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

治平之学
元胡石塘应聘入京,世祖召见,不觉戴笠倾侧。及问所学,对曰:“治国平天下之学。”上笑曰:“自家一笠尚不端正,又能平天下耶?”竟不用。
陈蕃不扫一室,为欲扫清天下。石塘不正笠,意者志不在一笠也。惜哉不以此对!袁凫公曰:“尔时方温《大学》,想不到此。”
王安石笑(老版做舒太守笑)
舒王(老版做玉)性耽经史,对客语,未尝有笑容。知常州日,值宾僚大会,倡优在庭,公忽大笑。僚佐呼优,犒之曰:“汝能使太守开颜,真可赏也!”一人窃疑公笑不由此,乘间问公。公曰:“畴日席上,偶思《咸》、《恒(老版作常)》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觉发笑耳!”
对宾客宜思《同人》卦,对酒食宜思《需》卦。可惜一笑,殊不切景。
许子伯哭
许子伯与友人言次,因及汉无统嗣,幸臣专朝,世俗衰薄,贤者放退,慨然据地悲哭。时称“许伯哭世。”
卓老曰:“人以为淡,我以为趣。”子犹曰:“杞人恐天坠,漆室愁鲁亡。若遇许子伯,泪眼成湘江。”
孝泌
江泌,字士深,有孝行,族有与泌同名者,世谓为“孝泌”以别之。然菜不食心,谓其有生意。衣敝多虱,以绵置壁前;恐虱饥死,复置衣中。
五谷都有生意,何以独食?为一虱大费周折,又可笑!
郭逵将略
郭逵伐交州,行师无纪律,其所措置,殆可笑也。进兵有日矣,乃付诸将文字各一大轴,谓之将军下令,字画甚细,节目甚繁。又戒诸将不得漏泄。诸将近灯火窃观之。徐禧尝见之,云:“如一部《尚书》多,禧三日夜读之,方竟。则诸将仓卒之际,何暇一一也?内一事云:‘一、交人好乘象,象畏猪声,仰诸军多养猪,如象至,则以锥刺猪,猪既作声,象自退走。’”
反支日忌日
王莽败,张竦客池阳。知有贼,当去,会反支日,不去,因为贼所杀。
反支果是凶日,在家且得祸,何况出行!
泾州书记薛昌绪,天性迂僻。梁师入境,泾帅宵遁,临行攀鞍,忽记曰:“传语书记,速请上马!”连促之,薛自匿草庵下,出声曰:“传语太师:但请先行,今日辰是某不乐!”泾帅怒,使人提上鞍鞒,捶其马而逐之,尚以物蒙其面,云:“忌日礼不见客。”
好个薛迂僻,忌日草庵匿。不见客,宁见贼!
检谱角牴
江陵顾云,偶于市上收得孔明兵书,遂负可将十万,吞并四海。每至论兵,必攘袂叱咤,若真对大敌,时谓之“检谱角牴”。
《杂俎》载赌钱咒云:“伊谛弥谛,弥揭罗谛。”念满万遍,呼骰色随意而转。有赵生者信之。诵至千,喜曰:“亦足小胜!“遂与人决赌,连呼不验,丧资而返。顾云何以异此。
奇技自献
新莽时,博募奇技可以攻匈奴者,将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宜者以万数。或言能渡水不用舟楫,连马接骑,济百万师。或言不持斗粮,服药物,三军不饥。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着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莽犹欲获其名,皆拜理军。
李晟、张一中谈兵
成化二年,都察院经历李晟言边务兵机各五事。以荐用旧臣,非所宜言,降调为通判。弘治元年,复上疏,言“臣学兵法四十年,得其奇要”。上《战法》一篇、《急务》二篇,高自称许。上命工部试造战车弓弩,俱不可用,坐虚废钱粮,降四级,为云南曲靖卫知事。十年,复上疏言边事,稍迁都察院照磨。十五年,迁郧阳府抚民同知,不肯行。明年,复上疏,愿边方自效,得旨候有西北边兵备员缺推补。正德四年,冒候缺兵备佥事上书,献《安攘六论》。下兵部,参其大言无实,垂老不悟,姑免罪,放回闲住。八年,再冒衔上兵书五种,仍放回。史称其所制全身铁甲,工部铸而俾试之,行数步辄仆焉。
王弇州云:晟既姓李,而名同西平,其小时雅自负矣。据其弘治元年疏,学兵法已四十年,当亦不下五十。至正德八年,且八十余,而气不少沮,亦人妖哉!
