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339

  秦王最终还是没有给与白起赏赐,夺走了他的几个食邑,便结束了这次的宴会。
  白起与范雎,走出了王宫,互相对视了一眼。
  白起谦和的笑了笑。
  范雎冷冷的望着他,一言不发。
  秦国的两位勇士,走上了角斗场。
  ...........
  赵王看着面前的群臣,忍不住的揉了揉额头。
  以李牧,董成子为首的群臣,前来拜见赵王,他们请求赵王以马服君为国相。跟他们同来的大臣有很多,有廉颇,田约,虞卿,甚至是赵豹这样的宗室,都前来劝说赵王。赵王刚刚决定要以信陵君为相,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他认真的想了想,确实啊,马服君立下了这样的功劳,寡人却要以他人为相,这会不会让他有所不满呢?
  赵王有些迟疑,只好告诉群臣,让他们暂时离去,自己会安排这件事的。
  等到群臣离开了,赵王又叫来了虞卿,向他询问这件事。虞卿认真的说道:“贤明的人治理国家,国家就没有不兴盛起来的,马服君是赵国最贤明的人,若是您以他为相,诸国又怎么会不敬重赵国呢?”,赵王说起了前几天自己与赵括的对话,又说道:“寡人是想要让信陵君留在赵国,可是又担心马服君...”
  虞卿笑了笑,继续说道:“马服君是不会因为这件事而生气的,他不是一个追求地位的人。若是马服君也答应了您以信陵君为相的提议,那就请您下令罢,能得到马服君认可的人,也不会是庸碌的小人。”
  在这个时候,赵括早就离开了邯郸。
  他在马服度过了一段闲暇的时日,门客们非常的忙碌,李鱼带着众多门客开始了换粮之旅,他们想要换来种子与农具,分发给百姓们。当他们赶往各地,与当地的贵族商谈交换的时候,贵族还是有些不屑,可是后来听闻他们是马服君的门客,即刻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甚至想要无偿赠送。
  很多门客都想要接受对方的赠与,只是李鱼不许,李鱼告诉他们:最不用花钱的,反而是最贵的。
  只是,李鱼想到了一切,却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狄的嘴。
  狄在四处跟贵族换粮的过程中,将马服君要以大王的赏赐换成种子与农具,要分发给百姓们的事情告诉了所有人。贵族们听闻,肃然起敬,都不用李鱼开口,便将自家的耕牛借给各地的百姓们使用。那些赤裸着上半身,将耕犁套在自己的身上,吃力的在耕地里行走,眼泪与汗水一同滴落在土地上的农夫,看到了那些被送来的耕牛,心里的激动,是难以言表的。
  贵族们是很喜欢效仿的,总会有一个人成为贵族的标杆,他所做的事情,就会成为当时最时尚的事情,受到贵族们的效仿。如赵胜爱士,赵国贵族多纳宾客,赵豹爱投壶,投壶在一段时间也成为了赵人最喜爱的娱乐活动,甚至还有一位王,他喜欢骑射,于是乎,一个骑射大国就此诞生。
  在如今,这走在时尚最前沿的人,变成了马服君。
  这就是国中贤人的重要性,在战国时期,国中出了几个贤人,或者以贤人为国相,国家的综合实力就会提升的非常快,甚至可能因为一个人而变成强国的,这就是人在战国所能起到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可恨又可爱的贵族们消逝在了长河中,贤人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
  只是,很可惜,春种结束的很快,贵族们来不及起到太大的作用,春种就已经结束了。
  今年,肯定不会是一个丰收的年,但是,可能也不会再有太多人饿死。
  而在门客们忙碌的时候,赵括就一直在家里盘始皇帝,坐在院落里,晒着太阳,拿出始皇帝放在手中开始盘,这家伙到现在还没有长头发,是秃的,他此刻已经能发出不明意义的咿呀声。赵括非常的喜欢晒太阳,每次坐在温暖的太阳下,静静的呼吸,这是赵括最大的爱好,让赵括感到惊讶的是,小家伙也很享受那温暖的阳光。
  每次赵括抱着他坐在院落内,晒着太阳,小家伙即刻安稳的熟睡,小嘴一张一合的。
