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刺客有毛病(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769

  “请方兄弟言之,在下洗耳恭听。”广济奇立刻说道。
  方别笑了笑:“洗耳恭听谈不上,只是一些关于倭寇的闲话罢了。”
  “对于倭寇,广将军所见定然要比我多。”
  “我先说一点,倭寇武器精良,刀法娴熟,比之大周,广将军感觉可能比乎?”
  广济奇沉吟了一下:“我听闻大周塞外铁骑装备精良,训练充足,如若倭寇入寇塞外,不过土鸡瓦狗耳。”
  毕竟塞外铁骑是为了应对瓦剌人的入侵而设立的,真正的百战雄狮,也是大周朝最精锐的一批力量,而不像东南沿海,承平已久,歌舞升平,武备废弛,所以说当倭寇入侵,只能够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但是倘若朝廷调集关外铁骑来东南荡清倭寇,并且由将军统领,将军认为可否有希望击败倭寇,还东南清明?”方别继续说道。
  广济奇摇头:“关外草原,一望无际,苍苍茫茫,可由骑兵任意驰骋,但是东南沿海,七山二水一分田,水网密布,道路崎岖,骑兵到了这边,束手束脚,施展不开,如果下马步战的话,更是主动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就好像把猫困住四肢和嘴巴让它捉老鼠,非但老鼠捉不到,反而自己会有生命危险。”
  “这样在将军看来,东南倭寇之乱,已经是无解之局了?”方别继续问道。
  广济奇摇了摇头:“倭寇之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倭寇为乱,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的话,需要主政东南的胡北宗总督权衡利弊,我一介小小的参军,只能负责打打下手。”
  方别看着广济奇:“这里并不是两江总督府,在你面前的也不是胡北宗总督,有什么想法,在这里可以但说无妨。”
  广济奇点了点头:“倭寇之乱,根源在于东瀛之乱。”
  “其实这次,那个东瀛剑客已经对我说了,他说如今东瀛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而胜负难料,不知花落谁家。”
  “倭寇之乱的源头,就在于东瀛之乱,因此才有大量武士选择远渡重洋化身倭寇来讨生活,朝廷虽然想要与东瀛天皇沟通,希望对方节制这些倭寇,但是如今东瀛天皇不过是一个虚有其表的傀儡,根本没有办法命令手下的大名,并且对于天皇而言,这些武士浪人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麻烦,如果能够借大周之手将其铲除,也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如果能够釜底抽薪,东瀛那边能够稳定下来,他们自然能够约束那些浪人武士,至少说大周朝廷希望和东瀛那边交涉的时候,也有一个合适的交涉对象。”
  “这一点是根本。”
  “至于第二点,则是关于海上通商的需求。”
  “客观来说,我个人也不认为海禁是什么好的举措,不过这既然是太祖爷制定的国策,无力更改那么就只能执行了。”
  “海上通商的利润实在太高了,神州的丝绸瓷器茶叶,卖到西方往往能够卖到五倍的价格,这些在国内可能会有些滞销的商品,在海外却是供不应求的奢侈品,并且除了丝绸瓷器茶叶之外,香料,黄金,白银这些国内比较缺少或者比较珍贵的物资,也可以从海外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如果朝廷能够良好地利用好通商渠道,而不是单纯做朝贡的生意,那么可能每年的通商关税收入,就可以到原本税赋收入的三成左右。”
  “可不要小瞧了这三成,有了这三成的税赋收入,朝廷目前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一定可以大幅度改善。”
  “这个扯得有点远了,总是,就是海上通商的需求与朝廷禁止的矛盾,最终诞生了汪直这样一个畸形的怪物。”
  “汪直原本是徽州人士,地地道道的汉人,我曾经专门去研究过汪直的资料,他原本是去东瀛贩运货物的正经商人,当然,凡是出海,都不是什么正经商人,但是和现在的海盗王汪直比起来,那个时候的汪直真的是正经到不能再正经了。”
  “汪直的前十年,一直都是游走于东瀛与神州之间的正经商人,获利颇丰,又得人引荐,认识了东瀛的大名。”
  “因为东瀛也需要汪直这个大商人来给他提供种种需要的物资,并且将自己属地的产出给卖出去。”
  “所以说给了汪直非常大的便利。”
  “如果说存在原始积累这种东西的话,那么这便是汪直最初的原始积累。”
  “但是海面上的生意,原本就是将头系在裤腰带上的买卖。”
  “一方面是朝廷的打击,另一方面更重要则是同行的挤压。”
  “最初的海盗行为,其实更多是发生在彼此的商船之间。”
  “所以说汪直最初更多是出于自保,他加入了以他家乡徽州为首的一个武装走私的团伙,开始初步涉猎走私和海盗的生意。”
  “而这个时候——朝廷其实也已经盯上了这边。”
  “一场大围剿即将开始。”
  “而这个时候汪直尚且懵懵懂懂,而不自知。”
第一百二十四章
广济奇的面子
