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首富(校对)第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4/1088

  一开始贾老板觉得这还不错,以后这些东西都可以由大千自己来拍,大千自己来赚钱。
  可是后来贾老板发现,这些东西其实大千自己很难顾得过来,大千电影一年拍摄四部电影,就已经是大千电影的极限了。
  如果还要扩大电影制作的规模,那大千电影的摊子就铺的太大了。
  而且这些IP在前世都没有得到过验证,天知道改编成电影之后是赚是赔,搞不好把一年的利润都给赔进去了,就像现在绝大部分电影制作公司一样。
  别看他们很多部电影的票房成绩惊人,但如果算上他们拍出那些失败的作品的话,其实每年都在是否盈利的边缘挣扎了,甚至70%左右的电影制作公司都是不盈利的。
  所以这一次贾老板想明白了,除了贾老板自己确实想要自己拍的重要的电影之外,其余的版权,还是走出售模式,让给全球其他的电影公司,还是更多不同渠道的公司们去制作,大千只要收版权费就行了。
  这是纯利润,没有任何的风险,况且假如大千真的将所有的版权都牢牢的抓在手里面不放的话,那搞不好会受到各行业的抵制……事实上,大千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在很多行业,同行们对大千都充满了敌意。
  除此之外,还有最关键一点,就是《仙剑奇侠传》是纯粹的华夏文化作品,虽说让好莱坞来改变华夏作品从而惨败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但其实之前都是华夏主动去找好莱坞,感觉几乎是白送的。
  但这一回是主动购买华夏的版权,贾老板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条路给堵死了,否则自己文化大入侵的政策还怎么执行?
  其实文化入侵最好的手段并不是自己强行塞给米国人,而是像现在这样,有米国,还有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自己人请进去,还是要花钱的那种,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
  反正不管怎么说,仙剑奇侠传的电影改编版权还是卖出去了,在电影节开始后的第12天,李高梅和大千文化在电影节现场签约,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仙剑奇侠传1》的电影改编版权。
  这个消息瞬间让全世界很多的企业眼前一亮,他们还以为,大千会一直死守着像《仙剑奇侠传》这样顶尖的游戏改版权不放,自己未来拍成电影的,没想到大千居然没出去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大千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政策了呢?
  一时之间,很多电影公司都主动找上了大千文化,得到贾老板的指示,除了一些贾老板计划由大千自己来开发的IP之外,其他的IP,在考察了购买方的实力之后,能卖的就卖掉,这些玩意砸在手里面也赚不到钱。
  于是乎,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面,大千文化卖出去的IP就达到了去年同期一倍的水平,估计盈利比去年也能翻上一倍。
  除了《仙剑奇侠传》的电影改编版权卖不出去这件事情之外,电影节上还有一件饱受关注的大事,俺就是《太平洋上的灰色幽灵》电影的集资。
  一开始,当这部电影出现在帝都国际电影节的募资名单上的时候,是非常不起眼的一部作品。
  《太平洋上的灰色幽灵》,这个名字理解起来都非常的困难,所以很多投资人看都没有看这部电影。
  但是随着一部电影的制作PV曝光之后,事情就立刻发生了变化,因为这个PV上面展示的居然是一艘正在火热进行改装中的超级大船,同时伴随着PV,这部电影的大致剧情和内容也明了了。
  原来是打算拍摄米国最著名的航母:企业号航母的传奇一生。
  这个电影的卖点还是很高的,首先企业号在米国的知名度很高,很多人都听说过,但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的电影拍摄过,这个剧本很有吸引力。
  其次是电影制作公司,居然打算延续泰坦尼克号的制作模式,最后在一场大爆炸中,彻底毁掉整艘大船,这噱头听上去就非常给力,搞不好这部电影也能有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呀!