张进士一中,初名宽,湖广襄阳人。流贼犯襄阳,宽以翰林检讨自乞赞军务,建策驱流人还乡,累死者以千万计。寻升按察佥事,坐贪淫革职。至是北虏犯塞,潜来京师,上疏请易旗号盔甲皆为黄色,牌面皆作虎形,曰:“黄为中央之土,以克北方之水。虎惊胡马之目,见必俱退,然后以神枪药箭射之。”且自谓秘机,不敢详于副封,奏疏乞留中不出。下兵部,参其庸妄干进,罢之。
献策官街
高邮学正夏有文,弘治末献书阙下,曰“万世保丰永亨管见”。上嘉之,更“管见”二字曰“策”。夏遂书官衔云“献万世保丰永亨管见天子改为策字高邮州学正夏有文”。
刘、王辱骂
刘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去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无恙否,顾左右曰:“此人被骂畜产,辱莫甚焉,吾惧其自杀耳。”
王昕在东莱,获杀其同行侣者,诘之,未服。昕从容谓曰:“彼物故不归,卿无恙而返,何以自明?”邢邵见文襄,北齐高澄。说此以为笑乐。昕听闻之,诣邵曰:“卿不识造化!”还谓人曰:“子才应死,我骂之极深。”
罚人食肉
李载仁,唐之后也。避乱江陵,高季兴署观察推官。性迂缓,不食猪肉。一日将赴召,方上马,部曲相殴。载仁怒,命急于厨中取饼及猪肉,令相殴者对餐之。复戒曰;“如敢再犯,必于猪肉中加之以酥!”
河南令
宋子京留守西都,有同年为河南令,好述利便。以农家艺麦费耕耨,改用长锥刺地下种,自旦至暮,不能一亩。又值蝗灾,科民畜鸡,云:“不唯去蝗之害,兼得畜鸡之利。”克(老版作剋)期令民悉呈所畜。群鸡既集,纷然格斗,势不能止,逐之飞走,尘埃障天。百姓喧阗不已,相传为笑。
据《孟子》,则畜鸡极是王政,但恨不得鸡坊小儿作都司晨耳。
归、王吏治
归太仆有光谪官吴兴。每治事,胥吏辈环挤案旁,几不容坐。归以硃笔饱蘸,捉向诸人,曰:“诸君若不速退,我便洒将来也!”合堂大笑。
吾苏王中吴先生,厚德而拙于吏治。由乡科为县令,每视事有疑,辄密缄条纸,质之记室。一日拆封,见吏匿银,怪之,亟为传问,得教云:“此弊也,宜重惩。”王为点头。久之拆完,王问吏何以匿银,吏坚讳。搜之不得,怒责十板。既退,余怒未息,述诸记室。记室曰:“何不监追赃物,而轻释乃尔!”王摇首曰:“使不得!责至七八板时,彼羞极,面俱发赤矣!”
掾史养名
汉朱博迁琅琊太守。齐部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抵几曰:“齐儿欲以此为俗耶!”皆斥罢之,白巾走出府门。郡中大惊。
不禁盗坟
一朝士赋性甚迂,知河中府龙门县。有薛少卿者,寄籍于县,坟茔松槚忽经盗砍,因诣县投牒陈诉。朝士判曰;“周文王之苑囿,尚得刍荛,薛少卿之坟茔,乃禁樵采?”
昌州佳郡
李丹授昌州倅,以去家远,乃改鄂州。彭渊材闻之,吐饭大步往谒李,曰:“谁为大夫谋?昌,佳郡也?”李惊曰:“何以知其佳?”渊材曰:“海棠无香,昌州海棠独香,非佳郡乎?”