  “接下来呢?”薛铃忍不住开口说道。
  虽然说结果其实每个人都知道。
  既然现在汪直还活的好好的,那么肯定就是没有在这场大围剿中被杀,反而可能从中攫取到了极大的好处,否则也不会一步步成长为海面上一手遮天的徽王,传说中的五峰船主。
  但是其实薛铃其实自己都从来没有想过,如今赫赫有名的海盗王汪直,当初竟然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行船商人,甚至说可能是老实本分的那一种。
  而转眼之间,他就成了高不可攀的神秘人物。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说命运原本就是这样的无常。
  “海贼们损失惨重。”广济奇认真说道:“那个时候,海贼们还远远没有现在的财力和势力,面对官府的围剿只能够四散奔逃。”
  “其中大量的船主首领被杀,所有人人心惶惶,树倒猕猴散,朝不保夕,朝不虑夕。”
  “而这个时候,有人站了出来。”广济奇叹了口气:“他说我可以带着你们继续干。”
  “汪直?”薛铃问道。
  当然,这是一个接近显而易见的答案。
  “是的,汪直。”广济奇点了点头:“与别人不同,别人的据点大多数还在神州沿岸,而汪直则是在东瀛已经站稳脚跟。”
  “别人都在抱头鼠窜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他却可以在东瀛的据点缓慢地舔舐伤口,并且耐心地等待着一口鲸吞下之前首领所留下来的这地盘和下属。”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汪直也展现出来自己远超常人的手段和财力,他甚至伙同几位大周将领,完成了对几位不服从他领导的海贼的围剿,从而成功成为了这片海域上的主人。”
  “可以说,东南沿海,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就是这片海的霸主。”
  “而现在,汪直则可以这么说。”
  “他已经成了货真价实的海贼王,五峰船主的旗号在海面上迎风招展,几乎每一艘在海上跑着的商船,都要接受汪直的庇护。”
  “听你这么说,你似乎对于汪直并没有那么大的仇恨和讨厌?”方别看着对于汪直过往的经历几乎了如指掌的广济奇说道。
  “当然不,只是我常说的,谋定而后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当上了指挥佥事,来到了石屏卫所,至少我要知道我的敌人究竟是谁,又如何可以找到他的弱点,又如何可以打败他。”
  方别点了点头,看向广济奇:“那现在呢?”
  “你找到了他的弱点了吗?”
  广济奇点了点头:“当然找到了。”
  “如今汪直最大的弱点,就是他老了。”
  “他老了?”薛铃好奇问道。
  汪直又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会因为年老而失去曾经的战力。
  汪直只是一个海贼头子罢了,年老不是应该更老谋深算吗?
  “是的,他老了。”广济奇点头确认道。
  “年轻的时候豪情万丈,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但是等到年老的时候,却总想着落叶归根,衣锦还乡。”
  “他有这个机会吗?”薛铃反问道。
  是的,汪直还有这个机会吗?
  之前广济奇已经说过了,汪直是徽州人士,但是落叶归根,衣锦还乡,以现在汪直大海贼的身份,大周朝廷又怎么会坐视不管?
  “机会当然是有的,其实现在,如果不是汪直自己想要和朝廷谈条件的话,在余杭那边,他的船队已经可以公然入市补给,更有大批的百姓想要将自己的子女送进汪直的船队里面发大财。”
  对于汪直的情报,广济奇知道的总是要比一般人更多一点。
  “但是汪直对于此,是远远不满足的。”广济奇叹了口气。
  “那么他想要什么呢?”方别在一旁静静问道:“你先说吧,等你说完,我可以给你一个惊喜。”
  方别要给广济奇的惊喜就是他们身下这将要送给汪直的这批货物,利用这批货物,两个人甚至有机会直接见到汪直本人。
  毕竟是郭家给五峰船主送礼的重要使者,汪直于情于理,都要见上一见。
  “他想要名正言顺地将自己的财富与力量得到朝廷的认可,想要这大周海面重开日月,就像两宋之时那繁忙的海运贸易。”广济奇这样说着,但是表情却看不到一点喜悦:“但是,朝廷是不会和一个海贼谈交易的。”
  “这也是目前东南沿海局势紧张的原因。”
  “朝廷已经突袭查抄了汪直的数个据点,并没有和汪直坐下来谈判的意思。”
  “现在仔细想来,这次来进攻石屏卫所的这批倭寇,举动很是反常,如果说他们和汪直没有关系,我是真的不信的。”
  方别点了点头,广济奇不愧是难得一见的人杰,其实他掌握的情报相当片面,并且几乎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搜集,但是最终却能够得到一个相当全面的结论,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将帅之才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7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