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冒险(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720

  亢蒙,石岳抓住了这最佳时机,趁着越军人心涣散,惶恐难安之际,陡然打开城门,如狼似虎的神武营战士猛然杀出。
  失去了越王勾践镇压,越军没有了丝毫战意,士气低迷到了极点,饶是范蠡等人有着诸般手段,此时也是回天乏力,只被神武营杀得溃败四散。
  王动对这些事情全然不管,循着心神中的那一点灵机触动,他将身法催动到了极致,一路疾驰而去。
  遇山翻山,遇水越水,遇大江大河则斩木为舟,没有任何人或事物能阻挡他半步。
  夕阳西落,夜色降临。
  王动没有停下歇息。
  暗夜渐渐过去,当晨曦第一缕霞光自苍穹吐露之时,王动已深入了一座连绵不知多少里的山脉中,不久站在了一座巍峨耸立,壮阔瑰丽的山峰下。
  终南山。
  虽然与后世有所不同,但王动在射雕世界中,为了寻找古墓入口,曾细细搜查过终南山,因此一眼便认出了这座山峰正是终南山。
  由姑苏到终南山,他只用了一昼夜功夫竟奔行出了两千多里!
  饶是王动修为早已返璞归真,臻至了混元合一,生生不息的境地,此时也感觉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极度疲乏,比他过去任何一场战斗都要消耗得多。
  “昔年燕狂徒和剑圣司空玄决战牧野,交手九日九夜,自牧野之地一路打入大荒群山,战场连绵三千里,方才力竭而死!可见这二人功候之深,已尽窥造化玄机,趋近神圣一流的人物了!”
  王动默默想道:“我不过是奔出两千余里,就感觉力有不逮,与燕狂徒,司空玄相比,实是相距甚远。”
  他不再多想,径直朝山下掠去。
  在山峰间有一石台,那石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一形貌玄奇的清隽老者端坐石台之上。
  而在石台下也有一身材修长,相貌儒雅的中年男子正襟危坐,恭耳倾听着老者讲述什么。
  这清隽老者却非是凡人,其身具异象,白发白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
  就在这时,老者忽然停止讲述,将目光投向了山道。
  那儒雅中年微感诧异,心中忽的一动,亦是面露微笑。
  脚步声轻响,王动已自山道走出,他瞧了石台上下两人一眼,心中微动,已经知道了这两人身份。
  那端坐石台,形貌古拙玄奇的老者正是道教之祖李耳,即是老子,儒雅中年则是关尹子。
  道书记载,老子出函谷关后,曾与关尹子隐居终南山,尝在楼观台讲经说道,更在此地传授关尹子《道德经》。
  仓颉造字,鬼神夜泣,只因众生有了文字,便泄露了天机奥妙,鬼神因此而恐惧哭泣。
  而老子作《道德经》,阐述大道精微,玄奥至理,亦为众生指明了方向,开始明悟道理,所以天降异象,瑞气万丈,紫气如匹练。
  但是这异象亦非寻常人所能看见,王动元神有成,因而心有所感,这就是他的灵机!
  王动上前恭谨一礼道:“老者在此讲道否?”
  他一身所学,泰半出自老庄,纵然心性更偏向于庄周一道,但对于老子这位大道先贤,亦是不无敬意,因而罕有的礼数周全。
  老子颔首道:“正是。”
  王动又道:“在下可否聆听教诲?”
  老子笑道:“且坐。”
  当下王动对关尹子微微一礼,亦是席地而坐,老子面露微笑,徐徐开口。
第015章
终南捷径武道祖,神鬼泣兮天血雨
  老子连续讲道三日,饿了自去林间摘取野果充饥,渴了饱饮山间清泉。
  他虽然不通武学,但却已知‘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心灵境界早已超凡脱俗,神游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
  这已是造化自然玄妙,至人无我的无上之境。
  老子乃是至道之人,他将自己对天地宇宙,自然造化的领悟,法与道娓娓道来,平铺直述,绝不掺杂任何多余的情绪,就像是述说着每一个人都本该知道的东西。
  王动听取着老子的道,与自身领悟融会贯通,渐渐将心灵之中的尘埃一点一滴的扫去。
  他只觉得覆盖在心神上的一层层雾气被迅速拨开,拨云见日,以往许许多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都忽然之间有了答案。
  武学上曾经存在的枷锁,亦是霍然开朗。
  “锁天,缚心,应意,破缺……镇元!”