  在带孩子这方面,马服君是愈发的熟练,只是他粗暴的方式,总是让他被赵母谩骂,例如有客人叩门,门客们都外出忙碌了,赵括只能用胳膊夹着小家伙去开门。偶尔吃饭的时候,他就把小家伙放在面前的案上,赵母每次看到了,都是将他大骂一顿,好几天都不让他碰孩子。
  赵母嘀咕着:跟你父亲一个德性。就抱着孩子离开了。
  赵姬常常会来看望他,她总是会带上一些礼物,把自己打扮的非常漂亮,只是,赵括还是敬而远之,不敢与她过于亲近,他不喜欢别人给他戴帽子,故而,也没有给别人戴帽子的习惯。渐渐的,赵姬也就不来找他,据说,她常常去邯郸,找一位富户,那位富户是吕不韦的朋友,嬴异人离开之前,似乎是在他那里留下了钱财,好让赵姬去取。
  就这样待了一段时日,终于,从邯郸传来了两个好消息。
  信陵君成为了赵国的国相,庞煖回到了赵国。
  信陵君成为赵国国相的事情,的确是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赵国人并没有对此表示出什么不满,信陵君也很有名望,是公认的贤人,无论是才能还是道德,都是能说服众人的,只有李牧等人,对此有些不满,他们更希望是赵括来担任赵国相。于是乎,在魏无忌成为国相几天后,李牧就赶到了马服。
  李牧赶到马服的时候,显得有些沮丧,坐在了赵括的面前,他就长叹了一声。
  “上君给与您不少的赏赐,却不肯在王宫内为您留出一个位置。”,他抬起头来,继续说道:“魏无忌成为国相之后,他怪我当初没有支持他,故而罚我前往云中郡,担任裨将....他这样公报私仇的小人,怎么能成为国相呢?”,李牧愤恨的说道。
  赵括逗弄着怀里的孩子,听到李牧的抱怨,他将小家伙递给了身后的韩非,方才认真的看着李牧,说道:“这件事,是我吩咐信陵君去做的,让你赶往云中,抵御贼寇与胡人,这是我的想法。”,李牧大惊,急忙问道:“这是因为什么呢?”
  “云中长期受到骚扰,匈奴人叩关,劫掠当地的百姓,你赶往云中,是要负责整个云中郡的安全,你的背后,将是数十万的百姓,我希望你能独自镇守在那里,能够不依靠我和廉颇将军,凭借着你自己的力量去击败敌人,保卫边地...”,赵括说着,看向李牧的目光愈发的柔和。
  “赵国几百万的百姓,将来所能依赖的人,并不是我,是你。”
  “我一直相信,你会是赵国的城墙,会保护赵国人,也会保护我。”
  “你怪我将你派去边地吗?”,赵括问道。
  李牧有些激动,面色赤红,他站起身来,朝着赵括俯身长拜,他认真的说道:“我并不责怪您,我会镇守在云中,只要我还在一天,就不会有人能够去欺辱云中的百姓,我会保护赵国的百姓,我会保护您。”,赵括这才笑着将他扶起来,让李牧坐在自己的面前,认真的交代道:“关于云中的情况,敌人的情况,都需要你自己去打探。”
  “无论是我,还是廉颇将军,都不会再去帮你...牧..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慎重,你的一个选择,是可以决定几万士卒,乃至几十万百姓的命运的。”
  韩非好奇的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这位年轻人看起来比自己要年长一些,可是老师似乎很看重他,韩非并没有能从他的身上看出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顶多就是相貌俊美,可是韩非从不相信,什么相貌异常的人必定有非凡作为的说法。
  在送走李牧的时候,赵括还认真的告诉他:“信陵君将你当作弟弟那样看待,并不曾怪罪你的言行,你却打伤他的门客,侮辱他的为人,这不是君子可以做出来的事情,请你在离开邯郸之前,能够向信陵君道歉谢罪。”
  李牧答应了他。
  李牧离开了,可是赵括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他隐约记得,李牧出名的一战,就是在边地与匈奴作战,可是,赵括相信,在那个时候,李牧绝对没有如今这样稚嫩,是一个经验丰富,早已成长起来的猛将。过早的让他去面对未来的敌人,赵括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对。
  可是,他也不想自己太多的干涉李牧的成长,在安全的邯郸城里成长的李牧,还会是那个在边地里磨砺出来的名将吗?
