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国(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475

  “哈!杨经略,你我当年都去过朝鲜,去的时候都是经过现在建奴的老巢附近,那里山高林密,根本没有什么大路。更加上现在马上就十二月了,辽东到时候积雪不知道多厚。如此地形,天气,怎么能保证各路大军行军速度一致?这只是其一。其二,若是那一路的将军因为遭遇敌军主力被迫停驻了下来,其他三路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还在埋头前进,结果到了指定地点发现友军未至,这时候的将心、军心又如何维系。其三……”
  “刘帅,方略,人人可以探讨,但是对同僚,不可口出恶言。”
  “是,殿下恕罪,末将一时气急,说了重话,还请杨经略体谅。”
  “哼!”
  “哈哈哈,好了好了,杨经略有肚量,很好嘛。那个,诸位将军,还有什么想法,都说说,说说?”
  “殿下,末将李如柏赞同刘帅的说法,四路分兵,决不可行!”
  李如柏这个人呢,其实是最了解努尔哈赤到底有多强大的。在努尔哈赤开始崛起的时候,他就一再要求对其进行打压,可惜李成梁不听他的。等到历史本位面上的1619年,明朝发动大军进攻后金的时候,李如柏就知道此战必败。所以他这一路,是走得最慢,也是唯一全身而退的。
  而在这个位面,李家已经和太孙深深的捆绑在了一起。所以,这一次,不要说李成梁的亲笔信,李如柏自己都把李家的家丁全部动员了起来。
  自然,在此刻山海关方略大会上,太孙殿下已经非常明显的表露出对杨镐方略的不满意。再加上作为武人,李如柏自己也对这个方略不满意。所以,他也起身,开始对此进行口诛笔伐。
  刘綎作为老革,在大明军界的地位是极高的。李如柏更是李成梁之后辽东最大的地头蛇,这两位一开了口,其他的武将们纷纷跟上,一时之间,杨镐的这个四路进军的方略,就被大家的口水给淹没了。
  其实,站在后世客观的角度来看,历史本位面上的这个四路进军方案,可以说是主观意识和客观局势共同催生出来的结果。即便当时不是杨镐,换个其他文臣来做统帅,最后做出来的方案估计也差不多。
  首先是大明上下,除了辽东本土的那些经常和建州女真打交道的将领外,从皇帝到普通士兵,上上下下都弥漫着一股轻敌的情绪。都觉得分兵没什么大不了的。西路军杜松和南路军刘綎更是为了抢功不断冒进。反而是对努尔哈赤了解最深的李如柏走得最慢,因为他知道根本就赢不了。
  至于当时的北路军统帅马林,哈,身为武将,其主要精力是在诗词歌赋上,平时也经常资助辽东文人的各种文化沙龙。这种人在听到杜松遇敌后,自然做出了原地防守的选择。在他的两个儿子英勇战死后,抛弃大军溜之大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其次是当时大明的财政真的很糟糕:那时候万历已经被迫停止征收矿税了,在户部完全指望不上的情况下,内库的白银是用一点少一点。万历当然是希望这场战事赶紧的结束——九边重镇的士兵平时在驻防地有自己的土地,朝廷拖欠一下军饷问题不大。现在大家都驻扎在辽东,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是实打实的。所以万历不停的下旨催促杨镐快速进军,早点把这场仗打完,以便给国家省钱。
  于是,杨镐只能是在很多部队比如战力强悍的四川兵、宁夏兵、甘肃兵等都没有抵达辽东的情况下,在全军军械、衣物都没有补充完毕的情况,强行进军。
  同样的,由于物资不足,朝廷财政压力大,所以为了节省物资,分路进军是相对比较省钱的方法:至少李如柏和马林的部队就是从其驻地出发,可以自带干粮。
