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国(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而换到朱由栋这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
所以,有些事情,虽然他很想做,但却不能做。
“好吧,既然是殿下吩咐的,那末将遵照执行便是。不过,大掌柜的,末将这里真的差人啊。以后呢,虽然我们不会去打劫这些海商,但我们也要参合进这海贸里啊。这军舰呢暂时是够用了,这海船嘛,一下子弄到了这么多大福船,再加上末将父亲那边的船队。船倒是够了,但是人手?”
“这个事情太孙殿下已经在做了,前些日子他让李世忠从辽东那边弄了一批人过来。”
“啊?北方的那些旱鸭子?”
“哼,北方不都是旱鸭子啊。他们早年都是辽东那边水师的将士,现在年纪大了,要给自己家的儿孙腾位置。不过便是这些四五十岁的家伙,一样是能够跑海上的好汉嘛。”
“哦,这倒也是。好吧,那末将赶紧的让人在南沙再修筑一批房子。”
“嗯。”捋了捋胡须,曹三喜再道:“徐家的人放回去之前,给他们管事的说一声,让他们的家主来崇明沙和我们谈。谈的好,以后他们的海贸可以继续,若是谈得不好,那就不要做了!”
“是,末将明白了。”
第127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
二十艘大福船以及船上大量的货款被抄了个底儿掉,即便是徐家这种大富贵之家,也感到了伤筋动骨的剧痛。
可是剧痛完了还拿对方没有办法:没有船引,被本国官方水师当做走私缉拿,这是拿到哪里都没法争辩的事实。徐家平时出再多的钱,把东林书院以及其麾下的御史们喂得再饱,这个时候都没有任何人敢站出来替他们说话。
所以,这事儿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了。即便说这个事情要报复,那也只能是在此之后,让徐家喂养的御史们在其他方面找茬儿收拾崇明沙所的这群臭大头兵了。
不过,在了解清楚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后,徐家却是一点都没有想报复的念头。
首先是报复不了:崇明沙所的水师明面上是卫所兵,但实际就是太孙的私军。这支军队的后勤、装备全都是太孙出钱供养,想通过兵部卡这支军队的脖子,是无效的。
你说通过兵部更换这支军队的将领什么的?首先是太孙那里通不过。即便越过南京兵部闹到北京,皇上那里也通不过。退一万步说,就算是通过了,估计新任将领上任后,要么被裹挟入伙,要么暴毙身亡……
其次呢,徐家的家主通过这个事情反而发现了新的机遇:既然东林书院是如此的靠不住,干嘛不就此靠上太孙呢?不说完全的投靠,但是在两边骑墙总是可以的吧?
自徐阶之后,由于数十年来徐家只出了一个进士,而且仕途还不算好。所以徐家上下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危机:家里的土地、银子、奴仆都太多了。如此庞大的财产却又缺乏足够的政治地位来加以保护。如此的危机意识,使得他们在面对顾宪成一再的赞助要求时,总是答应得很爽快。
现在,既然有了靠上太孙的机会,干嘛不靠上去呢?成年人的世界里记仇是什么东西?不打不相识才是常态嘛。
所以,在家族内部迅速达成共识后,徐家现任家主徐元佐很是爽快的来到了崇明沙。
本来按照徐元佐的想法,徐家最好还是在太孙和东林之间骑墙就是。但是当他看到曹三喜递交过来的协议草案后,一下子就把骑墙的想法抛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这份协议实在是太震撼了:
其一,徐家以后提供海贸渠道给方山,方山杂货铺的货物加入徐家海贸。
其二,崇明沙所以后负责徐家海贸船队的护卫,并根据徐家的要求,视具体情况打击徐家的竞争对手。
其三,南京织造太监下辖江南织造局,其产出的产品,除了供应大内以外,也加入海贸。
其四,徐家不再自行组织织工进行丝绸生产。他们之后只负责出面收购地方蚕茧、生丝等,所获原材料全部送入江南织造局统一生产。
其五,徐家在江南地区收购茶叶时,各地锦衣卫视情况予以帮助。
其六,江西景德镇的产品,除上供大内的之外,由皇太孙调拨部分精品加入海贸。作为瓷器里的拳头产品。
其七,双方互换股权,朱由栋、李国助、辽东李家、曹三喜四家合办的大明海贸拿出一成股份,置换徐家海贸三成股份。之后双方互相派置账房监督查账。
其八,自签订协议之日起,徐家停止向东林书院提供任何物资上的帮助。
其九,徐家可以派出优秀子弟加入锦衣卫,皇太孙殿下保证该名子弟的前程。同时,在明年的应天乡试中,保证徐家子弟有人中举。
“曹掌柜,这份协议可能当真?哦,在下的意思是,这是不是太孙殿下过目并首肯的?”
