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48

[49]
傖父:〖何註〗傖,助庚切,鄙賤之稱。《方言》:「楚人謂之愴。」〖吕註〗《晉陽秋》:「陸機呼左思爲傖父。」按:傖,賤稱也。
[50]
「喜疢毒」句:〖何註〗疢,醜刃切,美嗜爲病也。〖吕註〗《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孫曰:『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藥石也,美疢不如藥石。』」
[51]
吮癰舐痔:△按:青本作‘舐癰吮痔’。〖吕註〗《莊子·列禦寇》:「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疽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晉書》:「徐苗弟患口癰,苗爲吮之。」△按:宜作吮癰舐痔。
[52]
「吮癰舐痔」:手稿本、康熙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青本均作「舐癰吮痔」,鑄本作「癰砥痔」。今據卷四《潞令》「痔舐之」,《莊子·列禦寇》及黄本改。
[53]
「小」:青本、黄本作「少」。
[54]
蹶:〖何註〗蹶言厥,仆也,僵也。
[55]
「蹶」:鑄本作「蹙」。
長清僧
長清僧某,道行高潔,年八十餘猶健[1]。一日,顛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圓寂[2]矣。僧不自知死,魂飄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紳[3]子,率十餘騎,按鷹獵兔,馬逸[4],墮斃;魂適相值[5],翕然而合,遂漸蘇。厮僕還問之,張目曰:「胡至此?」衆扶歸。入門[6],則粉白黛[7]緑者紛集顧問,大駭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爲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閉目不復有言。〔但評〕初張目曰:「胡至此?」猶是始蘇之言也。見粉白黛緑者大駭矣,曰:「我僧也,胡至此?」既已認定,何必向人嘵嘵?惟有閉目静證而已。人當萬難爲情時,能認定己身,曰我何人也,則無論富貴、貧賤、患難,皆可以守之而不失矣。餉[8]以脱粟[9]則食,酒肉則拒;夜獨宿,不受妻妾奉。〔馮評〕還記得本來面目,是有定力,所以不致墮落。否則幾人到此,誤生平矣。數日後,忽思少步,衆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諸僕紛來,錢簿穀籍,雜請會計[10][11]。公子託以病倦,悉卸絶之[12],惟問:「山東長清縣,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鬱無聊賴,欲往遊矚,宜即治任[13]。」衆謂新瘳[14],未應遠涉,不聽,翼日遂發。抵長清,視風物如昨[15]。無煩問途,竟至蘭若。弟子數人見貴客至[16],伏謁甚恭,乃問:「老僧焉往?」答云:「吾師曩已物化[17]。」問墓所,羣導以往[18],則三尺孤墳,荒草猶未合也。〔馮評〕冢頭人是冢中人。衆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馬欲歸,囑曰:「汝師戒行之僧[19],所遺手澤[20],宜恪[21]守,勿俾損壞。」衆唯唯,乃行。既歸,灰心木坐[22],了不勾當[23]家務。居數月,出門自遯,直抵舊寺,謂弟子[24]:「我即汝師。」衆疑其謬[25],相視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爲,悉符[26]。衆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後公子家屢以輿馬來,哀請之,略不顧瞻。又年餘,夫人遣紀綱[27]至,多所饋遺。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襲而已。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28],〔馮評〕摘用三十而立,如稱管仲爲微管,馬卿、揚雲、凡古人已用者皆可用之,否則疑其割斷文理。而輒道其八十餘年事。
異史氏曰:「人死則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予於僧,不異之乎其再生,而異之乎其入紛華靡麗之鄉,而能絶人以逃世也[29]。若眼睛一閃,而蘭麝薰心,有求死不得者矣[30],况僧乎哉!」
〔但評〕行高乃不墮落,性定乃不動摇。心性清净,可以生,可以死,可以已死而再生,可以再生而若死。紛華靡麗,諸色皆空;槁木死灰,生心無住。依然故榻,三千界衹此蒲團,受爾布袍,八十年本來面目。
