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3

乂名
张乂入太学为斋长,其人渺小,动以苛礼律诸生。林叔弓作赋嘲云:“身材短小,欠曹交六尺之长;腹内空虚,乏刘义一点之墨。”又诗云:“中分爻两段,风使十横斜,文上全无分,人前强出些。”
安石名
刘邠与王安石最为故旧,尝拆安石名戏之曰:“失女便成宕,无宀真是妬。下交乱真如,上头误当宁。”王大惭。宀,音绵。
王汾、刘攽、王觌
王彦和汾与刘贡父攽同趋朝。王戏刘曰:“内朝日日须呼汝。”盖常朝知班吏,多云“班班”,谓之“唤班”。攽音班,故戏之。刘应声曰:“寒食年年必上公。”汾、坟音近。刘又尝戏王觌云:“公何故见卖?”王答曰:“卖公值甚分文!”
治平初,濮安懿王原寝皆用红泥杂饰。刘贡父渭王汾曰:“顷闻王坟赐绯,得非子有银章之命耶?”
陈亚、蔡襄
陈少卿亚,维扬人,善诗,滑稽尤甚。尝与蔡君谟会于僧舍。君谟题诗屏间曰:“陈亚有心终是恶。”亚即索笔对曰:“蔡襄无口便成衰。”
上官弼
陈亚知润州,幕中有上官弼,为亚所亲。任满将去,谓亚曰:“郎中才行无玷,宜简调谑。”亚曰:“君乃上官弼也,如下官口何?”弼笑而去。
贾黄中、卢多逊
贾黄中与卢多逊俱在政府。一日,京中有蝗虫,卢笑曰:“某闻所有乃假蝗虫。”贾应声曰:“亦闻不伤禾,但芦多损耳。”
苏子瞻、姜制之
苏子瞻与姜制之饮。姜举令云:“坐中各要一物,是药名。”乃指子瞻曰:“苏子。”子瞻应声曰:“君亦药名也。若非半夏,定是厚朴。”众请其故。子瞻曰:“非半夏,非厚朴,何故曰姜制之?”
章得象
章郇公得象,与石资政中立素相善。而石喜谈谑,尝戏章云:“昔时名画有戴嵩牛、韩干马,今又有章得象也!”
华嵩
京卫指挥华嵩以宿娼枷示。时中书夏仲昭以画竹名,适过马师桓家,因教坊相近,欲易便服,拉师桓往游。师桓戏曰:“你不见华嵩事,又来画竹!”
黑齿常之
张文成工为俳谐诗赋。时大将军黑齿常之将出征,或勉之曰:“公官卑,何不从行?”文成曰:“宁可且将朱唇饮酒,谁能逐你黑齿尝脂?”
许敬宗
吏部侍郎杨思玄,贵恃外戚,倨待选流,为选者夏侯彪所讼,又为御史中丞郎余庆奏免。时中书许敬宗曰:“杨必败矣!”人问之。许曰:“一彪一狼,共着一羊,岂得不败!”
李素、杜兼
李素替杜兼时,韩吏部愈自河南令除职方员外郎归朝。问:“前后之政如何!”对曰:“将缣来比素。”
羽晴
裴子羽为下邳令,张晴为县丞。二人俱有声气而善言语。论事移时,一吏窃议曰:“县官甚不和。”或问其故。答曰:“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那得和!”
谢伋、司马伋
绍兴末,谢景思守括苍,司马季思佐之,皆名伋。刘季高以书与景思曰;“公作守,司马九作倅,想事事皆如律令也。”闻者绝倒。
陆远
陆楚生远,系进士陆大成从堂叔。大成发解南畿,颇有声望。远每对人呼“大成舍侄”,人多厌之。时弇州在座,谑云:“当不得他还一句‘远阿叔’也。”众为捧腹。
戚胡、陈鉴
戚学士澜美髯,院中呼戚胡。与陈司成鉴会宴,投漆木壶。陈顾戚曰:“戚胡投漆壶,真壶也,假壶也?”戚应声曰:“陈鉴看臣鉴,善鉴与,恶鉴与?”
马承学、钱同爱
吴人马承学,性好乘马,喜驰骤。同学钱同爱戏曰:“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马应曰:“钱同爱,爱铜钱,孳孳为利。”
佀钟、强珍
都宪佀钟与通政强珍同席。强执壶劝曰:“要你饮四钟。”佀应声曰:“你莫要强斟。”
林瑀、王轨
林瑀、王轨同作直讲。林谓王曰:“何相见之阔也?”王曰:“遭此霖雨。”瑀云;“今后转更疏阔。”王问其故。瑀云:“逢此短晷。”盖讥王之侏儒。
才宽、叶琪、史瓘
郡守才宽善谐谑。尝与尚书叶琪、知州史瓘同饮,各以名为戏。才曰;“作就衣裳穿不得,裁宽。”叶曰:“锣鸣鼓响军不动,拽旗。”史默无以应。才以大觥罚史,饮毕,才曰:“拼死吃河豚,屎灌。”
聂豹、郑洛书
永丰聂豹、三山郑洛书,为华亭、上海知县,同时有俊声,然议论殊不相下。一日同坐察院门侧,人报上海秋试罕中式者。聂公笑曰:“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郑公应声曰:“华亭百姓当灾,皆因业报。”人咸以为妙对。
张更生、方千里
方千里一日会张更生。方作一令戏曰:“古人是刘更生,今人是张更生。手内执一卷《金刚经》,问尔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张答曰:“古人是马千里,今人是方千里。手执一卷《刑法志》,问尔是三千里、二千里、一千里?”