“徐老爷,我不过是白身的商人,得殿下信任给殿下打理私产而已。如此大事,如果没有殿下首肯,我怎么敢擅自做主。不过呢,这种事情,您也别想拿到殿下的亲笔画押。一切的一切,只能是口头上的君子之约。”
“这是当然!这是当然!”惊喜的站起身来,对着曹三喜这个白身商人重重行礼后,徐元佐道:“殿下真是太厚待徐家了,如此协议,还有什么考虑的?便是如此,便是如此!”
看着徐元佐在那里一个劲的道谢,曹三喜除了捻须微笑外,其内心也是对太孙殿下佩服不已。
“三喜啊,你这次去崇明沙,对徐家如此如此……需知,我们不能和江南士绅整体为敌,必须拉一批打一批。”
“殿下,分化敌人这个道理属下是懂的,可是为什么我们要拉徐家而不是其他呢?”
“因为徐家在江南士绅里土地最多,钱最多,而进士呢,在徐元春去世后却是没有了。”
“呃……殿下,徐家虽然在官场上处于低迷期,但是到底家大业大啊,我们与其合作?”
“徐家家业再大大得过我们?再说了,我们就是要选大的合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时明代的土地兼并和后汉三国时期不同。
明代中后期土地兼并确实很严重,但和后汉三国时期顶尖的那一百来个大家族拥有的土地“垮州连郡,闭门成市”的超巨规模比起来。明代的土地问题在于:超级大地主极少,中小地主太多。
举例来说,按照《松江府志》记载,有明一代,拥有土地超过十万亩的,有且只有徐家一家。排第二的是七万亩。之后上万亩的不过十七八家。拥有土地在3000-8000亩之间的中大型地主也不过百家。
注意,这里说的是有明一代,也即是说,这些大地主、中大型地主并不是同时存在的。
那么,如此多的土地,大地主只占据了这么点,剩下的去哪里了呢?大量的拥有土地在300至1000亩的中小地主手里。
万历年间,海瑞出任应天巡抚时就曾提到:黄册混乱,要理清土地、户口的变化极为困难。而更困难的是,中小地主实在是太多,一旦一刀切下去,很容易引发全社会的动乱。
所以,在后汉三国时期要整顿土地户籍,最好的方法便是团结一批二三等世家一起去搞那些超级世家,把这些超级世家搞垮了,国家拿到的土地和人口便足够支撑政权了。
可是在明代,就得换一个方法:团结超级大地主,去搞那些中小地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可以把超级大地主催熟成财阀。而把中小地主的土地收归为国有……
在朱由栋把这一计划向曹三喜托盘而出后,曹三喜对太孙殿下的信服毫无疑问又增加了不少。
总之,在曹三喜和徐元佐达成一致协议后。徐家迅速的断掉了对东林书院的资金支持。
人呢,到了一定层面之后,其消息渠道自然会变得广泛。这个曹徐密约到底是什么内容,南京官场上的官员们倒不可能全部知晓。但是在接到曹家船队被连锅端的消息后,家里有海商业务的,人人都感到菊花一紧。
便是东林书院背后最大的金主李三才,在接到这个消息后,也感到后背生凉。
谁都不傻,在看到徐家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后居然一声不吭,都可以想到徐家肯定和太孙有了交易。具体交易内容虽然不知,但徐家如此老实,便可以想到太孙的手段是多么的不简单。
具体到李三才来说,他的财源主要是来自漕运,其背后站着的并不是江南士绅,而是淮扬商帮。而漕运,严格来说,操江提督是有权力来清查漕运的!
