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248

[26]
喠:〖何註〗喠音腫,氣極也。音勇,喠,欲吐也。
[27]
「」:青本、黄本作「咯」。
[28]
阽危:〖何註〗阽音鹽,臨邊欲墮之意。《前漢書·文帝紀》:「或阽於死亡。」〖吕註〗《離骚》:「阽余身而危死兮。」又《前漢書·食貨志》:「安有爲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註:「阽危,欲墜之意也。」△按:阽音玷。
[29]
「阽」:手稿本、康熙本、異史本作「帖」,今據青本、黄本、二十四卷本、鑄本改。
[30]
矇瞳:〖何註〗應作朣朧,欲明也。潘岳《秋興賦》:「月朣朧以含光兮。」或作「朦朧」。
[31]
揣而抁之:〖何註〗揣抁,動也。抁,緣去聲。《道德經》:「揣而鋭之。」鋭或作抁。
[32]
「矇瞳」: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朦朧」。康熙本「眸」上有「目」字。
[33]
「潸潸」:鑄本作「潛潛」。「墮」:黄本作「墜」。
[34]
「股上」: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股」。
[35]
「肢」:鑄本作「支」。
[36]
二十四卷本「三日」下有「後」。
[37]
「苞」:二十四卷本作「包」。
[38]
懵:青本作「懵騰」。〖何註〗懵騰,或作懵,又作瞢騰。懵,或作懜。無知貌。王建宫詞:「香衾暖處睡懵騰。」
[39]
「」:二十四卷本作「懵」,青本、黄本、異史本作「騰」,鑄本作「」,康熙本同手稿本。
[40]
「三日……而入」,共二十三字:鑄本無。
[41]
「笑曰」:二十四卷本作「女笑曰」。
[42]
「衾」:青本作「寢」。
[43]
「肌骨」:青本、黄本作「膚骨」。
[44]
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無「客」字。
[45]
「好合」:鑄本作「合好」。
[46]
「奔去」: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奔出」。
[47]
驚孱遌怯:〖何註〗孱音潺,蹙也。遌音噩,迕遇也。班固賦:「乘高而遌神兮。」怯,懼也。
[48]
「觀」:二十四卷本作「伺」。
[49]
「蹀躞」:除青本外諸本均作「揲」,今據青本改。
[50]
「隱」:康熙本作「陰」。
[51]
「詢」:康熙本、鑄本、異史本作「訊」。「青衣人」:二十四卷本作「青衣」。
[52]
「即今」:二十四卷本作「今即」。
[53]
「入幃」:手稿本「入」字殘去,今據諸參校本補。「妗家」:青本、黄本作「家」。
[54]
「夙緣」:手稿本、康熙本、鑄本作「夙宿」,異史本作「夙因」。今據黄本、青本、二十四卷本改。
[55]
羶腥:〖何註〗羶音膻,羊氣也。腥,生肉氣也。
[56]
「羶腥」:二十四卷本作「腥膻」。
[57]
舌舐:〖何註〗舌,從千從口;舐,半從氏。以舌取物也。
[58]
「綆」:鑄本作「緶」。
[59]
「」:青本、黄本作「惛」,鑄本作「捫」。
[60]
「逐」:二十四卷本作「覓」。
[61]
二十四卷本「入山」下有「尋之」二字,並鑄本、異史本「則見」作「則」。
[62]
噭啕:〖何註〗號也。
[63]