  嗯,想要获得一样的票房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有个一半,甚至是1/4,那也是极大的成果了。
  而且这一次制作公司公布的制作经费那也是相当牛叉的,总投资额高达1.8亿美元,这么多钱砸进去,拍出来的电影再怎么糟糕,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吧!
  总而言之,这个PV一公布,就吸引了很多好莱坞公司的注意力……其实不止是好莱坞的企业,很多投资基金也跟着被吸引了,有了投资的计划。
  因为这一次,这家公司的制作方居然将电影60%的电影票房收入拿出来进行销售,总共分为6万股,美股的售价为2000美元,也就是总共募资高达1.2亿美元,到时候制作公司得到的总利润拿出来分成,每股能够获得1‰的利润。
  这个募集投资的计划,让很多基金公司大呼内行,这不就是他们基金公司的募资套路吗?居然可以用在电影上面。
第1582章
金融创新
  虽然一开始这个投资计划让基金公司们大呼内行,但他们也绝不会贸然投入到不熟悉的电影行业当中。
  一般各种基金公司投资最多的也是电影公司,再通过电影公司来盈利,从来都没有直接投资过电影的。
  而这也是整个全球电影行业的情况,电影都是由电影制作公司来募集资金拍摄的,而电影制作公司或许会去找各种各样的投资人,但是从来没有过加电影的票房分成,当做股份拿出来直接卖的例子。
  这是前人从来没有干过的事情,所有投资人本来都对此非常的谨慎,虽然对方的PV和电影看上去真的相当不错,有大卖的前途。
  可是历史上扑街的大制作电影也不少呀,再仔细盘算一下的话,那收不回成本的大制作电影,远远要比收回成本的电影要多。
  所以似乎投资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
  所以一开始很多投资公司都是处于观望状态的,直到有一个惊人的消息被透露出来,这部电影的背后居然有米国优先基金会的影子。
  很多投资公司之所以处于观望状态,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部《太平洋上的灰色幽灵》背后的特仑苏电影,实在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公司,而且连一部成名作品都找不到。
  再仔细一查,好家伙,这居然是一家建立不过几个月时间的电影公司,一部电影都没有出品过,难怪查不到任何的代表作了。
  可是很快,随着深入调查之后,一些手眼通天的基金会惊讶的发现,原来这家名不见经传的特仑苏电影背后,居然是米国优先基金会负责投资的企业,也就是说,这是米国优先基金会看好的投资项目。
  这个消息一旦透露出来,全米国的投资基金就再也没有任何犹豫了,第一时间冲向了特仑苏电影,挥舞着手中的钞票,想要买下对方发售的电影股权。
  开玩笑,这部电影居然被最近几年内投资无敌,资产翻了十几倍,从来没有任何失手的米国优先基金会给看中了,那就说明这部电影必然是能够盈利,否则米国优先基金会的招牌不是砸了吗?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跟在米国优先基金会背后肯定没有错的,他米国优先基金会吃肉,他们能够跟着吃汤都是好的。
  于是乎,在米国优先基金会的消息公布出去之后仅仅一天的时间,《太平洋上的灰色幽灵》的6万股分成股权,就一扫而空,全都卖出去了。
  让很多后来得到消息的基金会气的是捶胸顿足,懊恼自己失去了一次赚钱的机会。
  最终,《太平洋上的灰色幽灵》得到了足足30家米国基金公司的投资……这还是电影制作方设了限制,每家基金会最多只允许购买2000股分成股权的原因,否则一家基金会就能够将所有的股权全部吃进去。
  毕竟对于基金会来说,1.2亿美元实在不是什么大数字。
  当着30家基金会,刚刚庆幸自己跟上了米国优先基金会的步伐的时候,米国优先基金会又来了一个神级操作。
  那就是米国优先基金会第1次对外公布,他们将发行历史上第1支电影基金。
  因为米国优先基金会手中拥有40%,也就是4万股《太平洋上的灰色幽灵》的分成股权,所以米国优先基金会决定,将这4万股的分成股权,又拆分成4,000万股,变成一种理财产品对外出售。
  所有米国公民都有资格购买,其中每一份理财产品的售价仅仅为3美元,而等电影上映之后,每股就能够获得总票房分成一亿分之一的收益。
  按照米国优先基金会的测算,只要全球总票房超过了6.8亿美元,那么该理财产品就能够盈利。
  如果全球总票房超过10亿美元,那么就能够获得50%的收益,如果能够超过13.5亿美元,那就是翻倍的收益呀!