  还有就是,大明自从李成梁、麻贵之后,已经很难找出一个能够同时指挥十万人以上规模会战的统帅了。剩下的这些总兵,战功、资历都差不多,谁也不服谁,而且彼此之间有各种矛盾。既然合力指望不上,干脆让你们分开去打。
  如此种种,在历史本位面,不管是谁来做这场战役的统帅,估计最后都会弄一个分进合击的方略出来。
  所以,朱由栋一开始对杨镐并没有什么成见,也愿意听杨镐说话。但没想到的是,这会儿杨镐居然还是搞了一个四路进军的方案。
  这就让朱由栋不爽了,所以在他的暗示下,诸多武将都先后发言,将这个方案给枪毙了。
  好,我的方案你不用,那你拿一个出来呗?想通了此节,刚才还面红耳赤和各路武将争论的杨镐反而施施然的坐了下来,用戏谑的目光看向了朱由栋。
  穿越者嘛,虽然没打过仗,但是看过的战役分析不知道多少了。所以,朱由栋未必有名将的天分,但打仗之前该做什么,他还是大致清楚的。更不用说,他的身后有袁可立、熊廷弼这样的人支持了。
  “诸位,打仗,是在地上打的。本次作战,关内的客军占了大多数,对辽东的地形、气候都不是很了解。这些都不知道,如何能有效作战?来人啊,去把孤的辽东地形图给抬上来。”
  随着朱由栋的发令,楼下的程宗猷、曹化淳、田尔耕、李世忠、张世泽、李纯忠六人各自扛着一块巨大的木板爬了上来,然后在城楼议事厅的中央简单的拼接后,一幅立体的,极具现代化气息的辽东地形图就此展现了出来。
  “诸位,这是辽东御史、宽甸兵备道,孤的熊先生前后花了四年时间,逐一实地考量,结合以前的辽东地图才制作出来的辽东地形图。”
  “妙啊!殿下,有了此图,整个战场就全都在我等把控之中了。”
  呵呵,朱由栋对此只是微微一笑:熊廷弼到底是这个时代的人,画出来的地图其实还是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在后续制作上花了不知道多少心力。不过这些就不用拿出来显摆了。
  “杜帅,你是辽东总兵,虽说最近几个月你都在京师,不过辽东的情况你应该最是清楚了吧?”
  “是,殿下,杨经略,诸位,建奴僭越称号后,除了灭掉叶赫之外,最近几个月连续越过边墙,对我辽东镇的抚顺、蒲河、铁岭等卫所进行侵犯。末将最新接到的消息是,抚顺所于十天前被攻破,守城游击等战死,此外,东州堡、散羊裕堡、马根单堡等二十余堡皆已被攻破。以上损失军民不下十万!末将已经命令辽西各军向辽东方向前进,首先守住沈阳、辽阳两地。”
  “嗯,杜帅安排妥当,只要沈阳、辽阳不失,建奴就算跳梁一时,我大军到后,也不得不退走。”肯定了杜松的布置后,朱由栋站起身来:“诸位,孤在这里先请大家明白一点,建奴,不是普通的蛮夷。诸位都是为国家打了很多仗的经年大将,在你们交锋过的对手中,何曾有如今日建奴一般有所谓的四旗、八旗这样精密的组织?女真人里那么多贝勒,为什么全部被努尔哈赤消灭了?李二叔,你是又打过蒙古,还打过倭贼,又和建奴经常接触的。你说说,建奴的战力如何?”
  “臣不敢当殿下二叔之称。”李如柏方才在听到杨镐方略的时候面如死灰,这会儿明显脸色好了很多:“诸位,不是我李如柏胆小怯战,但实话实说,就我这么多年交锋过的对手来说,蒙古那些鞑子肯定是最弱的,他们战时一拥而上,稍有伤亡便一哄而散,也就是仗着人人马术精湛,所以我军每次斩获不多罢了。至于倭贼,不同地方的倭贼战力差距很大,但无论如何,就算是当年战力最强的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的部队,若是在同等数量下对上现在的建奴,只怕也是大败亏输的下场。”
  “啊?副帅,这话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了?”
