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3

顾太仆居忧,发须尽白。起复北上,以药黑之。人笑曰:“须发亦起复矣!”
桃源罗汝鹏,年四十,须大半白矣。偶吊一丧家,司宾惊曰:“公方强仕,何顿白乃尔!”罗曰:“这是吊丧的须髯。”
咏白发
海昌女子朱桂英尝咏白发云:“白发新添数百茎,几番拔尽又还生。不如不拔由他白,那有工夫与白争!”
貌类猴
安西牙将刘文树,口辩,善奏对,明皇每嘉之。文树髭生颔下,貌类猴。上令黄幡绰嘲之。文树切恶猿猴之号,乃密赂幡绰不言。幡绰许而进嘲曰:“可怜好个刘文树,髭须共颏颐别住。文树面孔,不似猢狲,猢狲面孔,强似文树。”上知其遗赂,大笑。
大小胡孙
刘贡父送墨与孙莘老,吏误送孙巨源。刘责吏。吏曰:“皆姓孙而同为馆职,莫能别耳。”刘曰:“何不取其髯别之?”吏曰:“又皆髯。’刘曰:“既皆髯,宜以身之大小别之。”于是馆中以莘老为“大胡孙学士”,巨源为“小胡孙学士”。
两头羝
钟会、钟毓皆多髯。兄弟盛饰,同坐车上,行至城西门,逢一女子微笑曰:“此车中央殊高。”二钟殊不觉。车后门生曰:“有女子戏公云‘中央高’。”公问:“云何?”答曰:“夫中央高者,两头低。此戏公二人为‘两头羝’也!”后二钟更不同车,畏逢此女子。
麻胡
成郎中貌陋多者。再娶之夕,岳母陋之,曰:“我女一菩萨,乃嫁麻胡!”索成催妆诗。成便书云:“一桩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青衣须出
屠赤水有青衣渐长。友曰:“须出矣!”屠笑曰:“西出阳关无故人。”
偏盲
杜钦字子夏,目偏盲。茂陵杜邺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钦讳之,乃为小冠,高广才二寸。由是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而邺为“大冠杜子夏”云。
桓南郡玄与殷荆州仲堪语次,因共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殷侍父疾,误以药手拭泪,遂眇一目。
湘东王眇一目,邵陵王纶赋诗戏之,曰:“湘东有一病,非哑复非聋。相思下只泪,望直有全功。”又尝与刘谅游江滨,叹秋望之美。谅对曰:“今日可谓‘帝子降于北渚!’”王觉其刺己,从此衔之。《离骚》:“帝子降于北渚,目渺渺而愁予。”
湘东王兵起,王伟为侯景作檄,云:“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后竟以此伏诛。
徐妃以帝眇一目,知帝将至,为半面妆。帝见之,大怒而出。
聂天年眇一目,聘至京,有欲识之者。童大章曰:“何必识其人?彼但多一耳,少一目而己。”
徐篠庵和眇一目,尝赞千眼观音云:“汝有千目,众皆了了。我有双目,一明一眇。多者忒多,少者忒少。”
乌珠如此值钱,师旷薰目以精音,又何也?
假睛
唐立武选,以高上击毬,较其能否而黜陟之。至有置铁钩于毬仗以相击。周宝尝与此选,为铁钩所摘,一目睛失。宝取睛吞之,复击毬,获头筹,遂授泾原,敕赐木睛代之。注:木睛莫知何木,置目中无所碍,视之如真睛矣。
施肩吾与赵嘏同年,不睦。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睛。故施嘲之曰:“二十九个人及第,五十七只眼看花。”

北齐杜台卿为尚书左丞。省中以其耳聋,戏弄之。下辞不得理者,至大骂。台卿见其口动,谓为自陈,训对每致乖越。令史不晓谕,反以为笑端。
卷耳
韦庆本两耳如卷,朝士多呼为“卷耳”。适女选为妃,长安令杜松寿见而贺之,曰:“仆固知足下女得妃。”韦曰:“何以知之?”杜乃自摸其耳而卷之曰:“《卷耳》,后妃之德也。”
三耳秀才
隋董慎为冥府追为右曹录事,仍辟常州张审通为管记。慎令作判申天府。后有天符来云:“申甚允当。”慎乃取方寸肉擘为耳,安审通额上,曰:“与君三耳,可乎?”审通复活,后数日,觉额痒,涌出一耳,尤聪。时人笑曰:“天有九头鸟,地有三耳秀才。”亦呼“鸡冠秀才”。
口吃
魏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言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后周郑伟口吃,少时逐鹿,失之。问牧竖,牧竖亦吃。伟以牧故为效己,竟扑杀之。
吾吴俞漳永工画艺而足跛。尝过王府基,有跛妪先行,傍一童子戏效之。妪方怒詈,俞适踵至,遂大恚曰:“彼顽童作短命事耳,乃衣冠者亦复为之耶?”因极口骂辱。俞自陈再四,终不听信。事类此。
唐时进士及第放榜后,即谒宰相。其导词答语,一出榜元。时卢肇有故不赴,次及丁棱,口吃。迨引见致词,本欲言“棱等登科”。而棱乃言“棱等登、梭等登”,竟不能发其后语。翌日,友人戏之曰:“闻君善筝,可得闻乎?”棱曰:“无之。”友曰:“昨日闻‘棱等登、棱等登’,岂非筝声耶?”