  同时米国优先基金会做出保证,电影在2000年内一定会上映,也就是最多不超过两年的时间就会上映,如此一来,这个理财产品的年规化收益率就变得极高了,超越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当然了,这个理财产品的风险也是很高的,不过风险越大,收获越大,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买不买全看个人的选择,毕竟只要米国优先基金会把风险给你讲明白就行了。
  此时此刻,米国优先基金会的威名,那基本上是传遍了整个米国的基金会的,五年时间,总投资额翻倍16倍的惊人战绩,也让所有米国的股民们奉若神明。
  之前就有无数米国股民,想要购买米国优先基金会推出的产品,但人家米国优先基金会就是那么的骄傲,从来没有要卖任何金融产品的意思,让所有的米国股民们好不失望。
  结果这一回,米国优先基金会居然破天荒的发行了第一个金融产品,这绝对是1999年米国金融界排名第一的大新闻呀!!
  更重要的是,当很多米国股民研究一番后,就同时惊呼道,这是米国历史上第1只电影基金产品,也是第一只拿电影票房来理财的产品。
  这绝对是金融创新,是1999年最大的金融创新,不愧是米国优先基金会,在金融行业已经好几年没有创新的现在,一股脑的推出了这么一个创新程度惊人的产品出来,让股民们知道,就连一部电影的票房,那都是可以变成金融产品来出售的。
  金融创新万岁!
  ————————
  有米国优先基金会的招牌挂在这里,4,000万份产品,眨眼的功夫就全部卖光了,一丝一毫的剩余都没有。
  而米国其他的基金,都被米国优先基金会的手段给震惊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米国优先基金会,能够整出整个一个超级金融创新的产品出来。
  而且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进行测算,4,000万份产品,直接让米国优先基金会得到了1.2亿美元的巨额收益,而米国优先基金会对特仑苏电影的注资金额仅为6000万美元。
  这投资额就直接翻倍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购买了产品之后,购买者是自负盈亏的,也就是不管未来电影上映后到底是赚钱还是赔钱,赚多少和赔多少,那都和米国优先基金会没有任何关系了。
  这6000万美元已经是米国优先基金会的纯利润了,稳赚不赔呀!
  是百分百利润的理财产品呀!
  这绝对是金融创新,是米国有史以来最棒的金融创新!
  无数基金兴奋的高呼道。
第1583章
  那些购买了《太平洋上的灰色幽灵》的分红股权的基金会非常开心,他们马上有样学样,学着米国优先基金会的样子,将这些分红股权,重新拆分了一边,然后按照3美元的价格卖出去。
  因为这些理财产品本质上和米国优先基金会出售的理财产品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根本没有任何销售方面的担忧,都是眨眼的功夫全部卖空,让那些基金会喜上眉梢,开心的不得了。
  虽说他们没有米国优先基金会稳赚百分百利润那么夸张,但是他们也能够稳赚50%的利润呀,这现在财报上面,绝对是一个惊人的亮点。
  而且很多人基金开始思考,既然一部《太平洋上的灰色幽灵》可以这样操作,那么其他电影是不是能够依葫芦画瓢,同样来个金融创新,推出电影基金呢?
  很快,就有一些基金联合了一些其他电影公司,推出了类似的电影基金。
  可结果完全没有《太平洋上的灰色幽灵》电影基金的成果,磨磨蹭蹭了许久的时间,也很难卖出去几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4/10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