第128章
东林陷入颓势(三)
“哧溜溜……”细长的酒线从酒壶中均匀落下,准确的落入了刚上市不久的木邦翡翠酒杯之中。
“呼~~”一饮而尽后,李三才哈了一口气,然后对他最信任的管家李翔道:“明天你去一趟无锡,给那顾宪成说,最近太孙和李如樟这边盯得紧,款项什么的还得多一些时日才能凑齐。”
“是,小的领命。”
“不必拘束,坐,陪我喝上一点。你我虽名为主仆,但自我十二岁起你就陪伴在我身边。我的一切事情不方便出面的时候都是交给你办,可以说,我最信任的便是你了。”
“呵呵。”听到这话李翔也不扭捏,直接的对着李三才坐了下来:“老爷,据闻徐家已经断了东林的银子。若是我们这边再断掉,那东林的报纸可就……”
“哎,管不了哪,这群东林的蠢货!从邹元标、赵南星开始,一直到现在的顾宪成、高攀龙等人,除了上弹本弹这个弹那个,何尝有一人有做实事的本领?以前这群只会唱高调不会做实事的家伙在无锡搞搞书院发表些空谈倒也合适。但他们脑袋发晕居然去做报纸?哎,不做事就不会犯错啊,一旦做事就有犯错的可能,这一次,东林的这群蠢货上了太孙的大当!”
“嘿嘿。”也提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后,李翔道:“东林的那群君子一旦做实事就有了被太孙打击的可能,这个小的倒是清楚不过的。可是太孙办报,是要抓舆情。江南的那些士绅怎么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东林书院是不想上也得硬着头皮上……但是老爷啊,现在内阁就叶向高一人,若是我们断了东林的银子,在老爷入阁的事情上少了东林为老爷摇旗呐喊……”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顾宪成找我要银子,我给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了。”
“还请老爷解惑。”
“哧溜。”再次干了一杯酒后,李三才笑意盈盈的道:“沈一贯虽然致仕,但是浙党在朝中还是有一定力量的。他们肯定不想我入阁,所以这段时间,对于我的弹劾一直都没少。老爷我以前也想着要靠东林的御史言官去对抗浙党,如此才能顺利入阁。因此才向东林靠拢。可是啊,现在皇上对针对老爷我的所有弹劾一概留中不发,任由东林的人为我辩护。这是什么?这就是在引蛇出洞,看东林在朝中到底有多少力量啊!”
“嗯,现在朝中为老爷辩护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皇上怕了。”
“是嘞!老爷现在还没入阁就有这么多党羽了,若是入了阁那还得了?所以,东林这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他们闹腾得越欢,老爷入阁的机会就越小!”
“可是老爷,你可不是真正的东林党!”
“哼!谁愿意跟那群只会唱高调一点办实事能力都没有的废物一党?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李三才无奈的把手一摊:“老爷祖籍陕西,那地方每年出进士少得可怜不说,还大多是三甲同进士。这些家伙在朝中根本形不成助力。浙党、齐党、楚党……可曾听过秦党么?至于老爷后来迁到北直隶,北直隶的那些士子可不把老爷当自己人。说起来,这些年若不是做了漕运总督,得了淮扬商帮的帮助,咱们的日子未必就好过了呀。”
“所以老爷也只有和表面上不讲地域、乡情的东林虚以委蛇。”
“正是如此啊。可是现在看起来,东林也靠不住了。非但靠不住,还可能把我们自己搭进去。”
“嘶~~太孙真的这么厉害?老爷,咱们可和那废物徐家不是一样的。”
“哎,你跟着我这么多年了,朝廷上下来来往往那么多厉害人物你也都认识。可曾见过太孙这样不讲规矩的人?”
“这个……倒还真的没有。可是像太孙这样乱搞,不迟早会引发民变,然后灰溜溜的滚回北京去么?”
“哈哈哈,你呀,还是在用以前老一套的思维在想问题。”伸出手指点了点李翔后,李三才也喟然长叹一声:“不过不说你了,便是老爷我以前也小看太孙了,很多问题也是最近才想明白。”
“再请老爷讲得详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