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39

  赵括渐渐有些词穷,也说不出更多来了,可是董成子已经将他所说的都记录了下来。
  董成子炽热的看着赵括,举起手中的竹简问道:“我能留下吗?”
  赵括点了点头,说道:“赵国的律法,是一定要改变的。律法,是用来爱护百姓的,礼制,是为了方便办事的。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如果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去沿用旧有的法度,如果能够是百姓得到益处,就不必去遵循旧的礼制。我认为,这一点商鞅说的非常在理。”
  李牧坐在一旁,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两个谈论律法,他发现自己什么都听不懂,什么法令,什么要求,什么能做不能做,他揉了揉额头。赵括看着董成子抱着那竹简,分外珍惜的模样,不由得笑了笑,将来,该不会也有学生会背诵着这竹简上的内容,然后又不断的谩骂自己吧?
  送走了赵括,董成子却是拉住了李牧。
  董成子看着李牧,询问道:“您觉得,马服君是什么样的人。”
  “我很早就说过,他是一个在国内能担任相,国外能担任将的贤人。”
  “您说的很对,他这样贤明的人来治理赵国,赵国会富强,百姓能得到安稳的生活,我听闻,没有智慧的人不能与他谈论治理国家的事情,没有德行的人不能与他谈论安定百姓的事情。马服君是个有智慧的贤人,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不担任国相呢?请您与我拜见上君,请求以马服君为国相。”
  李牧说道:“您说的太对了。您先前的提议被人耻笑,我听闻,无知的人所耻笑的事情,是聪慧的人所担忧的事情。我不懂得律法,可是马服君为这件事而担忧,我就能知道,您所说的,一定是能治理赵国的大事。马服君为赵国的国相,这是小人会畏惧,君子会开心的事情,我会去找赵国内的君子,来与您一同拜见上君。”
  赵括忽然发现,董成子和李牧变得有些奇怪,第二天,李牧就急匆匆的离开了,说是有什么要事。赵括在董成子的府邸里等待了许久,方才听到了赵王召见自己的命令。戈急忙为他驾车,李鱼和赵傅正在等候着,上了车,他们朝着王宫走去。李鱼说道:“赵王召见您,一定要说奖赏的事情。”
  “我知道了。”
  “我知道您一定会让赵王将准备给与您的赏赐,换成粮食,种子,牲畜,土地,分发给征战的将士们。”
  “可是我请您不要这样做...若是您不要赏赐,其余将领们也无法再讨要赏赐。”,李鱼认真的说道:“孔子的弟子子宫在国外赎回了一位鲁国的奴隶,可是他后来却没有去报销,孔子知道后,很严厉的斥责了他,孔子担心鲁国人以后再看到沦为奴隶的本国人,会犹豫,他们要自己掏钱去赎回奴隶,如果报销就要背上不道德的名声。”
  “将领们跟随您,出生入死,是为了能够得到赏赐,如今若是您辞掉了赏赐,他们接受,就会显得他们没有道德,以后再作战,这些将领们,还会舍生忘死的奔赴前线吗?”
  “那我该怎么办呢?”,赵括询问道。
  “请您接受赵王的赏赐,再将这赏赐变成粮食,种子,牲畜,来分给出征的将士们...”,李鱼认真的说道:“木子明,他从前是个能干的商人,这些赏赐在他的手里,更变出更多的物资,可以犒赏士卒,可以抚养那些战死的将士们的孤孀。”
  赵括答应了他。
  果然,赵王召集了群臣,宗室,大臣,几乎都到场了。赵括刚刚下了马车,国内的大臣们便围了过来,急忙拜见,赵王还没有到场,据说他昨晚与魏无忌秉烛夜谈,聊到了今天早上,到现在都还在休息。大臣们显得格外的亲切,满脸的笑容,可是赵括并不觉得温暖,那虚伪的笑容看起来让人格外的厌恶。
  从前的赵括,若只是在名望上让人畏惧,那今日的赵括,就在权势上让人害怕了,赵王虽还没有说,可是众人早已知道,赵括又要得到一大片的食邑,他已经超过了平原君,成为了赵国食邑最多的封君,另外,他的好友遍布赵国,无论是魏无忌,赵胜这样的公子,还是田单,董成子,虞卿这样的大臣,又或者廉颇,李牧这些将军。
  这些人都被认为是赵括的亲近者,追随者。
  更别提赵括如今是赵王最为宠爱的大臣,他完全可以左右赵国内的局势,故而,这些大臣们在对待他的时候,都是非常的尊敬,这种尊敬与百姓的那种尊敬不同,这是一种令人作呕的尊敬,是完全建立在利益之上的献媚,若是有一天马服君不再受赵王宠爱,百姓们依旧会尊敬他,可是这些人就不再会了,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众人还在等待着,赵括又去拜见了廉颇,田单。
  田单看起来依旧精神,与乐毅同时代的他,看起来还是很强壮,岁月的流逝并没有给他造成太大的影响。他依旧很冷漠,看到前来拜见自己的赵括,他的目光有些复杂,他沉默了许久,并没有回礼,他看着赵括,低声说道:“小心。”,随即,便合上了双眼,赵括点了点头,从他身边走开了。
  田单闭着双眼,脑海里却浮现出了齐国的一次盛宴,与这里一样,群臣都来称赞那位年轻人,争着与他结交,齐王给与年轻人很多的赏赐,国家的大事都要交给他来处置,年轻人很开心,他觉得自己一定能振兴齐国,斗志满满....可是他不曾想到,在那宴席之内所有的笑脸之下,其实都是一颗肮脏的嫉妒的心,不断的盘算着针对他的阴谋。
  田单猛地惊醒,他睁开了双眼。
  齐王正笑嘻嘻的拉着田单的手,认真的说道:“赵国因为您而幸存,寡人要给与您赏赐。”
  “不要!”
