马入州,叩刺史邓恽,谢曰:“闻公欲赐责,死罪死罪!”恽曰:“无之。”涉曰;“司功某甲所言之。”恽大怒,呼某甲,欲加杖。甲苦诉无此语。涉乃徐悟,前请曰:“望公舍之,涉恐是梦中见说耳。”
王皓,字季高,少立名行,性懦缓。曾从齐文宣北伐,乘一赤马,旦蒙霜气,遂不复识,自言失马,虞侯为求,不获。须臾日出,马体霜尽,系在目前,方云:“我马尚在。”
李文礼性迟缓,时为扬州司马。有吏自京还,得长吏(疑为史)家书,云姊亡。李仓卒闻之,便大恸。吏曰:“是长史姊。”李徐悟曰:“我无姊,向亦怪道。”
不是性缓,还是性急。无姊且哭,况有姊乎?李公定多情者。
马速非良
李东阳尝得良马,送陈师召骑入朝。归,成诗二章,怪而还其马,曰:“吾旧所乘马,朝回必成六诗。此马止二诗,非良也。”东阳笑曰:“马以善走为良。”公思之良久,复骑而去。
不知骰色
李西涯尝与陈师召掷骰得幺,指曰:“吾度其下是六。”反之,果六,色色皆然。师召大惊,语人曰:“西涯天才也!”或曰:“绐公耳!上幺下六,骰子定数,何足为异?”师召笑曰:“然则我亦可为。”因诣西涯。西涯已先度其必至,别置六骰,错乱其数矣。师召屡揣之,不中,乃叹曰:“公真不可及也,岂欺我哉!”
周用斋事
昆山周用斋先生,性绝騃。幼时每为同学诱至城上,则盘桓而不能下。其处馆也,值黄梅时,见主家暴衣,问其故。曰:“凡物此候不经日色,必招湿气。”周因暴书囊,并启束脩陈之。馆童窃数件去。周往视,讶其减少。童绐云:“为烈日所销耳。”偶舟行,见来船过舟甚速,讶问之。仆以“两来船”对。乃笑曰:“造舟者何愚也,倘尽造两来船,岂不快耶?”后成进士,过吏部堂,令通大乡贯。周误以为“大乡官”,乃对曰;“敝乡有状元申瑶老。”吏部知其騃,麾使去。出谓同人曰:“尚有王荆老未言,适堂上色颇不豫,想为此也。”又曾往娄东吊王司马,时元美遘先司马之难。误诣王学士宅。荆石以省亲在告。学士锦衣出迓,周不审视,遽称“尊公可怜”者再。学士曰;“老父幸无恙。”周曰:“公尚未知尊人耗耶?己为朝廷置法矣!”学士笑曰:“得无吊凤洲乎?”周悟非是,急解素服言别。学士命交原刺。周曰:“不须见还,即烦公致意可也。”其愦愦多此类。
又闻先生诸事愦愦,独工时艺。初仕为县令,既升堂,端坐不语。吏请佥书以尝之。周怒曰:“贼狗奴!才想得一佳破,为汝扰乱矣!”偶有迎谒,道中为一门子所诱,识其味。既归乡,童仆皆蔑远之。独老门公殷勤启事,遂与之昵;无节,因病死。
广东先达事
罗汝珍言其乡肉价每斤一分八厘。有先达为下所欺,必用三分。偶于他席上谈肉甚贵。主人云:“不贵也,止一分八厘耳。”归以责仆。仆曰:“有之,但非佳肉。”明日如数市臭肉以进。食之不美,更不思他席所食之佳,辄准前价。又使仆錾银,每偷取,辄绐曰:“银散则折也。”某未信。明日仆乃取大银錾而未殊者予曰:“裂如许大孔,能不折乎?”
左道
晋孙泰师事钱塘杜子恭。子恭有异术,尝就人借瓜刀,其主求之,子恭曰:“当即相还。”既而刀主行至嘉兴,有鱼跃入船中。破之,得刀。子恭死,泰传其术。及泰为道子所诛,其从子恩逃入海。众谓泰蝉蜕仙去,就海中从恩。后寇临海,为太守辛景所破,穷蹙自沉于海而死。妖党及妓妾皆谓之“水仙”,相随溺者以百数。
事魔吃菜法
事魔食菜法:其魁为“魔王”,佐者曰“魔翁”、“魔母”。以张角为祖,虽死汤镬,不敢言“角”字。谓人生为苦,若杀之,是救其苦也,谓之“度人”。度人多,则可以成佛。即身被杀,又谓“得度”,由是轻生嗜杀。方腊之乱,其徒肆起。
佛骨
唐懿宗遣使迎佛骨。有言宪宗迎佛骨寻晏驾者,上曰:“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比至京,降楼膜拜,流涕沾臆。
佛牙是金刚钻,佛骨又是何物?
方士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学未就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
《稗史》:钟生好仙,多方学修炼之术。每向人曰:“做得半日仙人而死,亦所瞑目!”
李抱贞晚喜方士,饵孙季长所治丹,至二万丸,遂不能食。且死,以彘肪谷漆下之,疾少间,益服三千丸而卒。
留都一守备建玉皇阁于私第,延方士炼丹。方士知其有玉绦环,价甚高,绐曰:“玉皇好系玉绦环。”即献之。方士并窃丹鼎而去。时许石城作诗嘲云。“堆金积玉已如山,又向仙门学炼丹。空里得来空里去,玉皇原不系绦环。”
脉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