石员外
石中立员外,尝与同列观上南园所蓄狮子。主者曰:“县官日破肉十斤饲之。”同列曰:“吾侪反不及此。”石曰:“吾辈皆员外郎,敢比园内狮子?”
职方、翰林
陆式齐在水部最久,复还职方。李西涯戏之曰:“先生其知几乎,曷为又入职方也?”陆应曰:“太史非附热者,奈何只管翰林耶?”
给事、尚书
夏忠靖公与给谏周大有同事治水。一日偕宿天宁寺,周早如厕,夏戏曰:“披衣拖履而行,急事急事!”周应声曰:“弃甲曳兵而起,尝输尝输,”
先生、提举
浙江花提举与鄞县学官交往,后升佥事提举至鄞,以旧谊,戏出对曰:“鸡卵与鸭卵同窠,鸡卵先生,鸭卵先生?”学官乃福建人,姓颜,应声曰:“马儿与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
陆、陈谑语
陆文量参政浙藩,与陈启东震饮,见其寡发,戏之曰:“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可施。”启东曰:“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陆大赏叹,笑曰:“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启东曰:“有犯,幸公勿罪。”乃云:“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相与抚掌竟日。
佛经语
隋令卢思道聘陈。陈主用《观世音》语弄思道曰:“是何商人,赍持重宝?”思道即以《观世音》语报曰:“忽遇恶风,漂堕罗刹鬼国。”陈主大惭。
薛道衡为聘南使。时南朝一僧甚辩捷,道衡向寺礼拜,至佛堂门,僧大声读《法华经》云:“鸠盘荼鬼,今在门外。”道衡即应声还以《法华经》答云:“毗舍阇鬼,乃在其中。”众僧愧服。
《四书》语
虞集未遇时,为许衡门客。虞有所私,午后辄出馆。许每往不遇,因书于简云:“夜夜出游,知虞公之不可谏。”虞回,即对云:“时时来扰,何许子之不惮烦!”
秦少游自负髯美,语东坡曰:“君子多乎哉!”东坡应声曰;“小人樊须也!”一座绝倒。
余进士田,与汤进士日新相善,因戏曰:“汤之《盘铭》曰‘苟者’,君乎?”汤即应声曰:“‘卿以下必有圭’者,君也。”
詹侍御与苏大行五鼓行长安街,呵道声相近。苏问:“前行为谁?”从者曰;“通里詹爷。”苏曰:“詹之在前。”詹问:“后来为谁?”从者曰:“行人司苏爷。”回首曰:“后来其苏。”相顾一笑。
袁太冲七岁时,与群儿戏,自称“小相公”。彭鲁溪公出对云。“愿为小相。”袁应声曰:“窃比老彭。”
吕望之提举市易,曾子宣劾其违法。曾反坐,吕治事如故。刘贡父曰:“岂意曾子避席,望之俨然。”
浙解张巽才,名平等。郡守王公试题“暮春者至风乎舞雩”,破中有“天地”二字,王赏其恰当,取居首。及乡试,总裁王公、监临王公皆无异赏。守力荐拔解,中丞公亦若不满,谓张曰;“赠汝一对曰: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闻者绝倒。
沈括字存中,方就浴,刘贡父遽哭之曰:“存中可怜已矣!”众惊问之。曰:“死矣盆成括!”
石动筩尝诣国学,问博士曰:“孔门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冠?几人未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筩曰:“先生读书,岂合不解?冠者三十人,未冠者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解之?”动莆曰:“‘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皆大笑。
一说:又问“三千弟子,后来作何结果?”答曰:“二千五百人为军,五百人为旅。”
二刘谑语
龙图刘烨,尝与刘筠聚会饮茗,问左右:“汤滚未?”皆言已滚。筠曰:“佥曰鲧哉!”烨应声曰:“吾与点也。”一日连骑趋朝,筠马病足行迟。烨问:“马何迟?”均曰:“只为五更三。”烨曰;“何不七上八?”言马蹄既点,该落步行。
俗语歇后
吴中黄秀才相掀唇,人呼“小黄窍嘴”,读书寺中。一日寺僧进面,因热,伤手忒地。黄作歇后语谑之曰:“光头滑,光头浪,光头练,光头勒。”谓“面荡捵忒”也。僧即应声戏曰:“七大八,七青八,七孔八,七张八。”盖隐“小黄窍嘴”四字。黄亦绝倒。
《五经》语
王三名观,恃才放诞。陆子履行四,性慎默,于事无所可否。观尝以方直少之,然二人极相善。观尝寝疾,子履往候之。观以方帽包裹坐复帐中。子履笑曰:“体中小不佳,何至是?所谓王三惜命也。”观厉声曰:“王三借命,何如六四括囊?”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怒一婢,拽着泥中。一婢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齐王俭为吏部尚书时,客有姓谭者,诣俭求官。俭曰:“齐桓灭谭,那得有汝?”答曰:“谭子奔莒,所以有仆。”卒得职焉。
古文语
一士人家贫,与其友上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君子之交淡如。”友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
杨大年亿方与客棋,石曼卿自外至,坐于一隅。大年因诵贾谊《鵩赋》以戏之曰:“止于坐隅,貌甚闲暇。”石遽答云:“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