  “是啊,副帅,我等昔年也是跟着你和忠烈伯(李如松)一起去朝鲜干过倭贼的,这倭贼着实不弱啊。听您说起来,这建奴比倭贼还强?”
  “诸位,现在是什么场合?本将怎么敢乱说?”
  “嘶~~如此说来,李副帅,这建奴如果全体动员,能有多少兵马?”
  终于,这一次不用朱由栋自己提问了,其他各路军将开始慢慢的重视起这个问题来了。
第165章
山海关定方略(三)
  “建奴以前全族动员可以搜刮出四万战兵,现在吞下了乌拉和叶赫后,弄出六万人来应该不是问题。不过毕竟乌拉和叶赫被建奴吞下不足一年,所以如果真的扩充到六万人,这战力什么的估计会有轻微下降。”
  “各位。”朱由栋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一根细长的木棍,用力的在议事厅中央的辽东地形图上敲了敲,成功的把大家的注意力给集中了过来:“孤的意思是,建奴不可小觑,那酋首努尔哈赤,自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以来,更是未尝一败!孤不晓得你们是否知道蒙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事迹?当年成吉思汗还是铁木真的时候,因为实力逐渐强大,引起蒙古诸部不满,于是有十三个部落联合起来对其进行攻击,那铁木真大败亏输,逃亡的路上惨到连喝一口清水都做不到。而这努尔哈赤呢?建州在逐步强大的过程中,也引起女真诸部的警惕,叶赫为首,联合了九个部落进攻建州。结果被努尔哈赤打得狼奔豕突!所以,各部务必以高度的警惕来面对此獠。哪怕最后只是虚惊一场,也好过因为轻敌导致兵败身亡。”
  “殿下教诲,我等不敢或忘。”
  “下面孤来说一下进军方略。”
  “请殿下示下。”
  “其一,曹化淳,你待会带上五千两白银的会票,一路上找红河实业的分店兑现,然后去寻找宁夏镇马参将的部队,让他不要再拘泥于依赖地方州县供应吃食的成例,拿这笔钱找地方上直接买粮食,军队自己做饭。若是当地哪个地方官不开眼要进行阻挠,孤有金令箭,先将此官免职,然后再来论罪。此乃国战,哪个敢拖孤的后腿,孤先斩了他!总之,告诉马参将,七日之内,必须全师抵达山海关,否则孤要斩他祭旗!”
  “是,奴婢领命。”
  “其二,萧都司。”
  “末将在。”
  “我崇明沙所的舰队此刻就在山海关外,你待会散会后,马上登船返回宽甸,将宽甸六堡的普通百姓集中到宽甸堡内居住,然后率领宽甸卫所有战兵,通过鸭绿江登船,之后直航辽河口,在那里登岸后,全军直驱沈阳。”
  “末将领命,只是宽甸卫的战兵全部离开后,这宽甸六堡的守卫?”
  “交给朝鲜过来的援军。给他们银子,好吃好喝的敞开了给,让他们替你们驻守宽甸堡。告诉他们的领军大将,本次战役结束后,如果宽甸堡未失,不管建奴是否来打过,孤都加发赏银。如果丢了宽甸堡,孤让皇爷爷下旨,让朝鲜国王将这支部队所有军官的家属全部砍了!”
  “是,末将领命!”
  下完这道命令朱由栋心里也有点发紧:为了尽可能的加大对建州一战而胜的筹码,他必须要把战力较强的部队尽可能的集中,所以,宽甸卫的军队必须抽出来。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是把宽甸防务交给朝鲜人。
  朝鲜,嗯,虽然从古到今这战力都不怎么样,但作为夹在中日两国之间的半岛国家,长期的左右脸轮流挨耳光,别的本事没有,挨打的能力可是一流。这靠着城墙搞搞防守,还是可以的吧?更不用说现在的宽甸是水泥墙体,棱堡加各种大炮了。如果这样都守不住,那这支部队的所有人确实都该死。
  “其三,从今日起,七日内,已经抵达山海关的各部开始换装。孤给本次参战的全体士兵都备好了崭新的棉甲,给所有守备以上的军官都备好了望远镜、怀表和轮转手铳。另外,凡是本次参战的战兵,每个士兵先发一两的见面钱!”