渊材尝言:“平生就死无恨,唯有五事不甘耳!”人问其故。渊材曰:“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太酸,第三恨菁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诗。”闻者大笑。
忌讳
宋文帝。好忌讳,文书上有凶败丧亡等字,悉避之。改【马呙】字为马边瓜,以【马呙】字似祸故也。移床修壁,使文士撰祝,设太牢,祭土神。江谧言及“白门”,上变色曰:“白汝家门!”后梁萧詧恶人发白。汉汝南陈伯敬终身不言“死”。
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筯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圆果”,伞为“竖笠”。讳狼籍,以郎槌为“兴哥”。讳恼躁,以谢灶为“谢欢喜”。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谢在杭云:余所见缙绅中有恶鸦鸣者,日课吏卒左右,彀弓挟弹,如防敌然。值大雪,即不出,恶其白也。官文书一切“史”字、“丁”字、“孝”字、“老”字,皆禁不得用。
湖友华济之常言:其郡守某忌讳特甚。初下车,丁长孺来谒贺。怒其姓,拒之再三。涓人解其意,改丁为千,乃欣然出见。一日御史台有大狱当谳,牍中有病故字,吏以指掩之,守见文义不续,以笔击去吏指。忽睹此字,勃然色变,急取文书于案桌足下旋转数次,口诵“乾元亨利贞”。合堂匿笑。
柳冕为秀才,性多忌讳,应举时,有语“落”字者,忿然见于词色。仆夫犯之,辄加箠楚。常谓安乐为“安康”。闻榜出,遣仆视之。须臾,仆还,冕迎门曰:“得否?”仆曰:“秀才康了。”
龙骧多讳
《厌胜章》言:“枭乃天毒所产鬼,闻者必罹殃祸。急向枭连吐十三口,然后静坐,存北斗一时许,可禳焉。”汉蒙州刺史龙骧,武人,极讳己名。又父名唶,子名邛,亦讳之。故郡人呼枭曰“吐十三”,鹊曰“喜奈何”,蛩曰“秋风”。部属私相告云:“使君祖讳饭,亦当称甑粥耶?”
讳父名
则天父名彟,改华州为秦州。章宪太后父名通,改通州为同州。朱温父名诚,以其旁类戊,改戊己为武己。杨行密父名怤,与夫同音,凡御史大夫,光禄大夫,皆去“夫”字。
御史大、光禄大,是何官衔?何不曰大御史、大光禄?
唐李贺以父名晋,终身不举进士。
韩昌黎曰:“父名晋,不举进士。若父名仁,子遂不得为人乎?”陈锡玄曰:“此讳而近愚者也。”杜衍帅并州,吏请家讳。公曰:“我无讳,讳取枉法赃耳!”斯则达人大观。
袁德师,给事中高之子。九日出糕啖客,袁独凄然不食。北齐刘臻性好啖蚬,以音同父讳,呼为扁螺。
范晔以父名泰,不拜太子詹事。
吕希纯以父名公著,辞著作郎。
刘温叟父名岳,终身不听乐,不游嵩、华。
徐积父名石,平生不用石器,不践石。遇石桥,使人负之而趋。
王逸少父讳正,每书正月为初月,或一月。而其名诸子曰徽之、献之、操之,其孙又名直之。三世同用“之”字,此更不可解。
讳己名
田登作郡,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宋宗室有名宗汉者,恶人犯其名,谓汉子曰“兵士”,举宫皆然。其妻供罗汉,其子授《汉书》,宫中人曰:“今日夫人召僧供十八大阿罗兵士,太保请官教点兵士书。”
石虎时,号虎为“王猛”。朱全忠时,号钟为“大圣铜”。又李甘家号柑子为“金轮藏”。杨虞卿家号鱼为“水花羊”。陆先家号牛为“钝公子”,李栖筠家号犀为“独笋牛”。俱以避讳故也。至如天成、长兴中,称牛曰“格耳”,则以屠牛禁严,特隐其名。而僧家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龙”,鸡为“钻篱菜”。巧言文过,尤可恶也。
求七十二世祖坟
熊安生在山东时,或诳之曰:“某村故冢,是晋河南将军熊光。去今七十二世,内有碑,为村人埋匿。”安生掘地求之,不得,连年讼焉。冀州长史郑大讙判曰:“七十二世,乃羲皇上人;河南将军,晋无此号。”安生率其族向冢而号。
束带耕田
原平墓下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每农月,耕者袒裸。原平不欲使慢其坟墓,乃归卖家资,买此田。三农之月,辄束带垂泣,躬自耕垦。
古者诸侯籍田,冕而青纮,躬秉耒以耕,亦如此光景。
束带应兄语
刘祭酒弟琎,方轨正直。祭酒尝夜呼琎,欲与共语。琎不时答,下床著衣立,然后应。祭酒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
王、刘庄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