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3

为宅
徐孺子,南昌人,十岁与太原郭林宗游。同稚还家,林宗庭中有一树,欲伐去之,云:“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木’,‘困’字不祥。”徐曰:“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人’,‘囚’字何殊?”郭无以难。
蔡元定地理
蔡元定善地理,每与乡人卜葬改定,其间吉凶不能皆验。及贬,坐朱晦庵党,为胡纮所劾,有赠诗者,曰,“掘尽人家好丘陇,冤魂欲诉更无由。先生若有尧夫术,何不先言去道州?”
先辈有云:“若伤天理以求地理,而复有灵验,是天亦怕老婆矣!”此语虽戏,亦可醒迷。
哈立麻
永乐四年,西僧哈立麻至京,启建法坛,屡著灵异。翰林李继鼎私曰:“若彼既有神通,当作中国语,何待译者而后知乎?”
请僧住院
晏景初请一名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媳妇煮不得无米粥。”景初曰:“若有米,拙媳妇亦自能煮。”
辟僧
欧阳公家儿小名有僧哥者。一僧谓公曰:“公不重佛,安得此名?”公笑曰;“人家小儿要易长,往往以贱物为小名,如狗、乌、牛、羊之类是也。”僧大笑。
昆山学博张倬与一僧谈。僧曰:“儒教虽正,不如佛学之玄。如僧人多能读儒书,儒人不能通释典。本朝能通释典者,宋景濂一人而已。”张笑云:“不然。譬如饮食,人可食者,狗亦能食之,狗可食者,人决不食之矣。”
重袈裟
赵悦道罢政闲居,喜僧而拒士。有士往谒再四,阍者不为通。士曰:“参政直得如此敬重和尚?”阍者曰:“寻常僧亦平平,相公只是重袈裟。”士曰:“我这领蓝衫恁地不值钱?”阍者曰;“也半看佛面。”士曰:“也半看孔夫子面。”
辨鬼
阮宣闻人说人死有鬼,宣独以为无,曰;“今见鬼者,云着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亦有鬼耶?”
王弱生驳之曰:“人梦中穿衣服,将谓衣服亦有梦耶?”余谓生时衣服,神气所托,能灵幻出来,正是有鬼处。
《鬼董》辨十王
佛言琰魔罗统摄一素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素诃其一也。南瞻部,特素诃中之一洲耳。今讹为阎罗。又《阿含》等经有十八王,王主一狱,乃阎罗僚属。十王之说,不知何来?转轮王王四天下,亦非主冥道,乃概列于十王。余如宋帝、五官之类又皆无稽。又七七日而所历者七王,自小祥以后二年,乃仅经二王,何疏密太悬耶?
论神佛
北魏简平王浚,年八岁,谓博士卢裕曰:“祭神如神在,为有神也,无神也?”对曰:“有。”浚曰:“有神当云‘神在’,何烦‘如’字?”张商英字天觉。夜执笔,妻向氏问何作。曰:“欲作《无佛论》。”向曰:“既无矣,又何论?”公骇其言而止。后阅藏经有悟,乃作《护法论》。
苏公论佛
范蜀公不信佛,苏公常求其所以不信之故。范云:“平生事非目见即不信。”苏曰:“公亦安能然哉,设公有疾,令医切脉,医曰‘寒’,则服热药,曰‘热’,则服寒药。公何尝见脉而后信之?”
妓歌佳
郭洗马入洛,听妓歌,大称佳。石季伦问:“何曲?”郭曰:“不知。”季伦笑曰:“不知安得言佳?”郭曰:“譬如见西施,何必识姓,然后知美?”
换曲换调,换姓亦换面乎?此喻误矣。
观灯
司马温公夫人,元宵夜欲出观灯。公曰:“家自有灯。”夫人曰:“兼看游人。”公笑曰:“我是鬼?”
范文正欲求退,子弟请治园圃。公曰:“西都园林相望,孰障吾游?”语意类此。
歌哭
司马温公死,当明堂大飨,朝臣以致斋,不及奠。肆赦毕,苏子瞻率同辈往。程颐固争,引《论语》“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以阻之。子瞻曰;“不云歌则不哭。”。
红米饭
《樗斋雅谑》云:近一友有母丧,偶食红米饭。一腐儒以为非居丧者所宜。诘其故,谓“红,喜色也”。友曰:“然则食白米饭者,皆有丧耶?”
理学新说
理学家多主新说。有解“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曰:“人当其年尚见可恶之人,则德不进可知矣。”周元孚笑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应是三十九岁时也。”
道学语
有一道学每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刘翰林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烛而行也!”
谐性刻薄而有口才。析产时,从其父巨塘公乞一干仆。父以与其兄。谐争之。父曰:“兄弟左右手耳,彼此何别?”一日父小恙,适谐来候,舒右手使搔痒。谐故取左手搔之。父曰:“误矣。”谐曰:“左右手彼此何别?”其虽亲必报如此!