  田单忽然叫道,王宫内猛地寂静了下来,众人纷纷看向了他,田单再次看去,站在上方的并不是齐王,是惊愕的赵王,而被他拉住手的,却是马服君赵括。迎着所有人的目光,田单也有些惊讶,自己这是怎么了?他缓缓站起身来,认真的对赵王说道:“击退秦国,并不是马服君一个人的功劳。”
  “所有与马服君出征的将士都应该得到平等的赏赐,所以您不该对马服君有太多的赏赐,给与的食邑,也不该太多。”,田单认真的说道。
  众人都很惊讶,田单与马服君的关系不是还不错麽?难道他是在嫉恨马服君?
  宴席上的司马尚猛地站了起来,愤怒的看着田单,正要开口,就被坐在他身边的廉颇一把抓住了手臂,直接拽倒在了地上,司马尚惊讶的看着廉颇,廉颇瞪大了双眼,那狰狞的脸,的确是吓住了司马尚,司马尚这才坐了下来,没有再说什么。没有人开口符合,也没有人开口斥责。
  赵王呆愣了许久,方才笑着说道:“您说的也有道理,可是马服君的功劳是不能小看的。”
  这可是田单初次跟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坐在不远处的楼缓若有所思的看着田单,又看了看赵括,不知在想些什么,赵王笑了笑,还是给与了马服君赏赐,不过,他的确是减少了原本的赏赐,就连食邑,也因为田单的言语,而少了好几座。群臣有些不屑的看着田单,田单与赵奢的关系不好,没有想到,他竟如此的记仇,当真是个小人啊。
  在赵括之后,李牧,田约等将领也都受到了赏赐,就连司马尚也不例外,可是,廉颇并没有获得任何赏赐。
  廉颇将军孤独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看着自己身边的小辈们去接受赏赐,他一动不动,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赵王埋怨他没有能阻止秦人,使得秦人攻破了长平防线,廉颇并不恼怒,这的确是他的过错,他没有能击败秦人,赵王就是要惩罚他,他也不会反驳什么。
  不知什么时候,楼缓来到了廉颇的身边。
  这会议渐渐变成了宴会,所有人都很高兴,喧哗而热闹。楼缓看着面前不断饮酒的老将军,笑着问道:“将军,许久不见,您毋恙?”
  廉颇抬起头来,看着他,看了片刻,方才说道:“您回家了。”
  楼缓一愣,在心里盘算好的那些挑拨离间的言语,全部都停顿在咽喉,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沉默了许久,笑着点了点头。
  “我到家了。”
  宴席上格外的喧哗,楼缓坐在廉颇的身边,陪着他喝酒,廉颇看着远处那些将领,说道:“马服君,李牧,田约,司马尚这些人,都是赵国的能人,马服君仁义正直,士卒拥戴他,百姓爱他,将领们愿意与他赴死,可以做赵国的主帅,李牧沉着冷静,不惧强敌,擅长指挥士卒,可以做赵国的将军,田约为人谨慎,步步为营,从不冒进,他可以留守赵国防御外敌。”
  “司马尚为人勇武,悍不畏死,他可以做赵国的先锋,击破敌人。”
  “有这些人在赵国,秦国也不敢冒然进攻,我知道您所承受的委屈,可是那些陷害您的人已经死去了,您也年迈了,为什么不帮助他们,好让赵国的后人可以在您的坟前祭祀呢?秦国的后人难道会怀念一位故去的赵人麽?这是我不曾听说过的。”,廉颇喝着酒,又劝起了楼缓。
  正在喧哗之中,忽有武士冲了进来。
  武士看起来非常的悲伤,他擦拭着眼泪,就朝着赵王的方向跑了过去,廉颇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猛地上前,一把抓住了武士,盯着他的双眼,问道:“出了什么事?”
  “半个时辰前,蔺公逝世了。”
  “你说...半个时辰...”,廉颇念叨着,缓缓松开了手,不断的摇着头,眼泪夺眶而出,怎么也止不住,他双手扶着额头,后退了几步,忽然,他哭了起来,也不顾众人那狐疑的目光。在两人曾席地而坐,谈论大事的柳树下,蔺相如仿佛在微笑着朝他挥手告别。
  廉颇看着那转身要离开的故友,哭着吼叫着朋友的名字,猛地冲出了王宫。
  “蔺相如!”