「涕洟其中」:青本、黄本作「涕泗滂沱」。
[64]
「停以七日」:青本、黄本作「停一七」。
[65]
「眸」:康熙本作「盼」。
[66]
二十四卷本「夜又來」作「至夜又來」,「至七」作「及七」。
[67]
「出青草」:黄本作「出山草」,青本作「取山草」。
[68]
「亦惟」:康熙本作「惟」。
[69]
起死人而肉白骨:〖吕註〗《左傳·襄二十二年》:「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註:「已死復生,白骨更肉。」
[70]
二十四卷本「仙乎」下「曰」上有「女」字。
[71]
「放」:異史本作「啟」。「即妾父」:康熙本作「妾父」。「閻摩王弗善」:二十四卷本作「王弗善」。
[72]
痿痺:〖何註〗麻木不仁也。
[73]
「乃可除」:異史本、鑄本作「乃除」。
[74]
爬抓:〖何註〗爬抓皆從爪。爬音琶,搔也。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抓音蚤,亦搔也。△按:抓音爪,又音撾。
[75]
「抓」:鑄本作「搔」。
[76]
「焦臭」:異史本、鑄本作「焦且死」,二十四卷本作「焦而死」。
[77]
二十四卷本「老媪」作「老嫗」,「方」作「安方」。
[78]
恝:〖何註〗音近戛,愁貌。△按:音夾,淡然處置貌,《説文》:「淡然總之而不介意曰恝置。」
[79]
鑄本無此段。
武孝廉
武孝廉石某,囊貲赴都,將求銓叙;至德州暴病,唾血不起,長卧舟中。僕篡金亡去,石大恚,病益加,資糧斷絶。榜人[1]謀委棄之。會有女子乘船,夜來臨泊,聞之,自願以舟載石。榜人悦,扶石登女舟。石視之,婦四十餘,被服粲麗,神采猶都,呻以感謝。婦臨審曰:「君夙有瘵根,今魂魄已遊墟墓。」石聞之,噭然哀哭,婦曰:「我有丸藥,能起死[2]。〔馮評〕何取於此人而生之耶?苟病瘳,勿相忘。」石洒泣矢盟,婦乃以藥餌石。半日,覺少痊。婦即榻供甘旨,殷勤過於夫婦,石益德之。月餘病良已。石膝行而前,敬之如母,婦曰:「妾煢獨無依,如不以色衰見憎,願侍巾櫛。」時石三十餘,喪偶經年,聞之喜愜過望,遂相燕好。婦乃出藏金,使入都營幹,相約返與同歸。石赴都夤緣,選得本省司閫;餘金市鞍馬[3],冠蓋赫奕[4],因念婦臘已高,終非良偶,〔馮評〕是何言歟?狼心勝於李益!因以百金聘王氏女爲繼室[5];心中悚怯,恐婦聞知,遂避德州道,迂途履任。〔馮評〕何苦如此。年餘不通音耗。有石中表,偶至德州,與婦爲鄰。婦知之,詣問石况,某以實對。婦大駡,因告以情。某亦代爲不平,慰解曰:「或署中務冗,尚未暇遑。乞修尺一書,爲嫂寄之。」婦如其言。某敬以達石,石殊不置意。〔馮評〕可惡。又年餘,婦自往歸石,止於旅舍[6],託官署司賓者通姓氏。石令絶之。一日,方燕飲,聞喧詈聲;釋杯凝聽,則婦已搴簾入矣。石大駭,面色如土。婦指駡曰:「薄情郎!安樂耶?試思富若貴何所自來?〔馮評〕此一層便教他開口不得。我與汝情分不薄,即欲置婢妾,相謀何害[7]?」石纍足屏氣,不能復作聲,久之,長跽自投,詭辭乞宥[8]。婦氣稍平。石與王氏謀,使以妹禮見婦,王氏雅不欲,石固哀之,乃往。王拜,婦亦答拜,曰:「妹勿懼,我非悍妬者。曩事實人情所不堪,即妹亦當不願有是郎[9]。」遂爲王緬述本末[10]。王亦憤恨,因與交詈石。石不能自爲地,惟求自贖,遂相安帖[11]。初,〔馮評〕追叙。婦之未入也,石戒閽人勿通[12]。至此,怒閽人,陰詰讓之。閽人固言管鑰未發,無入者,不服。