〔方評〕僧誠高矣。但不知公子之妻妾累請不還,有夫而仍無夫,畢竟何以爲情也?一笑。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康熙本、青本、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鑄本)
[1]
「某」:鑄本無,異史本、康熙本、二十四卷本作「其」。「八」:諸本作「七」,此用九二三九號青本。
[2]
圓寂:〖吕註〗按僧亡曰真寂、順寂、圓寂。
[3]
紳:〖何註〗紳先生也。
[4]
逸:〖何註〗音佚,奔也。成公二年,馬逸不能止。
[5]
鑄本「率」下無「十」字,並黄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墮」作「墜」。「魂適相」:鑄本作「僧魂適」。
[6]
「還」:鑄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黄本作「環」,古今字。康熙本無「入門」二字。
[7]
黛:〖何註〗音代,所以畫眉。
[8]
餉:〖何註〗同,有平仄二音。
[9]
脱粟:〖何註〗晏嬰食脱粟飯,謂僅脱其殻,不精熟也。〖吕註〗《前漢書·公孫弘傳》:「位在宰相,封侯,而爲布被脱粟之飯。」
[10]
會計:〖吕註〗《周禮·天官·司會》註:「司會主天下之大計。」疏:「日計曰成,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11]
「請」:鑄本作「諸」。
[12]
「卸」:青本、黄本、二十四卷本作「謝」。
[13]
治任:〖何註〗任音壬,負擔也。王制:輕任並,重任分。△按:治,整理。任,行裝。
[14]
瘳:〖何註〗音抽,病愈也。《詩·鄭風》:「云胡不瘳。」
[15]
「昨」:二十四卷本作「故」。
[16]
青本、黄本無「數人」二字。
[17]
物化:〖吕註〗《莊子·刻意篇》:「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天化。」註:「不忍斥言其死,故言隨物而化也。」
[18]
二十四卷本、異史本「導」下有「引」字。
[19]
戒行之僧:〖吕註〗《毗尼藏經》:「僧有五戒:不殺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飲酒食肉。」
[20]
手澤:〖吕註〗《禮·玉藻》:「父没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註:「手之所持,猶存潤澤之跡也。」
[21]
恪:〖何註〗音,敬慎也。
[22]
康熙本「勿俾」作「勿」,「木」作「未」。「損壞」:黄本作「壞損」。
[23]
勾當:〖吕註〗吕藍衍《言鯖》:「勾當,幹當事也。」○按:勾音遘,當去聲。〖何註〗辨理也。《曹彬傳》:「勾當公事。」
[24]
鑄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弟子」下有「曰」字。
[25]
謬:〖何註〗誤也,違也。
[26]
「述」、「悉」:康熙本均作「迷」。
[27]
紀綱:〖吕註〗《左傳·僖二十四年》:「秦伯送衛於晉三千人,實紀綱之僕。」〖何註〗言能紀綱其家政之僕也。
[28]
「而立」:鑄本作「三十」。
[29]
青本「紛華靡麗」作「靡麗紛華」,並黄本「逃」下無「世」字。
[30]
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無「若」字。青本「薰」作「生」,鑄本「死」下有「而」字。
蛇人
東郡某甲[1],以弄蛇爲業,嘗蓄馴[2]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額有赤點[3],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蛇人愛之異於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補其缺,未暇遑也[4]。一夜,寄宿山寺,即明啟笥,二青亦渺。蛇人悵恨欲死。冥搜[5]亟呼,迄無影兆[6]。然每值豐林茂草[7],輒縱之去,俾得自適,尋復還。以此故,冀[8]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絶望,怏怏[9]遂行;出門數武[10][11],聞叢薪錯楚[12]中窸窣[13]作響,停趾愕顧,則二青來也。大喜,如獲拱璧[14]。息肩路隅,蛇亦頓止。視其後,小蛇從焉,撫之曰:「我以汝爲逝矣。小侣而所薦耶[15]?」出餌[16]飼[17]之,兼飼小蛇。小蛇雖不去,然瑟縮[18]不敢食,二青含哺[19]之,宛似主人之讓客者;〔但評〕既能薦侣,又以禮讓待之,竊位者殊愧此蛇。蛇人又飼之,乃食。食已,隨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輒中規矩,與二青無少異,因名之小青。衒[20]技四方[21],獲利無算。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爲率,大則過重,輒便更易[22],緣二青馴,故未遽棄。