  只能希望,他不会出事罢。
  送走了李牧,赵括最为期待的人,庞煖,终于是来到了马服。赵括本想要等庞煖休息几天之后,自己再去邯郸去拜见他,可是没有想到,他会急匆匆的赶来马服拜见自己。当韩非将这位老者带到了赵括面前的时候,赵括急忙站起身来,将小家伙夹着,朝着庞公行礼拜见。
  庞公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让他起身,别摔着孩子。
  赵括笑了笑,说道:“请您不必担心,我的儿子,可没有那么娇弱。”
  说完,赵括一愣,似乎有哪里不对??
  庞煖来找赵括,是为了赵括所说的革新官制,选拔人才的那些制度,他在王宫里,听到赵王激动的谈起了赵括跟他所说的那些内容,这位老者顿时就不再平静了,他连忙向赵王告辞,说要赶往马服去拜见赵括,商谈这件事,赵王听闻,比他还要着急,直接送了他几匹骏马,让他早些去马服。
  庞煖对赵括的提议非常的感兴趣,他觉得,赵括所说的那些选拔人才的制度...似乎能创造一个时代。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柠檬
  赵括从来没有如此的后悔过。
  他非常的后悔,当年为什么要在课堂上睡觉。
  他记得几种官职,包括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之类的,可是,他只知道三公指的是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却不知道九卿的具体划分,而三省六部,他知道什么吏部,户部之类的,却忘掉了三省,门下省...还有什么来着?赵括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却还是没有想出来,就是想出名字也没有用,他忘了他们的作用。
  不过,若是在相之下,设立六部,似乎要比现在的官制更加的先进?毕竟,后来的六部,户,刑,兵,礼,工,吏几乎是将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方面都概括了进来,比起现在赵国内原始的官职,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赵国内,司寇相当于刑部,城池内的司空相当于小型的工部,内史相当与一部分的户部。
  初次之外的都归国相负责。
  诸国为什么畏惧范雎?不是因为他的阴险,而是他在这方面的才能,他一个人就能将国家的农事,吏治,用兵,户籍等事处理的井井有条,虽说秦国在这些方面拥有制度的优势,可是要做好,也并没有那么的简单,范雎成为国相后,秦国不断的对外用兵,可是国内的户籍越来越多,耕地的产粮不减反增,军械装备愈发的精良,这就是范雎的可怕之处了。
  这个时代,尚且还没有出现所谓的专业谋士,如今的大臣都是贵族里的精英,主要的工作是治理国家,而不是依靠什么阴谋诡计来搞破坏,范雎也是如此,他为秦国制定了基本的国策,又帮着秦王治理秦国,这是他受到秦王重用的原因。
  可是当赵括将自己关于六部的想法告诉了庞煖的时候,庞煖有些惊讶的问道:“可是信陵君得罪了您?”
  赵括很不理解,庞煖又问道:“您要将国家的大事分成六部来进行管理,那还要国相有什么用呢?”
  赵括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相统领六部...怎么会没有作用呢?”,庞煖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觉得,赵括的这个政策,似乎更倾向于削弱相的权力,当然,将相的权力平分,以更多的贤人来负责,细化国内的政事,也能更好的治理国家。
  可问题是,如此一来,相位被削弱的严重,国君甚至可以越过国相直接的插手各处政务,变相的增强了国君的权力,那他还会尊重自己的大臣吗?
