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至尊巫师(校对)第1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7/1859

  敢闯我家园?猎枪砰砰就轰上了。是挺野蛮的,但不野蛮点,就会被看似人畜无害还挺可怜的对方吃掉。
  当然他们也是没的选择,为了家人,为了自己,化身禽兽,也是在所不惜了。
  所以这个时候不是说善良没有用,而是善良不合时宜。除非有舍身伺狼的觉悟,否则就不要施舍廉价肤浅的同情心。因为管的了一时,管不了长期。
  在这种大灾厄的背景下,就像赵文睿的思路那样,从宏观角度角度看,必然是要死一定数量的人,直到以土地为代表的资源产出,重新能养活的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才会终止。
  而资源产出到底能养活多少人,还得考虑一系列因素导致的累叠。
  比如说,秩序的生产,这是一种累叠,化肥、农机的应用,这也是累叠,甚至物流的畅通都是累叠。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累叠,使得人类可以用相对较少的土地,养活较多的人口。
  而现在随着社会崩盘,全面破坏,这些技术累叠基本上都不存在了。那么在相对原始的条件下,土地的基本承载人口是多少,就是人口自我裁灭的基本红线。
  而低于这个红线,也不是说厮杀就戛然而止了。任何现象,尤其是持续的现象,都是有惯性的。抢劫惯了的人不会突然的就不当劫匪而改去种地,而靠着压榨剥削让自己舒适的,也会继续他们的操作。
  因此实际上人口会在低于红线后继续消减。
  至于消减到什么时候是个头,这就比较难估测了。
  反正持续的结果就是肯定有那么一天,地广人稀,而一些人选择逃离压迫,靠着掌握的本领,去偏远地方建立自然村。
  当这种现象普遍发生的时候,就真死的差不多了。压迫者也无力去远天远地的追杀,因为成本高回报低。
  那么,新一轮的文明整体上升趋势就会渐渐形成,从封建时代开始?也许吧。
  反正赵文睿就认为在没有外力或特殊情况横加干涉的背景下,整体趋势是这么个过程。而掌握了这个大趋势的变化,那些有同情心的,就可以考虑下什么时候才是施善做好人、而最终有大概率得善果的时候。
  越落后的,越基础的,就越具噩耗信息耐受性,所以非洲各国的黑叔叔表示我们还行。
  他们中的很多人,生存愿望已经差不多是活一天是一天,算是被踩到泥地里了,没办法更低了,所以他们不会为1年后的浩劫惆怅,毕竟连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都是个未知数。
  当然,国际局势一盘棋,他们也是受到了一些影响的,像国外势力就没什么兴趣再在他们这里开采资源了,尤其是钻石、宝石,那是什么?卵用都没有。
  外国势力撤人也撤资,也不会有什么贷款,于是军阀们发现一天的乌云似乎都散了,不用担心被雷劈,那就开干呗?继续我们热衷的争霸游戏。
  所以非洲也是打的热闹,但泥地一族的日子也还那么过。
  相对来说,南非人痛苦一些,埃及人也痛苦一些,这些都是萝卜里的大个儿,现在受影响就较大,社会混乱迅速加剧,已经介于崩溃的边缘。
  南美则已经是崩溃状态,毕竟之前就被灯塔国的组合拳搞的半崩了。不过他们基本人口都不太多,在各种血腥斗争死了不少人后,渐渐回归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低级生存状态了。南美丛林的物产还是比较丰富的,狭长的海岸线也为近海捕捞什么的提供了便利。
  只要能从土地里抛出食物,配合较低的生存诉求,那么社会就能勉强运转。
  至于强暴横死、卖儿卖女,这已经是全球都普遍存在的现象,都没什么提的价值了。现在主要是看宏观的生存可能,还谈什么幸福指数,太奢侈。
  当然,能提一提幸福指数的仍旧有,比如说灯塔国的不少人,就觉得现在的幸福指数还可以,因为‘洗衣粉’已经敞开供应,官方授权。
  近些年来,CIA是贩卖洗衣粉的幕后最大黑手的说法,已经是甚嚣尘上。
  想想也是,既然禁止不了,那为什么要让毒枭赚这个暴利?
  而在赵文睿眼里,这就是灯塔国的又一轮人口裁汰了……
第1084章
大制造
  灯塔国的智库算了笔账,发现较坏的情况下,全国总人口的大头,会死。
  3.27亿,官方只有把握拯救2-3千万,可不就是大头会被抹去么。
  没人愿意看到这种惨剧发生。
  但如果它差不多是个必然,那么灯塔国官方希望可以有规划的、有组织的死。
  简单一句话概括,先把废渣都死绝,再把老弱都挂点,再剔除非精华,最后是精华轻壮。
  因为越是往后拖,意味着生存的可能性越高,能额外留下些优良国民,这是大悲剧下的好的结果。
  而这个思路其实也就是意味着灯塔国自己有计划的展开分级筛选和杀戮活动。
  在一系列的综合分析之后,灯塔国的统治者们认为,相比于身体上的孱弱,意志薄弱者,其实更为不堪,他们在大难真正来临时,会成为搅和一锅好汤的臭肉,最先崩溃,用疯狂暴力和精神垃圾影响其他人,而且他们在灾难时期的生存概率较低,贡献也很有限。
  既然是这么的废渣,那么就请去死好了。你们少一点痛苦,我们少一点负担,为其他人多留些生存资源,数全其美呀!