  “我等多谢殿下!”
  “其四,关外所有部队聚齐后,全军集体向沈阳进发,过了辽阳后,辽镇驻守在辽阳的士兵也要跟着我们往沈阳前进。最后全军在沈阳完成集结,之后……”朱由栋用力的敲了敲地形图,将木棒放到了浑河上:“从沈阳东去,一路都有浑河绵延而过,我们到了沈阳的时候,估计都快一月了,那时候浑河肯定已经上冻,这样全军的行军路线就显得极为快捷。而且沿着浑河走到……嗯?走到萨尔浒后,又有苏子河可以直通赫图阿拉。所以,等到全军合为一体后,我军只做一路,出抚顺关,剑指赫图阿拉!”
  “殿下方略,我等拜服!谨遵殿下教令!”
  “嗯,那便如此吧。”看着下面战意高昂的众将,朱由栋内心只觉得一阵惶恐:原来如此,这个地方居然是一个两河交会的半岛。怪不得在历史本位面上……不过,我这一次难道真的也要来一场萨尔浒吗?
  ……
  散会了,参会诸将纷纷告退。朱由栋却发了声:“杨经略请留步。”
  参会的诸多武将,一部分是愣头青,但相当一部分,比如那个李如柏却是官场老油条,一看太孙这个架势,马上就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然后他故作豪爽的笑起来:“诸位诸位,大家平日里分处天南地北,难得一聚。而李某生在辽东,长在辽东,今日大家又为了辽东之事而来。所以无论如何,今日在下僭越一次,便越过杜帅,做个东,请各位喝两盅,不要不来啊。”
  “哈哈哈,副帅相邀,我等岂敢不至。”
  “嘿!子贞啊,你这样做,可把我这个正主儿给打脸了啊。我是辽东总兵,是主人家,今日该我做东啊。”
  “哈哈哈,杜帅,说起来这里可是柴某的驻地啊。今日我来做东才是正份儿!”
  “二叔,这种事情怎么不叫上侄儿?侄儿也是生于辽东的啊。”
  “啊,是极是极,世忠,纯忠,你们两个都来。”
  一众武将乐呵呵的走出去后,朱由栋让田尔耕把守好门户,然后直截了当的开口:“杨经略,今天的事情,我希望不要传出去。”
  “呵呵,殿下,人多嘴杂,臣可不敢保证什么。”
  “那你以为刚才李如柏招呼这些家伙下去,真的是喝酒么?”
  “嘶~~”
  要说刚才的方略想定上,最不满意的是谁?当然是杨镐了。这位可是文官,只要他刻意的把消息散出去,京师里的言官们只怕又要炸锅一次。
  这是朱由栋不想看到的。
  无论他在南京做了多少的事情,他的年龄都是硬伤。国家十万大军,大多数人都不敢放心的将其交到一个十一岁孩子的手里。
  武将们不一样,他们这么多年一直都觉得太孙对武人很好,而且方才太孙的方略也明显合理一些。所以武将们的心思相对比较单纯:到时候,大家合兵一处,慢慢的挪过去,遇到建奴主力,奋力厮杀一场就是。
  但即便如此,也需要李如柏迅速的把这些家伙召集起来,在大家没有离开李如柏视线的前提下,马上统一思想,进行封口——而且李如柏还要李世忠这个殿下的侍卫长在旁边作证、背书。
  而杨镐作为文臣,他的工作只能是朱由栋亲自来做。
  “杨经略,孤跟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打从一开始,孤就决定了,这一仗,孤必须是实质的统帅!”
  太孙殿下这些年威名赫赫,杨镐还是有所耳闻的。所以在现在这个场合,朱由栋完全撕破脸皮,直接冷声的说出这句话后,杨镐还是心里有些发抖。
  “殿下究竟要臣如何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4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