黄山谷与赵挺之等同在馆修书。每日庖丁请食品。赵口吃,曰:“来日吃蒸饼。”山谷笑之。一日酒会,拟以三字离合成字为令。赵首云:“禾女委鬼魏。”一云“戊丁成皿盛”。一云“王白珀石碧”。一云“里予野土墅”。末当山谷,应声曰:“来力敕正整。”与“来日吃蒸饼”同声。众哄堂大笑。赵赧然。
华原令崔思海口吃,每与表弟杜延业递相戏弄。杜尝语崔云:“弟能遣兄作鸡鸣。但有所问,兄须即报。”傍人讶之,与杜私赌,杜将谷一把,问崔云:“此是何物?”崔云:“谷谷谷。”傍人大笑,因输延业。
刘贡父、王汾同在馆中。汾病口吃,贡父为之赞曰:“恐是昌家周,又疑非类韩。未闻雄名扬,只有艾气邓。”
有御史茂彪者,舌秃言涩,侍西班。有东班御史误入西班,彪乃面纠曰:“臣是西班御史茂彪,有东班与臣一般御史,不合走入西班。”然“彪”言为“包”,“班”言为“邦”。滑稽者因其言为一绝,曰:“阊阖门开紫气高,含笑尝得近神尧。东邦莫入西邦去,从此人人惮茂包。”
王少卿
鸿胪王少卿,善宣玉音,洪亮抑扬,殊耸观听,而所读多吃误,其貌美髯而秃顶。朝士遂为诗以嘲之曰:“传制声无敌,宣章字有讹。后边头发少,前面口须多。”有问京师新事者,或诵此诗。其人遽曰:“此必王少卿也!’’
没牙儿
马都督老而无牙。郭定襄戏曰:“昨闻邻妇哭甚哀。”马问:“何哭?”郭曰:“其妇丧夫,抚孤哭曰:‘痛汝没爷儿。’”
损臂
兴化诜公城居三十余年,老矣,犹迎送不己。云峰悦禅师尝诫之。郡僚多爱诜,久不果。一日送大官出郊,堕马损臂,以书诉悦。悦作偈戏云:“大悲菩萨有千手,大丈夫儿谁不有?兴化和尚折一枝,犹有九百九十九。”
枝指
祝枝山右手骈拇指。或戏曰:“君之富于笔札,应以多指。”枝山应曰:“诚不以富,亦祗指以异。”
臀大
唐左司郎中封道弘臀最大。尝入内奏事,步履蹒跚。李勣后曳道弘曰:“一言语公。”道弘惊转,敛容曰:“敬闻教。”勣曰:“尊臀斟酌坐得即休,何须尔许大!”