又二三年,長三尺餘,卧則笥爲之滿,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東山間,飼以美餌,祝而縱之。既去,頃之復來,蜿蜒[23]笥外,蛇人揮曰:「去之!世無百年不散之筵。從此隱身大谷,必且爲神龍,笥中何可以久居也?」〔但評〕祝而縱之,示之以前程,告之以實語,蛇人亦多情者。蛇乃去,蛇人目送之[24];已而復返,揮之不去,以首觸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動。蛇人悟曰:「得毋欲别小青耶[25]?」乃發笥。小青逕出,因與交首吐舌,似相告語。〔但評〕行者感别,居者遠將,外蛇内蛇,與鄭南門中蛇相去霄壤。已而委蛇並去。方意小青不返[26],俄而踽踽[27]獨來,竟入笥卧。由此隨在物色[28],迄無佳者。而小青亦漸大,不可弄。後得一頭,亦頗馴,然終不如小青良。而小青粗於兒臂矣。先是,二青在山中,樵人多見之。又數年,長數尺,圍如碗[29],漸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經其處,蛇暴出如風。蛇人大怖而奔[30],蛇逐益急,回顧已將及矣,而視其首,朱點儼然,始悟爲二青。下擔呼曰:「二青,二青!」蛇頓止,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覺其意殊不惡,但軀巨重,不勝其繞,仆地呼禱,乃釋之。又以首觸笥,蛇人悟其意,開笥出小青。二蛇相見,交纏如飴糖狀,久之始開。〔但評〕隱身大谷,而不忘主人,不忘舊侣,於人吾見亦罕,而况於蛇。蛇人乃祝小青[31]:「我久欲與汝别,今有伴矣。」謂二青曰:「原君引之來[32],可還引之去。更囑一言:深山不乏食飲[33],勿擾行人,以犯天譴[34]。」二蛇垂頭[35],似相領受;〔但評〕聞言頓悟,二蛇應有夙根,不然,何以藥石成仇者,反以人而不如蟲也。遽起,大者前,小者後,過處林木爲之中分[36]。蛇人竚立,望之不見乃去。自此行人如常,不知其何往也[37]。
異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38],乃戀戀有故人之意,且其從諫也如轉圜[39]。獨怪儼然而人也者[40],以十年把臂之交,數世蒙恩之主,輒思下井復投石[41]焉[42];又不然,則藥石相投,悍然不顧,且怒而仇焉者,亦羞此蛇也已[43]。」
〔馮評〕此等題我嫌污筆,寫來款款動人乃爾。與柳州《捕蛇者説》異曲同工。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康熙本、青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黄本、鑄本)
[1]
「甲」:青本、黄本作「家」。
[2]
馴:〖何註〗音徇,順從也。
[3]
「呼」:康熙本作「呼呼」。青本、黄本「小」下有「者」字。「赤」:康熙本、異史本作「黑」。
[4]
「暇遑」:青本作「遑暇」。
[5]
冥搜:〖何註〗謂雖幽暗之中,無所不搜。杜詩:「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摉。」摉,搜本字。
[6]
兆:〖何註〗猶端也。《晉書·樂志》:「神之來,光景昭;聽無聲,視無兆。」
[7]
康熙本「兆」作「逃」,「茂草」作「茂」。「值」: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至」。
[8]
冀:〖何註〗同,期望也。
[9]
怏怏:〖何註〗央上聲,不快也。
[10]
武:〖吕註〗《禮·曲禮》:「堂上接武,堂下布武。」疏:「武,足跡也。陳氏曰:『文者上之道,武者下之道,故足在體下曰武,卷在冠之下亦曰武。』」
[11]
「還」:鑄本作「返」。「冀其」:異史本作「異其」。青本、黄本「出」下無「門」字。
[12]
叢薪錯楚:〖何註〗《詩》:「翹翹錯薪,言刈其楚。」於錯雜薪中,而刈其翹木之楚也。
[13]
窸窣:〖吕註〗杜甫詩:「河梁幸未坼,枝撑聲窸窣。」註:「窸窣,聲不安也。」
[14]
拱璧:〖吕註〗《左傳·襄二十八年》:「崔氏之臣曰:『與我其拱璧。』」〖何註〗玉器也。
[15]
黄本「止」作「立」。二十四卷本「耶」作「也」。
[16]
餌:〖何註〗音耳,食也。
[17]
飼:〖何註〗音寺,以食食人也。
[18]
瑟縮:〖何註〗瑟,蕭瑟也。縮音蹜,曲不伸也。昌黎謂:「東野夫子瑟縮久不安。」
[19]
哺:〖何註〗喟養也。
[20]
衒:〖何註〗俗云賣弄也。
[21]
「衒」:青本作「炫」。「技」:黄本作「術」。「便更易」:二十四卷本作「更易之」。
[22]
「衒」:青本作「炫」。「技」:黄本作「術」。「便更易」:二十四卷本作「更易之」。
[23]
蜿蜒:〖何註〗蜿音剜。《西京賦》:「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蝹蝹。」蜒音延。
[24]
鑄本無「蛇人目送之」五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