  “五式归一!”
  ‘大日如来经’第二式‘地藏印’分为五个部分,王动只修成了前面四招,原本第五招‘镇元式’已有了领悟,却被玄女宫门人中途打断,坏了他的修行。
  但现在他心意一动,周身气息流转,没有丝毫凝顿,居然在刹那之间,修成了‘镇元式’!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甚至在修成‘地藏印’后,王动对大日如来经第三式的至阳之招也隐隐有了一丝雏形。
  除此之外,王动还有更多的体悟。
  天龙世界之中,王动得了逍遥子手书的《逍遥游》帛卷,七日悟道,悟出了《太玄问道篇》的开篇。
  而今听得老子讲道三日,无数感悟在心头涌荡,喷薄欲发,直欲将《太玄问道篇》一书而就,彻底完善出来。
  他承继老庄之学,《太玄问道篇》便是这集中体现,集老庄之道之大成,又自出机杼,跳脱了老庄旧有樊笼之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为天下母,这即是道!”
  王动自入定中醒来,眼中神光渐渐隐去,低吟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尹子面露沉思之色。
  老子微微而笑,白须白发迎风而动。
  王动目光又瞧向老子,深施一礼道:“今日能得老者传道,实是我之大幸!他日我若能有所成就,今日老者传道之功,功不可没!”
  老子微微侧身,竟然只受了王动半礼。
  随即他摇了摇头道:“你能来听我讲道,这是你的灵机,而我能见到你,亦是我的灵机!”
  王动神情一动,又细细打量了老子一眼,不禁动容道:“老者果然已妙参造化,大道玄机尽在心中,只可惜我毕竟还是来得太晚了一些。”
  他轻叹一声。
  “不晚不晚!”老子笑道:“你既然来了,便绝不算晚,若非如此,我岂能知晓世上竟然还有这样非凡的道路。”
  他的目光投向天地之间,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奥秘,而在老子身上竟隐隐有着丝丝缕缕的真气波动!
  他显露的真气并不浑厚,却是精湛无比,乃是返本归元的先天至纯之气。
  天生异象,王动元神有感,因而奔行两千多里抵达终南山,见到了老子,这是他的灵机!
  而老子见到了王动,也有灵机入神。
  他的心灵已臻至至人无我之境,洞察世间一切玄妙,瞧见了王动,无须任何言语,就已经自行领悟了内功修行之法,在短短三日之内,逆反先天,肉身成就先天之境!
  王动之所以惋惜,只因为老子毕竟老了,肉身枯萎,气血衰败,纵然逆反先天,于长生之道上也没有了多大作用!
  老子无为,反而并不将生死放在心上。
  王动也笑道:“老者果然豁达,这三日我听老者讲道,五千言道德经,精微玄奥,非但道尽人心之变化,更上窥天意造化之功,他日这五千言必将广传天下,流传后世,老者开创之功,当为道祖!”
  说到‘道祖’二字时,王动心中陡然一动。
  方今之世,武学未兴,诸国之间虽然盛行武风,但却只是搏杀之技,并非修成了内家真气,更无法从武学上走出一条超脱之道。
  虽然世间也有寥寥可数的一些异人,却没有丝毫代表性。
  例如越女阿青,王动已从元神之中见到了她本人,阿青同样不修真气,但她乃天生剑神,剑法天授,自然而然就修成了无匹剑气!
  正因世上无路,哪怕是老子这等至道之人,纵然心灵可上窥天意,依旧会被困死在腐朽的肉身内——
  这实在是一件极其可悲可叹的事情!
  王动想道:老子作五千言道德经,阐述大道精妙,我为何不能开创出一条适合今世之人的超脱之道?
  老子开创道家一派,故为道祖,自己从天外世界降临到这个世上,总要留下一点自己的痕迹,何不弘武天下,也来做一做武学之祖?
  他虽然也传授神武营战士内功心法,但那只是信手为之,传下去的仅仅只是增强战力的法,远远算不上超脱之道!
  王动心念一动,老子像是感应到了他的想法一般,目光凝注过来,笑道:“天地如囚笼,阁下若能传法天下,世人也当多一条道路可走,幸甚至哉!”
  王动微一沉吟道:“还需老者襄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