  然后就进入筛选流程。靠什么?洗衣粉。
  灯塔国官方就这般残酷的为国民出了一道选择题,答对的进入下一轮,答错的进入毁灭流程。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少不更事,我被蛊惑,我正处于敏感期,我只需要一点点正确引导,我这这那那。
  国家这时候已经顾不上那么细腻,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管是生不逢时,还是误入歧途,又或一时糊涂,都已经不能作为方案执行的参考信息。
  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三两次的人生抉择显得格外重要。
  这次就算是了。是人为制造的,却也是大势发展的一个环节,带有很强的趋向性。近乎不可逆。
  赵文睿观察到了也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原本的很多流浪汉,获得了拯救,而之前有着还算悠闲又或体面生活的人,却迅速沦为新的流浪汉。
  这次的流浪汉拯救,就比较彻底,不是多给几顿圣诞餐,多住几天收容所大库房,多些购物券,而是一经录用,衣食住行全包。
  灯塔国现在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的大。
  除了因为全面进入了战时经济,还因为资本们纷纷发力了。
  但凡有点眼光和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来,不管跟G星人的战争打好打坏,假如人类还有未来,那么必然会迎来全面的大洗牌,包括资本圈。
  像洛克希德马丁那样的军工巨头就无需多说了,轮回者、G星人科技破解,全球高科技汇总等引发的科技爆发,会顺畅的由他们接手,继而在未来保有行业优势,甚至成长为企业帝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化工制药巨头什么的,也还好,有挑战性,但会一直有需求,所以只要脚步跟的上就行。
  能源巨头则在拼了老命尝试迅速转型,未来绝对是新型能源时代,哪怕就是一年后的开战时刻,你都不能指望人类舰船烧着汽油去跟G星人争夺制轨权。
  原油在未来只能沦为化工材料,而不再代表能源,所以能源巨头如果拿不到成熟的新型能源技术,那么被逐出新能源圈子将只是时间问题。
  然后旅店业、零售业巨头的未来在何方?如果说零售业还能说我们未来可以开大型杂货铺联锁,那么旅店业呢?
  当然还有更可怜的,金融业。空来空去玩钱的。
  这个行当本身并不制造真正的财富,而是通过一系列运作提升或降低真正财富的价值,以及操作其他的一些附加值,并加入时间、信息等因素来谋取利益。
  从G星人大舰队驶向地球的消息全球通告开始,这个行业的整体价值就在疯狂缩水。人们恨不得都直接以物易物,以免被三天一跳,甚至一天三跳的货币贬值伤害到。
  有国家调控,货币倒还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就变成代替厕纸都嫌硬的废纸,但金融方面的泡沫是真的在被快速挤爆。
  金融大鳄们也很清楚,一旦真的进入{未来战士}天网统治地球那样的生存抵抗时代,他们基本会一无所有。
  他们就在想,要怎样保住财富?又或者说,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生活物资什么的,这都是有真实价值的,算的上是财富,但这些东西的保质期较短,屯这个价值不是很大。
  算来算去,其实屯人比较合适。人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长期有效的资源。素质好的人口,在哪个时代都会是紧俏商品。那句话不是说了么,新世纪最缺什么?人才。
  所以这些为了保值财富的资本们,极度热衷于建造避难所。不是辐射系列那种带有实验性质的逗比避难所,而是真正的地底生存工事。
  可以说,资本们为了这个项目,倾尽全力,渠道、人脉,能用的用上了。
  这就使得灯塔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畸形繁荣。
  注意,灯塔国虽然是唯一超级大国,但其实国内的福利水平是比较低的,就算能申请上救济福利(前提得有房,有地址)也并不足以应付每月的基本开销,还是需要有一份工作才行。
  所以其实整体的风气是,只要没死,就得干活,哪怕是流浪汉卖艺,也算是一种工作,单纯的乞讨很难获得生活所需。
  由于有用工需求,资本们也是拼了,像最贫穷的密西西比州,大招工就落到了这里巨量的失业人口头上,专门的猎头者来了,只要肯努力干活,一切都会有,只会卖苦都行,能开个铲车叉车什么的更好,提供短期培训,支持边工作边自学,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
  而源自轮回者的药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药物一般都是资深轮回者常备的额外小玩意。
  主要用于有轮回者新丁的任务。新丁由于三观被毁,无法接受现实,很容易出现意识崩溃等现象,这个时候有针对性的药物,就能有效的缓解其症状,帮助其渡过适应期。
  等到被现实摔打,一般是经历危险、伤痛、死亡威胁等等,往往就顾不上矫情,而专注于生存了。
  这种药物的疗效不是超凡向的,只是相对而言较为不错的处方药,因此在轮回者的帮助下,被这个世界的医药实验室破解,从而成功复制量产。
  这给很多人带来了帮助。
  比如说流浪汉。
  一般来说,孤身一人,家里人不愿管,是大部分流浪汉的诞生前提。
  而精神不稳定,例如患有PTSD,又没有一技之长的老兵,也是成为流浪汉的主要原因。
  这些就能通过这种新型药物来拯救,它比现今任何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都更有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7/18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