  庞煖又问起了选拔官吏的制度,赵括说道:
  “如今的官吏选拔,是通过荐举,学室,游说,招贤,军功,任子等办法来进行,可是这些办法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非常的散漫。像举荐的办法,各地的郡县,都会向中尉和上君举荐有道德,有功劳,有才能的人..若是我们能将他定型,一个有十万人的城池,每年都必须要为邯郸举荐三位贤才...由中尉探查之后任用,国家就不会再缺少可以任用的贤人。”
  “对学室,我认为秦国的办法是最好的,我们可以在赵国设立学室,邀请天下有名望的学者,招收子弟,为赵国培养人才。”
  “游说的办法,不能定型,但是可以与招贤合并,由上君的命令,向那些渴望功名的贤才发布邀请,由中尉探查之后,给与适合他的官职,吸引更多的贤才。”
  “军功的办法,在赵国也是可以施行的,对有功的将士,可以赏赐与官职,如县尉等需要精通军事的场所,对有功的地方小吏,必须要进行提拔。”
  赵括简单的将如今的选拔制度做了总结,方才说道:“无论怎么选拔官吏,都需要一个探查的过程,我听闻,梧桐木不能做柴薪,但是立在院落里可以吸引凤凰,对于不同的贤人,要在探查之后,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才是治理国家的道理。我想要给您说的事情,就是这样。”
  他站起身来,认真的思索着,徘徊在庞煖的周围,边走边说道:“将国家的政事分成了六部,就可以按着六部的办法来制定考核的内容,邀请来的贤人,各地举荐的贤才,给与给与他们六部所面临的难题,让他们书写自己的想法,由群臣进行考核,将他们依次分到他们最适合的地方。”
  “不过,吏治的重要之处,不只是在王宫里,更多的还是在城池乡野之间。我觉得,效仿秦国,以郡,县,乡,里的划分,制定明确的地方制度,地方上的官吏,是最靠近百姓的,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要治理百姓,治理百姓就很需要这些底层的吏,在赵国,小吏的选举完全是通过郡县大员自己的委派,这是不合理的。”
  “对于那些底层的位置,可以进行别类的考核,例如马服需要两个小吏,便可以让邯郸对外宣告,召集地方有意为吏者,盘查他们的身份,合格的人参与考核,最为优秀的两个人,可以得到这两个空缺的吏位。赵国的吏,是通过亲近县令郡守来担任的,他们是县令郡守的食客,是他们的远亲,不懂得治理地方的道理,鱼肉乡里。”
  “这就是为什么赵国愈发孱弱而秦国愈发强盛的原因。”
  赵括越来越激动,他行走在庞煖的周围,说着话,手也是在不断的动着,他愤怒的说道:“没有过人的道德,没有治国的才能,更没有立下任何的功劳,赵国有这样的豺蠹,又怎么能强盛起来?百姓们又怎么会过的富裕呢?不知农桑的人,在农忙的季节里,召集百姓们向他们宣讲忠义的道理,他们怎么也配谈义呢?”
  “所以,对于官吏的监察,也是必须要执行的,要找出那些祸害百姓的官吏,将他们处死。”
  远处的韩非,正在疯狂的记录着赵括的言语,他好像比赵括还要激动,眼里闪烁着火花,对比之下,庞煖却是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他本以为赵括只是想要在赵国内革新一些不合时宜的制度,他没有想到,赵括这意思,是从彻底的改变赵国的所有制度,从王宫到地方,从官治到所谓的监察。
  若是他说的都能办成,这似乎不逊色与秦国的商鞅变法。
  “在改变了吏治后,其他的一切也都能进行改变,首先是律法,赵国的律法太过简陋,我想要效仿秦国的律法,再减轻一些比较重的罪行,细化律法的分类。还有土地的制度,商鞅允许私人变卖土地,这种作法,会导致土地的兼并,只有施行国家土地公有制,让国有土地有偿的被使用...”,赵括忽然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多了,便急忙停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