石疑之而不敢問婦,兩雖笑言[13],而終非所好也。幸婦嫻婉,不争夕,三餐後掩闥早眠,並不問良人夜宿何所。王初猶自危,見其如此益敬之,厭旦往朝[14],如事姑嫜。婦御下寬和有體,而明察若神。一日,石失印綬,合署沸騰,屑屑還往,無所爲計。婦笑言[15]:「勿憂,竭井可得。」石從之,果得之[16],叩其故,輒笑不言。隱約間,似知盗者姓名[17],然終不肯洩。居之終歲[18],察其行多異,石疑其非人,常於寢後使人瞷[19]聽之[20],但聞牀上終夜作振衣聲,亦不知其何爲。婦與王極相憐愛[21]。一夕,石以赴臬司未歸,婦與王飲,不覺過醉[22],就卧席間化而爲狐。王憐之,覆以錦褥。未幾石入,王告以異,石欲殺之,王曰:「即狐,何負於君?」〔但評〕一語如老吏斷獄。石不聽,急覓佩刀,而婦已醒,駡曰:「虺蝮[23]之行,而豺狼之心[24],必不可以久居。曩所啖藥[25],乞賜還也!」即唾石面。石覺森寒如澆冰水,喉中習習作癢;嘔出,則丸藥如故。婦拾之,忿然逕出,追之已杳。石中夜舊症復作,血嗽不止,半歲而卒[26]。
異史氏曰:「石孝廉,翩翩若書生。或言其折節能下士,語人如恐傷。壯年殂謝,士林悼之。至聞其負狐婦一事,則與李十郎[27]何以少異[28]?」
〔但評〕狐以四十餘歲之姿,而自媒於三十餘歲之男子,非禮也,亦非耦也。然亦以生死肉骨之恩,誰無人心而不知感?又不第此,既生之,且富貴之,又安能以不肖之心待人,逆料其既得安樂,遂視之若弁髦哉?石以魂遊墟墓,煢煢無告之人,感之、哀之、德之,且至如母敬之。資其藏金,遂得司閫。新婚燕爾,忘所自來,此實人情所不堪者。婦雖排闥直入,究竟遜位無争。乃並此三餐閑飯,亦不能容,而異類視之,佩刀加之,此則豺狼之心,虺蝮之行,不惟不可與久居,並不可使之復留於人世矣。薄情郎當血嗽不止時,亦曾記昔年舟中灑血矢盟否也?
〔何評〕「即狐何負於君」一語,可謂詳盡。乃狐不負石,石固負狐,其取死也誰懟?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青本、黄本、異史本、康熙本、二十四卷本、鑄本)
[1]
榜人:〖何註〗舟子也。〖吕註〗《前漢書·司馬相如傳》:「榜人歌,聲流喝。」張揖註:「榜人,船長也。」
[2]
「呻以」:青本、黄本作「呻吟」。「起」:異史本作「啟」。
[3]
「鞍」:二十四卷本作「輿」。
[4]
赫奕:〖何註〗赫,盛也;奕,美也。
[5]
「繼」:青本、黄本作「從」。
[6]
「尺一書」:黄本作「一尺書」。「止於」:青本、黄本作「止之於」。
[7]
「所自」:二十四卷本作「自」。「何害」:鑄本作「何妨」。
[8]
鑄本、二十四卷本「乞宥」作「求宥」,並康熙本、青本「跽」作「跪」。「乞宥」,異史本作「求宥」。
[9]
「當不」:鑄本作「不當」。
[10]
康熙本「述」下有「生平」二字。
[11]
「遂相安帖」:康熙本作「遂安相貼」。
[12]
「勿」:青本、黄本作「無」。
[13]
「笑言」:青本、黄本、異史本、鑄本、二十四卷本作「言笑」。
[14]
「厭日」:二十四卷本作「晏旦」,青本作「但」,黄本作「恒」。
[15]
「婦笑言」:黄本作「婦言」。
[16]
「果得之」:鑄本作「果得」,二十四卷本作「果得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2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