  这一刻,满堂皆惊,赵括手中的酒盏,摔落在了地面上。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一百三十章
赵国第一养鸡大户
  蔺相如逝世的消息,将赵括浇的浑身冰凉,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所措。
  他熬过了最艰苦的寒冬,却是倒在了万物复苏的春季,在所有的生灵重新获得生机的季节里,他真正告别了这个世界。那一天,去送别蔺公的人很多,赵王亲自带着群臣发丧,赵王哭的非常伤心。蔺相如对于赵国群臣而言,是一种骄傲,他曾经的壮举,直到现在,都流传在百姓之中。
  干瘦的不成人形的老者静静的躺着,紧闭着双眼,眉头紧皱,带着一种不知名的担忧。
  蔺公啊,蔺公,您最后还在为什么事而担心呢?
  将蔺公安葬之后,赵括跪坐在他的坟前,坐了很久。
  ............
  赵王的赏赐依旧是非常的丰厚,大车载着金帛等物,朝着马服缓缓行驶而去,这些大车完全堵住了道路,赶到马服之后,监门都不敢让马车进去,因为马服乡邑内的道路,根本容不下这么大的马车,马车在马服内无法转身。赵括并没有回来,监门无奈之下,只能是让赵括的门客们帮着将赵王的赏赐搬进院落内。
  一时间,马服乡邑的大门前格外的热闹,众人都是在来回的搬运着赏赐。
  每当幸背着一大袋的粟,艰难的走向了院落的时候,狄就会背上两袋,然后在幸的周围走来走去,朝着他挤眉弄眼的,故作好心的询问他要不要帮忙,幸气的险些把袋砸在他的头上。王樊在战事里受了伤,无法搬运,他就站在门口,负责指挥众人进行搬运,同样受伤的狄,却能轻松的扛起两大袋的粟。
  当王樊正在调度马车,指挥人手的时候,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
  年轻人骑着一匹骏马,穿着不凡,只是,看起来有些疲惫。当他来到了马服乡邑门口的时候,正好是看到了热火朝天的这一幕,他好奇的看着众人搬运着物资。翻身下马,又牵着马小心翼翼的绕开了马车,来到了正在指挥的王樊身边,向他行礼拜见,方才询问道:“这里..里..里是马服乡邑麽?”
  王樊转过头来,看向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看起来很憨厚,就是那种容易让人放下戒备的长相,王樊连忙回礼,方才说道:“这里就是马服乡邑,不知道客人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事情呢?”
  “我..我从韩国赶来,是来拜见马..马服君的,我来求..求..求学。”,年轻人有些紧张,他一紧张,话语就更加不利索,不过,王樊并没有因为他的口吃而有什么异样,他笑着说道:“我是马服君的门客,马服君尚且还在邯郸,很快就能回来。”,年轻人长叹了一声,送了一口气。
  王樊有些狐疑的看着他,年轻人方才说道:“我..我不曾来过赵国...几度迷..迷路..”,随后,年轻人说起了自己的心酸史,他从小就喜欢游历四方,可是有一点,他总是记不住道路,平日里还好,有驭者驾车,也用不着他来记路,可是在单独出行之后,这就很麻烦了。
  他不曾去过赵国,这次为了赶到赵国,他准备好了一切,沿着道路一路北上,走着走着,却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这路上都没有人呢?总算看到了几个人,年轻人纵马前往,正要询问这里是不是马服,那几个官吏冷着脸就把他给围住了,操着一口秦语,朝他要验传,年轻人顿时就傻了。
  得知他是求学的贵族之后,那几个巡逻的秦吏倒也没有为难他,给他指了道路,方才让他离开。在年轻人道谢离开的时候,那几个官吏还在后方警告他,不要再沿着这条路走,不然你这走到函谷关,可就要被当作奸细抓起来了!年轻人千辛万苦的,终于是找到了这里。
  王樊想笑,可是贵族是不能嘲笑贵族的,这会让对方觉得受到了耻辱,会引发决斗。
  年轻人倒是不在意,他看着王樊的脸色,认真的说道:“您不必忍着,想笑就笑吧。”,王樊这才放声大笑,险些又把伤口给撕开了,他看着面前这和善的年轻人,说道:“您看到那边那个健壮的蛮夷了吗?千万不要将这件事告诉他。”
  “为..为什么?”
  “别多问,相信我。”
  年轻人认真的点了点头,很快,他也就加入了帮着马服君搬运物资的行列之中,门客们有些好奇的看着他,果然,狄很快就找到他,笑嘻嘻的询问起他的身份。韩非到达赵国之后,赵国的情况让他有些失望,他一路走来,看到百姓们都在耕耘,可是,并没有督促他们,或者带领他们的官吏。
  这一路上,他偶尔留宿,听到的都是百姓们的抱怨,官吏扣押耕牛,这些耕牛在耕作的季节里是要借给百姓们的,可是官吏如今却不借,百姓们只能通过贿赂的方式来求得耕牛,那些穷苦的百姓们,无法贿赂的,只能让自己的妻,女儿去服侍那些官吏,方才能够得到种子,耕牛,农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