《列子》辩日
孔子东游,见二儿争辩日远近。一曰:“日出之时,大如车轮,日中之时,小如盘。岂非日出之处去人近,近见大而远见小乎?”一曰:“日出之时,苍苍凉凉,日中之时,热如探汤。岂非日出之处去人远,远者凉而近者热乎?”孔子不能决。
不读书
王荆公初参政,视庙堂如无人,一旦行新法,怒目诸公,曰:“此辈坐不读书耳!”赵清简公同参知政事,独折之曰:“君言失矣!如皋、夔、稷、契之时,有何书可读?”公默然。
《字说》
王荆公作《字说》,穿凿杜撰。刘贡父问之曰:“牛之体壮于鹿,鹿之行速于牛,今‘犇’‘麤’二字,其意皆反之,何也?”坡公亦问曰:“以竹鞭马为‘笃’,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尝举“坡”字问荆公何义。公曰:“坡者,土之皮。”坡公笑曰:“然则滑者,水之骨乎?”荆公并无以答。
又东坡尝语荆公:“‘鸠’从九亦有说。”荆公欣然就问。东坡曰:“‘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恰是九个。”张文潜尝问张安道方平:“司马君实直言王介甫不晓事,是如何?”安道云:“贤只消去看《字说》。”文潜云:“《字说》也只是二三分不合人意。”安道云:“若然则足下亦有七八分不晓事矣。”
《牧誓》
唐高定七岁时,读书至《牧誓》,问“奈何以臣伐君?”父郢曰:“应天顺人耳。”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岂是顺人?”郢不能答。
诗论
李西涯尝有《岳阳楼》诗云:“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杨文懿公亟称之。有同官不以为然,驳之曰:“吴楚乾坤之句,本妙在‘坼’字‘浮’字。今去此二字,则不见其妙矣。”杨曰:“然则必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天下句’而后为足耶?”
方棠陵豪以广东宪副入贺。张昆仑山人以诗饯之。方曰:“君诗虽佳,而非情实,如无山称山,无水赋水,非欢而畅,不戚而哀。予诗虽劣,情实俱在。”答曰:“诗人婉辞托物,若文主之思后妃,岂必临河洲见雎鸠耶?即如饯行,何必携百壶酒而云‘清酒百壶,唯笋及蒲’?若据情实,则老酒一瓶豆腐面筋耳。”京师闻者大笑。
秽里
梁刘士章为南康相。郡人有姓赖,居秽里,投刺谒刘。刘嘲之曰:“君有何秽而居秽里?”赖应声曰:“未审孔丘何阙而居阙里?”孔庙东南五百步,一有双石阙,故名阙里。
赋柳
李泌赋诗讥杨国忠曰:“青青东门柳,岁晏复憔悴。”国忠诉于明皇。上曰:“赋柳为讥卿,则赋李为讥朕可乎?”
争田
余肃敏公为户部时,两势家争田未决,部檄公理之。甲以其地名与己同姓,执是故产,公笑曰:“然则张家湾张产耶?”
无为子
杨次公自号无为子。佛印问其说。次公曰:“我生无为军耳。”印曰:“公若生庐州,便可称庐子矣!”
六字地名
杨用修在史馆,有湖广土官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进贡。“水尽源通塔平”,盖六字地名。有同列疑为三地名,添之云“三长官司”。杨取《大明官制》证之:“此一处,非三地也。”同列笑曰:“楚、蜀人近蛮夷,故宜知之。我内地人不知也。”杨戏应之曰:“司马迁《西南夷传》,班固《匈奴传》叙外域如指掌,班、马亦蛮夷耶?”
争姓族
诸葛令恢王丞相导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之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耶?”
牝牡雄雌
周丞相与客闲步园中玩群鹤。问曰:“此牝鹤耶,牡鹤耶?”客从旁曰:“兽称牝牡,禽为雌雄。”相曰:“‘雄狐绥绥’,狐非兽乎?‘牝鸡之晨’,鸡非禽乎?”客不能对。
一从牛,一从隹,自是禽兽之别。雄狐牝鸡,文人之巧言耳。《考工记》曰:“天下大兽五,则禽亦可谓之兽。《礼记》曰:“猩猩能语,不离禽兽。”则兽亦可谓之禽。五行有木而无草,则草亦可谓之木。《洪范》言“庶草蕃芜”而不及木,则木亦可谓之草。
诸葛恪
孙权大会将佐,命诸葛恪行酒。次至张辅吴昭,先有酒色,不肯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权谓恪曰:“卿但令张公辞屈乃饮耳。”恪即难张曰:“昔尚父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前,何谓不养老也?”张无辞,遂为尽爵。
曾有白头鸟集吴殿前。孙权问群臣:“此何鸟也?”诸葛元逊对云:“此名白头翁。”张昭自以坐中最老,疑戏之,因曰:“恪欺陛下,未尝闻鸟名白头翁者。试令恪复求白头母。”元逊曰:“鸟名鹦母,未必有对。试使辅吴复求鹦父。”张不能答。
犯夜
张观知开封日,有犯夜巡者,缚致之。观曰:“有证见乎?”巡者曰:“若有证见,亦是犯夜矣。”
捕蝗檄
钱穆甫为如皋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令独绐郡将云:“县界无蝗。”已而蝗大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悉自如皋飞来者。”仍檄本县严捕,无令侵及邻境。穆甫得檄,判云:“蝗本天灾,非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或作米元章,误也。
举人大帽
祖制:京官三品始乘轿。科道多骑马,后来皆私用轿矣。王化按浙,一举人大帽入谒。按君不悦,因问曰:“举人戴大帽,始自何年?”答曰:“始于老大人乘轿之年。”
西安令
俞君宣性懒,选得衢州之西安。友人规之曰:‘清慎君所有余,第在冲要地,不可不勤。”俞曰:“何以知冲要也?”曰:“是四轮之地。不然,何以谓之衢州?”俞曰;“是偏安之邑,不然何以谓之西安?”友人无以难。
贪令
某令贪,监司欲斥之。陈渠为中丞,笑曰:“此地穷苦,不比贵乡,墨不满橐也。”监司曰:“盗劫贫家,岂得无罪!’
海瑞非圣人
海忠肃抚江南,为华亭公处分田宅,奉行者稍过,遂致不堪。缙绅咸为华亭解纷,谓海曰:“圣人不为已甚。”海艴然曰:“诸公岂不知海瑞非圣人耶?”缙绅悉股栗而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