三短
北魏李谐因瘿而举颐,因跛而缓步,因蹇而徐言。人言谐“善用三短。”
善用,三短亦致妍,不善用,三长反为累。
秃眇跛偻同聘
《谷梁传》: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首偻,同时而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使眇者御眇,使跛者御跛,使偻者御偻。萧同叔子齐侯母。从台上笑之,客怒。
三无
王广文竹月者,年迈,须齿已落,更阙一耳。其同僚戏为语曰:“竹月号三无,无齿之齿无,然而无有耳,则亦无有胡。”偶御史蒞府,各县属候见于官署中,谈及斯语,以为笑谑。及入谒,忽睹竹月状,思及前语,不觉失笑。御史疑令慢己,诘之。令因以实对。御史亦大笑。
恶疾
北齐崔氏,世有恶疾,多寡眉。李庶无须,时呼为天阍。崔谌调之曰:“教弟种须法:以锥遍刺颌作孔,插以马尾。”庶曰:“持此先施贵族,艺眉有验,然后树须。”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一日与苏东坡会饮,苏引古人一联戏曰:“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
风之始
吴给士女敏慧,后归名儒陈子朝。陈惑一妾,遂染风疾。一日亲戚来问,吴指妾曰:“此‘风之始’也。”
陈癞子
《玉堂闲话》:唐营丘有豪民陈姓,病风疾,众目之为“陈癞子”。陈极讳之。家人或误言,必遭怒笞。宾客亦不敢犯。或言所苦减退,具得丰款。有游客谒之,初谓:“君疾近日尤减。”陈欣然命酒。将撤,又问:“某疾果退否?”客曰:“此亦添减病。”曰:“何谓也?”客曰:“添者,面上添渤沤子。减者,减却鼻孔。”长揖而去。数日不怿。又每年五月,值生辰,必召僧道启斋宴,伶伦百戏俱备。斋罢,赠钱数万,一伶既去,复入,谓曰:“蒙君厚惠,偶忆短李相诗一联,深叶圣德。”陈曰:“试诵之。”时陈坐碧纱帏中,左右环侍。伶曰;“诗云:‘三十年前陈癞子,如今始得碧纱幪。’”遭大诟而去。
夫妇
五代杨光远病秃,妇又跛足。后举兵反,欲图大事。人语之曰:“世宁有癞痢天子、拐脚皇后耶?”
田元钧狭而长。其夫人,富彦国女弟也,阔而短。石曼卿戏目之为“龟鹤夫妻”。
政和、景泰二榜
政和间,状元何栗字文缜,次潘良贵,皆少年有风貌,而第三人郭孝友颇古怪。时曰:“状元真何郎,榜眼真潘郎,探花真郭郎也!”古有郭姓而秃者,故傀儡号为“郭郎”,亦曰“郭秃”。
景泰五年,状元孙贤,河南人,面黑。榜眼徐溥,宜兴人,面白。探花徐鎋,武进人,面黄。时谓“铁状元,银榜眼,金探花。”
异相
《云仙散录》:郭汾阳每迁官,则面长二寸,额有光气,久之乃复。《桯史》:嘉定间,赵南仲为淮阃,貌古怪,两眼高低,一眼观天,一眼观地。人望而畏之,不敢仰视。《异苑》:贾弼梦鬼易其头,遂能半面笑,半面啼。
妇人异相
九真女子赵妪乳长数尺。冯宝妻洗氏长二尺,暑热,则担于肩。李光弼之母,须数十根。皆异表也。
人疴
大历中,东都天津桥有乞儿,无双手,以右足夹笔,写经乞钱。欲书时,先用掷笔高尺许,以足接之,未尝失落。书字端楷,若有神助。
《戒庵漫笔》:嘉靖间有丐妇,年二十许,自云常州人,幼患风,双手拳挛在胸,不能举动;两膝曼转,著地而行;由膝之下,双脚虚擎向上,遂能以双脚指纺棉花、捻线、穿针、缝纫、饮食,凡事与手不异。曾在予家试之,果然。后四五年再来,生一儿,颇壮伟。又能以脚戏弄,左右丢掷,及以筯夹饭食喂之,甚便。
《狯园》:京师有丐妇,年四十余,全无两臂,两肩如削。每梳头鬃,右足夹栉,左足绾发。及系衣洗面,亦如之,轻便比手无异。或掷钱赠,亟伸足取贯绳上,略无碍滞。又段文晔言:景德中至岳下,见一妇人无双肩,但用两足刺绣鞋袜,织致与巧手相若。衣服颇洁。每止处,观者如堵,竞以钱投之。
钱象先曰:世有无借之人,手足俱完,且不能自食,不如此二妇人之足也,悲夫!子犹曰:“俗眼爱奇僻,虽好不如丑,但求布施多,何须手足有?重瞳困箪瓢,骀驼贵无偶。由来公道衰,千秋一漂母。假髻先入官,吾亦愿蓬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